張拾邁

事件經過,官方回應,專家觀點,作者回應,事件影響,相關資料,

事件經過

從2010年9月初開始,網路上的一則與高鐵有關的文章開始被熱傳,帖子的大概意思為,中科院西安地球環境研究所張拾邁教授經過全面、細緻的研究,得出了“中國的地質不適合建高鐵”的結論。   
他認為在中國的地質條件下,高鐵產生的“夏爾謝夫力”將連鎖導致嚴重的“史蒂芬金效應”,從而引起群發性的地質災害。他在臨終前強烈建議,如果一定要建高鐵,希望高鐵建設至少保證使用有砟道床。  
根據張拾邁的理論,“夏爾謝夫力”是科氏力(地轉偏向力)的一種表現形式。由於地球的自轉,任何移動中的物體都受到一個側向的作用力,在北半球向右,在南半球向左。火車當然也不例外,在北半球會受到向右的力,對鋼軌產生擠壓,鋼軌又將這種作用力傳給地面,從而對地面產生一個向右的切向力,這個力就是夏爾謝夫力,車速越快,夏爾謝夫力就越大。  
而史蒂芬金效應是工程師史蒂芬金在考察落基山區的鐵路線時發現,翻過山頂後高速衝下的火車,使得行車方向右側的岩層、山崖發生斷裂甚至小規模滑坡。而這種地質破壞,正是因重力加速的火車產生的夏爾謝夫力引起的。由此張拾邁教授認為,根據我國所處的經緯度和地質結構,高鐵的發展會最終造成群發性的地質災害。帖子一經發出便引來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官方回應

此事也引起了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的注意,2010年9月18日,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聲明,對該人的存在事實作了澄清。  聲明中稱,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及其前身中國科學院西安黃土與第四紀地質研究室歷史上從未出現過所謂“張拾邁教授”,更沒有任何人向任何部門提出過停止修建高鐵的建議;此事已經嚴重侵犯了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的名稱權和名譽權;該所保留對侵權行為人依法追究全部法律責任的權利,由此造成的一切後果全部由侵權行為人承擔。

專家觀點

一位專門從事鐵路道床建設方面的專家,聽到帖子裡的關於無砟軌道的說法,這位專家認為,網文作者對這項現代化的技術並不了解。  
該專家表示,在鐵路上,“砟”的意思是小塊的石頭。傳統的常規鐵路都是在小塊石頭的基礎上,再鋪設枕木或水泥鋼軌,有砟軌道受氣候影響大,需要花大量時間和人力進行維修,維護不當就會出現變形,這種鐵路並不適於列車的高速行駛。  
目前,多個國家都將無砟軌道的技術運用到了高速列車上。無砟軌道並不是人們人為地把鋼軌直接釘在了混凝土的水泥地上,通俗地講它就像由黏土基、碎石等混合而形成的一塊彈性很好的軌道板,這種無砟軌道受氣候影響小,使列車的受力相對均勻,軌道穩定性相應增強,而且不需要大量的人力進行頻繁維護。  
至於帖子中所提到的“夏爾謝夫力”和“史蒂芬金效應”,這位專家表示,在他的研究領域並沒有聽說過這兩個名詞。

作者回應

2010年9月,mitbbs上原作者發表帖子,大致內容如下:  
1、 張拾邁這個名字是惡搞黃萬里,十邁,低速的意思。  
2、“夏爾謝夫力”是惡搞MITBBS上的xiaxie,“史蒂芬金效應”是惡搞MITBBS上的stephenking,這兩個人是MITBBS上的著名坑王。

事件影響

整篇文章系隨意杜撰,目的就是惡搞黃萬里,追求的就是無厘頭的非邏輯,還摻上一串串的冷笑話。但是作者估計沒有想到,從總體上來看,由於民眾科學素養的缺乏,這種滿篇“夏爾謝夫”“史蒂芬金”仿佛很專業的文章,很容易就一傳十十傳百,在網路上廣泛傳播。  
2011年7月29日第一財經日報的文章《高鐵“自主創新”之謎 半生不熟的列控系統》援引“張拾邁”的言論,遭到眾多網友圍觀。當日第一財經日報微博上進行道歉,內容如下“【致歉聲明】本報今日刊登的題為《高鐵“自主創新”之謎》的報導中,所引用的張拾邁教授的觀點,經網友提醒和核實,系網路杜撰。特此澄清,並向讀者和網友致歉。《第一財經日報》編輯部”。但是此事造成的嚴重影響了該報紙的信譽。新浪網等眾多網站也曾轉載這篇文章,2011年8月22日《南方都市報》專門刊文《網路“釣魚”現象挑戰網媒公信力》論及此事。

相關資料

在網帖中唯一與“夏爾謝夫力”相關的一個可以查到的名詞就是地轉偏向力,科里奧利力。  
一位中學物理老師稱,中學物理都會講到地轉偏向力,學過的人一定不陌生。它的計算公式是F=2mv×ω;按照這個公式,如果m是火車的質量,v是速度,ω是地球自轉的速度。  
根據計算,高速動車組的科氏力比運行了多年的貨運列車要小的多。而且火車運行是雙向的,產生的力可以相互抵消。  
而且這位物理老師表示,他尚未聽說過地轉偏向力會產生切向力的“夏爾謝夫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