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偉(中國科學院院士構造地質學家)

張國偉(中國科學院院士構造地質學家)

張國偉 教授,男,1939年生,河南南陽人。1961年畢業於西北大學地質學系並留校任教。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造山帶地質研究所所長,西北大學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西北大學第六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海洋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海洋大學洋底動力學研究所所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國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南南陽
  • 出生日期:1939年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西北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科學院院士構造地質學家
個人生平,學術成就,代表論文,出版專著,獲獎,

個人生平

張國偉 教授,男,1939年生,河南省南陽市人。1961年畢業於西北大學地質學系並留校任教。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造山帶地質研究所所長,西北大學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西北大學第六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兼任教育部地球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和地質與地球物理專業教學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名譽理事,中國岩石圈委員會委員,陝西省地質學會名譽理事長,陝西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特邀諮詢委員等職。
長期從事構造地質、前寒武紀地質、造山帶地質研究和盆山關係與含油氣盆地構造研究。先後主持完成國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部委重大、重點項目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石化、中石油、地礦、冶金等部門研究項目以及國際合作研究項目30多項。在造山帶與前寒武紀地質和盆山關係研究,尤其秦嶺與中央造山系和相關含油氣盆地、中國華北地塊南部及冀東遷安等早前寒武紀地質、以及國內外主要造山帶對比與大陸動力學等的研究,取得了富有創造性的系統科學成就。上世紀 80年代以來,多次應多國邀請出國合作研究、學術交流與考察。出版著作5部,發表論文150餘篇。研究成果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教育部、地質礦產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共8項。他本人1986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98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1年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獲陝西省科技戰線勞動模範,2000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2004年被評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並獲陝西省師德標兵,2006年獲得陝西省教學名師稱號等。
2018年10月獲聘為西安市人民政府科技顧問。

學術成就

一、秦嶺造山帶研究 通過 30 多年持續多學科綜合研究,獲得許多新發現,概括提出系統新觀點新認識,主要成果:
1. 重新厘定並新提出了秦嶺造山帶主要由三大套構造岩石地層單元組成,經歷三大演化階段。
2. 首次建立了秦嶺造山帶岩石圈現今結構框架為具流變學分層的“立交橋”式三維結構模型。揭示了秦嶺殼幔非耦合關係的三維結構及其作為大陸不易返回地幔,長期保存演化的重要方式,探討其大陸動力學意義。建立秦嶺造山帶地殼現今呈華北與揚子相向向秦嶺之下作大規模俯衝,秦嶺則沿南北邊界巨大反向向外逆沖推覆和內部多層推覆構造為骨架,包含多期不同樣式擠壓、走滑、伸展構造複合的不對稱扇形造山帶的三維結構構造模型。
3. 恢復重建了秦嶺古板塊構造基本格局和細節造山過程。發現和厘定了秦嶺勉略 — 花山第二個板塊主縫合帶及其東西延伸,綜合論證秦嶺原屬東古特提斯北側分支洋盆,經長期演化,最終以揚子、秦嶺、華北三板塊沿商丹和勉略二縫合帶,通過點接觸、線形面接觸到最後全面碰撞造山而形成,詳細確定劃分了秦嶺主造山期的細節造山過程。
4. 論證了中新生代秦嶺陸內造山過程及構造演化趨勢與特點。提出秦嶺是現今仍處於深部地幔調整,上部地殼滯後回響,正在急劇隆升,並趨於裂解為大別、東、西秦嶺三塊的活躍山脈,論證了對我國環境、災害的重要控制作用。
5. 主編出版了包括地質、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的秦嶺造山帶造山過程和岩石圈三維結構圖叢 ( 中、英文版 ) 。
6. 進行了秦嶺及兩側盆地的盆山耦合關係綜合研究,提出 反覆演變的山盆轉換與耦合關係等新觀點。
二、早前寒武紀地質研究 通過 對華北地塊南部前寒武紀地質進行綜合解 剖 研究和其它典型地區的對比研究,取得主要成果:
1. 建立了華北地塊南部早期岩群多期複合的構造幾何學模型和綜合構造演化序列。重新厘定和建立了登封雜岩綠岩帶層序和太華高級區表殼岩與深成雜岩組合關係及層序。新建安溝群,填補了嵩箕地區下元古界下部層位的空缺。
2. 確定了登封雜岩為新太古代高度變質變形的花崗 - 綠岩區,太華群為高級片麻岩區。二者代表了該區早期陸殼的兩類基本構造單元,並以推覆疊置關係構成統 一克 拉通地塊,成為中國早期大陸殼的基本組成部分。
3. 概括了華北地塊南部早期地殼形成演化特徵、成因及動力學特徵。提出了在以太華高級區下部為代表的先存矽鋁質陸殼基礎上,由於太古代地幔的非均勻性和分異,導致熱物質對流,形成裂谷型登封小綠岩系(相當五台系),於新太古代的嵩陽熱 — 構造事件中,通過早期克拉通化,構成新太古代統 一克 拉通,而後轉入古元古代新的大地構造演化階段。
4. 根據我國多期深變質變形小綠岩系特徵,系統總結提出了大比例尺面積法典型構造解剖篩分與物質組分恢復重建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思路與方法,促進深化了早前寒武紀地質研究。
5. 恢復重建了冀東曹莊雜岩早期複雜變質變形構造演化史,並論證它總體因後期韌性推覆與塊斷作用而被剝露,探討了我國最古老大陸殼的構造特徵。
張國偉 院士張國偉 院士
6. 研究提出秦嶺造山帶前寒武紀構造基本特徵及其在早期拼合基底基礎上,多塊體洋陸兼雜的從擴張裂谷系到非均一非同期複合封閉的形成演化模式。
三、區域構造綜合研究和廣泛國際合作對比研究 以秦嶺造山帶和中央造山係為基地,開展對國內外主要典型造山帶與盆地的實際考察和綜合對比研究,從全球構造進行秦嶺等中央造山系與東古特提斯的區域構造對比研究,探索中國大陸構造特徵與大陸動力學。
1. 進行了對我國主要造山帶與盆地的實際地質考察對比研究,開展了大別-秦嶺-崑崙-祁連等中央造山系及相關盆地為主的綜合調查研究,包括橫穿我國西部和青藏高原與喜馬拉雅、天山及其南北盆地、橫斷山系、陰山—燕山、東南沿海及皖湘鄂等中下揚子、雲貴、四川、鄂爾多斯等盆地的系統地質考察及一些關鍵部位的詳細研究,綜合對比秦嶺與東特提斯關係,探索研究中國造山帶與盆地的大地構造特點。
2. 通過 對 阿帕拉契亞、科迪勒拉和五大湖區、阿爾卑斯、中德海西帶及兩側盆地、萊茵地塹波希米亞地塊、英國西海岸加里東與海西帶等 世界主要典型造山帶與相關盆地及前寒武紀地塊的 系統地質考察研究,綜合對比秦嶺和中國大陸構造,探索中國大陸構造在全球構造中的地位與特徵。
3. 綜合國內外造山帶與大陸地質對比,深入探討並概括了中國大陸與造山帶及盆地在全球共性中的區域性獨特特徵,提出了其長期在全球構造中所處的特殊構造背景與動力學狀態和中國大陸多塊體洋陸兼雜混生的獨特洋陸作用動力學與構造成因,系統研究與探索大陸動力學基本問題,提出大陸的洋陸、殼幔、陸內的多種垂向、側向加積增生、消減保存方式和中國大陸作為全球非穩定狀態下保存演化的大陸動力學獨特特徵與其成因機制等新觀點。
四、造山系與含油氣盆地的盆山關係綜合研究 先後主持承擔不同石油部門多項研究課題。對華北南部南陽盆地、南華北盆地、合肥盆地、漢中盆地、中上揚子(包括川、鄂、湘、渝、黔等)、江漢盆地、新疆、塔東北與伊犁盆地等含油氣盆地進行以地質結合地球物理為主的多學科綜合研究。提出了秦嶺等中央造山系與其兩側盆地的長期盆山轉換與耦合關係及其地球動力學機制,提出複雜地質系統極端條件下的我國南方海相油氣地質研究新思路。
目前張國偉院士正帶領研究群體以秦嶺等中央造山系與兩側相關盆地為長期穩定的天然實驗室與研究基地,立足中國大陸地質實際,對比全國與全球,採用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多學科相結合的綜合研究,發揮我國地域優勢,集中探索中國大陸殼幔三維結構、多塊體拼合、洋陸增生、消減機制、大陸形成演化獨特屬性與規律及其深部地幔動力學過程與背景等當代地學發展前沿領域的大陸動力學基本問題和國家需求的資源、能源、環境和災害問題,參與當代國際地學發展與競爭。

代表論文

1. Zhang Guowei , Bai Yubao, Sun Yong, et al., 1985.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Archaean Crust in Central Henan, China . Precambrian Research , 27(1-3): 7-35
2. 張國偉 等, 1988. 秦嶺造山帶形成及其演化 , 西北大學出版社, 1-192
3. Zhang Guowei , Yu Zaiping, Sun Yong, et al., 1989. The major suture zone of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Journal of Southeast Asain Earth Science , 3(1-4): 63-76
4. Zhang Guowei , Yu Zaiping, Zhou Dingwu, et al., 1989. Phanerozoic plate tectonics and 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of the Qinling belt. Progess in Geosciences of China (1985-1988) - Paper to 28thIGC , 193-197
5 . 張國偉 ,張宗清,董雲鵬, 1995. 秦嶺造山帶主要構造岩石地層單元的構造性質及其大地構造意義 . 岩石學報, 11 ( 2 ): 101-114
6. Zhang Guowei , Meng Qingren, Lai Shaocong, 1995. Tectonics and structure of Qinling orogenic belt. Science in China (Ser.B) ,38(11): 1379-1394
7. Zhang Guowei , Xiang Liwen, Meng Qingren, 1995. The Qinling orogenic and intracontinental orogenic mechanism. Episodes , 18(1-2): 36-39
8 . Zhang Guowei , Meng Qingren, Yu Zaiping, et al., 1996. Orogenesis and dynamics of the Qinling Orogen. Science in China (Ser.D) , 39(3): 225-234
9 . Zhang Guowei , Guo Anlin, Liu Futian, et al., 1996. Three-dimentional architecture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 39( Supp.): 1-9
10. 張國偉 , 張本仁, 袁學誠 , 1996 . 秦嶺造山帶造山過程與岩石圈三維結構圖叢(中、英文版) . 科學出版社
11. 張國偉 ,柳小明 , 1998. 關於“中央造山帶”幾個問題的思考 . 地球科學 , 23(5): 443-448
12. 張國偉, 李三忠劉俊霞滕志宏,等, 1999. 新疆伊犁盆地的構造特徵與形成演化 . 地學前緣 , l6(4):203-214
13. 張國偉 ,於在平,董雲鵬,姚安平, 2000. 秦嶺區前寒武紀構造格局與演化問題探討 . 岩石學報 , 16 ( 1 ): 11-21
14. 張國偉 , 張本仁 , 袁學誠等 , 2001. 秦嶺造山帶與大陸動力學 . 科學出版社 , 1-855
15. Zhang Guowei , Dong Yunpeng, Lai Shaocong, et al., 2004. Mianlue tectonic zone and Mianlue suture zone on southern margin of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 Science in China , Ser. D, 47(4):300-316

出版專著

孫樞陳志明,張國偉. 華北斷塊區南部前寒武紀地質演化,冶金工業出版社,1985
張國偉,秦嶺造山帶的形成及其演化,西北大學出版社,1988
張國偉,張本仁,袁學成,秦嶺造山帶與大陸動力學,科學出版社,2001
張宗清張國偉,唐索寒.南秦嶺變質地層同位素年代學,地質出版社,2002
張宗清劉敦一張國偉. 秦嶺造山帶蛇綠岩、花崗岩和碎屑沉積岩同位素年代學和地球化學,地質出版社,2006

獲獎

2016年9月22日陝西省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召開,張國偉教授獲得陝西省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這也是陝西省首次頒發這一獎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