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樞

孫樞

孫樞(1933年7月23日~2018年2月11日),江蘇金壇人,著名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倫敦地質學會(終身)榮譽會員。

1933年7月23日出生於江蘇金壇,從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任職;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出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所長;1987年出任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局局長;1991年出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孫樞長期主持或參與中國地球科學及資源環境科學發展戰略研究,為中國地質學領域的規劃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樞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金壇市
  • 出生日期:1933年7月23日
  • 逝世日期:2018年2月11日
  • 職業:地質學家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1986年和1987年兩次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8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997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3年獲“中國沉積學成就獎”
  • 代表作品:《小秦嶺、張廣才嶺和完達山地區地質》,《川西磷酸岩》等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33年7月23日,孫樞生於江蘇省金壇。
1950-1953年,就讀於南京大學地質系。
1953年,(國家批准提前一年畢業)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孫樞孫樞
1953-1956年,從事錳礦、磷礦和石油地質等研究。
1957-1960年,任中蘇合作黑龍江流域綜合考察隊小興安嶺地質隊隊長。
1961年初-1962年初,在北大進修有機化學課程。
1962-1965年,研究四川盆地西緣泥盆系生物元素地球化學、磷塊岩和磷鋁質岩。
1965年8月-1966年7月,參加中國科學院河南禹縣四清工作隊。
1966年8月-1973年7月,接受湖南錳礦、援阿磷塊岩物質成分、遵義錳礦石鐵的存在形式、河北豐寧磷礦地質、以及有關地震地質工作等任務。
1973年7月-1974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河南確山五七幹校勞動學習。
1974年下半年-1975年下半年,對川、滇、桂、湘、鄂、豫和晉等省十多處磷塊岩和沉積鐵礦開展調查和研究。
1975年下半年-1979年,參加國家地質總局、冶金工業部和中國科學院組織的富鐵礦會戰的科研工作,先後任中國科學院冀東隊隊長和中國科學院許昌隊隊長;期間曾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七室負責人。
1978年,晉升為副研究員,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副所長。
1979年,開始任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沉積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地質學會沉積地質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1981-1985年,先後任中國科學院地學部蘇北盆地綜合研究隊及東濮盆地綜合研究隊隊長。
1982年,晉升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84-1987年,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所長。
1985年,開始同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地質研究所許靖華教授合作研究。
1986年,當選國際沉積學家協會(IAS)理事,連任兩屆至1994年。
1987-1991年,任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局局長。
1991-1995年,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1992-1998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副主任(連選連任三屆)。
1993年,當選全球沉積地質計畫委員會(GSGP)委員,至2000年。
1995年,任新一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至1999年12月)和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副主任(至2003年)。
1997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15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97-2003年,當選國際岩石圈計畫(ILP)執行局委員。
200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地學部主任(連選連任三屆至2006年)。
2008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任期至2012年)。
2018年2月11日8點52分,孫樞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56-2010年共承擔國家、部委和部門科研任務15項,國家、部委和部門戰略和諮詢研究項目13項。
在60多年科學生涯中,孫樞在沉積學和沉積大地構造學領域以及科研組織管理和領導崗位上作出了卓越貢獻。
孫樞
1953-1956年期間,從事錳礦磷礦石油沉積學研究。
1953年,孫樞隨侯德封所長、葉連俊主任赴湖南、廣西江西等地調查了多處錳礦床,並在湘潭發現大型原生沉積碳酸錳礦,這一研究工作為解決當時鋼鐵工業對錳礦資源的急需做出重大貢獻。
1956-1960年,參加中蘇合作黑龍江流域綜合考察,自1957年起領導小興安嶺地質隊,合作完成《中國東北北部地質概況》專著和有關地質圖件,主持完成《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和完達山地區地質》專著。
孫樞
1962年~1965年期間,孫樞同合作者一道研究四川紅色盆地西北緣泥盆系生物元素地球化學和磷酸鹽岩,對磷礦成礦時代提出新觀點,提出磷塊岩和沉積磷酸鹽岩新類型。
1970年代後期,在地質部、冶金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開展富鐵礦會戰期間,孫樞先後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冀東富鐵礦科研隊和許昌富鐵礦科研隊隊長,在古地理、古地貌、古氣候和古風化作用研究的基礎上,對河南地區古風化殼型富鐵礦的前景作出評價,併合作完成《華北斷塊區南部前寒武紀地質演化》專著。
孫樞
1970 年代末,孫樞同合作者研究沉積盆地分類和中國克拉通區張裂型盆地,首次提出豫陝中-晚元古代盆地是坳拉槽型盆地,在國內開拓沉積大地構造學研究,隨後在國內積極推動岩石圈研究,在原地質研究所成立岩石圈演化重點實驗室。
1980年,受國家海洋局委託,孫樞作為國家觀察員代表中國首次出席在紐西蘭舉行的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SCAR)會議,會後提出中國儘快開展南極科學考察的建議。
孫樞
1980年代,孫樞陸續發表潮汐和風暴矽質碎屑沉積研究結果,在國內開拓了新的研究方向。1984年年底,孫樞前往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大學(ETH)地質研究所作學術訪問,合作發表《寒武紀大爆發前的死劫難海洋》文章。
1980~1990年代同許靖華院士和李繼亮研究員等合作研究中國大地構造的有關問題,提出多島海和弧後盆地大地構造模式,1998年合作發表《中國大地構造相圖》專著。
2000年以來,參與中亞造山帶構造演化研究,推動活動論古地理和CO2地質埋存研究,擔任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組織的“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共同首席專家,以及合作開展國土資源部組織的我國地質工作發展戰略研究。
孫樞
1990年代以來,長期主持或參與中國地球科學及資源環境科學發展戰略研究,提出“從地學大國走向地學強國”、“從地質大國走向地質強國”、以及“資源環境科學數據共享”等戰略目標和措施建議。
  •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獎項名稱
1986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7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7年
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3年
中國沉積學成就獎
2015年
“終身奉獻海洋”紀念獎章
資料來源:
  • 論文著作
截至2018年,孫樞出版專著4部,主編文集7部,發表學術論文和其他文章200餘篇。
孫樞
代表論著:
一、專著
  1. 許靖華,孫樞,王清晨,陳海泓,李繼亮. 1998. 1:4000000中國大地構造相圖. 北京:科學出版社. 1-155.
  2. 孫樞,張國偉,陳志明等. 1985. 華北斷塊區南部前寒武紀地質演化.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216.
  3. 中國科學院黑龍江流域考察隊(編輯)(主要作者有:孫樞,Yu. A. 霍達克, 姜春潮, 陳其英, 陳志明, 戴永定和胥懷濟). 1963. 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和完達山地區地質。黑龍江流域及其毗鄰地區地質(第一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267.
  4. 中國科學院黑龍江流域綜合考察隊地質組(孫樞為主要作者之一)、黑龍江省地質局. 1959. 中國東北北部地質礦產概況.北京:科學出版社. 1-44.
二、主編文集
  1. 孫樞,安芷生,陳顒,李廷棟,吳國雄(主編). 2005. 地學與社會:學部的視野.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525.
  2. 孫樞(主編). 2002. 理論與套用地球物理進展. 北京:氣象出版社. 1-287.
  3. 孫樞(主編). 1999. 地質環境系統研究. 北京:海洋出版社. 1-105.
  4. 孫樞(主編). 1995. 世界著名科學家傳記: 地學家.1. 北京:科學出版社.1-215.
  5. Sun Shuet al.(ed). 1989. Developments in Geoscience. Contribution to 28th Internatioal Geological Congress. Science Press. 1-396.
  6. 孫樞,鐘大賚,李蔭槐(主編). 1988. 斷塊構造理論及其套用. 北京:科學出版社.1-220.
  7.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孫樞主編). 1981.沉積岩石學研究. 北京:科學出版社. 1-242.
三、地質科學論文
  1. Huifei Tao,Shu Sun, Qingchen Wang, Xiaofa Yang, Lin Jiang,2014. Petror graphy and geochemistry of lower Carboniferous greywacke adn mudstones in Northeast Junggar, China: Implications for provenance, source weathering, and tectonic setting.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87,11-25.
  2. 邱振,孫樞,王清晨,鄒才能,2014,。 瓜德魯普統-樂平統全球界線層型剖面沉積相和層序地層。沉積學報,32(3):429-441
  3. Xuelian You,Shu Sun, Jingquan Zhu, Qing Li, Wenxuan Hu and Hailiang Dong. 2013. Microbially mediated dolomite in Cambrian stromatolites from the Tarim Basin, north-west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role of organic substrate on dolomite precipitation. Terra Nova.25:387-395.
  4. a.Shu Sun,Wenzhi Zhao,Baomin, Baomin Zhang, Jingjiang Liu, Jing Zhang and Xiuqin Shan. 2013. Observation and implication of the paleo-cave sediments in Ordovician strata of Well Lundong-1 in the Tarim Bas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6(4):618-627.
    b.孫樞, 趙文智, 張寶民, 劉靜江, 張靜和單秀琴. 2013.塔里木盆地輪東1井奧陶系 洞穴沉積物的發現與意義.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43(3):414-422.
  5. 陶輝飛, 王清晨,孫樞, 陽孝法, 姜琳. 2012. 準噶爾盆地東北緣早石炭世南明水組沉積環境及構造背景分析.地質科學, 47(4):941-954.
  6. 孫樞. 2012. 中—新元古代若干沉積地質學問題.載:香山科學會議第444次學術討論會籌備組(編印):我國東部中—新元古界沉積地層與油氣資源.
  7. 孫樞. 2011年《地球生物學》序. 北京:科學出版社.
  8. 由雪蓮,孫樞, 朱井泉, 劉玲, 何凱. 2011. 微生物白雲岩模式研究進展. 地學前緣,18(4): 52-64.
  9. 孫樞. 2011.大力發展我國沉積科學(代前言). 地學前緣, 18(4).
  10. 孫樞. 2011.《山海銘足跡—嚴欽尚教授紀念文集》序二.北京:科學出版社.
  11. 孫樞. 2011. CO2地下封存的地質學問題:應對氣候暖化的科學技術。香山科學會議第415次學術討論會籌備組(編印):規模化二氧化碳鹹水層封存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7-13頁.
  12. 孫樞. 2011. 探地球真知,搏人類福祉—寫在母校地質學科90周年慶典之際。南京大學報: 2011年10月20日八版.
  13. Xiao, W.J., Huang, B.C., Han, C.M.,Sun, S., Li, J.L.. 2010. A review of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Altaid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architecture of accretionary orogens. Gondwana Research, 18:253-273.
  14. Xiao, W.J., Windley, B.F., Huang, B.C., Han, C.M., Yuan, C., Chen, H.L., Sun, M.,Sun, S., Li, J.L.. 2009. End Permian to mid-Triassic termination of the south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98:1189-1217.
  15. Xiao, W.J., Windley, B.F., Yuan, C., Sun, M., Han, C.M., Lin, S.F., Chen, H.L., Yan, Q.R., Liu, D.Y., Qin, K.Z., Li, J.L.,Sun, S.. 2009. Paleozoic multiple subduction-accretion processes of the southern Altaids.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309, 221-270.
  16. 孫樞, 王成善. 2009. "深時"(Deep Time)研究與沉積學. 沉積學報,27(5):792-810.
  17. 孫樞, 李任偉. 2009. 我國沉積學專業委員會和沉積地質專業委員會的30年. 沉積學報,27(5):777-786.
  18. 孫樞. 2009. 追求卓越與創新的歷程—讀《二十世紀中國化探》有感.(謝學錦等. 《二十世紀中國化探(1950-2000)》. 北京:地質出版社.Ⅰ-Ⅱ,英文p.Ⅴ-Ⅶ).
  19. 孫樞, 王成善. 2008. Gaia理論與地球系統科學. 地質學報,52(6):1-7.
  20. Xiao, W.J., Han, C.M., Yuan, C., Sun, M., Lin, S.F., Chen, H.L., Li, Z.L., Li, J.L.,Sun, S.. 2008. Middle Cambrian to Permian subduction-related accretionary orogenesis of North Xinjiang, NW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Central Asi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32, 102-117.
  21. 孫樞. 2007.《庫車:天山盆山系統與油氣》序. 北京:科學出版社.1-220.
  22. 孫樞. 2007.《楊遵儀文選》序. 北京:地質出版社.(6).
  23. 肖文交, 韓春明, 袁超, 陳漢林, 孫敏, 林壽發, 厲子龍, 毛啟貴, 張繼恩,孫樞, 李繼亮. 2006. 新疆北部石炭紀—二疊紀獨特的構造—成礦作用:對古亞洲洋構造域南部大地構造演化的制約.岩石學報,22(5):1062-1076.
  24. 肖文交, BF WINDLEY, 閻全人, 秦克章, 陳漢林, 袁超, 孫敏, 李繼亮,孫樞. 2006. 北疆地區阿爾曼太蛇綠岩鋯石SHRIMP年齡及其大地構造意義. 地質學報,80(1):32-37.
  25. 孫樞. 2006.《搏擊滄海—地學革命風雲錄(第二版)》序. 北京:地質出版社.
  26. 孫樞. 2006.在青藏高原空白區1:25萬區域地質調查成果報告會暨"十一五"工作重點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代序). 地質通報,(Z1).
  27. 孫樞. 2006.中國油頁岩資源評價成果及其意義(代序言).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36(6).
  28. 孫樞. 2006. CO2地下封存的地質學問題及其對減緩氣候變化的意義. 中國基礎科學,8(3):17-22.
  29. 孫樞. 2006.《公益性地質工作定位與發展方向》序. 北京:地質出版社.
  30. 陳文,孫樞, 張彥, 肖文交, 王義天, 王清利, 姜立豐, 楊俊濤. 2005. 新疆東天山秋格明塔什—黃山韌性剪下帶Ar-Ar年代學研究. 地質學報,79(6):790-804.
  31. 孫樞. 2005. 活動論古地理研究評述. 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24(2):355-356.
  32. 孫樞. 2005.中國沉積學的今後發展:若干思考與建議.地學前緣,12(2):3-10.
  33. 孫樞. 2005.對我國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若干思考.地球科學進展,20(1):6-10.
  34. Xiao, W., Windley, B.F., Badarch, G.,Sun, S., Li, J., Qin, K., Wang, Z.. 2004. Palaeozoic accretionary and convergent tectonics of the southern Altaids: implications for the lateral growth of Central Asia.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161, 339-342.
  35. Xiao, W.-J., Zhang, L.-C., Qin, K.-Z.,Sun, S., Li, J.-L..2004. Paleozoic accretionary and collisional tectonics of the Eastern Tiansha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tinental growth of central Asia.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304, 370-395.
  36. Li Sitian andSun Shu,. 2004. Basin geodynamic analysis and hydrocarbon resources prediction in East China basins., J. Sed. Soc. Japan, No.58, p.85-59.
  37. 曾榮樹,孫樞, 陳代釗, 段振豪. 2004. 減少二氧化碳向大氣層的排放—二氧化碳地下儲存研究.中國科學基金,(4):196-200.
  38. 段振豪,孫樞, 張馳, 曾榮樹, 朱井泉, 胡文宣, 張毅剛, 羅小榮. 2004. 減少溫室氣體向大氣層的排放—CO2地下儲藏研究.地質論評,50(5):514-519.
  39. Wang, Z.H.,Sun, S., Li, J.L., Hou, Q.L., Qin, K.Z., Xiao, W.J., Hao, J.. 2003. 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Xinjiang, China: 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s from the ophiolites. Tectonics, 22(2), 1014-1022.
  40. a.Sun Shu, Zhou Xinhua. 2003. Geological Sciences in China: Review and Prospects. In: Lu Yongxiang (ed.), Science Progress in China. , Science Press
    b.孫樞, 周新華. 2003. 中國地質科學的回顧與展望.載:路甬祥主編:中國科學進展. 北京:科學出版社.
  41. 李忠, 李任偉,孫樞, 張雯華. 2003. Mesozoic basin-fill records in south foot of the Dabie Mountains: Implication for Dabie Orogenic attributes, Science in China, Ser.D,46(3):217:230
  42. 孫樞. 2003. 將我國深海大洋研究推向新階段.地球科學進展,18(5):653.
  43. 孫樞. 2003.《中國古代深海沉積和遺蹟化石群落》序.沉積學報,(3):505.
  44. 李忠, 李任偉,孫樞, 張雯華. 2002. 大別山南麓中生代盆地充填記錄對造山作用屬性的反映. 中國科學D輯,32(6):469-478.
  45. 李忠, 李任偉,孫樞. 2002. 大別山中生代構造演化:來自盆地充填記錄的啟示. 地質通報,(8-9):547-553.
  46. 秦克章,孫樞, 李繼亮, 肖文交, 郝傑. 2002. 北疆古生代礦床組合的六大構造階段劃分及其意義. 礦床地質, 21(S1):203-206.
  47. 李任偉,孫樞, 李忠, 江茂生, 金福全, 李雙應. 2002. 高壓—超高壓岩石對合肥盆地侏羅系沉積的貢獻.岩石學報,18(4):526-530.
  48. 孫樞. 2002. 中國地質科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慶祝中國地質學會成立80周年.地質論評,48(6):576-584.
  49. Qin, K.-Z.,Sun, S., Li, J.-L., Xiao, W.-J., Wang, Z.-H.. 2001.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etallic deposits: As guides of plate tectonic environments of Northern Xinjiang. In: Proceedings of the Post-Doctor i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540-545.
  50. Xiao, W.J.,Sun, S., Li, J.L., Chen, H.H.. 2001. South China archipelago orogenesis. In: Briegel, U. Xiao, W.J. (Eds.), Paradoxes in Geology. Amsterdam: Elsevier, p. 15-37.
  51. 李忠, 李任偉,孫樞, 張雯華. 2001. 大別地塊北緣侏羅系花崗岩類礫石的Rb-Sr年代學特徵.科學通報,46(7):582-585.
  52. 李忠,孫樞, 李任偉, 江茂生. 2001. Mesozoic fill-sequences in Hefei Basin: Implication for Dabie Orogenesis, central China, Science in China,Ser.D,44(1):52-63.
  53. 孫樞, 李曉波. 2001. 我國資源與環境科學近期發展戰略芻議.地球科學進展,16(5):726- 733.
  54. 孫樞. 2001. 探索奧秘與服務社會的地質學—第31屆國際地質大會綜述. 地球科學進展,16(3):300-302.
  55. 孫樞. 2001.《馮士筰、王輝主編:海洋科學》序. 北京:海洋出版社.
  56. 李任偉, 李忠, 江茂生,孫樞, 金福全, 張雯華. 2000. Compositions of Jurassic detrital garnets in Hefei Basin and its implication to provenance reconstruction and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Science in China, Ser.D,43(S1):167-177.
  57. 李任偉, 李忠, 江茂生,孫樞, 金福全, 張雯華. 2000. 合肥盆地碎屑石榴石組成及其對源區恢復和地層對比的意義.中國科學D輯,30(S1) :91-98.
  58. 肖文交, 李繼亮,孫樞, 陳海泓. 2000. 構造平衡分析及其對前陸褶皺沖斷帶構造極性的制約:以浙西北地區為例.地質科學,35(3):257-266.
  59. 李忠,孫樞, 李任偉, 江茂生. 2000. 合肥盆地中生代充填序列及其對大別山造山作用的指示. 中國科學D輯,30(3): 256-263.
  60. 孫樞, 史培軍. 2000. 數字地球及其在全球變化研究中的套用前景.第四紀研究,20(3):213-219.
  61. Li Jiliang,Sun Shu, Chen Haihong, Hao Jie, Hou Quanlin, Xiao Wenjiao. 1999. Discernment of tectonic vergence in collision orogenic belts.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8(1):1-6.
  62. 秦克章, 汪東波, 王之田,孫樞. 1999. 中國東部銅礦床類型、成礦環境、成礦集中區與成礦系統. 礦床地質,18(4):359-371.
  63. 李任偉, 江茂生, 李忠,孫樞, 金福全, 張雯華. 1999. 大別山北麓侏羅系大理岩礫石的碳-氧同位素組成及地質意義.岩石學報,15(4):623-629.
  64. 李忠, 李任偉,孫樞, 江茂生, 張雯華. 1999. 合肥盆地南部侏羅系砂岩碎屑組分及其物源構造屬性.岩石學報,15(3):438-444.
  65. 徐冠華,孫樞, 陳運泰, 吳忠良. 1999. 迎接"數字地球"的挑戰. 遙感學報,3(2):85-89.
  66. 李繼亮,孫樞, 郝傑, 陳海泓, 侯泉林, 肖文交. 1999. 論碰撞造山帶的分類. 地質科學,(2):129-138.
  67. 李繼亮,孫樞, 郝傑, 陳海泓, 侯泉林, 肖文交, 吳繼敏. 1999. 碰撞造山帶的碰撞事件時限的確定. 岩石學報,15(2):315-320.
  68. 陳運泰,孫樞, 吳忠良. 1999. 跨世紀的中國地球科學.地球科學進展,14(2):110-117.
  69. 肖文交, 李繼亮,孫樞. 1998. 浙西北地區反轉構造初步研究. 地質科學,33(2):158-165.
  70. 李培軍, 侯泉林,孫樞, 李繼亮. 1998. Deep-water sediments and evolution of the Lower Triassic Xikou Formation in southwestern Fujian, China, Science in China,Ser.D,41(6):639-647.
  71. 李培軍, 侯泉林,孫樞, 李繼亮. 1998. 閩西南地區早三疊世溪口組深水沉積及其演化. 中國科學D輯,28(3):219-225.
  72. 孫樞, 李思田, 王成善. 1998. 沉積盆地研究的基本趨向和對我國今後研究的構想.見歐陽自遠(主編):世紀之交礦物學岩石學地球化學回顧與展望.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373-378.
  73. 孫樞. 1998. 沉積磷酸鹽岩的新類型-川西中泥盆世鋁磷酸鹽岩.見朱光亞、周光召主編:中國科學技術文庫(院士卷).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415-2426.
  74. 李培軍, 侯泉林,孫樞, 李繼亮. 1997. 閩西南地區早三疊世溪口組濁流沉積.沉積學報,15(4):50-57
  75. Xiao, W.J.,Sun, S., Li, J.L., He, H.Q.. 1996. Structural styles of the NW Zhejiang foreland fold and thrust belt in SE China. In: Pang, Z.H., Zhang, J.D., Sun, J.H. (Eds.), Advances in Solid Earth Sciences. Beijing: Science Press, p. 36-43.
  76. Xiao, W.J.,Sun, S., Li, J.L., He, H.Q.. 1996.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sedimentology, structures and tectonics of the Permo-Triassic in NW Zhejiang, SE China. In: Chen, Y.J., Lu, B., Hao, Z.G. (Eds.), China's Postdoctors' contribution to the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Beijing: China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p. 20-29.
  77. 李培軍, 侯泉林, 李繼亮,孫樞. 1996. 閩西南地區下三疊統溪口組中的孤立滑塌岩塊及其地質意義. 科學通報,(24):2250-2253.
  78. 侯泉林, 李繼亮,孫樞, 李培軍.1995. Discovery and mechanism discussion of supergene micro-ductile shear zon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40(10):824-827.
  79. 侯泉林, 李繼亮,孫樞, 李培軍. 1995. 淺層次微型韌性剪下帶的發現及其形成機理討論. 科學通報,(7):636-638.
  80. 孫樞. 1995. 大洋鑽探與中國地球科學.地球科學進展,10(3):213-214.
  81. 徐樹桐, 陳冠寶, 陶正, 石永紅,孫樞, Kenneth J.Hsu, 尹磊明, 歐陽舒, 廖卓庭. 1994. The Fossils in Shangxi Group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ectonics, Southern Anhui, China. Science in China,Ser.B,37(3):366-376.
  82. 陳海泓,孫樞, 李繼亮, 許靖華. 1994. 華南早三疊世的古地磁學與大地構造. 地質科學,(1):1-9.
  83. 陳海泓,孫樞, 李繼亮, Friedrich Heller, Jon Dobson. 1994. Permo-Triassic Magnetostratigraphy in Wulong Area, Sichuan, China. Science in China. Ser.B, 37(2):203-212.
  84. 徐樹桐, 陳冠寶, 陶正, 石永紅,孫樞, 尹磊明, 歐陽舒, 廖卓庭. 1993. 皖南變質岩中古生物化石及其大地構造意義. 中國科學B輯,(6):652-658.
  85. 陳海泓,孫樞, 李繼亮, 王清晨, 彭海波, 徐樹桐, 許靖華. 1993. 雪峰山大地構造的基本特徵初探. 地質科學,(3):201-210.
  86. 徐樹桐,孫樞, 李繼亮, 江來利, 陳冠寶, 石永紅. 1993. 藍田構造窗. 地質科學,28(2):105-116.
  87. Sun Shu. 1992. A new variety of sedimentary phosphates: Middle Devonian alumopho-sphate rocks in western Sichuan, China. In: explortation of Volcanoes and rocks in Japan, China and Antarctica: Commemorative Papers for Professor Yukio Matsumoto. P.359-370. 松本徰夫教授紀念事業會(日本山口大學).
  88. 陳海泓,孫樞, 李繼亮, 王清晨, 彭海波, 許靖華. 1992. 前陸盆地的構造控制作用: 以湘西中生代沅麻盆地為例.見:李繼亮主編,中國東南海陸岩石圈結構與演化研究.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7-31.
  89. 陳海泓,孫樞, 李繼亮, F. Heller, J. Dobson. 1992. 四川武隆地區二疊—三疊系磁性地層學研究. 中國科學B輯,(12):1317-1324.
  90. 陳海泓,孫樞, 李繼亮, KENNETH J. HSU, FRIEDRICH HELLER, JON DOBSON.1992. ROTATION OF THE HUANAN BLOCK, SOUTH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37(22):1899-1902.
  91. 陳海泓,孫樞, 李繼亮, 許靖華, Friedrich Heller, Jon Dobson.1992.華南板塊的旋轉運動.科學通報,(8):724-726.
  92. 陳海泓,孫樞, 李繼亮, F. Heller, J. Dobson. 1992. PRELIMINARY PALEOMAGNETIC EVIDENCE FOR EARLY TRIASSIC SEPARATION OF THE HUANAN AND YANGTZE BLOCKS, SOUTH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37(15):1297-1301.
  93. 陳海泓,孫樞, 李繼亮, 許靖華, Friedrich Heller, Jon Dobson.1992.華南與揚子板塊早三疊世分隔的古地磁學初步證據. 科學通報,(6):537-539.
  94. 孫樞, 李繼亮, 王清晨. 1992. 繼續重視坳拉槽(裂陷槽)及其成礦作用的研究—紀念朱夏教授. 地質論評,38(2):190-193.
  95. Sun Shu, Li Jiliang, Lin Jinlu, Wang Qingchen, and Chen Haihong.1991. Indosinides in China and the consumption of eastern Paleo-tethys. In: D. W. Muller et al. (eds), Controversies in Modern Geology: Evolution of Geological Theories in Sedimentology, Earth History and Tectonics. P.364-384, Academic Press, London.
  96. 王清晨, 彭海波,孫樞. 1991. 贛北安源煤系沉積對構造活動的回響. 地質科學,(3):231-238.
  97. 陳海泓,孫樞, 李繼亮, 許靖華, F. Heller, J. Dobson. 1991. 華南板塊的古地磁新結果.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岩石圈構造演化開放研究實驗室年報(1989-1990).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02-106.
  98. 孫樞, 王清晨. 1991. 80年代我國沉積學研究之回顧.科學通報.(3):161-164.
  99. Hsu, K. J., Li Jiliang, Chen Haihong, Wang Qingchen,Sun Shu, and Sengor, A. M. C.. 1990.Tectonics of South China: key to understanding of west Pacific geology, Tectonophysics, v.183, 9-39.
  100. Hsu, K. J., Li Jiliang, Chen Haihong, Wang Qingchen, andSun Shu. 1990.Melanges around the Junggar Basin: a case history of orogenic deformation of a relic back-arc basin. Proc. First Asian Conf. Marine Geology. 25-38, Ocean Press.
  101. 孫樞. 1990.《天然氣地球科學》發刊詞. 天然氣地球科學,(1).
  102. Hsü K.J.,Li Jiliang,Chen Haihong,Wang Qingchen,Sun Shu,Sengor A.M.C.. Tectonics of South China: key to understanding West Pacific geology. Tectonophysics,1990,183:9-39
  103. Hsü K. J. ,Sun Shu, Li Jiliang,Chen Haihong,Pen Haipo,Sengor A.M.C..Reply to Comment on Mesozoic Overthrust Tectonics in South China. Geology, 1989, 17: 386
  104. Hsü K. J. ,Sun Shu, Li Jiliang,Chen Haihong,Pen Haipo,Sengor A.M.C..Mesozoic Overthrust Tectonics in South China. Geology, 1988, 16: 418-421.
  105. Hsu, K. J.,Sun Shu, and Li Jiliang. 1989. Mesozoic suturing in the Huanan Alps and the tectonic assembly of South China. In: A. M. C. Sengor (e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ethyan Region. P.551-565,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Amsterdam.
  106. Sun Shu, Li Jiliang,Chen Haihong, Peng Haipo, Hsu, K. J., and Shelton J. W. . 1989. Mesozoic and Cenozoic sedimentary history of South China, AAPG Bulletin, v.73, N.10, p.1247-1269.
  107. 塗光熾, 張燾, 蔣宏耀,孫樞. 1989. 中國科學院地球科學四十年. 中國科學院院刊,(4):310-320.
  108. 李繼亮,孫樞, 許靖華, 陳海泓, 彭海波, 王清晨. 1989. 南華夏造山帶構造演化的新證據.地質科學,(3):217-225.
  109. 王清晨,孫樞, 李繼亮, 周達, 許靖華, 張國偉, 1989. 秦嶺的大地構造演化.地質科學,(2):129-142.
  110. a. 許靖華,孫樞, 李繼亮. 1987.是華南造山帶而不是華南地台.中國科學(B輯) , 17 (10) :1107-1115.
    b. Hsu, K. J.,Sun Shu, Li Jiliang. 1988. Huanan Alps not, South China Platform [J]. Science in China,Ser.B, 31(1):109-119.
  111. Hsu, K. J.,Sun Shu, Li Jiliang, Chen H., Peng, H., Sengor, A. M. C.. 1988. Mesozoic overthrust tectonics in South China. Geology, v.16:418-421.
  112. 高計元,孫樞, 許靖華, H.Oberhansli. 1988. 碳氧同位素與前寒武紀和寒武紀邊界事件.地球化學,(3):257-266.
  113. 陳海泓,孫樞. 1988. 黃縣盆地第三紀含煤岩系岩相與沉積環境. 岩石學報,(2):50-58.
  114. 葉連俊,孫樞, 李繼亮. 1988. 中國的沉積學進展與展望. 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訊,(2):77-80.
  115. 孫樞, 陳海泓. 1988. 滇東下寒武統風暴沉積.第二屆全國碎屑岩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石油出版社.
  116. Hsu, K. J., Wang Qingchen, Li Jiliang, Zhou Da, andSun Shu. 1987. Tectonic evolutionof Qinling Mountains, China. Eclogae Geologicae Helvetiae. 80(3):735-752.
  117. 孫樞, 范德廉, 陳海泓, 王清晨. 1987. 中國地台區張裂盆地沉積. 沉積學報,5(3):6-18.
  118. 孫樞, 陳海泓. 1987. 濁流沉積與等深流沉積.載:張炳熺主編.當代地質科學動向:73-77.北京:地質出版社.
  119. Yeh Lientsun,Sun Shu, et al.. 1986.The phosphorite deposits of Kunyang, Yunnan, China. Phosphate  Deposites of the World. v.1, Preterozoic and Cambrian Phosphorties, p.149-154, Cambridge Unifersity Press.
  120. 孫樞. 1986. 地質研究所的三十五年. 科學報,1986年12月13日第二版.
  121. a.孫樞. 1986. 固體地球科學研究的前沿.科學報.1986年1月4日第二版; 中國科學院地學情報網訊,(2):5-6.
    b.孫樞. 1986.固體地球科學研究的前沿. 地球科學進展,1(2):7-8.
  122. a. 許靖華, H.奧伯亨斯利, 高計元,孫樞, 陳海泓, U.克雷恩比. 1986. 寒武紀生物爆發前的死劫難海洋. 地質科學,(1):3-8.
    b. Hsu, K. J., Oberhansli, H., Gao Jiyuan,Sun Shu, Chen Haihong, et al.. 1985. Strangelove ocean before the Cambrian explosion. Nature. v.316:809-811.
  123. 孫樞, 李繼亮. 1984. 我國濁流與其他重力流沉積研究進展概況和發展方向問題芻議. 沉積學報,2(4):1-7.
  124. 葉連俊,孫樞等. 1982. 華南晚震旦世磷塊岩沉積與成因.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地質科研成果選集,第一集. 北京:文物出版社. 103-112.
  125. 葉連俊,孫樞, 郭師曾. 1982. 六十年來中國沉積學發展的回顧和展望. 地質論評,28(5):500-502.
  126. 孫樞, 陳志明, 王清晨, 1982. 豫陝中—晚元古代沉積盆地(二).地質科學,(1):5-12.
  127. 孫樞, 從柏林, 李繼亮. 1981. 豫陝中—晚元古代沉積盆地(一). 地質科學,(4):314-322.
  128. 葉連俊,孫樞, 陳志明. 1981. 沉積鐵礦床找礦預測工作中的幾個值得探討的沉積學理論問題.沉積岩石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1-22.
  129. 孫樞, 陳志明, 黃育才, 侯奎. 1981. 河南舞陽附近十三億年前的古地貌與古氣候.沉積岩石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75-87.
  130. 孫樞, 陳志明, 侯奎, 黃育才, 林曉剛. 1981. 河南舞陽魯山雲夢山組底段潮汐沉積. 沉積岩石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109-119.
  131. 孫樞. 1981. 南極洲地質概況與礦產資源問題. 國外地質,(9):1-7.
  132. Yeh Lientsun andSun Shu. 1980.Salient features of Chinese phosphorite deposits. Proceedings of the Fertilizer Raw Material Resources Workshop, P.81-82, East-West center, Honolulu, Hawaii, U.S.A.
  133. 葉連俊,孫樞, 陳其英. 1980. 中國東部晚震旦世及早寒武世磷塊岩的形成和沉積建造特點. 國際交流地質學術論文集.(三)成礦作用和礦床.北京:地質出版社. 113-120.
  134. 葉連俊,孫樞. 1980. 沉積盆地的分類. 石油學報,1(3):1-6.
  135. 孫樞等. 1978. 河南舞陽鐵礦區十三億年前的古地貌和古氣候.兼談古風化殼型富鐵礦問題. 河南冶金地質,(1).
  136. 孫樞. 1977.鐵礦地質工作中岩相古地理方法.富鐵礦找礦理論和方法彙編. 河南冶金地質勘探公司. 351-365.
  137.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七室成礦成岩組(孫樞執筆). 1976. 海相磷塊岩形成條件的若干問題.磷礦地質(一).北京:地質出版社. 66-81.
  138. 葉連俊,孫樞, 陳志明, 李繼亮. 1975. 關於紅層沉積作用和成礦作用的若干問題. 中南地質科技情報,(1):50-57.
  139. 孫樞, 陳其英, 陳開惠. 1973. 川西磷酸岩.地質科學,(3):196-216.
  140. 孫樞. 1966. 沉積岩中的含硫和鈣的磷鍶鋁石.地質科學,(1):22-31.
  141. 孫樞, 陳其英. 1964. 龍門山拗陷中段泥盆系生物元素地球化學. 地質科學,(2):103-124.
  142. 葉連俊,孫樞. 1963. 沉積岩石學的最近研究情況.中國地質學會會刊,(2):34-39.
  143. 孫樞. 1963. 國外生物地球化學研究概況. 地質快報,(20):1-6.
  144. Yu. A. 霍達克,孫樞. 1961. 中國東北及毗鄰的蘇聯遠東地區主要地質構造特徵(俄文). 蘇聯科學院專報,地質學專輯,(10): 97-110.
  145. 孫樞, 陳其英, 戴永定和陳志明. 1961. 黑龍江省東部前震旦系的基本特點及其對比.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集刊.北京:科學出版社. 第7號:75-84.
  146. Yu. A. 霍達克,孫樞. 1959. 中國東北部和蘇聯遠東南部古老地層對比(俄文).蘇聯科學院報告. 128(5):1036-1038.
  147. 孫樞, 姜春潮. 1959. 小興安嶺東部、完達山和張廣才嶺北部沉積岩和變質岩地層剖面的特點對比和礦產分布規律.載黑龍江流域組合考察學術報告(第一集). 北京:科學出版社.
  148. 張文佑, 曹義純, 姜春潮, 寧奇生,孫樞, 王秀璋, 李廷棟, 高鳳煜. 1959. 從中國大地構造單位的劃分和命名原則談東北北部地區大地構造單位的特徵.地質科學,(4):99-103.
  149. 葉連俊, 楊敬之, 王水,孫樞, 陳友明. 1957. 四川西北部之"白堊系"紅層.地質論評, 17:212-213.
  150. 孫樞. 1955. 利用磁性分離礦物的方法. 地質知識,(10):23-24.
四、戰略研究、科研管理及其它
  1. 孫樞.2014. 我所崇敬的老師——慶祝郭令智院士百歲華誕.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編):大地求索譜華章——慶賀郭令智院士百歲華誕,南京大學出版社,195-198.
  2. 孫樞.2014. 科技發展“里程碑”下的思考. 中國科學報,3月3日71版.
  3. 孫樞. 2014. 10年來中國IODP專家委員會工作簡要回顧. 地球科學進展,2014 Vol. 29 (3): 317-321
  4. 孫樞.2013. 紀念葉老師百年誕辰。《葉連俊院士百年誕辰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葉連俊院士百年誕辰紀念文集》,科學出版社,112-120頁.
  5. 孫樞. 2010. 我國地質工作發展戰略初步探討.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編.地質工作戰略研究參考,總第66期(4月12日)
  6. 孫樞. 2010. 懷念塗光熾先生. 徐冠華主編. 從熱血青年到地學大師-塗光院士九十誕辰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27-233.
  7. 孫樞. 2009. 我所敬仰的施雅風先生.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求實創新 偉業卓著—榮賀施雅風先生九十華誕文集.蘭州:甘肅技術出版社:29-32.
  8. 孫樞. 2009. 《青藏勁旅》序. (劉揚正,王正林,黃世英.《青藏勁旅》).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
  9. 孫樞. 2009. 《園夢南海》序. (康平,陳惠玲. 《園夢南海》).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
  10. 孫樞. 2009. 悼念陳述彭院士. 遙感學報, (1).
  11. 孫樞. 2009. 懷念劉東生先生. 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紀念劉東生院士. 北京:商務印書館:39-44.
  12. 孫樞. 2009. 懷念恩師葉連俊先生.《緬懷葉連俊院士》編輯委員會.《緬懷葉連俊院士》. 北京:科學出版社.7-18.
  13. 孫樞. 2007.《挺進地心》序. 劉揚正.《挺進地心》.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14. 孫樞.2007.祝賀楊院士學習楊院士.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32(Z):1-2.
  15. 孫樞. 2007.《王鴻禎詩聯文序集》序. 北京:地質出版社.
  16. 孫樞. 2006.科學方法是創新的要素.文匯報.2006年1月11日第一版.
  17. 秦大河, 孫鴻烈,孫樞, 劉英金. 2005. 2005-2020年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 地球科學進展,20(3):268-274.
  18. 秦大河,孫樞, 符淙斌. 2004. 關於氣候變化應對戰略的建議. 科學中國人,(9):28-29.
  19. 孫樞. 2003. 中國地質科學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趨勢和重點.國土資源,(5):4-7.
  20. 孫樞. 2003. 地球數據是地球科學創新的重要源泉—從地球科學談科學數據共享. 中國基礎科學,(1):19-23(此文後轉載於地球科學進展,2003,18(3):334-337).
  21. 中國科學院地學部“中國地球科學發展戰略”研究組(主要成員),2002.地球科學: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展望。山東教育出版社,1--58頁。
  22. 孫樞, 張先恩, 郭增艷, 劉闖. 2002. 美國科學數據共享政策考察報告. 中國基礎科學,(5):37-39.
  23. 孫樞. 2002. 中國地質科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摘要)-慶祝中國地質學會成立80周年.江蘇地質,26(4):243-251.
  24. 韋鈺, 沈國舫, 倪光南,孫樞, 馮長根, 盧良恕, 趙忠賢, 吳澄, 劉耕陶, 董光璧, 劉大椿, 梅永紅. 2001. 貫徹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不斷推動科技進步與創新.求是,(4):5-12.
  25. 孫樞. 2001. 溫故知新 繼往開來—地球科學有關學科回顧與展望專輯(序). 地球科學進展,16(5):597-598.
  26. 孫樞. 2001. 地質科學:20世紀光輝成就和21世紀任務. 國土資源,(4):19-21.
  27. 孫樞. 2001. 地球科學: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展望. 中國科學院院刊,16(2):101-105.
  28. 孫樞. 2000. 加強基礎研究促進科技創新.求是,(13):29-31.
  29. 孫樞. 2000. 永遠懷念我的師長侯德封院士.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19(1):5.
  30. 孫樞. 1999. 向塗先生學習—熱烈慶祝塗光熾院士80華誕.見: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所編:資源環境於可持續發展—塗光熾院士文集. 北京:科學出版社
  31. 中國科學院地學部“中國地球科學發展戰略”研究組(主要成員),1998.中國地質科學發展戰略的若干問題-------從地學大國走向地學強國。科學出版社,1--52頁。
  32. 孫樞. 1998. 在黨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迎接科技期刊事業的新繁榮—在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建會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編輯學報,10(1):2-3.
  33. 孫樞. 199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計畫要點. 神州學人.(11)(此文亦轉載在中國科技信息(1997)Z1期).
  34. 孫樞. 1997. 重視地學造福人類. 光明日報.1997.8.22,第六版
  35. 孫樞. 1997. 地球信息科學是跨學科的新領域.地球信息科學,(4):20.
  36. 孫樞. 1996.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科研人才培養(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科技人才開發戰略研討會"特邀報告). 科學,48(6):4-7.
  37. 孫樞, 吳述堯, 龔旭, 沈新尹, 張英蘭. 1996. 關於我國基礎性研究的若干問題. 科技導報, (10): 33-34.
  38. 孫樞, 吳述堯. 1996. 關於我國基礎性研究的若干問題. 科技導報,(10):33-34,64.
  39. 孫樞. 1996. 基礎性研究積極為"863"計畫作貢獻.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評價,(2):11-13.
  40. 孫樞. 1996. 知己知彼,優勢互補.地球信息科學,(2):68-69.
  41. 孫樞. 1996. 防災減災工作中的基礎性科學研究.中國減災,6(1):3-8.
  42. 孫樞. 1995. 促進基礎性研究持續穩定發展. 求是,(11):11-12.
  43. 孫樞. 1995. 制訂"九五"計畫與2010年發展規劃的基本思考. 中國科學基金,(3):55-59.
  44. 孫樞. 1994. 加強管理,為持續穩定發展基礎性研究做出新貢獻.載:中國科學基金研究會(編),《中國科學基金年鑑(1993)》:68-74. 北京:科學出版社.
  45. 孫樞, 謝翠華. 1994. 高瞻遠矚著文章—懷念尹贊勛教授.第四紀研究,(2):125-128.
  46. 孫樞. 1992. 國際地質對比計畫293項目.寶石和寶石學雜誌,(1).
  47. 馬杏垣,孫樞. 1990. 國際岩石圈計畫的新趨勢及建議.載:中國地質學會主編,當今世界 地球科學動向—中國科學家談第28屆國際地質大會.北京:地質出版社. 1-5.
  48. 孫樞等. 1990. 沉積地殼研究的新進展.載:中國地質學會主編.當今世界地球科學動向—中國科學家談第28屆國際地質大會.北京:地質出版社. 45-54.
  49. 孫樞. 1990.我院黃金科技工作概況及對今後工作的意見.載:中國金礦大全(第三卷).北京: 科學出版社.
  50. Sun Shu. 1989. Progress of gold geology i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elections from the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neces.
  51. 孫樞. 1989. 第三世界科技界的新行動. 國際科技合作,(3):35-36.
  52. 孫樞. 1989. 中國科學院金礦地質工作的進展. 中國科學院院刊, 4(2):147-149.
  53. 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局(孫樞執筆). 1988. 關於我院資源環境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國科學院院刊,(4):343-346.
  54. 孫樞. 1988. 如何抓好重大科研項目.科學報,1988年10月28日第二版.
  55. 孫樞. 1988. 我國地球科學發展中的幾個關係問題.中國科學院地學部第二屆學部大會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 125-128.
  56. 孫樞. 1988. 我國地球科學發展中的幾個關係問題.地球科學進展,3(4):1-5.
  57. 孫樞. 1988. 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三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三屆學術年會閉幕辭. 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4):207-208.
  58. 孫樞, 李繼亮. 1984. 許靖華教授來華講學和野外考察. 沉積學報,(2):38.
  59. 孫樞. 1981. 南極洲科學考察的意義, 科學報,1981年7月16日第四版.
  60. 郭師曾, 李育慈,孫樞. 1980. 全國沉積學和有機地球化學學術會議在北京召開.地質論評, 26(2):172-173.
  61. 孫樞. 1980. 青年同學們向地質科學進軍. 南京大學1980年招生專刊.
  62. 孫樞. 1965. 一九六四年北京科學討論會地質古生物分組活動簡記.地質論評,(1).

人才培養

孫樞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培養年輕科學家的力度。從中科院地學部的情況看,目前院士隊伍中海洋科學家所占的比例還是很小,要使優秀的年輕科學家儘快脫穎而出,擴大我們在海洋領域中年輕院士的隊伍。
截至2018年,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後20餘人。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1988年
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89年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倫敦地質學會(終身)榮譽會員
1996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6年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資料來源:

社會任職

孫樞曾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主任,南京大學董事會副董事長和名譽董事長,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西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地質學院(現東華理工大學)和河南大學客座(兼職)教授,中南大學山東科技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名譽(榮譽)教授。還先後擔任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委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副主任、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獎委員會副主任、何梁何利基金獎評選委員會委員、Shen-Su Sun基金會主席。
孫樞先後當選國際地質對比計畫(IGCP)第199項國際工作組主席、太平洋科學協會(PSA)執行局委員、國際地圈生物圈計畫(IGBP)中期評估國際委員會委員兼分析研究培訓系統(START)評估國際專家組主席,還擔任國際科聯環境問題科學委員會(ICSU-SCOPE)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國際減災十年計畫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國際岩石圈計畫中國委員會副主席、太平洋科學協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副主席等職。

人物評價

孫樞先生將畢生精力獻給祖國的科學事業。他在學術研究和解決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重大需求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出版多部專著,發表200多篇論文,培養的學生多已成為科研、教育的骨幹,曾獲得多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獎勵。
孫樞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科技管理專家和地學、資源環境領域戰略科學家,有多層次的組織管理工作和科學諮詢直至參與國家層面的科技規劃的豐富經驗,為我國有關領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十多個國際、國內重要學術組織中擔任要職、為推動國內外科技合作交流,提高我國有關領域的國際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
孫樞先生嚴於律己、寬厚待人、光明磊落、學風嚴謹、學識廣博、團結協作,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無限忠誠;他用無私奉獻譜寫光輝人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的逝世是中國科學界的一大損失,我們深切懷念孫樞先生,沉痛悼念孫樞先生!(地球深部探測中心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