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昀(中國地理學家,歷史學家)

張其昀(中國地理學家,歷史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其昀(1900年9月29日-1985年8月26日),字曉峰,浙江寧波鄞縣人,中國地理學家、歷史學家,

1923年張其昀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國立中央大學地理系、國立浙江大學史地系、哈佛大學等單位任職。1949年到台,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等職。

張其昀創辦中國文化大學、中華學術院等,著有《本國地理》、《政治地理學》、《中華五千年史》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其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浙江寧波鄞縣 
  • 出生日期:1900年9月29日
  • 逝世日期:1985年8月26日
  • 職業:地理學家、歷史學家、教育家
  • 畢業院校:國立東南大學
  • 信仰:三民主義
  • 主要成就:中國人文地理學的開山大師
    提倡華學
    創立全神教
    創辦中國文化大學
  • 代表作品:《中華民國史綱》、《中國地理學研究》等
人物生平,學術思想,個人觀點,師徒保釣,學術著作,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19年,浙江省立第四中學(現寧波中學)畢業,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史地部。當時的南高聲譽蜚騰,公認為南方第一學府,名師薈萃,師從哲學大師劉伯明、史學大師柳詒徵、地學大師竺可楨等人。
1923年畢業時,正好是南高改制易名東大,出於對南高的摯愛,堅持領取了南京高師最後一屆畢業生文憑。畢業後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其間主編的《高中中國地理》,與戴運軌主編的高中物理教科書、林語堂主編的高中英語課本構成當時全國通用的三大課本,對中學教育起了很好的提升作用。
1927年,在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地理學系任教,曾主講中國地理。
張其昀(右一)與蔣介石張其昀(右一)與蔣介石
1935年,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中央評議會聘任評議員,是從未出國留學的當選評議員中最年輕的一位。
1936年,受聘為浙江大學史地系教授兼主任、史地研究所所長,後又兼任文學院長。
1941年,當選為首批教育部部聘教授。曾任中國地理學會總幹事。
1943年,受美國國務院之邀聘在哈佛大學研究講學。
1949年到台,曾任國民黨總裁辦公室秘書組主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教育部部長、國民黨中央評議員兼主席團主席、總統府資政等職。
在台灣創辦了中國新聞出版公司、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發起創辦《學術季刊》等多種學術期刊以及“中國歷史學會”等組織。對台灣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貢獻甚巨。
1985年8月26日,在台北逝世。

學術思想

張其昀先生對中華文化眷戀傾恭,除著書《中華五千年史》外,還先後創辦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中華學術院、中國文化學院;出版中華叢書、《華學月刊》,形成了研究中國文化之中心。他自喻一生治學,不外五事,一曰國魂,以謀發揚中華民族精神;二曰國史,探索中華文化之淵源;三曰國土,研究中國在世界之地位;四曰國力,衡斷經濟建設對國計民生之關係;五曰國防,以喚起愛國思想與民族正義,培養新生力量。
作為學者,張其昀是中國現代人文地理學的開創人,也是歷史地理學的鼻祖。國際權威之《科學》雜誌對他在自然地理學上的成就也有好評。在方誌學方面,其主編的《遵義新志》,在地方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開創了中國人進行土地利用調查研究的先河。他也是中國第一位研究現代國家戰略學(方略學)的學者。
張其昀在台灣擔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長期間,促成多所大學的復校和新學校的建立,開創博士學位教育,著力中國小基礎義務教育,基本奠定了台灣的教育格局。
張其昀先生對中華文化眷戀傾恭,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重要領袖和儒學復興運動的中堅,時間之長,影響之遠,令人感念。他早年是南高史地學派和學衡派的重要成員;嗣後中大時代成為國風社的一位靈魂人物;再後於浙大創辦《思想與時代》,匯集了張蔭麟謝幼偉郭斌龢熊十力錢穆陳康賀麟馮友蘭等學者,世人評說當時浙大蔚然有重振東大學衡之風、復興人文主義之勢。在台灣,除著書《中華五千年史》外,還創辦中華學術院和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化大學),執教的文史學者便有錢穆、楊家駱黎東方梁嘉彬,蔣復聰、陳立夫、高明、宋晞曾虛白謝然之等人;設立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中華叢書、《華學月刊》,形成了研究中國文化之中心。
張其昀自喻一生治學,不外五事:
一曰國魂,以謀發揚中華民族精神
二曰國史,探索中華文化之淵源;
三曰國土,研究中國在世界之地位;
四曰國力,衡斷經濟建設對國計民生之關係;
五曰國防,以喚起愛國思想與民族正義,培養新生力量。

個人觀點

張其昀提倡華學。他認為,西方所謂Sinology,應為華學,而非漢學。西方學者把藏學、滿學等排除在Sinology之外,有造成破壞中國統一之嫌。滿、蒙、藏諸族和漢族在政治、經濟、文化及地理上有著最密切的交融關係,這些研究也共同構成了中國學。華學不僅研究漢學,也研究藏學滿學、蒙古學等中國少數民族之學。
1949年初,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面臨徹底垮台,國民黨何去何從讓蔣介石徹夜不眠。直到有一天,張其昀向他說了一句話:“上上良策是退守台灣!”蔣介石心頭一震,馬上請他進密室詳談。張其昀認為:以長江天險分割天下,不過是國民黨一廂情願的主張,勢如破竹的共產黨絕不會同意。退守西南、海南也只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唯有台灣才可成為國民黨最後的庇護之所。
張其昀不同尋常的“東撤論”深深打動了他。張其昀堅定地認為西撤川康不妥,詳述東撤台灣的優勢:台灣海峽海闊浪高,可以暫時阻止共產黨軍隊的乘勝追擊。其次,台灣有著大陸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優越之處:一、台灣物產豐富,農產品基本可滿足軍民所需。二、台灣交通便利,工業有日據時代留下的基礎,若善於經營,經濟可望起飛。三、台島有海峽與大陸相隔,易於防守。且台灣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美國不會棄之不顧,若得美援,台灣防守將萬無一失。四、台灣居民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生活了半個世紀,回到祖國懷抱後對國民黨政權有一種回歸感,正可利用來穩定社會秩序。五、台灣島長期與大陸相隔,中共組織與人員活動較少。未來即使社會稍有動盪,台灣四面環海,極易鎮壓不穩定因素以穩定社會。

師徒保釣

竺可楨在常年的教育生涯中,培養了一批地理學、氣象學的青年才俊,其中就包括張其昀、沙學浚,只是張、沙二人1949年後都去了台灣。
1966年,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成立了“聯合探勘探勘亞洲近海地區礦物資源合作委員會”。經過長期勘測及研究,該會於1968年發布研究報告,稱在琉球群島、台灣至日本本土間的大陸礁層邊緣地帶,黃海及渤海,都可能蘊藏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這一訊息震動日本,日本立即採取行動,企圖將釣魚島攫為已有。日本的行動引起中國有識之士的警覺。
1969年11月11日,竺可楨致函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我們目前雖忙於開發大陸的石油,無暇顧海上資源,但不能不為長遠著想。”建議:“似乎此時我們應作一訊息,聲明釣魚島地區油田開採權應屬於我所有,以為日後有必要時作為外交部正式抗議地步。”
1970年9月,日本發表“尖閣列島主權及大陸礁層資源開發主權之主張”,妄稱“釣魚島海域屬於日本”。
1972年,張其昀為歷史學家楊仲揆的專著《中國·琉球·釣魚台》一書做序,引用了一則歷史典故: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之際,日本侵略者製造濟南慘案。日本政治家幣原喜重郎在大阪演說,指出“新時代之外交政策,在於經濟上之合作與繁榮,而非土地之占領與擴張”。但日本少壯派軍人一意孤行,於1931年製造了“九一八事變”。當日本一些民眾歡慶時,幣原卻說“日本吞下一個炸彈”。張其昀藉此指出, “世變滄桑,曷勝感慨。前事不忘,後世之師”,他警告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竊占中國的固有領土釣魚島,等於“日本又吞下了一個炸彈”,將再次坑害日本人民。
張其昀與恩師竺可楨選擇了不同的政治道路,但他們在海峽兩岸不約而同地上書著文,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在竺可楨等人的努力下,1972年10月,新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明確將釣魚島海域劃入中國版圖,並用大字標出。
1972年後,台灣出版的地圖也明確標出釣魚島不屬於琉球群島,而屬於台灣省宜蘭縣。這一系列行動對於維護釣魚台列島屬於中國的一部分意義深遠。

學術著作

《中國地理學研究》
《中國區域志》
《中華民國史綱》
主編書籍
《金史》
《元史》
《清史》
《國父全書》
《抗日戰史》
人文地理學著作
《初級中學人文地理編輯例言》
《江浙兩省人文地理之比較》
《人生地理學之態度與方法》
《人生地理學》
《中國人地關係概論》
《中華五千年史》巨著 (全書總目初分為三十二冊)
《華夏遠古史》(中華五千年史 第一冊)
西周史》(中華五千年史 第二冊)
春秋史》(中華五千年史 第三冊:春秋史前篇,第四冊:春秋史中篇,第五冊:春秋史後篇 - 孔學今義)
戰國史》(中華五千年史 第六冊:戰國史前篇,第七冊:戰國史後篇 - 戰國學術)
《秦代史》(中華五千年史 第八冊)
《先總統蔣公全集》(四冊)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十三年版。

人物評價

張其昀為中國人文地理學的開山大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