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十八格

廣陵十八格

廣陵十八格,相傳為中國最早的謎格。“廣陵十八格”的提法最早一般認為見於《韻鶴軒筆談》。《韻鶴軒筆談》下卷有云:“燈謎有十八格,曹娥格為最古,次莫如增損格,增損即離合也。”文中雖未提及馬蒼山,但當即世傳“廣陵十八格”之出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陵十八格
  • 真實性:歷史來源
簡介,“廣陵十八格”是否存在,廣陵十八格辨源,結論,

簡介

廣陵十八格,相傳為中國最早的謎格。古今謎書,凡介紹謎格,必然提及“廣陵十八格”。如清代徐賓華《隱語鯖腴》說:“燈謎相傳有‘廣陵十八格’。”楊小湄《圍爐新話》說:“隱語舊有‘廣陵十八格’。”民國韓振軒《增廣隱格釋例》也說:“《韻鶴軒筆談》載有‘廣陵十八格’。”其實,早在明人張雲龍廣社》中,就已經有了“廣陵各格”之說,所載的謎格為無縫鎖格、滑頭禪格、連理枝格、兩來船格、玄明傘格、玉連環格、挾山夾海格等,但是不足十八之數。據說此書系明代內府本,一向為明末清初廣陵謎家所推崇,“廣陵十八格”之說可能即淵源於此。
“廣陵十八格”由明末揚州謎家馬蒼山所創,通常認為是指:會意諧聲典雅傳神碑陰捲簾徐妃壽星粉底蝦須燕尾比干、鉤簾、釣魚含沙鴛鴦碎錦回文謎格。燈謎格式自“廣陵十八格”之後,不斷增加,如《清嘉錄》記謎格二十四種,《拙廬談虎集》記謎格六十種,《謎格釋略》記謎格二百餘種,《增廣隱格釋例》記謎格多達四百零七種,而明末揚州馬蒼山遂成為“謎格之祖”。

“廣陵十八格”是否存在

關於馬蒼山其人以及“廣陵十八格”的真實性,也有人提出了質疑。作為質疑意見的代表,是台灣高雄《海峽兩岸謎學論文初編》中的《“廣陵十八格”及“馬蒼山”質疑》一文。這篇文章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
1、歷史上是否有“廣陵十八格”
關於“謎格”最早記載,是明代李開先的《詩禪》。該書序言中,介紹了自宋至明中葉出現的謎格四十種,有照影、捲簾、跳澗、三翻等等。之後,明人張雲龍廣社》一書首次記載了“廣陵各格”,不過只有十六種。清人許桂林在《七嬉·冰天謎虎》中倒是說:“近世論謎者謂有十八格”,所舉的是曹娥格、增損格、蘇黃格、諧聲格等十八種謎格,可惜他沒有註明是“廣陵十八格”。而十八格中的捲簾壽星碎錦三格,早在明代中葉已經出現,不能說是明末才首創。
2、《韻鶴軒筆談》未載明“廣陵十八格
據考,《韻鶴軒筆談》是清道光間蘇州無名氏所著《皆大歡喜》一書的一部分。《韻鶴軒筆談》下卷開頭就說:“燈謎有十八格,曹娥格為最古,次莫如增損格,增損即離合也。”後來梁章鉅《歸田瑣記》摘抄了其中的大部分,徐兆瑋《文虎瑣談》照抄了全文。他們都把《韻鶴軒筆談》中的材料抄錄以傳世,但都未提到“廣陵”兩字。事實上,《韻鶴軒筆談》並未載明“廣陵十八格”。
3、歷史上有否“馬蒼山”其人
現代出版的燈謎辭書,一般都介紹馬蒼山是明末揚州燈謎家。但是明末張雲龍廣社》卷一有“社壇偉雋”條,記載當時活動在廣陵的三十三位謎人的姓名與籍貫,裡面沒有馬蒼山。清人愛素生《竹西春社鈔》輯集了嘉慶間揚州“竹西春社”諸友的燈謎佳作,也沒舉馬蒼山謎品及他首創的“廣陵十八格”。愛氏又著有《竹西村舍詩集》,同樣沒有介紹這位明末揚州謎家的詩品。徐賓華是清同光間人,為淮安“隱語社”創始者,他雖然在《隱語鯖腴》中提及“燈謎相傳有‘廣陵十八格’”,但沒有說明是馬蒼山所創。光緒間揚州人吳鈺著有《悔不讀書齋謎稿》和《隱語萃菁》兩部謎書,只介紹了同邑九位謎友的燈謎遺稿,沒提到馬蒼山。清末王錫元家刻的《隅園隱語》六卷,附有揚州寶應等地七位謎友的謎稿,其中也沒有揚州馬蒼山。竹西盟主孔劍秋,身兼竹西後社和冶春後社社長兩職,曾著《心嚮往齋謎話》,可惜也沒介紹馬蒼山。另一位竹西謎家孫篤山,著有《惜今軒說謎》,他在談“謎格”時不但沒講起家鄉有位馬蒼山,甚至沒有說起 “廣陵十八格”。
錢南揚先生的《謎史》,開中華謎史研究之先河,但他既沒有蒐集到明末“廣陵十八格”的可靠資料,也沒有講到明末揚州有馬蒼山。馬蒼山這樣一位名聞古今的謎家,連他自己的身世竟然也成了一個謎。

廣陵十八格辨源

——讀《靈霄閣謎話》札記
袁先壽
清光緒四年刊行的徐賓華《隱語鯖腴·序》云:“燈謎相傳有廣陵十八格。”可能這是“廣陵十八格”有文字可稽的最早根據。到了民國,“廣陵十八格”的說法有了進一步明確,韓英麟《增廣隱格釋例》云:“《韻鶴軒筆談》載‘廣陵十八格’。”指出“廣陵十八格”的更早文字根據。近日在“海上謎譚”看到民初謝雲聲《靈霄閣謎話》亦云“《韻鶴軒筆談》載有‘廣陵十八格’。”而《文虎半月刊》十二期載戚飯牛《說文虎》文中曰:“明末……揚州馬蒼山創‘廣陵十八格’。”不僅將“創造”謎格的“祖師爺”姓名、籍貫和所處時代交代清楚;而且把十八格格名也全部列出。可以說“廣陵十八格”已經成為公認的謎格之源。建國後,有的謎書更進一步歸納為“《韻鶴軒筆談》載,明末揚州馬蒼山創‘廣陵十八格’。”也有說到“明朝揚州馬蒼山《韻鶴軒筆談》中所談的‘廣陵十八格’。”後一說竟把《韻鶴軒筆談》的作者定為明末揚州的馬蒼山。
在資料貧乏的條件下,不論要肯定還是否定上面所說的謎格之源都是很困難的,但是,《鏡花緣》這本書一般還是可以看到:雖然現代有人寫到明末已有“廣陵十八格”,但是這本清代嘉道年代刊行的小說里竟然只有“廣陵十二格”;近二百年過去,謎格不是如人們所說的迅速衍生,反而減少了三分之一,顯然,這個說法必然在某一環節上有些問題;所以,不少謎書沒有採用這一說法。我們編寫《燈謎入門》時,定稿為“曾有揚州馬蒼山的所謂‘廣陵十八格’之說”。以“所謂”示編者對此說尚有置疑;以“之說”明馬蒼山並非謎格的首創者,也沒有創造過十八個具體謎格,而只可能是創造了“廣陵十八格”這一提法。
《中華謎書集成》一到三冊陸續出版後,先是《詩禪又序》所說的王荊公兩格,到元僧本中峰的四格;再明《山陰羽客》的四體九格與無名氏十四格,除去重複六格,已達十七格之多。均早於明末。有力地否定了“廣陵十八格”的謎格之源的地位。而徐兆瑋《文虎瑣談》抄引了無名氏《韻鶴軒筆談》卷下有關謎格部分,更為弄清“廣陵十八格”的來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無名氏《韻鶴軒筆談》卷下曰:
燈謎有十八格,曹娥格為最古。次莫如增損格,增損即離合也。……此外,復有蘇黃諧聲、皓首、粉底、正冠、正履、分心、素心、重門、垂柳諸格。要不及會心格為最古。
這裡只談到“十八格”,而不是“廣陵十八格”;而且格名只舉了十三個。與戚氏所舉格名也有較多不符。如果對照清許桂林《七嬉·冰天謎虎》所云:“近世論謎者謂有十八格。”文中先列曹娥、增損蘇黃諧聲、別字、皓首、粉底等七格,均舉謎例,然後云:“復有正冠、正履、分心、素心拆字、登樓、重門、垂柳、錦屏風、滑頭禪諸名。要以會意格最為大雅。”只要將《冰天謎虎》十八格中的別字、拆字、登樓、錦屏風、滑頭禪五格略去,會意改為會心;其他,不僅格名完全一樣,排格次序也完全一樣;甚至連語氣也有些相似。從《韻鶴軒筆談》在談格以後,談謎時所說:“近時,偶閱《七嬉》,見《冰天謎虎》中一百二十八謎,頗有思致。”這句話看,他在寫此文前,是看了《冰天謎虎》的,所以,他所謂的“十八格”及所列十三格名可能是受到《冰天謎虎》“十八格”的影響。顯然不是“廣陵十八格”。 《靈霄閣謎話》(包括《增廣隱格釋例》)的說法,似可予否定。
《韻鶴軒筆談》的作者究竟是何等樣人呢?其具名是“無名氏”,似乎無跡可尋。但是在談謎時提起了“余友僻耽”,恰巧在江更生兄為責任編輯的《評彈文化詞典》“彈詞演員陳遇乾”的條目中看到記有:“請嘉慶時僻耽山人《韻鶴軒筆記》曾記其人。”顯然,所謂友人,卻是作者本人。曾經查閱了道光元年香葉樓刊本《皆大歡喜》,包括《韻鶴軒雜著》和《韻鶴軒筆談》各兩卷,《韻鶴軒雜著》里載有《題〈鏡花緣〉後》一文,《鏡花緣》乃清代小說,《七嬉》作者許桂林也是清人,《韻鶴軒筆談》不是明人作品當可斷定。《韻鶴軒雜著》里較多談的是吳俗、吳歌,有《書三善局事》一文云:“吾鄉好善者創三善局於蘇”下設立三堂,分別在盤門、閶門和胥門附近。而“江寧、揚州二府俱照例請建之。”雖然,《韻鶴軒筆談》里僻耽有說“誰家沒得時憲書乎?”沒得似乎是揚州口音,但是也不能肯定唯揚州人才說“沒得”。所以說作者不是揚州人士,而是蘇州人還是有些根據的。
排除了《韻鶴軒筆談》與“廣陵十八格”的關係,再看看明末馬蒼山的“廣陵十八格”。計有:會意諧聲典雅傳神碑陰徐妃捲簾壽星粉底蝦須燕尾比干、雙鉤、釣魚含沙、錦屏、碎錦回文等。綜觀謎格取名,自宋到明,由《詩禪又序》可知,均用四字。而在《詩禪序》和《詩禪後序》中,連同謎條里所注“推意格”,總數亦為十八格;其中,二字格,雖達十一個,但尚有三字格三個,四字格四個。與《詩禪又序》里所說的四字格相比,則少一些雅致,而多一些貼近。至明末張雲龍廣社》,書中用到的十六個謎格里,有兩格為一字,六格為二字,七格為三字,一格為四字。一直到清代嘉慶年間刊印的又一村居士《燈謎偶存》里還有“隔簾花影”這一四字格。而顧祿清嘉錄》二十四格還留三個三字格的尾巴。《冰天謎虎》十八格里也有兩個三字格尾巴。以後,才將格名統一為兩字。那么,早在明末的“廣陵十八格”怎么會如此早的把十八個謎格劃一成二字格?而且,與“廣陵十八格”同為明末,同在揚州的《廣社》十六個謎格,理當會有相互影響,可是,僅曹娥、包意兩格相同,格名還不一致。再下推到百餘年以後的揚州愛素生《竹西春社抄》的七格,亦僅兩格相同。好似“廣陵十八格”不是自揚州謎壇活動里總結出來的。將《中華謎書集成》第一冊所收明代十八部謎書中,共三十七謎格與“廣陵十八格”類比,也僅曹娥、包意、和捲簾三格相同,《詩禪》里有“壽星頭”一格,惜無謎例,但望文生義,可能與“廣陵十八格”中“壽星”相同,即使計入,也僅四格相符。總使人感到與當時謎壇,似處於兩個時代。
古代謎語,因為一般都是口述,所以不論謎面還是謎底,諧音與否,不予考慮。即使到了明末,諧音也不予說明,如《廣社》里“包意格”項下所載兩條燈謎:“玉門山氣連天遠——關雲長”和“八閩蘭舸入漢陽——服周之冕”;前則為直扣,後則先扣福舟之沔,再諧音為底。但是並未註明任何諧音之格。清康熙六年咄咄夫《一夕話·雅謎》有謎云:“一個孩兒兩個娘(鳥名)鴿子”;也沒有標“壽星格”。一直到清代嘉慶年間又一村居士的《燈謎偶存》有多條諧音謎,如“趙五娘吃飯(年號一)靖康”,謎底諧音“淨糠”以應謎面。也不註明“梨花格”。 至道光年間的《七嬉·冰天謎虎》中方談及諧聲、皓首、粉底等格。比所謂“廣陵十八格”所處時代竟晚了近二百年。
“廣陵十八格”中有分讀類謎格:蝦須燕尾比干碎錦等四個(其中“比干格”後世有兩種解釋,也有理解為“折腰格”,屬“減字類”格)。此類謎在謎書里出現較遲,清鹹豐年間企社《龍山謎虎》載:“言(《西廂》一句)倒是一緘書”。書里未標謎格,但是,似乎只有將“倒”分讀成“人到”,才能應面;當標上“蝦須格”。又如“振振君子,歸哉歸哉!(戲名一)思飯”。底句當讀如“思良人反”,如用格應該標“鼎足格”。 用對偶類格法的謎在鹹豐年間刊出的《映雪山房謎語》中,已有出現。以後,聶聘山《還讀書屋謎稿》也出現一些,但均不標“求凰格”,到清代光緒初出版的《十五家妙契同岑集》里,有“桃花女(曲牌,對格)柳葉兒一謎。此謎尚未用“錦屏格”之名,顯然,“對格”之“對”,尚屬直覺命名;而“錦屏格”之名,已經謎人加工,多了一番曲折。同時,《十五家妙契同岑集》里,收了不少“求凰格”謎,但仍不標謎格。同樣,“徐妃格”類型的謎,也是在清代中葉中才初具規模,如《燈謎偶存》載:“不揣其本,不喻於義,看來帶些草包氣——茉莉”。還像目前的廢“徐妃格”謎。到光緒年間葛芝湄在《餘生虎口虎·凡例》中,才提起“半妝格”。凡此種種,戚飯牛《說文虎》文中所說的“明末揚州馬蒼山創‘廣陵十八格”,所列不少格名與其他謎書中同類謎格產生的時代嚴重不符。

結論

根據上述資料,首先可以肯定,《韻鶴軒筆談》是清代與《七嬉·冰天謎虎》同時或晚一些時間蘇州文人的作品,與明末揚州風馬牛不相及,文中所謂“十八格”與“明末揚州馬蒼山創‘廣陵十八格’”無關。其次,也可以肯定,即使明末有揚州馬蒼山其人,決非謎格的首創者;還是《隱語鯖腴》“燈謎相傳有廣陵十八格”的提法比較合乎情理。因此,我們是否可以做這樣估計:一個可能是,“廣陵十八格”只是在《鏡花緣》的“廣陵十二格”說法以後,又陸續出現了六種格法,民間口頭上流傳此一提法,到光緒年間才由徐賓華在《隱語鯖腴》提起。第二個可能是民間錯將《鏡花緣》的“廣陵十二格”說法和《冰天謎虎》“十八格”混在一起,而有此提法。至於“明末揚州馬蒼山創‘廣陵十八格’”之說的估計是:一個可能明末揚州確有馬蒼山其人,持“廣陵十八格”之說,但是決非謎格創始人。另一可能則根本是據《隱語鯖腴》提法,偽托明人所創。但是可以肯定,不論那個估計,均未傳下具體格名;現在流傳的“十八格”格名,當是民國年間謎人補列。
至此,不由感嘆人的想像力竟如此豐富,在信息缺乏的情況下,無中生有有之,捕風捉影有之,移花接木有之,張冠李戴有之,竟然造出一個所謂“明朝揚州馬蒼山《韻鶴軒筆談》中所談的‘廣陵十八格’”這個假信息,讓我們津津樂道了近百年。如果李開先《詩禪》能夠較早流轉,“明朝揚州馬蒼山首創‘廣陵十八格’”的提法,就法成立。如果《韻鶴軒筆談》能夠較早流轉,《增廣隱格釋例》、《靈霄閣謎話》也不會說“《韻鶴軒筆談》載有‘廣陵十八格’。”可能還有不少謎書還在“ 珍藏 ”著,所以我們對“廣陵十八格”的來龍去脈還不能原原本本的了解清楚。但是我們總歸可以不再受騙,這就要感謝《謎書集成》的出版,也要感謝“海上謎譚”將這么多的前人謎話公布於網。同時我也希望手頭上保有有關燈謎的孤本、善本、殘本、抄本貢獻出來;不論出版、抄印還是上網。如果一味秘不示人,最後只能成為佚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