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兒

柳葉兒

《柳葉兒》作為蘇教版七年級下,第十課的課文被人們廣泛所知。本文描寫了在童年時代,在那饑荒的歲月,上樹爬高、搶柳葉兒、吃柳葉兒的樂趣,書寫了對柳葉兒的特殊感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柳葉兒
  • 創作年代:二十世紀末
  • 作品出處:蘇教版語文教科書七年級下冊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宋學孟
  • 類型:課文
作者,原文,主題歸納,教案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初讀課文,朗讀、品味語句,拓展延伸,總結課文,

作者

宋學孟,當代作家,山東昌邑人。
畢業於北京魯迅文學院和北大作家班。歷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農工、木工,《北方文學》編輯、小說組組長,《東北作家》雜誌副主編。 其作品《柳葉兒》選入蘇教版語文教科書七年級下冊。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53
民 族: 漢族
著有反映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段特殊歷史的長篇小說《深秋的顏色》,短篇小說集《十九歲的微笑》,中篇小說集《馬漢王外傳》等。

原文

又是柳葉兒抽芽的季節了。
每當看到那一片片打著細捲兒,在暖和的陽光里慢慢舒展的柳葉兒時,我總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來,放在嘴裡嚼著,慢慢品嘗一番那苦中略帶些澀的滋味兒。
柳葉兒救過我的命。
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乾地瓜秧吃光了,榆樹皮吃光了,大家又搶柳葉兒……那一年,我八歲。
柳葉,自然在嫩的時候最好吃,老了,便又苦又硬,難以下咽。柳葉兒一長出來,便長得風快,能夠吃的日子,只有那么七八天,至多十幾天。
那些天,全家最樂的是我。
柳葉兒,是要搶的。低處的,幾天就被大人們搶光了。他們在長桿上綁一把鐮刀,咔嚓咔嚓把樹枝全割下來,一抱一抱運回家去,柳葉兒捋下來吃,樹枝兒燒火。高處的,大人沒辦法,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我的淘氣,本來就是出了名的。從小就喜歡上樹爬高來逞能。誰說這樹太高,沒人能爬上去,我就兩腳一甩,鞋飛出去,猴一樣"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點,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讓上、越是嚷著危險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樹枝,嘩嘩地搖,搖得我自己的身子隨著樹枝彈過來,擺過去,搖得底下人一個勁地喊叫,一片驚慌,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樹來。便是家裡人知道,挨一頓罵,或是挨一巴掌,嘴裡哇哇地哭,心裡卻是美滋滋的。
我和三叔每天都是在太陽出來之前,露珠兒還在樹葉兒上的時候,就去搶樹葉兒的。近處的搶完了,就往遠處。
天蒙蒙亮,眼睛還沒有睜開,早春的空氣里是一片濕潤潤的清涼。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後,踩著村邊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飄著一團淡淡晨霧的小河邊。河水緩緩地流著,平靜得連一個泡沫都沒有,只有遠處的小石橋下,偶爾傳來一兩聲"嘩啦嘩啦"的水響。三叔先找到一棵樹,大概認為值得上吧,就叫我過去。我走過去仰頭看看,一下甩脫了鞋。.腳丫子猛地踩到冰涼的硬地上,牙齒都咯嘣嘣響。我趕緊把褲帶勒緊,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樹幹,緩一緩勁,便颼颼地爬上去。衣服扣子開了,肚皮蹭著了樹幹,涼颼颼的。樹上的露珠滴進脖子,滾下去,通身又是一陣陰涼。
我從上而折了樹枝往下扔,三叔仰著頭在下邊撿,一會兒便折下來一大抱。這時候,太陽出來了,老遠老遠淡青色的天邊上,兀地跳出半輪鮮紅,那紅光便立刻遠遠地罩過來,像要把人化了進去。我看痴了,三叔便仰頭問我:"你看什麼?"我說:"一個大櫻桃,鮮紅鮮紅,全是肉做的。"
柳枝兒抱回家來.奶奶便把柳葉兒捋進盒裡、筐里,然後燒一鍋開水煮,煮好之後,又撈進涼水裡泡。往往要泡一兩天,換三五次水,再攥幹了剁碎,放上蔥花、鹽,做菜糊糊粥吃,有時候還會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兩口粥,吃到一個豆兒,滿心裡香得不行。
最好吃的當然是用它來包菜包子,裡面還要再放一勺油。做這樣的飯,全家便只允許我一個放開了吃。於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圓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層肚皮幾乎撐得透明。每當這時,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亂跑,她擔心我一個跟頭摔倒,那紙一般的肚皮被弄破,裡面的腸子會淌出來。
多虧了那些樹葉,吃光了一茬,長出來一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長出來一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著這些樹葉活下來的!
對於柳,人們又是吟詩,又是作畫,又是感嘆它的多情,又是讚賞它的多姿。我卻總忍不住要摘一片下來嚼嚼。而且,我想告訴人們,它味苦,微澀,但能救人,如果你沒東西吃,它能夠讓你活下去。

主題歸納

本文描寫了在童年時代,在那饑荒的歲月,上樹爬高、搶柳葉兒、吃柳葉兒的樂趣,書寫了對柳葉兒的特殊感情。

教案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本文“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的內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2、認知目標:品讀文中的精彩語句,並體會從中飽含的感情。
3、能力目標:能與其他類似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從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索與合作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體會“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的內涵,珍惜今天的幸福。
2、難點:生動細緻的描寫景物和人物心理的方法。
教學方法:導讀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預習要求
1、向長輩了解他們的童年生活。
2、摘抄“詠柳”的詩句。
3、初步賞析文中生動的描寫。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請同學們口頭描繪一下你所能想像到的艱苦的生活。
提示:可從衣食住行角度來講。如捋槐樹葉、吃地瓜葉子、榆樹皮、摳樹皮、挖野菜、草根充飢……當然,也有人吃柳樹葉子來填飽肚子。
出示幾枝柳條。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柳葉,能用具體的語言描繪一下它嗎?
提示:學生具體描繪:注意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繪。
3、柳是一種常見的植物,南方北方,山谷河畔,田間地頭,到處都可見柳的身影。文人墨客們對柳“又是吟詩,又是作畫,又是感嘆它的多情,又是讚賞它的多姿”,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是傳誦千古的詠柳佳作,描寫了春柳婀娜多姿的形態。請從你的積累中回憶寫柳的詩句。
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tāo)。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再別康橋》 (作者:徐志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4、檢查預習。
(1)生字注音
嚼jiáo 澀sè 瓜秧yāng 咔嚓kāchā 捋luō 逞能chěng 噌噌cēng 甩shuǎi 蒙蒙亮mēng 咯嘣嘣bēng 勒緊lēi 颼颼sōu 兀地wù 痴chī 攥乾zuàn 剁碎duò 茬chá
(2)多音字
嚼(大吃大jiáo,咀jué) 蒙(mēng頭轉向, 啟méng ,měng古)
勒(lēi緊 懸崖lè馬)
(3)解釋詞語:
捋:用手握住條狀物向另一端滑動。
兀地:突然
舒展:不捲縮,不皺。
逞能:顯示自己能幹。
攥:握
讚賞:讚美賞識。
茬:這裡指柳葉兒生長的次數。

初讀課文

1、簡介寫作背景:
要想知道宋學孟在咀嚼什麼,我們先要來了解一段歷史。1959-1961年是我國歷史上所謂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即指1958年中國興起“三面紅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的經濟政治運動後緊跟著出現的三年嚴重經濟困難時期。其間,全國各地旱災、洪澇、風雹、颱風、霜凍、蝗災、粘蟲災、鼠災等各種災害交替出現,造成糧食的大幅度減產,使得在此期間因饑饉而非正常死亡(餓死)的人口急劇增加,計3000餘萬人,是八年抗戰當中非正常死亡人數的1.5倍。其困難的嚴重程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是空前的。確實是建國五十年來範圍最大、程度最深、持續時間最長的最大自然災害,確實是造成三年經濟困難的一個直接因素。說是自然災害,其實我們可以說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為什麼呢?是我們黨政治決策的錯誤。這三年在很大程度上應由“大躍進”決策錯誤負責任,“大躍進”時期嚴重高估了糧食產量(浮誇風),採取了一系列錯誤決策(大辦吃飯不要錢的食堂、大量增加城鎮和職工人數、投資和人力物力繼續向工業方面傾注、排擠農業、減少糧食播種面積、實行糧食高徵購政策)因此,生活在這一時期的人們是苦難的,他們吃完了野菜、吃樹葉(榆錢葉、柳葉)、吃完了樹葉吃樹皮、甚至吃一種觀音土(浮腫)……他們的心情是沉重的。這篇反映兒童趣事的敘事散文反映的就是作者在這一特定社會背景下的那種對柳葉兒的特殊感情。
2、這篇敘事散文以“柳葉兒”為線索,敘寫我在饑荒歲月里童年趣事。作者圍繞“柳葉兒”從哪幾方面來寫童年的?試著用一個表示動作的字概括。
明確:嚼——憶——念,或者,嚼柳葉兒——憶柳葉兒——念柳葉兒,學生只要言之有理,都予以肯定。
3、課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1~2):抒發對柳葉兒特殊的感情,引起下文。(倒敘
第二部分(3~14):回憶小時候爬高搶柳葉兒和吃柳葉兒的往事。
第一層(3~5):交代搶柳葉兒吃的原因和時間。
第二層(6~8):寫摘柳葉兒的“樂”。
第三層(9~11):具體描寫去搶柳葉兒的情景。
第四層(12~13):寫吃柳葉兒的樂趣。
第五層(14):抒發對柳葉兒的無限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15):再次抒寫對柳葉兒的特殊感情,回應上文。
(現實→回憶→現實)
4、本文是一篇寫童年趣事的敘事散文,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仔細讀課文,解決以下問題。
①本文作者對小小的柳葉兒懷有怎樣的感情?你的依據是什麼
(可根據文中原話來回答)
明確:作者對柳葉兒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慢慢品嘗一番那苦中略帶些澀的滋味兒”“柳葉兒救過我的命。”
作者對柳葉兒有著無限的感激之情。第14自然段,“多虧了那些樹葉,……”“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著這些樹葉活下來的!”……
總之,我們可以體會出全文感情的基調:苦中帶澀。
②結合課文描寫的內容,說說你認為柳葉兒好吃嗎?
明確:不好吃。苦中帶澀。可緊緊結合12、13兩個小節來描述。(具體見教參p122)
③搶柳葉兒吃,這本來是一件極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卻感到無窮的樂趣,討論討論:童年的我為什麼會感到“最樂”?“樂”在何處?
明確:一樂能顯示自己上樹爬高的本領;二樂搶摘柳葉兒;三樂吃柳葉兒(品嘗)。即:爬樹之樂;搶柳葉兒之樂;吃柳葉兒之樂。滿足三種欲望。
童年的我的樂趣是爬樹、搶柳葉兒,吃柳葉兒,實際上這是在特殊年代裡的特殊經歷,因為當時我小,因為我還不懂得生活的艱難,全家面臨的處境。所以有一種“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感覺。但在今天看來,這種樂的滋味又是何等苦澀啊!(尋找、分析、品味課文中相關的描述。見10節、13節)
文中寫道,“天蒙蒙亮”就去搶摘柳葉,“腳丫子猛地踩到冰涼的硬地上,牙齒都咯嘣嘣響。我趕緊把褲帶勒緊,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樹幹,緩一緩勁,便颼颼地爬上去。衣服扣子開了,肚皮蹭著了樹幹,涼颼颼的。樹上的露珠滴進脖子,滾下去,通身又是一陣陰涼”。寫出了一種清冷、安靜、朦朧的氣氛。也可以看出,折柳葉兒並不是令人舒服的差使。而“柳葉兒”吃起來也並不可口,“苦中略帶著些澀味”。吃的時候加工過程也很複雜,要先“燒一鍋開水煮,煮好之後,又撈進涼水裡泡。往往要泡一兩天,換三五次水,在攥乾剁碎”,加工過程為什麼要這么複雜呢?可以想見,就是為了要把柳葉兒裡面的“苦澀”的味道去掉,可見柳葉兒並不好吃。而吃的時候呢,如果做菜包子吃,全家也只允許我一個人放開了吃,其他人沒有這個權利,這裡又可以看出柳葉兒雖然不好吃,卻非常的珍貴,反映出了那時的饑荒的嚴重程度。
所以文中所說的“樂”只是兒童“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心理,童年的我的確是感到“樂”,但這“樂”卻是“苦中略帶些澀”,最多也只能說是苦中取樂而已。

朗讀、品味語句

1、引導:閱讀就像旅遊,除了去觀覽沿途美景,還要探究其美在何處,為什麼美。欣賞一篇美文,我們除了像上步一樣去捕捉表層的信息,還應從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語言運用等多個角度去進行品賞!
2、示範:讓我們嘗試從描寫和語言運用的角度來品析本文的寫作藝術,並進一步鑑賞主旨。如:“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乾地瓜秧吃光了,榆樹皮吃光了,大家又搶柳葉兒……”三個“吃光了”反覆強調,顯示飢餓的程度,揭示搶摘柳葉兒的原因。“又搶”二字證明摘柳葉乃是無奈之下的選擇。
3、分成四人小組,合作找出你認為描寫優秀或精彩的句、段,先動情地讀一讀,再賞一賞,最後說說它“好”在何處?(學生交流)可結合課後探究?練習二。
(1)第8段中,寫爬高的一連串動詞:“甩、飛、爬、抱、搖、擺、溜”寫出“我”的淘氣,也為了下文爬高摘柳葉打下基礎。
(2)第10段中用“濕潤、清涼”四個詞展現周圍環境的靜謐,富有詩情畫意,為搶摘柳葉增添樂趣。而“冰涼、咯嘣嘣、涼颼颼、滴進、陰涼”等詞則寫出了搶摘柳葉了的苦澀滋味。
(3)第11段中,把一個太陽比作“一個大櫻桃,去年鮮紅鮮紅的。”寫出極端飢餓,流露出苦澀之味。
(4)第12段中,描寫品嘗柳葉兒的情形:“抓上一小把黑豆,喝上幾口粥,吃到了一個豆兒,滿心裡香得不行。”用誇張的筆法寫出了“柳葉兒”的美好滋味,可見當時生活是多么艱難。
(5)第13段說“於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圓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層肚皮幾乎撐得透明。……那紙一般的肚皮被弄破,裡面的腸子會淌出來。”極言其餓,側寫生活的苦澀。
4、小結;文章明在寫品“柳葉兒”之樂,實質不斷點染生活之苦。也許沒有這種苦,反倒體會不出其中的樂。正因為生活極苦,才有了嘗柳葉兒之樂,苦樂相依,折射出作者對“樂”的辯證思考,即審苦與審樂完美結合。而以苦寫樂,正是我們常見的襯托手法。(點出主題思想及主要寫作方法)
5、反覆朗讀自己喜愛的語段。體會文中苦樂相伴的複雜感情。

拓展延伸

1、設疑:你怎樣看待“苦”與“樂”的問題,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
2、學生暢所欲言。提示:一切“樂”的品得均建立在“苦”的基礎之上。
3、根據你所了解到的自己的父母或長輩的童年吃的食物,與你的童年吃的食物作一對比,以“吃”為話題,口頭髮表自己的看法。

總結課文

1、這些詠柳名句中,“柳”是多姿多情的代表,柳常與一個字相諧音?(留)柳,留相諧,你能在《柳葉兒》中找到它們的結合點嗎?
(1)文章中,也是柳、留相依的。課文第二段中“每當看到那一片片打著細捲兒,在暖和的陽光里慢慢舒展的柳葉兒時,我總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來,放在嘴裡嚼著,慢慢品嘗那苦中帶些澀的滋味兒。”一句給讀者留下深刻的懸念:為什麼苦中的帶些澀還要去品嘗?結語說:“我卻總忍不住要摘一片下來嚼一嚼。而且我想告訴人們,它味苦,微澀,但能救人。”解開了開頭的懸念,表達了對“柳葉兒”作為救命糧的留念之情。
(2)苦、樂相伴,柳留相依,正是本文作者要借“柳葉兒”傳達給我們的深切體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