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豐縣下溪鎮

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所轄,境內黑滑石、磷礦石、白雲石儲量較豐富。縣城蔬菜生產基地之一。蔗糧產量較多,過去“楊宅西瓜”縣內聞名。2016年7月,將下溪鎮設為廣豐區下溪街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廣豐縣下溪鎮(現為廣豐區下溪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辦事處
  • 所屬地區:江西省上饒市
  • 電話區號:0793
  • 郵政區碼:334600
  • 地理位置: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所轄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贛E
基本內容,2歷史沿革編輯,3交通運輸編輯,4農業發展編輯,5支柱產業鏈編輯,6工業發展編輯,7社會事業編輯,8經濟社會發展編輯,

基本內容

下溪街道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西北部,東鄰吳村鎮,西接永豐鎮,北靠壺嶠鎮和大南鎮。總面積38.8平方
© 2015 Baidu- Data ©NavInfo&CenNavi&道道通
下溪鎮地圖公里,其中耕地占總面積22.5%,林地占37.7%,水域占7.4%,道路、村莊和其他占32.4%。下溪鎮駐地岔路頭距縣城2公里。2000年,下溪鎮設大坪村、楊村、周村、溪灘村、葛村、羅村、大陽亭村、雙井村、西溪村、柳塢村、石塘村、五洋村、官塘村13個行政村、136個村民小組,共有自然村75個。總戶數5523戶、21455人。2002年10月,葛村併入大陽亭村,柳塢併入王洋,羅村併入西溪,下溪鎮現設10個行政村,144個村民小組,總戶數5472戶,總人口21888人。2005年度被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評為“江西省百強鄉鎮”,2006年度被省農業廳評為“江西省畜牧業百強鄉鎮”,被市綜治委評為“平安鄉鎮”。

2歷史沿革編輯

明、清時期,屬周安鄉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都。解放前夕稱法雨鄉,轄15保、113甲。解放初期,屬第三區。1950年4月,劃分為下溪、石塘、西溪、黃墩、南陽5個小鄉,屬法雨區。8月改屬城廂區。1951年2月又調整為西溪、雙井、南陽、楊村、葛村、下海6鄉,仍屬城廂區。1952年2月調整行政區,劃分為9個小鄉。其中葛村、王屯、楊村3鄉屬三區;南陽、西溪、雙井、下海、西塘、石塘6鄉屬五區。1956年7月撤區並鄉,合併為下溪鄉和南陽鄉。1958年11月分別建立和平人民公社和上遊人民公社。1989年3月改稱下溪、西溪人民公社。1968年年10月併入城郊人民公社。1972年12月,原下溪、西溪公社區域從城郊公社析出,成立下溪人民公社。。1984年9月撤社,設立下溪鄉。2000年7月,撤鄉設鎮。

3交通運輸編輯

下溪鎮境內有梨溫高速公路廣豐掛線和廣玉(廣豐——玉山)公
下溪鎮
路經過,交通方便。鎮駐地在公路兩旁新建起供銷、銀行、飲食修理、加工、批發、零售等服務單位和門店76個,年營業額242萬元,已形成了一條1600多米長的新街,並澆築成水泥路面34625平方米,鋪設下水道3289米,新建商住樓1.9萬平方米。已投資千餘萬元正在建設占地12公頃的王洋大市場。在官塘新村小區建成2條新街,1條28米寬,長73米;另1條48米寬,長168米。設有自動電話端局,交換機容量5000門,下溪鎮壓已安裝程控電話2242部。

4農業發展編輯

下溪鎮境內黑滑石、磷礦石、白雲石儲量較豐富。縣城蔬菜生產基地之一。蔗糧產量較多,過去“楊宅西瓜”縣內聞名。2000年,下溪鎮有耕
下溪鎮
地面積872公頃,其中水田865公頃,年糧食總產量8720噸。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子、菸葉、甘蔗等,蔬菜複種面積240公頃,其中蔬菜基地33.33公頃,建大棚20個。200年下溪鎮農業總產值5400萬元,工業總產值6726萬元,民營企業總產值12126萬元。財政收入19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80元。2002年,糧食總產量7960噸,全年農業總產值5508萬元,工業總產量8321萬元,民營企業33個,年產值13565萬元,其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月兔王雨具公司。財政收入39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06元。

5支柱產業鏈編輯

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以發展為總抓手,狠抓招商引資,發展開放型經濟,將下溪建成縣城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加快城鎮建設步伐,與縣城無縫對接,將下溪建成縣城的‘中心區’,穩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將下溪建成縣城居民的‘菜籃子’;擇機發展旅遊業,將下溪鎮建成廣大市民休閒娛樂的‘後花園’;四輪驅動,和諧發展,穩步躋入江西省百強鄉鎮的先進行列,實現下溪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而努力奮鬥”的發展思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各項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下溪鎮共有非公有制企業6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家,年納稅額達1560萬元,已落戶蘆林工業園區7家,湖豐特色工業園區1家,初步形成了礦業、建材、化工、家俱、輕工五大支柱產業鏈。2007年完成招商引資1.63億元,實現財政收入2680萬元,糧食總產量8808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980元。

6工業發展編輯

大項目促大發展。下溪鎮以發展開放型經濟為抓手,狠抓招商引資。著力引進投資大、見效快、科技環保型的大項目、好項目,確保完成上億元項目1個,5千萬元以上項目2個,力促戴蒙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落戶投產,重點支持丞澤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優勢骨幹企業做大做強,確保新增規模以上企業6個。大力扶持烽銀金屬有限公司為主的建材行業,永達銅材有限公司為主的非金屬加工業,屹東礦業有限公司為主的礦業產業,志達傘業有限公司為主的輕工產業的集聚力度,不斷壯大產業集群,加快產業升級。以精品城市片區建設為抓手,全面加快城鎮化進程。緊緊抓住縣城商貿流通區的規劃建設定位,繼續配合做好市民中心1號樓、2號樓,西溪河改造,永豐北大道、銅鈸山大道、下溪加油站、下溪22萬伏輸變電站等項目建設工作,加快城鎮化進程,增強工業經濟和第三產業承載力。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為抓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實施“一村一品”農業發展戰略。下溪鎮重點抓好楊村天桂梨基地、大陽亭、西溪花卉基地、官塘生豬基地,西溪、大坪蔬菜基地的建設,並通過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帶領農民駛上致富“快車道”。以發展商貿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為抓手,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利用物流中心的建設、王洋大市場的資產盤活、22萬伏輸電變站的建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重點做好烽銀金屬有限公司在物流中心設立鋼材批發市場的工作,全面提升居民服務和餐飲旅遊兩大傳統服務業,充分利用區域優勢、生態優勢,引進特色旅遊項目,促進鎮域經濟協調發展。

7社會事業編輯

下溪鎮設有廣播電視站、電影隊,有線電視終端用戶1546戶。有中學1所,教職工124人,在校學生2630人;國小12所,教職工171人,在校學生3250人;學前班14所,教職工14人,在校學生570人。有下溪鎮衛生院1所,病床16張,醫務人員21人;村衛生所14所,鄉醫54人。下溪鎮還把關注民生作為建設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來抓,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社會救助扶貧體系,確保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95%以上;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改善村級辦學條件;進一步提高醫療保健防疫服務水平,完成中心醫院建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做好鎮文化中心建設,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和矛盾糾紛排場調處機制,促進和諧發展。

8經濟社會發展編輯

2011全年完成生產總值 10.617億元,增長 20.1%,經濟結構明顯最佳化;財政總收入首次突破五千萬元大關,完成536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收 1352萬元,增長 33.7%;農民人均收入達 7410元,淨增 650元,為"十二五"規劃的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重點工程有序推進
去年共完成了迎賓大道、吳俊發藝術館、銅鈸山大道二期、縣治超站等 9個項目征田征地 800餘畝,拆遷1200平方米,遷墳 600餘座,為縣城重心北移紮實有效的推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藉助重點工程的推進,高起點規劃了拆遷安置小區,不斷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開展了核心區“三非”整治活動和農民公寓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做到了有序推動重點工程與有效解決失地農民正當訴求的有機結合。
(三)鎮域經濟態勢強勁。
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狠抓開放型經濟,強攻招商引資,做優企業服務,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一年以來共引進項目 12個,實際利用資金 2.61億元,經濟外向度進一步提高。 恆業礦業等項目相繼落戶。民營經濟穩定發展,2011年民營企業納稅額達到 3368萬元,民營企業納稅占財稅總收入的比重達到 62.8%。
(四) "三農"工作成績顯著。 一是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以馬家柚種植為主的特色農業。一年來,完成了4個馬家柚基地建設,實現馬家柚種植 617畝;根據縣城結合部的區位優勢,抓好了“菜籃子”工程,大力發展了蔬菜種植,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江西雄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縣級農業龍頭企業江西旭金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廣豐嚴山頂養雞場,新增廣豐綠之帝農業種養專業合作社,建設優質農產品基地十個。二是積極爭取項目,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向上爭取項目、巧用項目和從鎮財政擠資金建項目,去年完成了投資40餘萬元的靠坑水庫箱涵改造工程和投資10餘萬元的大區弄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實施了投資60餘萬元的溪灘馬家柚公路建設;開始了自然村道路等建設和楊村、溪灘近250畝投資80萬元的土地開發項目。三是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按照"三清、三改、三通"為主要內容的 9個新農村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硬化水泥路面 19.2公里,改廁 372戶,改水 474戶,綠化面積逐年遞增,村莊的布局更加合理,農村基礎設施、公共事業得到了改善。
(五)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和諧有力。
一是全面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共發放城市低保對象資金 145戶51萬元,農村低保戶 980人 90萬元,優撫款 38萬元,發放大病醫療救助 46萬元,臨時性救濟 6.6萬元,辦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 1290人。二是積極穩妥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堅持“小批量,多批次”的原則,實行“三調查、三公開”,第一批通過審批的 19戶已經陸續完成維修、新建。三是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實現全蓋。 全年新農合參保 27428人,參保率達 99.3%,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238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工作已經常態化。四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不斷深化平安建設。全年共調處各類矛盾 62起,調處率達98%以上。對鎮區社會治安狀況滿意度和公眾安全感指數兩次調查均達95%以上。五是認真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健全了定期檢查和日常防範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全年組織了五次大的排查活動,做到了工作到位,重點突出、限期整改、到期驗收,共下達危房、煙花爆竹管理不規範等安全問題的整改通知書 26份,使安全生產排查工作無盲點。六是紮實開展計畫生育工作。完成計畫生育“四術”734例,徵收社會撫養費 160萬元,幫扶計生困難戶 50戶,落實獎勵扶助政策對象 38人,查處“兩非”案件 2例,計生“綠色養老”工程順利推進,穩定了低生育水平的目標。七是高度重視文教衛生等事業。順利通過了省政府的教育督導評估,中國小素質教育全面開展;民眾性文化娛樂活動開展活躍,縣文化部門送戲下鄉 24次,農家書屋年閱覽人數達1821人次,徵兵任務順利完成,人武工作連續獲得縣好評;此外,“雙擁”、婦女、宗教、老齡等各項事業健康協調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