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地產藥材研究

廣東地產藥材研究

《廣東地產藥材研究》是2011年 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梅全喜。

基本介紹

  • 書名:廣東地產藥材研究
  • 作者:梅全喜
  • ISBN:9787535954008
  • 頁數:692頁
  • 出版社: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科技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5月1日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書評介紹,

內容簡介

廣東地產藥材研究》對於從事廣東地產藥材的套用研究與開發工作的人員來說最需要的參考資料是希望系統了解地產藥材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與臨床套用情況。為此,筆者組織了有關高校、科研部門、藥檢部門、醫院藥學部門及中藥生產企業的中藥科技人員編寫了這本《廣東地產藥材研究》專著。《廣東地產藥材研究》130多萬字,收載了廣東地產藥材170餘種,按別名、來源、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藥用歷史、化學成分、藥理作用、臨床套用、附註、參考文獻等11個欄目內容來描述。由梅全喜統一審核定稿。

作者簡介

梅全喜,男,1962年5月生,湖北蘄春人。1982年畢業於湖北中醫學院中藥專業並獲學士學位。先後擔任湖北蘄春李時珍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蘄春藥檢所副所長、湖北蘄春李時珍中醫藥研究所所長、廣東博羅先鋒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藥物研究所所長、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藥劑科主任、中藥藥理實驗室主任、科教科副科長、教授、主任中藥師、碩士生導師。

目錄

總論
廣東的地理生態特點及地產藥材資源
廣東地產中藥發展歷史沿革
廣東中醫藥發展現狀和前景
廣東地產藥材套用的典範——廣東涼茶
論廣東地產藥材的研究與開發
開展廣東地產藥材研究應重視品種
考證工作
各論
一點紅
丁公藤
八月札
八角楓
人地金牛
了哥王
九節茶
九層塔
三丫苦
三角草
土荊芥
土茯苓
大風子
大風艾
大葉桉
山芝麻
千斤拔
千年健
千里光
廣東土牛膝
廣東王不留行
廣東升麻
廣東合歡花
廣東海風藤
廣東海桐皮
廣東狼毒
廣東紫荊皮
廣地龍
廣昆布
廣金錢草
廣藿香
小葉榕
飛揚草
飛機草
馬蹄金
天胡荽
無患子
木芙蓉
木豆葉
木棉花
木槿花(木槿葉、木槿子)
木槿皮
五指毛桃
牛大力
牛白藤
牛耳楓
毛冬青
毛雞骨草
化橘紅
鳳尾草
烏欖
火炭母
火秧艿
巴戟天
水楊梅
水線草
水翁花
石上柏
石仙桃
布渣葉
龍眼肉
龍刪葉
龍葵
東風桔
田基黃
仙人掌
仙茅
仙桃草
白花丹
白花蛇舌草
白飯樹
蘭香草
半邊旗
半楓荷
漢桃葉
老鼠筋
地稔
過崗龍
血見愁
羊角拗
江南卷柏
陽桃
陰香
買麻藤
紅絲線
蒼耳草
扛板歸
杧果核
豆豉姜
扶芳藤
崗梅
崗稔
牡蠣
皂角
佛手
佛甲草
沙姜
陳皮
雞兒腸
雞骨草
雞蛋花
青天葵
苦丁茶
苦石蓮子
苦地膽
虎杖
虎耳草
虎掌筋
羅漢果
使君子
金耳環
金果欖
金鈕扣
金盞銀盤
金櫻子
金櫻根
狗肝菜
蓽澄茄
草豆蔻
荔枝草
荔枝核
南山楂
南劉寄奴
南板藍根
相思子
柿葉
砂仁
鴉膽子
蝦殼
鉤吻
香茅
穿破石
素馨花
桃葉
夏枯草
鴨腳木葉
鴨腳艾
鐵包金
透骨消
臭茉莉
留蘭香
高良姜
涼粉草
海桐皮
寬筋藤
崩大碗
救必應
野木瓜
野牡丹
蛇泡筋
蛇鱗草
鹿角英
葫蘆茶
葛花
葎草
雄蠶蛾
紫珠葉
黑老虎
黑面神
番石榴葉
番荔枝子
猴耳環
蒲桃
蒲葵
矮地茶
溪黃草
漆大姑
翠雲草
樟柳頭
鷓鴣菜
附錄

書評介紹

嶺南出好藥 套用靠探索
——河北省中醫藥研究院曹東義教授
由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梅全喜教授主編的《廣東地產藥材研究》於2011年5月由廣東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分總論和各論二個部分,總論部分介紹了廣東地理生態特點及地產藥材資源、廣東地產藥材發展歷史沿革、廣東中醫藥發展現狀和前景、廣東地產藥材套用的典範廣東涼茶、廣東地產藥材的研究與開發以及開展廣東地產藥材研究應重視品種考證工作等。各論部分詳細介紹了170多種廣東地產藥材。仔細研讀該書後,發現這確實是一本科學性、實用性強、信息量大、堪稱區域性研究重要成果的地方性藥物學專著,讀後產生的一點感想覺得是不吐不快。
一定的時空,養育一定的生命,出產一定的藥物。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環境裡,所具有的氣味,就會有所差異。地道藥材的重要性,在最早的中藥著作《神農本草經》里就有所論述,歷代醫家都認為對於地產藥材的區別,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黃帝內經》儘管是醫學理論著作,但是對於不同治療方法的起源,以及這種方法適宜的人群也有所論述。《素問·異法方宜論》認為,灸法盛行於北方寒冷地帶,砭石起源於東方魚鹽之地,針刺起源於南方“陽盛之所”,藥物發源於西方“金石之域”,但是這並不是絕對的差異,各個地方的治療措施也可以互補、通用,關鍵是看使用的方法與病證是否相符,病證與治療措施是否能夠密切配合。達到這樣目的的醫生,就是“聖人”的診治水平,叫做“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
南方為什麼會最早使用九針治病呢?《內經》說,這是因為“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其實,南方人不僅皮膚腠理緻密,可以用針刺進行治療。南方還因為陽氣盛,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植物得天地之精華,而生長格外茂盛,氣味足,藥效好。嶺南有好藥,關鍵也在這裡。
但是,與嶺南出產各種植物的豐富程度相比較而言,對於嶺南藥材的研究則遠沒有象對西方、北方的地產藥材那么深入,以前的各種記載資料也少得多。有鑒於此,從李時珍家鄉湖北省來到廣東的現代中藥學者梅全喜教授,把李時珍的精神也帶到了廣東。他多年以來細心蒐集各種文獻記載,把廣東特產、臨床上確有很好療效的中藥材,蒐集起來,進行細緻研究。自己的力量、精力不夠,他就聯合當地的同道一起研究;不僅對其生物特性進行研究,在實驗室里化驗分析,而且還結合臨床,製成製劑,在套用之中進行驗證。如三角草,以前的資料記載很少,梅全喜教授和他領導的團隊對三角草的基礎研究包括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臨床套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從中分離出的化學成分發現其確有較好的抗炎、鎮痛、改善微循環及抗蛇毒作用,並在此基礎上研製出了三角草跌打鎮痛液、複方三角草片等新製劑,臨床套用取得較好的效果。該書收載的三角草條下的主要內容都是他們的研究結果,所列20條參考文獻中19條是他們自己發表的文獻。可以說,他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踐行神農嘗百草的事業。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積少成多,集腋成裘,170餘種嶺南中藥的研究成果匯集到一起,從植物名稱、來源、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藥用歷史、化學成分、藥理作用、臨床套用、附註、參考文獻等11個欄目內容來描述,特別是本書的重點欄目藥用歷史、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和臨床套用這四個部分,內容翔實而具有新穎性,為嶺南醫藥學研究提供了詳細的資料,而且每一種藥物都拍攝了彩色照片,圖文並茂,130多萬字的巨著,卻非常便於檢索,有利於臨床參考,也有利於新藥開發的研究工作。相信該書的出版對於廣東地產藥材的深入研究、廣泛套用和深度開發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明代著名學者王世貞(1526年-1590年),為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寫了很好的序言,才有了這部巨著的出版。筆者沒有王世貞的才學,當然,梅全喜教授也不是那個時代的藥學家,但是,他們的精神是相通的,他們的追求目標是一致的。並且,梅全喜教授也是“癯然身也,津津然談議也”,是一個“純學者”的風貌,我們不難發現李時珍的精神,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時代的重現。日月如梭,“換了人間”,中醫藥事業需要千萬個李時珍重新奔走在祖國的大江南北,黃河上下。《內經》說的“毒藥者亦從西方來”,也應該與時俱進地改寫為:“中藥者,遍中華。”
只要我們深入細緻地進行採集、整理、套用、研究,《中華本草》收載的藥物就會越來越豐富,中醫可以使用的藥物就會越來越多,中醫的療效也有可能越來越好。
信息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