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鶴鳴山

廣元鶴鳴山

廣元鶴鳴山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普安鎮(劍閣老縣城)東一公里處。相傳道教始祖張道陵學道於此。相傳古代常有飛鶴棲鳴於此,道教創始人張陵在此跨鶴仙去而得名。近年來有學者認為這裡是張陵開創五斗米教的發祥地,是道教勝地中的魁首,被稱為“道國仙都”,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歷代來此觀光的詩人墨客都喜在此題詩嵌碑、刻石造像、言志抒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元鶴鳴山
  • 類別:旅遊景點
  • 地理位置: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普安鎮
  • 稱號:道國仙都
  • 榮譽: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山景特色,總體簡介,特色一,特色二,特色三,歷史文化,

山景特色

總體簡介

廣元鶴鳴山山勢陡峻,風景秀麗,從山麓起有石級數千,拾級而上直達山巔。清代建築的文峰塔矗立其頂,山脊蒼松掩映,山間翠柏蔥蘢。以初唐重建的“重陽亭”為中心,把眾多的文物古蹟連成一線,歷來為“登高覽勝”之地。現山上開闢了鶴鳴山公園,復建了古代建築風格和現代藝術相結合的亭、台、樓、閣。
廣元鶴鳴山

特色一

鶴鳴山山頂北端的文峰白塔,高21.7 米,六層八面。第一層外圍塔柱上雕有蟠龍圖案,塔心中央有一塊青石,石上雕有太極八卦圖案,是川北唯一與道教有關的磚石混建塔。山上有道教造像數十尊,一尊露天,余皆刻於龕內。露天一尊為圓雕立體像,頭上有髻,面頤豐滿,形象古樸。造像以高2米的長生保命天尊像為代表作,足穿道靴,身著寬領大袖道袍,神態肅穆,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造。另有浮雕甲冑武士像多組,每組五、六身,兩眼圓睜,姿態雄偉。
廣元鶴鳴山

特色二

山頂處有唐、宋、元、明、清歷代石刻數10處,較有名的有道教造像石刻、《劍州重陽亭銘並序》碑和《大唐中興頌》石刻,被公認為鶴鳴山石刻“三絕”。唐代三絕,就是唐人留下的古代文化佳品。
一絕:李商隱撰《劍州重陽亭銘》碑。重陽亭,始建於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九月,由劍州刺史蔣郁監造。因為蔣郁意在借重李商隱的名望,使自己的政績播美於當時,留名於後世,所以,邀請在梓州為官的李商隱為重陽亭作銘文。千餘年來,碑為亭護,亭以碑聞。亭雖曾有壞毀,而唐碑卻保存至今。據重修重陽亭碑記:九月建於東山之上,坐南朝北,為重九登高觀景之所,故以“重陽”為名。北宋治平年亭圮碑傾,歷經宋、明清、民國初,或修或塌,時有興替。現存重陽亭系仿唐建築風格,占地面積18.5平方米,高4.4米,灰色卷脊屋頂。宋刻“古重陽亭”四字,刻在亭後正中壁上,字跡精刻鐫深,蒼勁有力。李商隱所撰的《劍州重陽亭銘》唐碑,現存於重陽亭側的造像龕內,高1.88米,寬0.85米,小篆書陰刻文,是研究唐代文化的珍貴文物。
廣元鶴鳴山
二絕:《大唐中興頌》摩崖石刻。《大唐中興頌》及序文,是中唐詩人元結於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秋八月撰寫的。名為頌揚肅宗李亨平定“安史之亂”開創唐代中興局面的偉業,實則是文辭委婉,隱含諷刺,從一個側面揭露了唐王朝上層統治集團的貪婪腐朽和爭權奪利的鬥爭,在一定程式上表現了作者痛恨藩鎮割據,渴望國家統一的政治態度。碑文是我國書法史上名家顏真卿書寫的。宋人文潛贊顏真卿書法云:“水部胸中星鬥文,大師筆下龍蛇字。”千百年來,被歷代文人書法家敬仰。摩崖石刻通高的313厘米,寬384厘米,自左至右豎行陰刻20行,共229字,通體端莊,氣勢磅礴。碑文是大曆七年(公元772年)刻在湖南祁陽浯溪石崖上,又在南宋紹熙年間(1195年)由隆慶府(今劍閣縣)通判吳旰翻刻於此。至今碑刻完整,顏字風格猶存。
三絕:摩崖道教造像。重陽亭右側石崖上的唐代道教造像,是我國最大最好的道教摩崖造像,世界美術史、中國美術史均將它們列入章目重點介紹。現存的5龕造像,完整者2龕,均為長生保命天尊造像。“天尊”是道教最尊貴的天神之稱。其中一尊造像高1.8米,戴蓮花冠,著納托,持法器站蓮台上肌膚豐腴,莊重面善,有濃厚的地方特色。雕刻家以概括而又簡練的線條刻就身形衣飾,形象逼真,以工整精巧的刀法刻就頭、手、眉、眼,體現了“壽比南山”、“長生不老”的意境與教義。龕兩邊各有淺浮雕兩組,為文臣、武士、護法神、妖魔、供養人等。不論是手持象笏者、披甲戴盔者、腰束戰裙者、足踏妖魔者,都各執劍、叉、索鏈、寶瓶、法器,怒目睹眼,形態各異,咄咄逼人。其中二尊是位於登豐閣內右龕的造像。像高192厘米,完整無損,頸脖細長,接近“立七、坐五、盤三、臥八”的傳統人體造型藝術的頭身比例。據石刻題記考察,它是唐武宗李炎會昌五年(公元845年)的藝術品。龕台下還刻有雄獅、麒麟等祥瑞物。唐代道教造像石窟能保留至今,為難得的文物珍品,1986年,這裡的道教造像被選入《中國美術全集?四川石窟雕塑》卷,日本學者亦將這些造像編入《世界美術全集》里,可見這些造像的文物藝術價值之高。

特色三

此外,鶴鳴山還有“一郡奇觀”題刻《摩崖碑亭記》、明正德十四的刻的《劍州再建重陽亭記》、正德卯寅摩刻的《重陽亭詩有跋》、清同治十年鐫刻的《重修摩崖亭碑記》、光緒二十六年鐫刻的《重修重陽亭碑》等石刻。這些石刻藝術珍品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1962年在鶴鳴山墾荒造林出土的宋代道教祭祀用品有銅壺、銅瓶、銅醮斗等;還有宋代龍泉窟產的精品“蓮瓣紋豆青瓷碗”,經專家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廣元鶴鳴山

歷史文化

張陵創立五斗米道
張陵(34—156),中國東漢五斗米道創立者。後改名張道陵,字輔漢,敬為張天師。沛國豐邑(今江蘇豐縣)人。少時喜讀河洛圖諱、天文地理之書。曾入太學,通達五經,又好黃老之學,舉薦“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漢明帝時曾任巴郡江州(今四川重慶)令,後隱居北邙山(今河南洛陽北),修煉長生之道。朝廷久征不就。東漢順帝時,修道於鵠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創立五斗米道。教門中尊老子為教主,以《老子五千言》為經典,自稱太上老君,授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製作道書24篇,建立24治區,各治立道官祭酒,以統治道民。道民有犯小過者以悔過自新為奉道之主旨,並用符水咒法為道民治病。傳有弟子王長、趙升等。子孫世襲天師道號,歷代帝君皆加有封號。東漢順帝(126—144年)時,張陵聞蜀地多名山,民風淳厚,易於教化,於是攜弟子入蜀,居住在鶴鳴山(又名鵠山)修道。精思煉志數年,著作道書二十四篇。感太上親降,授以《三天正法》、《正一科術要道法》、《正一盟威妙經》、《三業六通之訣》,命為天師。於是,張陵以鶴鳴山為中心設二十四治,是正一盟威道的基層組織與活動中心。初設二十四治,主要集中在蜀漢地區,後為與二十八宿相配,乃增至二十八治,其中陽平治是正一盟威道的總部。傳太上正一盟威之道,奉老子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創立了道教。
廣元鶴鳴山
張陵初創的正一盟威道,其主要經典有《老子五千文》、《太平洞極經》等。其主要宗教活動是:誦習五千文;有罪首過;符水治病;用章表與鬼神為誓約。其組織制度主要是:各治置祭酒,以領道民。並規定按時“付天倉”及“三會”。付天倉,即奉道者於十月一日向天師、祭酒交納信米五斗;三會,即奉道者一年三次(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朝會天師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