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本島

廈門本島

(1953年至今)

廈門本島福建省第四大島嶼,位於福建省沿海,廈門市東南海域廈門灣內,原先廈門市全境僅有廈門本島(廈門島)含鼓浪嶼,後將隔海毗鄰的海滄縣、集美縣、同安縣等下轄島嶼,縣改區併入廈門市管轄,廈門島外文名:Amoy,台羅:E mng,別名鷺島廈港,原名嘉禾嶼,明朝依據廈門城命名廈門島。

廈門本島與海滄半島之間的海域稱為廈門西港,是進出廈門的貿易船隻停泊的最早港口。島上最高的山峰是雲頂岩,海拔339.6米。由於區劃原因最早的廈門僅指廈門島,而廣義上的廈門地區,今已包括海滄、杏林集美同安翔安大嶝島等島嶼。

廈門島的西南部有多條繁華大街,如鷺江道廈禾路廈門中山路等,由於周邊土地稀缺,所以周邊道路不少是劈山穿洞和填海造地建成的。島上東北部有著名的環島路五緣灣,這裡是廈門主要的旅遊區之一和高級居住區。

廈門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萬噸級船舶不受潮汐影響可自由進出廈門港,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

基本介紹

人口民族,通行語言,交通情況,

人口民族

廈門島,戶籍人口854752人,總人口1861289人。(2010年)
廈門島人口中以漢族居多,另有滿、壯、畲、苗、及高山等20多個少數民族。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因素,擁有眾多的歸僑、僑眷及廈門籍僑胞和港、澳、台同胞。[9-11]

通行語言

地方上通行閩南語廈門話閩南方言是一種超地區、超省界的漢語方言。它主要通行於閩南地區、粵東的潮汕地區和台灣省的大部分地區,海南省和廣東的雷州半島一些地區以及浙江、江西、廣西、江蘇和福建的中部及東北部地區,也有講閩南方言的“福佬話”(屬閩南語“閩台片”)互通。千餘年來,閩南、潮汕一帶有不少人出洋謀生而相繼向外移居。人語相隨,今天的東南亞諸國,有相當一部分華僑和華裔仍然以閩南方言作為他們的交際工具。
廈門本島廈門本島
閩南方言的流播:閩南方言全國八大方言之一。
它分為五個次方言:
廈門話區:廈門、金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石獅、晉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宵、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
龍巖話區:龍巖、漳平
大田話區:大田縣、尤溪縣的一部分。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台灣,台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近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據初步調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閩南人移居台灣據說開始於元代,但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他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鬥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台灣人民的口中。特別是今天,大陸與台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灣的父老兄弟不斷到大陸尋根、探親、訪友,閩南話顯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灣省以外,廣東省的潮汕、雷州半島、海南島等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內外操這種方言的人將近6000萬,這在漢語諸方言中是十分突出的。令人自豪的是:如今的閩南話已經作為地球60種主要語言的代表之一,被錄製在美國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號宇宙飛船的鍍金唱片上,到廣漠無垠的星河中尋覓知音。

交通情況

廈門島與大陸有6大交通通道,正在改造的高集海堤廈門大橋海滄大橋杏林大橋集美大橋翔安海底隧道。未來,還有正在規劃的海滄海底隧道翔安大橋廈漳海底隧道。島上主要交通有南北通向的成功大道環島幹道環島路、嘉禾路及東西走向的仙岳路、廈禾路、湖裡大道等。還有從第一碼頭到同安集美BRT。此外第一碼頭除了有到鼓浪嶼的市民專線外還有往返海滄的公共運輸航線。
廈門島內外公交線網發達。島內公交全程1元,島內外連線線起步1元,境內全程封頂2元,853廈漳城際公交全程5元。
輪渡:第一碼頭的廈嵩航線是目前廈門僅存的進出島公共運輸航線,票價為2元/人。
計程車:起步價10元/3公里,之後每公里/2元
鐵路:廈門火車站廈門高崎站廈門北站(此站位於島外的廈門市集美區後溪鎮,在此詞條不便介紹)
空中交通:廈門高崎機場廈門翔安國際機場(規劃建設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