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格里夫火箭

康格里夫火箭

近代戰爭中套用規模較大的火箭,是老式中國火箭的衍生品,被西方改進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康格里夫火箭
  • 外文名:Congreve rockets
  • 發明:康格里夫於1805年製造
康格里夫火箭與中國近代火箭,引子,一 、其發明及發展,二、在鴉片戰爭中套用,三、中國對其的說明及近代火箭的製造,四、結論,

康格里夫火箭與中國近代火箭

引子

大清鹹豐十年八月初四(1860年9月18日),通州張家灣一帶殺氣沖天,蒙古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親率大軍在此阻擊來犯的英法聯軍。中午時分,兩軍接近,清軍陣地上立刻槍炮齊發。緊接著,僧格林沁一聲令下,大批蒙古鐵騎排山倒海般地沖向聯軍。忽然,只見聯軍陣地上煙塵四起,火光沖天,一排排火箭彈拖著紅色的尾焰,呼嘯著撲向清軍。這些火箭落地爆炸,燃起了熊熊大火,蒙古騎兵腳下的草地頓時成了一片火海,受驚的戰馬載著驚慌失措的騎手四處逃散,一些騎兵甚至沖向了自己的步兵,清軍頓時陣型大亂,被迫後撤。造成清軍這次失敗的就是本文要討論的康格里夫火箭。

一 、其發明及發展

康格里夫火箭的發明其實還與中國古代火箭有關,眾所周知,中國在宋代就已經可以製造用火藥推進飛行的火箭,這種火箭大約在元代或明代傳入了印度,很快被印度人仿造和改進。從16世紀到18世紀,印度的火箭技術有了極大的發展,火箭威力和射程都大大增加,一些火箭的火藥筒已經改用鐵制,還出現了各種型號。大型火箭長度可達61厘米,內徑7.62厘米,裝有6.1米長的竹製平衡導桿,射程可達2.4千米以上。[ii]17世紀,英,法等國入侵印度,遭到印度人民頑強抵抗。在這些戰鬥中,火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邁索爾蘇丹狄波·薩布(Tipu Sahib 1751-1799 又稱鐵普蘇丹)在1792年和1799年抗擊英軍的戰鬥中用專門的火箭部隊發射了大量火箭,使英軍傷亡慘重。
英軍在征服邁索爾後,將繳獲的火箭帶回國內。當時正值拿破崙戰爭時期,拿破崙試圖登入英國本土,由於英國陸軍兵力不足,需要在海上消滅敵軍,所以急需能夠有效攻擊法國登入船的武器。印度火箭引起了在武爾威治兵工廠(Woolwich Arsenal)皇家實驗室工作的炮兵上校威廉·康格里夫的極大興趣,他認為火箭是對抗拿破崙最好的武器,於是立即著手對其進行改造。經過幾年的探索,康格里夫於1805年採用新型火藥製造出了一種實用的火箭,重14.5千克,箭長1.06米,直徑0.1米,並且裝了一根4.6米長的平衡桿,射程可達1800米。後經不斷改進,射程可達3657.6-4572米。[iv]這種火箭有各種型號,裝藥量從1磅到300磅不等,開始時主要以尾焰燃燒殺傷敵人,後來又配備了爆破彈頭。康格里夫火箭最初裝備給海軍,供海軍炮兵和陸戰隊從軍艦或專用的火箭舢板上發射,之後又裝備陸軍騎兵炮部隊,組成獨立的火箭炮連。從火箭的所屬部隊來看,可以發現這種武器多配給機動性較強的部隊,這是因為火箭相對於19世紀初期的火炮具有射速快,射程遠,機動靈活等特點,也正是這種特點使康格里夫火箭在新式火炮出現之前大出風頭,康格里夫得意地稱其為“沒有炮身的火炮靈魂”。
康格里夫火箭
康格里夫火箭
康格里夫火箭一經裝備就廣泛在拿破崙戰爭中使用。首先在布倫攻擊了法國艦隊,戰果不錯。之後,由康格里夫親自指揮,英國皇家海軍向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發射了約25000枚火箭,幾乎將城市夷為平地。1812年來比錫戰役時,瑞典軍中的英國火箭炮部隊用一次猛烈的射擊就把一隊法軍“象螞蟻堆一樣打得星散”。
康格里夫火箭還被套用於美英戰爭中。1814年,英軍用火箭攻擊了巴爾的摩附近的麥克亨利要塞,這一場面激發了美國詩人F.S. 基的靈感,在自己的詩篇《星條旗》(後來成為美國國歌)中寫下了“火箭的紅光閃耀”。
康格里夫火箭
1844年英國的發明家威廉姆·黑爾在火箭的尾部裝上3隻傾斜的穩定螺旋板,當火箭發射時由於空氣動力的作用使火箭自身旋轉從而達到穩定。
康格里夫火箭在戰爭中的出色表現引發了歐洲各國製造火箭的高潮。由於火箭的名氣很大,還在其他方面產生了影響,史蒂芬孫將自己發明的蒸汽機車命名為“火箭”號,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一艘法國炮艦名叫“火箭”號,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儒勒· 凡爾納有一部名為《迎著三色旗》的小說也以威力巨大的火箭彈為主題。

二、在鴉片戰爭中套用

康格里夫火箭
英國軍隊在兩次鴉片戰爭中廣泛地使用了康格里夫火箭,相關記錄散見於清代的上諭,奏章,時人筆記和英法兩國官員通信及參戰人員回憶錄中。下面按照時間順序,對其進行一下粗略的敘述。
(一)第一次鴉片戰爭
康格里夫火箭
在此次戰爭中,英軍幾乎每次重要戰鬥都使用火箭,火箭被用於攻擊炮台、城市和焚毀清軍火攻船。由於資料有限,沒有發現英軍在1840年使用火箭的記載,故敘述從1841年1月英軍攻陷廣州沙角、大角炮台開始。
1.廣州附近
1841年1月英軍為了逼迫琦善同意議和條件,攻陷廣州沙角、大角炮台以施加壓力,戰鬥中,“復仇神”號蒸汽船用火箭擊中了一艘沙船的火藥庫,引發了沙船大爆炸。這一場面後來被繪製成圖畫廣為流傳。之後,英軍的一艘蒸汽船向虎門阿農霍伊(似為亞娘鞋之音譯)南面的炮台發射了火箭,[ix]不久就停止了攻擊。迫於壓力,琦善再次與義律談判。據說在此次會面時兩人互贈了禮品,義律送上的禮物中有兩枚大型火箭。就在同一天(1841年1月27日),道光皇帝下令將琦善交部議處,兩國不久就再次開戰。
1841年2月,英軍攻陷虎門炮台。此次戰鬥中,英軍出動了三艘火箭舢板配合“皇后”號汽船作為前鋒參加了戰鬥。
1841年5月,奉命“進剿”英軍的皇侄奕山與英軍稍一交兵就大敗而歸,英軍隨即反攻。據《英軍在華作戰記》記載,參戰部隊中有由陸軍上尉諾爾斯指揮的火箭炮隊(《英軍在華作戰記》作者稱英軍有兩門62磅火箭炮,但另有記載說是有152門32磅火箭炮。我認為這是由翻譯造成的誤會,可能是2具火箭發射架,152枚32磅火箭炮彈。如果僅有2枚火箭則數量太少,而英國似乎未生產過62磅火箭彈)。25日,英軍經激戰奪取了廣州城北的炮台,戰鬥中,英軍登入部隊的火箭使炮台燃起大火。次日,英軍包圍了廣州城,從被占領的炮台上發射火箭,焚燒貢院[xv]和東炮台附近的民房。英軍攻勢把終日養尊處優的奕山嚇破了膽,為了保命,連忙與英方簽定了《廣州協定》。29日,三元里人民自發組織抗英,將英軍包圍。30日,諾爾斯下令用火箭攻擊民團,人民雖然傷亡很大,但仍然奮勇前進,表現出極大的愛國勇氣,英軍被迫撤退。由於英國對於通商的要求並未得到滿足,璞鼎查於8月12日決定北上,8月26日攻占廈門,9月26日到達舟山群島,準備再次攻擊定海。
2.舟山一帶
1841年10月1日,定海再次淪陷。第二天,兩江總督裕謙上奏了定海的戰況,提到英軍在攻城時使用了火箭,並說“署定海縣知縣石浦同知舒恭壽攖城圖受,被火箭打傷,旋即殞命。”從之後的記錄看來,舒恭壽並未戰死。他在城牆上指揮戰鬥時因被火箭掠過而跌落城下摔斷了腳,醒來後認為城破是自己的失職,於是服毒自殺,幸而被僕人救活,後來又投入奕經幕下參加了抗英戰鬥。舒恭壽的愛國表現和為國捐軀的定海三總兵等愛國官兵一樣,都是值得後人尊敬的。
裕謙沒有來得及更正這一誤報,他自己的生命卻真的走到盡頭了,定海淪陷後不久,鎮海和寧波也在10日和14日相繼失守,鎮海失守後,裕謙見事無可為,自殺殉國。在這兩次戰鬥中又留下了英軍使用火箭的記錄,英軍登入部隊攻擊鎮海時“火箭飛騰如雨,處處延燒”,攻擊寧波時用“火彈火箭射入城中”。占領寧波後,英軍以之為根據地等待增援,同時侵犯內地,於1841年12月27日劫掠了餘姚,又一次“火箭火槍齊發如雨”。
鎮海、寧波失守使道光帝大為震怒,皇侄奕經於10月18日奉旨出征,他在到達蘇杭後停滯不前,一直沒有採取有效行動。同時,英國政府卻在加緊準備更大規模的侵略,陸軍兼殖民大臣斯坦利接連致函印度管理局局長,讓他為在華英軍提供1842年作戰用增援和補給,同時將由在英國本土的軍械署提供一批大炮、炮彈和各型火箭霰彈900枚(200枚24磅,200枚12磅,200枚6磅,200枚3磅,100枚1磅),“供發射火箭使用的四個管子”(疑為火箭發射架,待考),供一個皇家炮兵連使用。所有這些補給品和炮兵連都將於12月1日左右在斯皮黑特登船,直接開往新加坡。然後轉至中國。1841年冬月,第一批英國援軍從印度和英國本土到達浙東,此後英國援軍不斷開來。
1842年3月10日,奕經終於開始分三路反攻寧波,鎮海等地,由於英軍早有準備,反攻失敗。英軍在兩地都使用了火箭,參與進攻寧波的四川守備王國英被火箭擊傷。3月15日,英軍攻陷大寶山。駐守大寶山的副將朱貴率領部下固原提500人拚死抵抗,不幸咽喉中火箭犧牲,部下陣亡436人。3月16日,奕經下令撤兵。
4月14日,在定海殉難的處州總兵鄭國鴻之子鄭鼎臣以父仇未報,不肯撤兵,率領火攻船襲擊停泊在定海道頭港的英艦。戰鬥中,一艘英國火箭舢板發射火箭攻擊清軍船隻,結果提前引燃了火攻船。這次戰鬥清軍小勝,焚毀舢板數艘,奕經立刻上奏以邀功請賞。之後又接連報功,聲稱焚毀英軍舢板,繳獲大火箭。
然而就在4月18日,英軍又攻下了乍浦。清軍佐領隆福率二百餘名八旗官兵死守天尊廟,接連打退英軍四次進攻。最後,英軍使用火箭攻擊,清軍除50餘名傷員被俘外,佐領隆福等人全部英勇犧牲。
3.南京附近
6月16日,吳淞失陷。英軍在攻打吳淞炮台時對江南提督陳化成的指揮所發射了火箭,擊傷了游擊張蕙。同日,英軍攻入寶山,據說知縣周恭壽被火箭擊中,手臂微傷。英軍繼續進犯,“焦山樹木,及老虎頭頸鹽船廬舍,均被夷匪施放火箭焚毀。”
7月21日,鎮江失陷。此戰在第一次鴉片戰爭諸役中最為慘烈,英軍的燃燒火箭和火箭霰彈在此大施淫威,許多目擊者對此印象深刻。《草間日記》、《壬寅聞見紀略》都提到英軍用火箭攻城,《京口僨城錄》所說的“火箭如飛星,或落地作花爆響”則清楚地反映了兩種火箭的特點。戰鬥中,鎮江府知事王興棨被火箭燒傷。
7月26日,道光皇帝無心再戰,下令議和。8月29日,中英簽定《江寧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
此次戰爭中火箭使用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次被用於野戰。此次戰爭雖然有英法兩國參戰,但火箭的使用僅見於英軍或聯軍同時行動時,未發現法軍使用火箭的記錄。一個證據是1860年9月18日張家灣之戰中聯軍對僧格林沁軍發射了火箭,而9月19日通州八里橋之戰時法軍單獨作戰時則完全靠槍炮攻擊清軍。當然,這只是初步推測。敘述從1857年末英法聯軍攻打廣州開始。
1.廣州
1857年12月28日,英法聯軍攻陷了廣州。聯軍使用艦載火炮和火箭,不分晝夜地攻擊,廣州城東南東北一帶城牆多被轟塌。同時登入部隊在北門外發射火箭攻擊城北炮台,使廣州城腹背受敵。廣州城內大新街,雙門底,東豬欄,增沙等處相繼起火。
2.大沽、天津、京郊
1858年5月20日,北上的聯軍攻占了大沽炮台,戰鬥中對炮台發射了火箭。之後,聯軍艦隊沿白河駛至天津。一位見到了蒸汽船的作者用打油詩描寫了它的外貌,並提到了船上的火箭,“多桅缺篷,上施火箭”。聯軍艦隊由於害怕火攻,所到之處只要見到有柴草垛或可疑船隻就用火箭燒毀,將天津一帶民船燒掉不少。天津人郝晉榮在《津門實記對》中有一個上聯為“燒柴廠紅夷放火箭”。
1860年8月14日,大沽第二次失守。聯軍五六千人攻陷塘沽,清軍用騎兵迎戰,遭到英軍火箭攻擊,損失慘重。
9月18日張家灣之戰時,聯軍對僧格林沁的騎兵發射火箭,清軍敗退。
10月,聯軍攻入北京,鹹豐帝出逃。10月24日,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簽定,《天津條約》換約,戰爭結束。

三、中國對其的說明及近代火箭的製造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一些有識之士就已經對火箭有了了解。《英夷入粵紀略》對火箭進行了詳細描述:
“英逆火箭,是其長技,能射數百丈,…以堅木為尾,長八九尺,或丈許,受藥之筒,長二尺,大三寸,以薄銅或馬口鐵為之,筒下旁環六孔以引火,箭尾之木,以鐵羅絲緊貫於筒中,筒上又貫銳木尺許。木末或用鐵如槍筒,內三之二受起火之藥,三之一受爆竹橫藥,箭到藥燃,筒轟迸裂,火即散飛,延燒營帳房屋。”
詩人貝青喬在《咄咄吟》提到奕經曾經下令製造500具“飛火銅槍”用以攻燒英船,這種武器“形如花筒,長一尺二寸,圍四寸,中容火藥四兩,上有槍刃,下有木竿,點放時宛如流星。”並說這種方法來自廣西,為提督段永福故物,是依明代介紹火器的《火龍經》製成的。從記載看,“飛火銅槍”除了尺寸稍小外,與康格里夫火箭沒有什麼區別。如果其製法真的出自《火龍經》,那就說明中國在明代就已經有了金屬外殼火箭,而由於方法沒有流傳,到了清代還在使用老式火箭,還要受到英國用從中國傳到印度的火箭改進的康格里夫火箭的攻擊,找到了更好的火箭製造方法後又不推廣,戰後就再也見不到這種火箭了,這真是恥辱。
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了防禦火箭的方法,他認為應當“於土垣內橫挖淺田,鋪磚貯水,我兵可以往來,飛炮火箭入水即熄。”
著名回族兵器製造家丁拱辰於1850年隨欽差大學士賽尚阿赴廣西桂林製造武器鎮壓太平軍起義,在當地製造了鐵制火箭。長八寸七分,徑一寸四分五厘,射程200丈(約746米)。丁拱辰在1851年將這種火箭的製法和性能寫入了自己的《演炮圖說後編》。丁拱辰式火箭的比“飛火銅槍”和康格里夫火箭都為細小,能獲得這樣的射程已經相當不錯,特別是外殼為鐵制,應當比“飛火銅槍”更加輕便廉價(潘吉星先生在《中國火箭技術史稿》中認為丁拱辰是中國研製近代火箭的第一人,但“飛火銅槍”似乎就是一種近代火箭)。
此後清軍很可能使用過一些近代火箭,主要用於鎮壓太平軍等起義軍。如1854年8月9日清將塔齊布與太平軍曾天養部交戰時,清軍參將玉山點放火箭,擊退了太平軍。[xliii]但清政府正式批量生產近代火箭還是應從李鴻章開設的江南機器製造局和金陵機器製造局算起。
1867年,江南機器製造局在上海陳家港設立火箭分廠,從英美購入機器,正式生產康格里夫火箭。據1870年4月《暹羅文庫》載,有40英尺長的車間生產火箭藥筒,6個車間製造火箭。[xliv]主要生產6磅和12磅型,至1873年生產了600枚。
1870年7月,金陵機器製造局在南京通濟門外神木庵舊址興建火箭分局,聘英國人馬格里為技術顧問。有6個車間生產哈爾型(英國人威廉 · 哈爾於1844年對康格里夫火箭進行了改進,在尾部增加了平衡翼,改善了火箭的穩定性和準確性)火箭。
馬格里在任職期間非常盡心盡力,自己試製了開花彈。1873年7月,他在試製雷汞時被炸成重傷,從此留下了眼睫毛向內長的後遺症,傷愈後還於當年赴歐洲採購機器。1874年,金陵機器製造局生產火箭1000枚。由於馬格里本是退役軍醫,不熟悉武器製造,製成的武器質量極差。大炮在大沽試驗時爆炸,炸死炸傷多名士兵。水雷在長江試驗時不炸。火箭在天津,保定試驗完全不合格。1875年,火箭分廠又發生事故,廠房被焚毀多間。馬格里不久被辭退。
清軍使用這些新式火箭的情況不明,似乎主要用來對付各地起義軍。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時任兩江總督的左宗棠致信廣西巡撫,稱準備從金陵機器製造局支援100枝火箭。“並挑選熟悉開放之人,護解前來”。這批火箭從此就沒有了下文。1900年義和團運動時,法國人有團民用新式火箭攻打使館的記錄。我認為義和團使用的可能就是清政府製造的火箭,如果真是這樣,那么這很有可能是中國近代火箭唯一一次用於對外國人作戰。
1905年,兩江總督魏光燾擴充金陵機器製造局,再次設立了火箭廠。此後,中國的兵工廠再也沒有生產過近代火箭的記錄。

四、結論

康格里夫火箭的出現,在歐洲引發了各國製造火箭的高潮,推動了火箭技術的發展。19世紀後期,隨著火炮技術的飛速發展,火炮變得更加靈活,射速更快,射程更遠,威力更大,近代火箭逐漸退出戰場,用於海上救援,照明及人工驅雹,但火箭技術的發展並沒有停止,在此基礎上產生了飛彈和運載火箭。
反觀中國,雖然早在宋代就出現了火箭,明代就有了金屬外殼火箭,但到清代,火器技術一直不受重視。到了鴉片戰爭時期,中國深受火箭之害,而這種火箭的技術恰恰從是中國流傳出去的。當中國引進西方技術生產近代火箭時,這種武器實際上已經過時了。
中國近代火箭,正如同目擊其發射的人對它的描述一樣,像一顆“流星”。這顆流星在中國近代兵器製造史上姍姍來遲而又轉瞬即逝,帶來無盡的遺憾和嘆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