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烈士墓

庚子烈士墓

庚子烈士墓在洪山東北麓。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在漢口準備起事反對慈禧專政,以求改良中國政治而道清政府殺害的自立軍首領唐才常、傅慈祥、林圭等7人埋骨處。墓為長方形,磚石砌成。墓前建有四柱三門的牌坊,橫額上書“庚子革命先烈墓道”8字。墓前正中嵌有當年所立墓碑,碑額鐫“精神不死”四個大字,中刻“國民革命第四軍獨立團北伐攻城陣亡官兵諸烈士墓”,左刻烈士姓名,右刻多條口號。墓四周環以垣牆,牆內松柏成林,象徵烈士浩氣長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庚子烈士墓
  • 地址:洪山東北麓
  • 時間:1900年
  • 作用:7人埋骨處
墓園結構,歷史背景,沿革變遷,紀念事件,庚子烈士,唐才常,傅慈祥,保護範圍,社會意義,

墓園結構

墓為長方形,磚石砌成。墓前建有四柱三門的牌坊,橫額上書“庚子革命先烈墓道”8字。墓前正中嵌有當年所立墓碑,碑額鐫“精神不死”四個大字,中刻“國民革命第四軍獨立團北伐攻城陣亡官兵諸烈士墓”,左刻烈士姓名,右刻多條口號。墓四周環以垣牆,牆內松柏成林,象徵烈士浩氣長存。

歷史背景

1900年,唐才常支持丁惠康、汪康年等人在上海英租界新馬路梅福里東文譯社創辦正氣會。由於唐才常與保皇派和革命派都保持密切聯繫,受到雙方的影響,思想上經常呈現自相矛盾的狀態。他所領導的正氣會既有反滿傾向,卻又主張保皇;既對義和團運動持否定態度,又認為機不可失,試圖利用義和團造成的動盪局面發動武裝起義。唐才常依靠的武裝力量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會黨組織和新軍中下級軍官及士兵。為便於聯絡各地會黨和新軍官兵,唐才常採取了秘密結社中傳統的建山堂、發票布的辦法。自立會會員稱“會友”,每人發“富有票”一張,上書救國保民的政治宗旨,作為會員憑證。自立會建立富有山堂,設有正龍頭、副龍頭、內八堂、外八堂等名目,體系龐大。許多省份會黨頭目均名列其中,唐才常也被列為副龍頭。自立會的口號是:“萬象陰霾打不開,紅羊劫日運相催,頂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轉來。”在籌建勤王軍隊過程中,唐才常一方面接受康、梁等人的指導,另一方面又遙戴孫中山為“極峰”,在兩派中左右逢源,“各方鹹為之用”。
庚子烈士墓碑庚子烈士墓碑

沿革變遷

1900年唐才常等七位烈士被草葬於武昌洪山北麓。 1912年4月,孫中山在1912應黎元洪之請來鄂時,為了表彰庚子漢口自立軍起義的歷史功績,安撫烈士遺孤,將唐才常等21位自立軍烈士合葬於洪山東北麓,立“鐵血精神庚子之墓”石碑,建立烈士陵園。
孫中山與自立軍領導者合照孫中山與自立軍領導者合照
1929年和1934年進行過擴建、修整陵園占地面積1.2公頃。
1935年又予以整修。墓建於長方形平台之上,內用磚砌,外以水泥澆築,墓前以鋼筋混凝土築成四柱三門的牌坊,橫額上書“皮子革命先烈墓道”八字,牌坊和墓之間建有一亭,亭內立有碑記,敘述庚子革命的史實。
文化大革命其間墓冢被毀壞。
1956年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庚子烈士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對其進行保護。決定在武昌洪山建立烈士陵園,陵園當年建成。
1991年武漢市文物辦在原址重建了墓碑。

紀念事件

唐才常領導的武裝力量發展十分迅猛,至二十六年六、七月間,人數已達10萬多人,遍布鄂、皖、贛、湘各省的會黨組織及新軍中。1900年六月初五(7月1日),唐才常以保國保種為號召,邀集容閎、嚴復、章太炎、文廷式等社會名流與正氣會員在上海張園召開會議,號稱“國會”,後改為“中國議會”,容閎被推為議長,嚴復為副議長,唐才常任總幹事,總會設在上海。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在漢口準備起事反對慈禧專政,自立軍確定七月十五日在漢口、漢陽、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同時起事。結果由於康有為的海外匯款遲遲未到而一再延期於二十九日。 清政府聽到風聲,沿長江戒嚴。湖廣總督張之洞對於唐才常的活動早有所聞。唐才常也算是他的門生。後有理髮師向都司告密,張之洞派兵搜尋。七月二十七日晚,漢口總機關被破獲,唐才常與林圭、傅慈祥、田邦璇等12人被捕。張之洞特派鄭孝胥去審問,唐才常說:“此才常所為,勤王事,酬死友,今請速殺!”並獄中題詩“剩好頭顱酬故友,無損面目見群魔”。
二十九日清晨,唐才常、林圭、傅慈祥等20餘人在武昌紫陽湖畔被殘酷殺害。退往九華山的秦力山吳祿貞得知這一訊息後,立即解散部隊,分別潛伏。新堤自立軍右軍一部及湖北蒲圻麻城、沙市、巴東和湖南常德、岳州等地的自立軍及會黨組織也曾舉行起義或開展零星、分散的鬥爭,但在張之洞嚴厲鎮壓下相繼失利。唐才常領導的自立軍起義最終失敗。當時自立軍首領領唐才常、傅慈祥、林圭等7人被草草埋在洪山東北麓。因時屬庚子年而命名為庚子烈士墓。
庚子烈士墓碑庚子烈士墓碑

庚子烈士

唐才常

唐才常(1867~1900)清末維新派領袖。字黻丞,佛塵。湖南瀏陽人。貢生出身。1898年,與譚嗣同創辦南學會、群萌學會,成為南方維新變法的重要人物。同年夏,欲赴北京參與新政,行至漢口,得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維新失敗後逃往日本,與康有為、梁啓超、孫中山等人接觸。二十五年,與興中會畢永年合作,準備聯絡長江沿岸會黨起事。同年冬回國。1900年在上海組織正氣會,後改名為自立會,聯絡長江中下游會黨,入會者達10餘萬人。自任總司令,設總機關於漢口。因待康有為匯款接濟,起義延期。8月21日晚被張之洞逮捕,次日被害。著有《覺顛冥齋內言》等。有《唐才常集》。
庚子烈士唐才常與《湘報》庚子烈士唐才常與《湘報》

傅慈祥

傅慈祥(清朝(1872~1900) ,原名元臣,字良弼。潛江楊家嘴人。愛讀書,精拳棒之術。1894年肄業兩湖書院。甲午戰敗,中國割地賠款,傅每與人論及,奮拳嘆息不已,乃毅然考入湖北武備學堂,成績優異。1898年赴日留學。起義事,原定於1900年8月9日各地同時大舉。因康有為不滿唐才常與革命黨合作,有意扼發經費,以致被迫一再延期。8月23日凌晨,與唐,林等一道遇難於武昌紫陽湖畔,年僅28歲。就義時高呼:“救四萬萬同胞”。遺著有《南齋詩文集》。

保護範圍

東、西面至距烈士墓中軸線四十米;南面至墓冢邊線外二十米;北面至八一路規劃紅線,以及八一路北面墓道兩側各十米、牌坊以北二十米。建設控制地帶:八一路南側,東、西面至保護範圍外三十米,南面至洪山山脊線;北面至八一路規劃紅線,八一路北側,東、西面至保護範圍外二十米;北面至保護範圍外三十米;南面至八一路規劃紅線。?

社會意義

自立軍起義是戊戌變法後在長江流域掀起的有10多萬人參加的武裝鬥爭,鋒芒直指掌握清朝實權的後黨頑固派,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唐才常、秦力山、沈尊等志士殉難,給人們
以巨大的震動。鮮血,使許多原先徘徊於改良、革命之間的人士播然領悟到,想通過清廷來拯救中國,無異於“與虎謀皮”。他們轉而大聲疾呼,喚醒世人毋為奴隸,拋棄改良的幻想,毅然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導致了保皇派的分化和革命派的發展,為推動兩湖地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辛亥武昌首義的爆發創造了條件。
庚子烈士墓庚子烈士墓
庚子烈士離開這個世界已經100多年了。他們以血肉之軀開拓了推翻帝制、走向自由民主的道路,是為反帝反封建反專制最先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這場革命雖然沒有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那樣的轟轟烈烈,但依然是中國革命歷史鏈條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