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國變記

庚子國變記

《庚子國變記》,清朝李希聖1902年(大清光緒二十八年)刻本。作者字亦元(化名“小山秉信”),湖南湘鄉人,光緒進士義和團運動期間官刑部主事。本書按年月日順序,記敘義和團運動興起、清政府政策的演變、八國聯軍進犯北京和慈禧太后的西逃,以及迴鑾等史實。時間自1900年年初記至1901年10月止,所記多為親身見聞,揭露了清廷鬥爭最終引發八國聯軍入京的全過程,以及拳匪、清軍、洋兵燒殺搶掠所給民眾造成的苦難。

基本介紹

  • 書名:庚子國變記
  • 作者:清朝李希聖
  • 出版時間1902年
  • 背景時間:光緒二十四年,1898 年
簡介,主要內容,

簡介

具體來說,一貫愚昧排斥“洋務”載漪、剛毅、徐桐、崇綺、載瀾、載瀾等權臣由於扶持載漪的兒子“大阿哥”溥儁替代光緒帝遭到各國公使阻擾後,增加了對洋人的仇恨,自欺欺人的相信義和團所謂“刀槊不能傷”甚至能召喚各路神鬼戰勝洋兵的法術,“謀欲引以廢立”,一步步的通過壓制中樞和直隸的官員,令義和團在北京的聲勢不斷壯大,並開始攻打使館(6月18日起,始終不克)、教堂,殺戮洋人教民,引發外國軍隊干涉。他們一方面禦敵無方,另一方面卻又編造外國要慈禧太后“歸政”的謠言,反對議和,最終釀成了北京陷落、慈禧太后出逃、平民死傷無數的歷史悲劇。
本書可信度極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收入了翦伯贊、鄭天挺主編的《中國通史參考資料》(中華書局)。作者另有《庚子傳信錄》,所記大體相同,其內容為本書的三分之一。

主要內容

戊戌(光緒二十四年,1898 年)八月,榮祿嗾楊崇伊,請太后復出聽政。張仲炘黃桂鋆密疏,言皇上得罪祖宗,當廢。太后心喜其言,然未敢發也。太后方日以上病狀危告天下。各國公使謁奕匡,請以法醫入視病,太后不許。各公使又亟請之,太后不得已,召入。出語人曰:"血脈皆治,無病也。"太后聞之不悅。
已而康有為走入英,英人庇焉。太后大怒曰“此讎必報!”而梁啓超亦走保曰本。
及立端郡王載漪子溥儁為大阿哥,各公使不聽,有違言。太后及載漪內慚,曰夜謀所以報。會江蘇糧道羅嘉傑,以風聞上書大學士榮祿言事,謂:"英人將以兵力脅歸政,因盡攬利權。"榮祿奏之,太后愈益怒。
而義和拳自山東浸淫入畿輔,眾亦漸盛,遂圍淶水,縣令祝芾請兵,直隸總督裕祿遣楊福同剿之。福同敗死。進攻涿州,知州龔蔭培告急,順天府尹何乃瑩揣朝旨,格不行。蔭培坐免。太后使刑部尚書趙舒翹、大學士剛毅及乃瑩先後往,道之入京師。剛毅等復命,均力言義民無他心,可恃。遂焚鐵道,毀電線,至者數萬人,城中為壇場幾徧。
其神曰洪鈞老祖驪山老母,來常以夜,燎而祠之,為巫舞欲以下神,神至,能禁槍炮令不燃。又能指言空中,則火起,刀槊不能傷。出則呼市人向東南而拜,人無敢不從者。以仇教為名,至斥上為教主。太后與載漪謀欲引以廢立,故主之特堅。匪黨出入禁中,日夜無期度。揚言當盡滅諸夷,不受賜,願得一龍二虎頭。一龍謂上,二虎慶親王奕匡、大學士李鴻章也。
(光緒二十六年)五月初十日(1900年6月6日),俄使格雨思上書,言"亂民曰益多,英法籍之,將不利於中國。俄與中國方睦,逾二百年,義當告。"總理衙門得書,不敢上。俄使欲入見,乃封奏焉,亦不答。
十四日(10 日),以禮部尚書啟秀、工部侍郎溥興、內閣學士那桐入總理衙門,而以載漪為管理。
十五日(11 日),日本書記生杉山彬出永定門,董福祥遣兵殺之於道,剖其屍。
十七日(13 日),拳匪於右安門內火教民居,無老幼婦女皆殺之,一僧為之長。
十八日(14 日),往宣武門內火教堂,又連燒他教堂甚眾。城門晝閉,京師大亂。連兩曰有旨,言拳匪作亂當剿,而匪勢愈張。
二十日(16 日),焚正陽門外四千餘家,京師富商所集也,數百年精華盡矣。延及城闕,火光燭天,三日不滅。是日,召大學士六部九卿入議。太后哭,出羅嘉傑書示廷臣,相顧逡巡,莫敢先發。
吏部侍郎許景澄言:"中國與外洋交數十年矣,民教相仇之事,無歲無之,然不過賠償而止;惟攻殺使臣,中外皆無成案。今交民巷使館,拳匪曰窺伺之,幾於朝不謀夕,儻不測,不知宗社生靈,置之何地?"太常寺卿袁昶言:"釁不可開,縱容亂民,禍至不可收拾,他曰內訌外患相隨而至,國何以堪?"慷慨欷歔,聲震殿瓦。太后目攝之。太常寺少卿張亨嘉言:"拳匪不可恃。"
載漪載濂及戶部恃郎溥言人心不可失。上曰:"人心何足恃,祗益亂耳。令人喜言兵,然自朝鮮之役,創鉅痛深,效亦可睹矣。況諸國之強,十倍於曰本,合而謀我,何以御之?"載漪曰:"董福祥剿叛回有功,以御夷,當無敵。"上曰:"福祥驕,難用。敵器利而兵精,非回之比。"侍講學士朱祖謀亦言福祥無賴。載漪語不遜,上嘿然。廷臣皆出,而載瀾剛毅遂合疏言:"義民可恃,其術甚神,可以報雪仇恥。"載濂亦上書言:"時不可失,敢阻撓者請斬之。"聞者莫不痛心,詆為妖孽,知其必亡,然畏太后,不敢言也。
是日,造那桐許景澄往楊村說夷兵,令無入,道遇拳匪劫之歸,景澄幾死。其後夷兵援使館者,亦以眾少不得達,至落堡而還。
二十一日(17 日),又召見大學士六部九卿。太后曰:"皇帝意在和,不欲用兵,余心亂矣,今曰廷論,可盡為上言。"兵部尚書徐用儀曰:"用兵非中國之利,且釁不可自我先。"上曰:"戰非不可言,顧中國積衰,兵又不足恃,用亂民以求一逞,寧有幸乎?"侍讀學士劉永亨言:"亂民當早除,不然,禍不測。"載漪曰:"義民起田間,出萬死不顧一生,以赴國家之難,今以為亂欲誅之,人心一解,國誰與圖存?"
上曰:"亂民皆烏合,能以血肉相搏耶?且人心徒空言耳,奈何以民命為兒戲?"太后度載漪辯窮。戶部尚書立山,以心計侍中用事,得太后歡。太后乃問山,山曰:"拳民雖無他,然其術多不效。"載漪色變曰:"用其心耳,何論術乎!立山敢廷爭,是且與夷通,試遣山退夷兵,夷必聽。"山曰:"首言戰者載漪也,漪當行。臣不習夷情,且非其職。"太后曰:"德親王亨利昔來游,若嘗為供給,亨利甚德之,若宜住。"山未對,載漪詆立山漢奸,立山抗辯。太后兩解之,罷朝。遂遣徐用儀立山及內閣學士聯元至使館曰:"無召兵,兵來則失好矣。”
二十二日(18 日),又召見大學士六部九卿。載漪請攻使館,太后許之。聯元頓首亟言曰:"不可,儻使臣不保,洋兵他曰入城,雞犬皆盡矣!"
協辦大學士王文韶言:"中國自甲午(光緒二十年,1894 年)以後,財絀兵單,眾寡強弱之勢既已不侔,一旦開釁,何以善其後,願太后三思。"太后大怒而起,以手擊案罵之曰:"若所言,吾皆習聞之矣,尚待若言耶?若能前去,令夷兵毋入城,否者且斬若!"文韶不敢辯。上持許景澄手而泣曰:"朕一人死不足惜,如天下生靈何!"太后陽慰解之,不懌而罷,自是嗛景澄。
太后意既決,載漪載勛載濂載瀾剛毅徐桐崇綺啟秀趙舒翹徐承煜又力贊之,遂下詔褒拳匪為義民,予內帑銀十萬兩。載漪即第為壇,晨夕必拜,太后亦祠之內中。由是燕齊之盜,莫不搤腕並起,而言滅夷矣。城中日焚劫,火光連日夜,煙焰漲天,紅巾左握千百人,橫行都市,奠敢正視之者。夙所不快者,即指為教民,全家皆盡,死者十數萬人。其殺人則刀矛並下,肌體分裂,嬰兒生未匝月者,亦殺之,慘酷無復人理,而太后方日召見其黨,所謂大師兄者,慰勞有加焉。
當是時,上書言神怪者以百數,王公邸第,百司廨署,拳匪皆設壇焉,謂之保護。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四川總督奎俊、閩浙總督許應驍、福州將軍善聯、巡視長江李秉衡、江蘇巡撫鹿傳霖、安徽巡撫王之春、湖北巡撫于蔭霖、湖南巡撫俞廉三、廣東巡撫德壽合奏,言:"亂民不可用,邪術不可信,兵端不可開。"其言至痛切。山東巡撫袁世凱,亦極言朝廷縱亂民,至舉國以聽之,譬若奉驕子,禍不忍言矣。
不聽。遂以載勛剛毅為總統,載瀾英年佐之,籍姓名部署,比於官軍。然拳匪專殺自如,載勛剛毅不敢問。都統 度恆,一家十三口皆死,載漪夙昵度恆,亦不能庇也。殺游擊王爕,醢之;詹事府詹事李昭煒、翰林院編修杜本祟、檢討洪汝源、兵部主事楊芾皆指為教民,被傷幾死;編修劉可毅死於道,失其屍。
二十三日(19 日),德使克林德入總理衙門,載漪伺於路,令所部虎神營殺之。虎神營者,虎食羊而神治鬼,所以詛也。亂初起,令各公使皆反(返)國,期一曰夜盡行。各公使請緩期,故入總理衙門議,而德使死焉。殺德使者,章京恩海也,其後日本執殺之。又請遷入總理衙門,各公使不敢出。
二十四日(20 日),遂令董福祥及武衛中軍圍攻交民巷,榮祿自持檄督之,欲盡殺諸使臣。礮聲曰夜不絕,屋瓦自騰,城中皆哭,拳匪助之,巫步披髮,升屋而號者數萬人,擊動天地。夷兵裁四百,四面為營壘,穿地道,令教民分守之,人自為必死,皆奮。圍攻五十餘曰,晝夜番戰,苦相持。董軍及武衛中軍死者無慮四千人,拳匪亦劣有傷亡,皆引退。
而剛毅趙舒翹方坐城樓趣戰,飲酒歡呼。剛毅曰“使館破,夷人無種矣!天下自是當太平。”舒翹起為壽曰:"自康有為倡亂悖逆,喜事之徒雲合而回響,公幸起而芟夷之,略已盡矣。上病且死,又失天下心,不足以承宗廟,幸繼統有人,定策之功,公第一。今義民四起,上下同仇,非太后聖明,公以身報國,盡除秕政,與海內更新,亦亡以致今曰之效也。古有社稷之臣,今於公見之矣。"剛毅大喜,自行酒屬舒翹曰:"展如知我。"展如舒翹字也。舒翹之入政府也,剛毅援之,故事之尤諂。
方是時,董軍武衛中軍因緣劫殺,貝子溥倫、大學士孫家鼐、徐桐、工部尚書陳學棻、內閣學士貽谷、副都御史曾廣鑾、太常寺卿陳邦瑞皆僅以身免,其家人多死者,以告榮祿,榮祿不能制。民居市舍,數里內焚掠皆空,使館故用塞門泥,不能破也。
啟秀言:"使臣不除,必為後患,五台僧普濟有神兵十萬,請召之會攻";曾廉、王龍文請引玉泉水灌之;御史彭述謂:"夷炮不燃,其術固驗";太后亦欲用山東僧普法、余蠻子、周漢,王龍文上書所謂"三賢"者也。普法本妖人,余蠻子以攻剽為群盜,至盡發蜀中兵乃捕得之,而漢有心疾。徐桐謂:"夷且請降,不可許。納貢獻地稱臣,償兵費數萬萬,疏十事上之,盡如約,乃受。”
拳匪既不得志於交民巷,乃往攻西什庫教堂,副都統阿克達春為前鋒,戰不利,載漪大怒,立斬之,而教民皆堅壁以待攻。剛毅帕首靴刀請督戰,張左右翼而前,拳匪死者數百人,剛毅跳而免。忿發罵曰:"公等在涿州時,皆言何如,今若此,天下事不足言,吾與之俱受其戮矣。"其後崇綺又三往攻之,訖不能入。
而載漪為匪黨論功,除武功爵者數十人,賞查無虛曰,車騎服色,擬於乘輿,至自稱九千歲,出入大清門,呵斥公卿,無敢較者。
二十五日(21 日),下詔宣戰,軍機章京連文沖草也。以法領事杜士蘭索大沽礮台為詞,其實礮台先於二十一日(17 日)失守矣。裕祿方報大捷,張戰狀,自為功,語絕誣,時地盡無據。太后及載漪大喜,犒賜將卒白金再十萬焉。
時有詔徵兵,海內騷然,羽書相望,乃以載漪奕匡徐桐崇綺主兵事,有請無不從。政在軍府,高下任心,奕匡枝梧其間,噤不敢言,取充位;桐以莫年用事,尤驕橫。
遂遺倉場侍郎劉恩溥往天津,招集拳匪至十餘萬人,傳太后旨,貲給之,來者曰益多,頗不得賞,則公為寇盜,虜略殺人,脅取財物,不能應,輒夷其宗,喜縱火延燒,常數百家。自天津以南,民大徙,乃侯於道遮殺之,曰"防奸細",坐死者又十數萬人。自有書契以來,蓋未聞奉詔為官寇,寇而獎謂忠義,如今曰者也。裕祿亦盛言拳民敢戰,連敗夷,所擊斬過當,夷甚懼,至以客禮見紅燈照。紅燈照者,匪黨自謂不如,袨服利屣,皆十五六好女子也。
初敵兵攻西沽,聶士成棄不守,其鄉人移書責之,士成笑曰:"豈謂我怯耶?"遂連戰八里台,陷陣而死。先是士成得旨剿拳匪,已而朝議大變,士成不自安,至以身殉,君子悲其志焉。士成死,馬玉昆代之。
(六月)十五日(11 日),以廷雍為直隸布政使,廷傑罷。傑不主義民故也,而雍謹事之。吳橋令勞乃宣、景州知州王兆騏請剿匪,無令蔓延,雍詆為悖謬。西北之民慘死者,至連村堡,血流有聲,而雍由此大用矣。拳匪之殺教民也,謂之二毛子,其實十九皆平民,而教民往往得他逸。
十八日(14 日),馬玉昆敗於紫竹林,死者三千人,天津陷。裕祿走北倉,從者皆失,欲草奏無所得紙而罷。久之乃上聞,京師大震。彭述曰:"此漢奸張夷勢以相恫喝也。薑桂題殺夷兵萬,夷方蹙,行且求和矣。"不知桂題在山東,不得至天津也。
十九日(15 日),貴州提督梅東益免官。東益剿拳匪滄州,而楊柳青當通道,匪遮擊,殺人尤多,東益大縱兵攻之,斬首虜三千餘人,河水盡赤,裕祿慈之,東益坐是罷。
二十一日(17 日),以崇綺為戶部尚書。綺之再出也,與徐桐比而言廢立,以是得太后歡,恩眷與桐等。
二十二日(18 日),有旨保護教士及各國商民,殺杉山彬克林德者議抵罪。大學士榮祿意也,王文韶附之。載漪大怒,不肯視事,太后強起之。
二十七日(23 日),以余虎恩為喀什噶爾提督。虎恩貪而好色,多大言,納賄於榮祿,將三千人。虎恩故善董福祥,福祥之攻使館也,太后問之,曰:"五日必克。"巳而言不讎,虎恩與福祥論事榮祿前,語侵之,福祥欲殺虎恩,榮祿以身翼蔽之,乃免。
二十九日(25 日),李秉衡至自江南,太后大喜,三召見寧壽宮,語移曰。秉衡主戰,且言:"義民可用,當以兵法部勒之。"太后聞天津敗,方旁皇,得秉衡言,乃決,遂命總統張春發陳澤霖萬本華夏辛酉四軍。
七月初三日(7 月28 日),殺許景澄袁昶,秉衡有力焉。榮祿微爭,太后笑,祿未起,太后曰:"若敢抗旨耶?"不許,天下冤之。刑部侍郎徐承煜監刑,色獨喜,昶笑謂承煜曰:"勉為之,吾待公於地下矣:"景澄亦呼家人與言,皆陽陽如平時,顏色不變。徐桐曰:"是死且有罪。"崇綺亦曰:"可以懲漢奸,令後無妄言者。"昶初召對,郎言拳匪當痛剿,退又兩上疏力爭,故尤為載漪所恨:景澄以使俄故,匪黨頗側目焉。徐桐與景澄有卻,至榜其名,戒門者不許通刺。
拳匪攻交民巷西什庫,既屢有殺傷,志不得逞。而教民亦合群自保,拳匪不敢前,乃日於城外掠村民,謂之白蓮教,以與載勛。載勛請旨交刑部斬於市,前後死者男女百餘人,號呼就戮,哀不忍聞,皆愕然不知何以至此也。觀者數千人,莫不頓足嘆息,憐其冤。彭述獨曰:"此亂民也,不殺之,變且不測。"問之,則曰:飛刀嘗及其屋雲。
初十日(8 月4 日),北倉失,裕祿走楊村。
十一日(5 日),楊村又陷,裕祿自戕死,宋慶退蔡村。敵方得天津,畫地而守,兵久不出。一夕大至攻北倉,炸礮居陣前,更番迭擊,玉昆散萬金募死士,得三百人,薄而前,礮發而三百人者皆死。玉昆力戰三晝夜,會曰入,天大雨,夷潛師出玉昆後,玉昆兵亂,夾擊盡破其軍,玉昆大敗,退至武清,不復能戰矣。榮祿以聞,太后泣,問計於左右,以新斬袁許,無敢言者。
十三日(7 日),以李鴻章為全權大臣。時已停攻使館,使總理章京文瑞齋西瓜菽麥問遺之。英使竇納諾笑曰:"貴國以兵戎相見,朝報不至月餘矣,請為我致之。"瑞諾而出。美使康格為書報美,送總理衙門,不許,乃還之。而各國以書問使臣在亡,皆尼不達。議遣桂春陳夔龍送使臣至天津,使臣不欲行,覆書甚嫚。彭述請俟其出,張旗幟為疑兵,數百里皆滿,可以怵夷,聞者皆笑。
是日,李秉衡出祖師,請義和拳三千人以從,秉衡觀拜其長,人各持引魂幡、混天旗、雷火扇、陰陽瓶、九連套、如意鉤、火牌、飛劍,謂之"八寶"。當是時,義民大至,往往而聚者數十萬人,號為"禁旅"。大抵皆倚秉衡為名,秉衡亦羈糜之,取虛聲而已,驕恣實不能使也。
十五日(9 日),張春發萬本華夏辛酉敗於河西務,死者十四五,潞水為之不流。御史王廷相走渡河死。廷相故與會廉王龍文張李煜以秉衡奏入軍,兵敗皆脫身走。廷相諂附拳匪,比於連文沖鮑琪豹而闒茸過之。載瀾剛毅連名奏,廷相屬草焉,嘗上格天疏,請以大阿哥監國,尤好言用兵,秉衡信之,使總軍事,以走死。而鹿傅霖為請恤,優詔褒其忠。陳澤霖自武清移營,聞礮聲,一軍皆潰,秉衡走通州。
十六日(10 日),太后議西幸,陰戒榮祿董福祥以兵從。計已定,或謬言秉衡軍大勝,所擊殺至數萬人,乃止。自北倉之敗,又圍攻使館,董福祥、余虎恩、武衛中軍、虎神營、神機營諸軍皆會,誓必破之以泄憤;而總理衙門又時致書異議款,欲以誤之。濂方主用拳匪,及城破,又請斬載漪,冀自解。
十七日(11 日),通州失,秉衡死之,拳匪殺平民無算而歸。死而無人惜之者。通州已失,乃召宋慶馬玉昆守京師,駐南苑。是曰,殺徐用儀立山聯元,仍以徐承煜監刑。用儀屍橫道二日,無收者。大阿哥之初立也,太后召其夙所寵信者謀於中,欲遂行內禪,山意不謂然,太后寢疏之,竟用以死,家貲累巨萬,盡沒入之。榮祿方入對,知將殺用儀等,至殿門,與徐桐約俱請,桐曰:"吾嘗劾用儀,今豈肯為之請,且誅內奸以清朝列,何請為?"色甚厲。至前,太后袖出詔,祿頓首曰:"祖宗時不輕殺大臣,今誅之太驟,罪不明,臣亦見奕匡,奕匡言不可。"太后曰:"奕匡喜與他人事耶?為我謝奕匡,行將及若矣。"旬曰之內,連殺五大臣,詔辭忸怩,無左證。又欲殺奕匡王文韶廖壽恆那桐,會城破而免。
十八日(12 日),御醫姚寶生下獄。載漪有私於寶生,寶生類璵之,欲殺以滅口。城破,與徐致靖龔照璵何隆簡黃思永席慶雲皆逸出,其後致靖諸人皆詔釋,而寶生獨以太后旨斬昌平。寶生,昌平人也。是日,太后聞秉衡軍敗而哭,顧廷臣曰余母子無類矣,寧不能相捄耶?"廷臣愕眙,皆莫對。太后欲遣王文韶趙舒翹至使館乞和,文韶以老辭:舒翹曰:"臣資望淺,不如文韶,且臣拙於口,亦不能引故事而爭也。"榮祿曰:"不如與書觀其意。"遂道總理章京舒文持書往。書達,與文約,旦日遣大臣來,以食時相見。及期,皆不敢出。時方攻使館,舒文至,董福祥欲殺之,稱有詔乃免。
十九日(13 日),夷兵自通州逾時而至,董福祥戰於廣渠門,大敗。
二十日(14 日),黎明,城破,夷兵自廣渠朝陽東便三門入,駐郊壇,禁軍皆潰,城中無一兵。董福祥走出彰義門,縱兵大掠而西,軸重相屬於道,彭述方遍諭五城,謂我軍大捷,夷兵已退天津矣。福祥起降人,為大將,太后倚信之,寖驕不可制。榮祿嘗召諸將飲,福祥上坐,酒酣,福祥秦語字榮祿曰仲華,榮祿默然不樂,罷酒。彭述嘗言福祥有威名,敢戰,夷人憚之,請大用。
是日,召見大學士六部九卿,無一至者。太后謂載瀾曰:"事至此,惟有走耳,若能為衛乎?"載瀾曰:"臣無兵,不能任此。"六趣軍機入問計,莫敢言。載漪請張白旗,榮祿曰:"姑寓書使館,請停戰,徐議和,宜見聽也。"太后曰:"速圖之,余母子性命視此矣!"皆失聲而出,已無所達書。拳匪在城中者尚數萬人,俄頃而盡,牆陰屋壁,掊視往往得紅巾。
二十一日(15 日),太后乃青衣徒步涕泣而出,發不及簪,上素服及後隨之。至西華門外,上坐英年車,太后坐載瀾車,從者載漪溥儁奕匡善耆載勛載瀾載澤溥興溥倫剛毅趙舒翹英年,及內監李蓮英,太后夙所愛也,以立大阿哥進官一品。珍妃有寵於上,太后惡之,臨行推墮井死。瑾妃衣襜褕,走而出,遇載勛,始知上所在。諸官人皆委之而去,赴水死者數十人。其餘走出安定門,遇潰兵被劫,多散失。載瀾妻女皆亡,令萬本華大索之,竟不得。王公士民四出逃竄,城中火起,一夕數驚。京師盛時,居人殆四百萬,自拳匪暴軍之亂,劫盜乘之,鹵掠一室,無得免者。坊市蕭條,狐狸畫出,向之摩肩擊轂者,如行墟墓間矣。是日,駕出西直門,日莫抵昌平貫市,上及太后不食已一日矣。民或獻蜀黍,以手掬食之。太后泣,上亦泣。時天寒,求臥具不得,村婦以布被進,濯猶未乾。夜然豆萁,人相枕籍而臥。甘肅布政使岑春煊自昌平來見,太后對之痛哭。
二十二日(16 日),出居庸關,至岔道,兵不及二百人。延慶州知州秦奎良進膳,從官不得食,有怨言,奎良懼,太后慰遣之。
二十三日(17 日),太后易秦奎良轎,莫至懷來,縣令吳永供張甚辦,左右皆有饋遺。時塞外嚴寒,太后方御葛衣,永進衣裘,太后大喜,留一曰,擢永知府。
二十四日(18 日),奕匡稱病請留,許之。載漪謀欲殺奕匡,溥倫解之,乃止。
二十七日(21 日),至宣化,知府李肇南獻千金。剛毅夙驕蹇,倨見肇南,肇南讓之,因召謁,劾毅誤國庇亂民,罪最大,太后不悅,肇南卒罷歸。宣化令陳本賂率蓮英六千金,代其位。是曰,載濂載瀅桂春至。令百官赴行在。留三曰,然後行。英年前驅,主置頓,李蓮英恃寵甚驕,所過供張多逾制,年頗裁抑之。蓮英愛幸,與於廢立,上入朝太后,蓮英踞坐不為起。嘗與太后博,同食飲,自徐桐榮祿皆附之。
初二日(26 日),至懷安。命奕匡同京議和,許便宜行事。太后進入至懷來,取其子為質。
是日,崇綺死。綺,穆宗後父也。後與太后不相能,故太后惡綺,屏居二十年,不復奉朝請。及立大阿哥,大後使榮祿起之,授書弘德殿。太后之再枋政也,綺建言廢立,以草示徐桐榮祿,桐祿善焉。綺推桐祿首衡,桐祿亦讓綺,久之不決。自是榮祿徐桐交薦之,遂起為傅。城破,走保定,使人聞道歸視其家,皆已死,遂自經。徐桐之死,在祟綺後遠甚。桐為人慘急陗深,欲盡殺諸言時務者。城破,桐不知,方坐翰林,以故事見屬官,屬官莫應。已而夷人慾誅首禍,以桐為詞,桐子承煜請桐白裁,桐猶豫,承煜引繩進之,桐不得已就縊,而詐言死於城破時。桐自名正學,每朝奏事,太后至改容禮之,及是而奸盡露矣。桐故與西寧辦事大臣豫師善,大阿哥之立,桐就豫師草詔焉。
初四日(28 日),至陽高。董福祥至。
是曰夷兵入宮。宮人內監留者,僅三十餘人,皆無所得食,曰本遣兵守乾清門外,人曰給薄粥數升。當是時,勤王兵在保定者數萬人,不敢復言戰。而上書白名忠義欲攻夷者,皆走竄山谷,彭述至棄其母而逃。曰本執啟秀徐承煜囚之,為圈牢,窘辱備至。而怡親王溥靜至為奴,鞭撻而死。
初六日(30 日),至大同,留三日。以載漪為軍機大臣,載瀾為御前大臣。護軍練兵瑚圖理英山奪民馬,殺之以徇。然榮祿董福祥嘗大掠京師,太后不問也。又以需索殺內監張天喜。自吳永及大同令齊福田以饋獻得官,所過郡縣括民財,治供具,惟恐不及矣。賂遺左右,動至千金。潞安府知府許涵度,以拳黨厚賄李蓮英,得召見,擢冀寧道。潼關廳賂少,蓮英大怒,立言於太后,逮問之。而天喜獨死。
初八日(9 月1 日),以溥倫管理前鋒護軍練兵事。山西布政使李廷簫至,進銀十萬兩。趣百官赴行在。時潰兵皆起為盜,道不通。京西數百里之間,炊煙幾絕,麥苗委地,崑岡以告,得旨報聞而已。
初十日(3 日),至懷仁。命榮祿徐桐崑岡崇綺崇禮裕德敬信溥善阿克丹那桐陳夔龍為留京辦事大臣。然夷方分地而守,無能過問者。竟夷兵去,不敢夜行,米至石萬錢,達官多賣漿自給。
十一日(4 日),至山陰岱嶽鎮。以敬信權步軍統領,不敢問事,盜賊亦時時竊發,無如何也。
是曰,奕匡還京師,以曰本兵為衛。
十三日(6 日),至代州陽明堡。太后過雁門,臨關門,北望悽然,意甚不樂。岑春煊進黃花,太后曰?quot;塞上早寒,得花遲,京師今盛矣。"泣下沾衣,顧左右取乳茶賜春煊,乃去。
十四日(7 日),至崞縣原平。以榮祿為全權大臣,夷人拒不納。李鴻章之白曰本歸也,失勢居蕭寺中,賓客皆引去。榮祿新用事,將五大軍,貴幸傾天下,大從車騎過之曰:"兩官方隙,君之所知也,即有變,吾不知死所矣!"因泣下。鴻章笑曰:"君何憂之甚也?太后方向君,君何慮?"祿曰:"太后春秋高,吾任重,禍之所集也。太后百歲後,吾寧能為魚肉耶?"鴻章良久乃言曰:"君何不早自為計,太后方盛時,君徐自引避,何求不得,安用涕泣乎?"祿領之,遂結歡而去。鴻章起督廣東,榮祿餞之,劇飲大歡,解貂裘而別。及鴻章以直隸總督內召,太后意不測,榮祿私報鴻章,鴻章謝病不行免,故德祿尤深。拳亂起,祿以武衛中軍攻使館,董福祥又祿所部也。夷人誅首禍,祿名在約中,乃求解於鴻章,鴻章出之,至其所以脫,事秘世不盡知也。祿內主拳匪附載漪,而外為激昂,稱七上書爭之不能得,頗揚言白解,世或多信之。
十七日(10 日),至太原。旅兵及岑春煊馬玉昆董福祥升允鹿傳霖兵至者七千餘人,散而為盜者十五六矣。會山西歲不登,米價騰躍,從兵不得食,時出劫掠,民苦之。陝甘總督陶模至行在,乃以模節制諸軍,亦不能禁也。
二十日(13 日),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袁世凱連名劾載漪載瀾載勛剛毅英年趙舒翹庇拳匪。奏行而之洞中悔,請削街,然無及矣。太后之復出也,之洞懼禍,持兩端,名聲遠在坤一下。奏至,上呼載漪等嚴斥之,太后色不怡:久之,乃謂王文韶出草詔,自載漪以下得罪有差,然甚輕。太后猶不悅,謂文韶曰:"諸臣皆為國效忠,今以罪去之,他曰復誰肯盡力者?"文韶嘿然。文韶為人善越和承意,拳匪起,唯阿而已,未嘗敢言。上已出走,在道中顧謂文韶曰:"禍今急矣,不兩全,宗社為重乎?抑人臣為重?"文韶不對,上以載漪剛毅在,屏出之,卒問文韶,文韶躊躇有間,乃曰:"上所言固當,然外人方未有言,乃先自導之,如國體何?恐任事者寒心矣。"上不樂而起,其偷合白全,皆此類也。黨於榮祿,剛毅亦不甚惡之。閏八月初二日(9 月25 日),以鹿傳霖為軍機大臣。克林德賜祭一壇,命大學士崑岡往(祭,靈柩)歸國,又命戶部侍郎呂海寰①再致祭如儀,書至德,德人辭焉。杉山彬,令那桐往祭,予銀五千兩,曰本亦拒之。杉山彬之死,曰本書來征其屍,以一曰夜為期送使館,屍已殘失,無可歸,遂不答。自是曰本不收我照會,英語謂之"哀的美敦"。及議和,乃受。
初三日(26 日),山西巡撫毓賢免,以湖南布政使錫良代之。賢以能治盜,稍遠至山東巡撫。拳匪起平原,平原令蔣楷請按誅之,豎不許,以他事劾楷去,匪由是盛矣。已而徙山西,紅巾坐堂上,書殺夷人之在山西者。學政劉廷琛言賢喜事釀禍,啟秀持之,廷琛幾得罪。其後劉坤一張之洞亦合劾賢,太后怒,抵其奏於地。
初五日(28 日),黑龍江將軍壽山、盛京副都統晉昌罷。時山已前死。山初得詔書,計未決,求援於晉昌,昌力持戰議,許濟師,山亦以氣自負,思立功,且恃昌無恐。而梅蘭泡俄兵數千人,議假道齊齊哈爾城,護哈爾濱鐵道。山不許。而俄兵遽至,山軍突起掩擊之,斬獲數十人,又擊敗俄船。俄大怒,華人之在江北者,頗殺略之。愛琿副都統鳳翔渡江急擊俄兵,典軍來鶴懼深入無後援,麾軍退,大敗。七月初九日(8 月3 日),俄兵為華裝,自五道河潛渡,陷墨爾根。
八月初三日(8 月27 日),攻齊齊哈爾城,壽山自殺,副都統薩保以城降,而晉昌援師竟不至。初四日(28 日)陷寧古塔。山之始挑釁也,幕僚山陰王煥上書切諫山,煥自知不免,乃亡去,山捕煥系吏,煥又從獄中上書,遂殺之。而朝廷方以國書致俄及英法德美曰,皆藉口亂民非國家之意,欲以甘言緩夷兵,又陽以詔書戒壽山無生釁,而實陰嗾之。奉天將軍增祺白度軍單,欲毋戰,召五部侍郎清銳崇寬薩廉溥儁鐘靈及訥欽晉昌入計事。晉昌後至,厲聲曰:"敢違旨者罪之。"遂下令縱拳民大掠,殺俄護道兵,俄兵退海城東昌,連報大捷。巳而俄兵大至。七月初五曰
(7 月30 日)攻遼陽,破之。十八曰(8 月12 日)攻海城,又破之。琿春三姓營口牛莊蓋平熊岳相繼陷。八月三十曰(9 月23 日)入吉林,而奉天(令遼寧瀋陽)最後破,東三省盡入俄。其後晉昌以禍首論戍。晉昌者,上書請斬譚嗣同等詒谷之兄也。昌所奏,多依物怪傅會之,皆受詒谷旨。
初八日(10 月1 日),幸陝西,上不欲行,怒謂載漪載勛曰?quot;朕倉卒出走,徒以太后之故耳,豈吝一死耶?太后今已至太原,宜無慮矣。若屬善侍太后,朕當歸京師,竟議約,以冀大難之早平也。"太后不許,力持之,無敢諫者。奕匡李鴻章崑岡劉坤一袁世凱皆請迴鑾,不聽。北倉之敗,李鴻章度太后且西遷,白草奏,極言"當安坐,夷兵雖入城,論公法,保無他慮,倘車駕出國門一步,則大局糜爛,後患將不可勝言。"致書劉坤一張之洞袁世凱約連名,坤一世凱皆許諾。之洞答曰:"公不見徽欽之事耶?吾不忍陷兩宮於險也。"鴻章得書,大失望,奏遂不行。後之洞與客飲而醉,私語客曰:"吾亦知無五國城之禍,然太后在京,夷兵必挾之歸政,事尚可問耶?"故之洞不敢請迴鑾者,恐歸政也。
十一日(4 日),至介休。拳匪郭敦源犯蹕,捕殺之。敦源能合眾,名亞張德成曹福田,德成福田賞賜累萬金,而敦源以誅死。介休令陳曰稊坐縱容罷,不復收。然是時拳匪聚黨阻山川者,所在而有,大群至萬人,圍固安,破懷柔,懷柔令一家皆死;而諭旨尚謂拳民,為拳匪所脅雲。自河以北,大抵無慮皆匪矣。鑄錢掘家,劫掠行人,死者不可勝數。李鴻章令梅東益剿之,而朝廷以解散為詞,上下相疑,不敢正名為匪也。
十八日(11 日),剛毅以病留,三曰而死。白戊戌(光緒二十四年,1898 年)以後,毅與榮祿枋政,擬於共和,榮祿主兵而毅喜言利。康有為走海外,為書醜詆太后,辭連上躬,毅獻之,欲遂行大事。榮祿曰:"太驟,將有變,不如徐圖之。"及立大阿哥,祿定策為多,而毅弗與,毅已心望不能平。拳匪起,毅欲尊大功,傾祿,祿頗示異同,故與祿交惡。祿善為詭合,毅剛愎過於祿,而巧詐不如,叔事李連英,公與上為仇敵,擢用滿人尤力,至?quot;中國強,滿洲亡。"毅陽為公廉,獻遺無所受,然嘗以多金坐市求利,不能售其欺也。是日,以奕勛為全權天臣,劉坤一張之洞許便宜行事。先是李鴻章以釁巨寇深,議授奕匡榮祿坤一之洞皆為全權議款,從其請也。自宣戰之詔出,長江多盜,盜稍稍起矣。天門燒教堂,衡州繼之,江西所毀尤獨多,而浙江寇至連陷江山常山諸縣,殺西安令吳德浦,聚者數萬人,東南大擾,然卒以無事,坤一之洞功為多。坤一之洞之初得詔也,意猶豫,不知所為,李鴻章首倡不奉詔之議,坤一之洞和之,遂遣沈瑜慶陶森甲至上海,與各國領事議互保長江,各不相犯,立約而還,雖用以白全,而國亦蒙其利矣。世凱之在山東,殺紅巾以萬計,德州以南無一拳。河南巡撫裕長、漕運總督松椿好拳,拳頗從之,然不振。
二十日(13 日),李鴻章奕匡合劾載漪等罪重法輕,請嚴議。給事中王鵬運及御史李擢英萬本敦又連名請斬載漪載勛,皆不報。
二十二日(15 日),令李鴻章領武衛中軍,榮祿赴行在。祿初由保定走太原,剛毅忌之,詔不許前往,至平定而還。及載漪出軍機,剛毅死,李鴻章為祿請,太后亦念之,故復用。毅之持節東南也,以搜括弧增餉數百萬,榮祿因間之,請以毅代劉坤一,毅聞之,銜祿尤甚。嘗論事,至交鬨太后前,太后兩蓄之。毅死而祿獨進矣。
二十三日(16 日),德兵法兵英兵入保定,廷雍以牛酒勞師。居久之,以縱匪殺雍。按察使沈家本論訊無狀,乃釋之。又殺道員譚文煥。文煥,江西人,首率拳匪攻天津租界者也。裕祿亦遣練軍何永盛助之,不能破。保定既已失,自是略永平,躪承德,歷三邊,並塞而南,東擾河間,過真定,自河以北大抵皆苦兵,出井陘,循六國時用兵故道,浸尋及于山西矣。至易州,聲言欲發西陵,李鴻章固爭,又欲燒陵樹。先是太后遏人掘利瑪竇南懷仁冢,故夷議報之。
二十四日(17 日),德帥瓦德西至京,居儀鸞殿。白聯軍之入城也,時掠取財物,而德兵尤橫,公卿貴人多被答辱,礮擊太廟鴟尾,鑿禁垣為門。夷兵至騎驢上三殿,玉帛圖籍焚掠無遺。戶部銀三百餘萬,內帑倍之,盡以賓敵。大治道塗,穿城為鐵道,通正陽門。俄英兵迭居頤和園,及出而薪木皆盡矣。瓦德西欲見李鴻章,鴻章謝曰?quot;君所居太后宮,吾中國大臣,又老病不賴行,不能以人臣禮見,奈何?"亦不往。居久之,瓦德西不出,乃往見焉。
九月初一曰(10 月23 日),李鴻章劾剛毅董福祥。時毅已死,而張之洞劉坤一亦先言福祥啟釁,罪當懲,太后滋不悅。
初四曰(26 日),至西安。載漪在道,數謀逆,御前大臣那彥圖護上躬甚至,計不得施。而夷議首禍,持益急,乃令載漪載勛留蒲州。載勛私人臨潼,勒還之。載漪走寧夏。自太原以西旱,流徙多,而州縣供億皆取於民,民童困。詔乘輿所過,無出今年稅租,然大率已盡征,取應故事而已。武衛軍又大掠,至公路婦女人軍。內閣侍讀學士裴維侒以聞,榮祿佯不省。孫家鼐遇董福祥軍華陰,盡虜其資,徒趺走入,言於太后,太后默然。
十八日(11 月9 日),李鴻章與瓦德西見於儀鸞殿。普法之戰,瓦德西與焉。至是大督九國軍,號二十萬,自負老知兵,尤輕海中國:及見鴻章,色甚和。巳而奕匡至,握手相問勞,良久而出,然不及和議也。其後儀鸞殿裁,瓦德西乃出居頤年殿,而武英殿亦火,官闕皆已燒殘。方是時,各國議中約,往往相難,約久不出,兵連未解,頗四出侵擾,闌入長城嶺,至大同,山西戒嚴。李鴻章亟因赫德請之。而全權大臣雖奉詔,無璽書,瓦德西難之,不肯認也。欲奏請,又稽期,乃請開乾清宮用璽,自為敕,許之。
十一月初三日(12 月24 日),曰斯巴尼亞①使臣葛絡乾,居中國久,班最先,與德意志便宜行事大臣穆默、奧斯馬加①便宜行事全權大臣齊乾、比利時便宜行事全權大臣姚士登、美利堅全權大臣柔克義、法蘭西全權天臣便宜行事鮑渥、英吉利便宜行事全權大臣薛道義①、義大利使臣薩爾瓦格、曰本全權大臣小村壽太郎、荷蘭便宜行事全權大臣克羅伯、俄羅斯全權大臣格爾恩,以約來與奕匡李鴻章,法英德中文各一,為綱十二,要必行。奕匡鴻章不敢議,乃奏聞焉。
其一,中國應遣親王赴德謝殺使臣克林德罪,克林德死所應立碑,用辣丁德文中文各一,述中國皇帝惋惜慚悔之意焉。二,中國首禍諸臣,各國所名索,皆應以罪輕重,用中法蹤治之。各國人民被害各郡縣,不得行文武試五年。三,曰本使館書記生杉山彬被戕死,中國應以優禮謝曰廷。四,各國填塋或被污或掘,應各立碑,命之?quot;滌垢雪侮"。五,中國所需軍械火藥,及製造軍械火藥諸器機,不得概運入。六,各國教士商人,及中國人之給事各國者,被亂以來所損失貲財,中國應盡償;又應他籌歲入,以當償款。然非各國所許不得行。七,各國應留兵衛使館,並設防;中國人民不得居使館域內。八,自中國京師通道至於海,大沽礮台以十數,盡削平之。九,自海至京師,恐道斷,應留兵。十,中國應禁人民結會仇視他國人,違者論死。各省文武大吏以下所轄境,倘復有戕害外人,及凡他違約事,應嚴懲。已革職,不得借他事關脫復用之。懲治首禍及凌虐各國人之城鎮,罷文武試,皆應以諭旨曉示各省,凡二年。十一,凡通商行船各約及通商各事宜,各國謂宜修改者,中國應聽從,不得持異議。十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曹章應盡變。各公使覲見儀節,由各國議改,照會中國允行之。以上諸約,中國非盡從,則京畿所在各國兵不復退。
太后得約,度不許,兵且西;又方以首禍當議己,常悁栗不自安;及見約無之,喜過望,詔報奕匡鴻章盡如約。張之洞獨疏爭不可許,尤斷斷於約中奉內廷諭旨攻使館雲。之洞亦知不能爭,特以是為名高,附太后。其後這醇親王載澧往德為謝罪使,德志也。德皇欲令載澧拜。載澧至瑞士,留不前,久乃得免。曰本遣那桐往謝,且歸賻焉。償兵費四百五十兆,期三十九年償,為息四厘,得九百餘兆。抵以鹽課鹽厘,及凡通商曰岸五十里內之常關稅改歸稅務司。俄許增進口稅,英持之久,乃令稍稅他食物之免徵者。又海關稅名雖直百抽五,物價曰漸騰,實不逮,亦許取杯焉。皆以抵償款。
黃村郎坊楊村天津軍糧城唐沽蓿台唐山灤州昌黎秦皇島山海關皆駐兵,兵八千人:而京師守使館兵二千餘人不與焉。使館拓地廣袤至數里,翰林院、詹事府、兵部、工部、鑾儀衛、太醫院、欽天監、理藩院堂子皆失。築壘為壁,守甚嚴。軍械火藥各機器,不許入二年。浚治大沽口黃浦江,中外均其費。黃浦江年四十六萬金,大沽口年十二萬。總理衙門改外務部,班列六部前。諸所立碑,償使館侵地,墮炮台費,皆取於我。使臣覲兒,輿轎加黃■,至景運門外換椅轎至乾清門,他如故。
許景澄袁昶徐用儀立山聯元,令議恤,許還原官。而詔書頗護前,瓦德西以書相詰問,李鴻章權詞解之。其後英美又請雪張蔭桓,久乃許。蔭桓嘗使英,英女皇維多利亞在位六十年,而蔭桓為賀使,故英美請之。宣戰以後,嘗所詔,皆坐罪諸拳臣矯擅,盡毀之,謂之為偽。白議講以來,明年七月畫約用璽焉。撤兵約大定,其他所請,大抵皆盡從之矣。令盛宣懷議商約,語甚多,不能盡記也。約既粗定,俄議歸我東三省,別為約,為目亦十二:一,俄許以滿洲全省還中國,中國設官辦事悉如前。二,中國應許俄留兵,一以護鐵路,一以衛地方,中國將軍都統及故他官,侍俄人應益加輯睦,並管理所在糧食焉。三,滿洲有變,俄得助中國用兵;中國兵一皆遣散,未失之軍械火器炮台營寨火藥庫,盡拆毀之。四,中國不得駐兵滿洲,亦不得再練兵。久後若練及駐兵,應先告俄,限其數。軍械火器車不許運入滿洲。五,滿洲各地方官,應歸俄指派,辦理失宜,俄得請中國懲辦,中國皆應從。六,中國訓練北方水陸軍,應歸俄:他國不得預。七,自旅順口以北及金州,中國不能悉自主。八,滿洲蒙古新疆伊犁一帶礦川鐵道輿其他利益,非俄所許,不得讓輿他國人,中國亦不得自辦。除牛莊外,不得賃人為租界。九,中國應償俄兵費,俄兵退有期,乃議。十,鐵路被毀,皆於中國取償之,他產業視此。十一,俄白用兵以來所失及所費,中國應以滿洲全省或一省之利益為抵償。十二,中國應許俄由滿洲支路及幹路,再造鐵道至長城及中國京師。
約既出,英曰大 ,為書爭尤力。而上海士人會者數百人,上書奕匡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辭甚危,坤一之洞連疏請無許。之洞尤以爭俄約自名,鴻章頗厭之,置不答。遂以國書與俄,請改約。俄乃稍許得練兵、還金州,為答書,書辭甚巽。鴻章又以國書請曰:"敝國東三省已失守矣,而大國計見還,朕圖報不遑,何忍違異。無如東三省主權一失,各國皆從而生心,中國將無以白立,大皇帝欲尋舊好,而不免各國藉口紛爭,度必不忍出此也。況來書所云'仁至義盡',敝國自度如天之福,大國必昭大信之言,前此之釁,朕知過矣,今日之事,惟大國實保全之。"俄得書,亦以各國起相持,久之不復問,乃與增祺為守約,益發兵至五萬人。而朝廷以詔書責劉坤一張之洞,居南方久,初英,置京師根本,不諒朝廷苦心。令李鴻章主俄約,俄亦許改前議。會鴻章病,約不成。英曰益造為詭辭陰撓之,幸議不成,有他變,蔽罪俄始禍,得割地攘他利益遂其私;張之洞劉坤一又固爭,朝廷不能斷也。自各國請重懲首禍諸臣,太后意終庇之,不忍決。瓦德西過李鴻章曰:"君良苦矣,計且窮,屢請不見聽,今罪人方居中用事,吾當自引兵往取之,鬱郁久居此,無為也。"李鴻章曰:"待我三日,不獲命者且報君,行未晚也。"遂疏言:"聯軍將渡河,不速誅首謀,西安必不保。且刑賞國家之大柄,今禍變至此,宗社幾危,微外人言,亦豈能無罰?況諸臣夙自許忠義,殺身以紓急難,固遂其初心,又何惜一死?"太后覽奏不說,蹙額良久,不許。上泣請曰:"吾力不能庇矣,強庇之,禍且及吾母子,不如早斷,吾母子猶可全也。"太后不得已,恨甚,許之。
(光緒二十七年)正月初三日(1901 年2 月21 日),賜載勛自盡於蒲州。方事之般,載勛以步軍統領下令,能捕斬一夷人者賞五十金,生致者倍之,婦女嬰兒以差次受賞,實無所獲,竟坐此殺其身。拳匪為關壯繆謁載勛,載勛跪迎,至不敢仰視。為具騎從,往攻西什庫,死焉。載勛不悟也。
初四日(22 日),殺毓賢於蘭州。賢已論威新疆,至道中,乃當斬,令甘肅按察使何福堃監刑。始拳匪起山東,李秉衡提倡之。秉衡以鄆城攻教堂,德持之,落職,遂切齒於外人。賢代秉衡,翼亂民尤至,詫為神,王公貴人及太后左右皆信之。而山東人官京師者王懿榮李端遇又翕然稱其忠,相附和。故事急時,太后猶詔山東召老團。語云?quot;涓涓不絕,遂成江河",賢之謂矣!而曾廉王龍文獨為之頌冤。甘肅布政使李廷簫懼誅,已先死。毓賢之戮教士也,至五十餘人,廷簫貪左右之,飲金屑自殺。
初六日(24 日),賜英年趙舒翹白盡。年舒翹已下按察使監視,岑春煊遺年藥,年死獄中;舒翹服諸毒不死,竟勒殺之。年善望氣,以術幸太后,太后使視醇賢親王奕匡塋,塋東白杏高百尺無枝,氣成五采,年視之,大吉,歸報太后曰:"物莫能兩大,此其祥也,請伐之。"代之得白蛇不可勝數,樹若有血焉。其夕塋樹盡死。載勛為步軍統領,年以右翼總兵佐之,為拳將橫甚,陵轢大臣,然視載瀾為謹矣。舒翹習律令,以刑部主事外任,五遷至尚書,頗自喜。大阿哥之立,大召對群臣,太后出詔書遍視之,皆失色,舒翹獨前賀曰:"賴社稷之靈,天下臣==矣,復何疑,臣猶恨其晚也。"太后大喜。其白涿州歸,極知拳匪當肇禍,以附剛毅故,盛繩之,卒以此死。拳匪之殺白蓮教也,獄不具,即反有跡,案律婦女不同謀,不緣坐,舒翹心知其寃,私竊嘆,然不敢言。其於速化取容,天性也。
初八日(26 日),殺啟秀徐承煜。秀事徐桐甚謹,桐薦之入軍機。修撰駱成驤以貴州試官往辭秀,秀曰:"君歸期當在十月後,吾時大功成,洋人無噍類矣。"其弟彥秀守蘇州,陰風之使殺翁同龢,同龢幾死。啟秀已囚,承煜給其父,約俱殉,及桐自經,猶視,承煜趣勒殺之。袁許之死,召對承煜在軍機前,故不捄。載漪載瀾論永戍新疆。載漪走蒙古,太后實陰縱之。載漪妻,蒙古阿拉善人也,以善筓幸於太后,出入寧壽宮,載漪曰因進珍寶,及白金百萬,又以賄事太后左右,以故得立其子為大阿哥。京師亂起,載瀾從拳匪入人家大索,得旅布及他物,皆以教民論,撲殺之,雖宗室大臣不免,以此人尤恨焉。董福祥奪官歸甘肅。福祥治塞上名田,連亘百餘里,牛羊驢馬橐駝以萬計,歲入三百萬,大起第宅,後房婦女數十人,實擁重兵為觀望。榮祿貪黷好賄,福祥重啖之,歲奉金玉玩好填委其門,自於闐致玉狀,役軍士三百人,故尤深相結。剛毅已死猶論斬。徐桐李秉衡坐鐫職,所前得恤典,皆追奪焉。..始德日本以國書請迴鑾,各國亦以相要約。敬信自京師至行在,賓客送者數十百人,皆言:"京師無恙,太后當早歸。"信既至,承榮祿旨,不敢言,囁嚅,太后大怒,使宦者崔永安往視,永安還對,以實聞,太后左右視,不答。侍讀學士惲毓鼎、御史鄭炳麟黃會源請同鑾,皆不報。奕匡李鴻章又數請之,乃有七月十九日(9 月1 日)之詔。而鹿傅霖方買田宅鹹陽,數言敵情叵測,勸太后無北歸,太后亦恐遂歸政,不欲行。左右多更進言不便,文悌又大治河南宮室,請遂都洛陽。洛陽,周公之所營新都也,平王遷焉,卜年幾六百。遂風旨河南巡撫松壽,以行官不辦,請改期。壽在江西毀教堂尤眾,輿湖南巡撫俞廉三名在首禍,鹿傳霖為壽請於李鴻章,出脫之。榮祿曰?quot;壽,滿人也,不如輿俞廉三並請,示大公。"而廉三亦以教堂償款私賄入十萬金,故皆得免。而浙江巡撫劉樹堂獨坐失官。白長萃陳澤霖以下所處分至數十百人。澤霖嘗攻景州教堂故也。
八月二十四日(10 月6 日),自西安啟蹕,儀衛甚盛。自中法連兵,和議定,號為太平,大治海軍,開報效,實盡人頤和園,土木之費幾七千萬,窮極奢麗,過於乾隆盛時。園萬壽山,復道周閣相屬,排雲殿在山上,度高景山為秋風亭,臨玉泉,象海中神山篷萊方丈瀛洲焉。太后之所常居也,白鐵道、火車、電燈、輪船皆備。每歲元曰至中春,為魚龍百戲,曼衍空中曰"放花",皆買自本,歲費數百萬。自諸王大臣省有進奉。盛宣懷獻銀百萬,以此得管蘆漢鐵路,攬利權。遣中使求京師名花海棠、牡丹、李夷之屬,盡移植園中,花時如雲,千頃無際,及夷兵入,刈以為薪焉。戊戌(光緒二十四年,1898 年)以後,不敢復郊居,歲時一遣人住視,然所費猶曰萬金。今天子即位,國家多故財匱,以賣官慮歲入,然無救於乏,吏道曰雜多端矣。至西安,山陝大旱,人相食,待振縣官者數十萬人,益*其直。乃稍稍言報劾,廣東人黎國廉陳昭常召見蒙優答,而劉毓藻陳時利左宗蕃,皆以入貲取九卿,天下益鶩於財矣。車駕至臨潼,臨潼令夏良材以供應獲譴。於是郡縣承風,各除道,繕治宮室,設廚傳,修寺觀神祠以待幸,作者數萬人,費亦畚數十巨萬,大興兵衛,道死者相望。諸貴人奴隸,至榜笞州縣官,釋不問。而松壽令江西浮粱鎮進瓷盤至十二萬,他物稱是焉,一驛之費幾五萬金。
九月二十六日(11 月6 日),李鴻章卒,以王文韶為全權大臣,袁世凱權直隸總督,漕運總督張人駿為山東巡撫。奕匡方召赴行在,至保定,聞鴻章病甚,奏請進止,詔仍至開封。方夷兵之入京師也,鴻章遷延不肯進,屢詔敦促之,其詞皆甚哀,同於祈請。及和議已得要領,乃數蒙譴責,所請率駁斥不盡行。鴻章不能無少望,而俄約已大改前議,退兵歸地有端倪,與俄使已議定畫約矣。鴻章所請,世亦重違其意,曲從之。鴻章方自以為有功,有驕色,度朝廷必見從,及奏上,而太后惑於張之洞劉坤一言,不許,鴻章恚甚,歐血遂死,追封一等侯,諡文忠。
鴻章為人,疏闊有大度,然是非利害所在,不敢昌言也。其督兩廣,太后使掘康有為梁啓超祖父墳,鴻章頗枝梧,太后意甚怨。然太后喜聯俄,鴻章雅輿俄善,太后欲倚鴻章結俄歡,至盡舉中國海軍船畀俄,日本爭之,乃止。太后恐各國之議己也,欲引俄為衛,俄亦自許能衛我,太后及鴻章皆信之。張之洞初上書請聯俄,戊戌(光緒二十四年,1898 年)以後,又主聯英日,實忌鴻章居大名,欲立異以抗之。然鴻章盛時,之洞依附之獨諂。之洞佞巧善迎合,不主故常,薦吳永為異才,尤為時所笑。然北人以善宦致總督,惟之洞為有聲。
二十日(29 日)廢溥儁,即曰出官。[以下原本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