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刺史部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幽州刺史部,部刺燕地諸郡國。武帝開邊,置漢四郡,亦屬幽州刺史部。東漢時,轄郡、國十一,縣九十。幽州刺史部治所在薊縣,轄境相當於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朝鮮西北部。治所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區西南部的廣安門附近。轄境相當於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朝鮮西北部。魏晉以後,幽州刺史部轄境日漸縮小,至北魏時僅領燕郡范陽郡漁陽郡三郡。隋煬帝大業初罷州置郡,故改幽州為涿郡,幽州刺史部遂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幽州刺史部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西漢,東漢,三國,晉朝,北魏,東魏,北齊,

歷史沿革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幽州刺史部,部刺燕地諸郡國。武帝開邊,置漢四郡,亦屬幽州刺史部。東漢時,轄郡、國十一,縣九十。幽州刺史部治所在薊縣,轄境相當於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朝鮮西北部。治所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區西南部的廣安門附近。轄境相當於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朝鮮西北部。魏晉以後,幽州刺史部轄境日漸縮小,至北魏時僅領燕郡范陽郡漁陽郡三郡。隋煬帝大業初罷州置郡,故改幽州為涿郡,幽州刺史部遂除。

行政區劃

西漢

渤海郡】治浮陽(今河北滄州)
下轄:浮陽,中邑,章武,柳國,陽信,高成,定國,童鄉,千童,重合,重平,高樂,東光阜城,修市,南皮,景成,參戶,束州,東平舒,文安,安次。
涿郡】治涿縣(今河北涿州
下轄:涿縣,西鄉,良鄉,臨鄉,故安,范陽,容城,新昌,益昌,阿陵,高陽,州鄉,武垣,廣望,蠡於,谷丘安平
廣陽國】治薊縣(今北京西南城區)
下轄:薊縣,廣陽,陰鄉,方城。
上谷郡】治沮陽縣(今河北懷來大古城)
下轄:沮陽,軍都,昌平,夷輿,居庸,泉上,且居,茹縣,下落,潘縣,涿鹿,廣寧,寧縣,汝祁。
漁陽郡】治漁陽(今北京懷柔統軍莊
下轄:漁陽,安樂,狐奴,平谷,路縣,雍奴,泉州,獷平,滑鹽,白檀,要陽。
右北平郡】治平剛(今內蒙古寧城)
下轄:平剛,石城,無終,俊靡,徐無,夕陽,昌城,廣城,土根。
遼西郡】治陽樂縣(今遼寧義縣西)
下轄:陽樂,且慮,賓徒,徒河,狐蘇,交黎,臨渝,柳城,文成,肥如,海陽,新安平,令支。
遼東郡】治襄平(今遼寧瀋陽)
下轄:襄平,居就,新昌,安市,文縣,郭平,沓氏,西安平,番汁,武次,房縣,遼隊,險陵,遼陽,候城,高顯,望平,無慮。
玄菟郡】治高句麗(今遼寧新賓永陵
下轄:高句麗,上殷台,西蓋馬。
樂浪郡】治朝鮮(今朝鮮平壤)
下轄:朝鮮,駟望,鏤方,遂成,黏蟬,列口,帶方,昭明,含資,夫租,屯有,不而,華麗,增地,渾彌,講邯,海冥,前莫,蠶台,長岑,吞列,東?,?水。

東漢

代郡治高柳(今山西陽高)。
領11縣:高柳、馬城、道人、北平邑、班氏、狋氏[quán]、平舒、東安陽、桑乾、當城、代縣。
上谷郡治沮陽(今河北懷來小南辛堡附近)。
領8縣:沮陽、居肅、涿鹿,潘縣、雊瞀[gòumào]、下洛、廣寧、寧縣。
涿郡治涿縣(今河北涿州)。
領7縣:涿縣、良鄉、方城、范陽、遒國、故安、北新城。
廣陽郡治薊縣(今北京西南城區)。
領5縣:薊縣、廣陽、昌平、軍都、安次。
漁陽郡治漁陽(今北京密雲十里堡附近)。
領9縣:漁陽、獷平、虒奚[sī]、安樂、狐奴、平谷、潞縣、雍奴、泉州。
右北平郡治土垠(今河北唐山北新區)。
領4縣:土垠、徐無、無終、俊靡。
遼西郡治陽樂(遼寧北票南巴圖營子附近)。
領5縣:陽樂、臨渝、肥如、海陽、令支。
遼東郡治襄平(遼寧遼陽)。
領11縣:襄平、遼隊、新昌、安市、汶縣、平郭、沓氏、西安平、番汗、望平、無慮。
遼東屬國治昌黎(今遼寧義縣)。
領5縣:昌黎、扶黎、賓徒、徒河、房縣、險瀆。
玄菟郡治高句麗(今遼寧瀋陽東陵附近)。
領5縣:高句麗、候城、西蓋馬、遼陽、高顯。
樂浪郡治朝鮮(今朝鮮平壤南市區)。
領18縣:朝鮮、占蟬、遂城、䛁邯[nán]、渾彌、增地、驪望、鏤方、樂都、浿水、屯有、含資、提奚、帶方、海冥、昭明、列口、長岑。

三國

幽州:分置涿郡、代、漁陽、上谷、遼西、玄菟、樂浪、右北平、燕國、遼東等十郡一國,下轄69縣,屬魏地。約於今河北、遼寧與北韓。

晉朝

北魏

幽州
薊縣(北京市
3郡18縣

東魏

幽州
薊城(今北京)
4郡

北齊

幽州
薊城(今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