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方法

平衡方法是一般平衡論的方法論和認識論。《一般平衡論》(汪葉斌著)對一般系統所具有的平衡特點和形式進行研究,並歸納——演繹——提煉出“九組平衡方法:1、系統方法:環境—系統—要素;2、要素方法:物質—能量—信息;3、反饋方法:輸入—輸出—反饋;4、時間方法:過去→現在→未來;5、醫生方法:何病→病因→處方;6、工具方法:目標→工具→結果;7、控制方法:系統→控制→目標;8、過程方法:系統→過程→目標;9、感悟方法:體驗→感悟→思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衡方法
  • 外文名:Balance method
  • 含義:一般平衡論的方法論和認識論
  • 種類:九種
  • 方法:系統方法、反饋方法、結構方法等
  • 有關書籍:《一般平衡論》
定義,系統方法,要素方法,反饋方法,感悟方法,時間方法,醫生方法,工具方法,控制方法,過程方法,

定義

九組平衡方法及概念不但是描述系統的工具,而且也是一般平衡論用來分析、研究系統的方法——每一組平衡方法和概念都是認識、分析和探究事物的有效方法和工具。在套用每組平衡方法和概念時,應將認識和研究的對象看著一個“一般系統”,把這個系統放在一定的“環境”平台上,綜合運用系統方法、反饋方法、結構方法、控制方法和過程方法等來分析研究。

系統方法

系統以外的部分為系統的環境——存在於系統之外與系統發生作用的事物總稱。環境——外部要素是相對系統而言的,系統相對於子系統也是環境。環境為系統提供物質、能量、信息,或接受系統輸出的物質、能量、信息。系統和環境的分界為系統邊界。邊界是事物質的規定性在人們頭腦中的
反映,確定系統邊界與所分析的問題有關。
平衡方法平衡方法
環境決定系統結構,系統結構決定系統功能,系統的功能又反作用於環境。環境選擇系統,系統在一定條件下也選擇環境,但環境對系統生存起決定性作用,系統的生存反映在以環境適應及與環境保持平衡方面。系統對環境的影響僅為反作用,單個系統對環境的作用力是有限的。
——系統
為達到共同的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關聯、制約、作用,具有有機聯繫的一些組成部分(要素)所構成的一個整體,即系統是指依一定秩序相互聯繫著的一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統形式存在,都是較高一級系統的要素,同時又是較低一級要素的系統。聯繫是各要素之間的因果關係鏈。平衡是系統的存在方式,平衡是系統根本屬性,平衡是系統的平衡。
一般平衡論將系統歸類為一般系統和特殊系統——外有環境內有結構為一般系統;外無環境或內無結構為特殊系統。一般平衡論的系統包括天地萬物、人間萬態。一般平衡論研究的對象是一般系統——宇宙萬物;一般平衡論就是研究外有環境內有結構的一般系統平衡問題的理論。
——要素
構成系統的組成部分為系統的要素或子系統——要素是系統的部分,系統是要素的整體。要素也可能是一個系統,而原系統則又可能是更大系統的要素。系統和要素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系統對於更大一級的系統是一個要素,系統中的每一個要素又各自構成一個系統。任何事物都是系統和要素的統一。
系統的結構由要素之間平衡關係決定,系統功能由內在結構決定,系統結構由環境決定。環境是眾系統相互作用、相互平衡的結果——環境不是靜止不變的。系統的內部結構隨外部環境變化而變化,系統的功能隨內部結構變化而變化。環境與系統的循環關係:環境決定結構→結構決定功能→功能輸出反作用於環境→…。系統為了求存求在,會主動調整內在結構,以保持與所在的外部環境的平衡。
系統的結構通過要素之間的平衡關係來實現,結構表現在系統內部要素之間的平衡,功能表現在系統與外部環境的平衡。系統的結構是系統運動過程中的結構。過程方法是通過分析系統在不同時點上的結構或功能變化;結構方法則是分析系統在某一個時點上的結構或功能。

要素方法

——物質
物質是構成系統——宇宙萬物、人間萬態的質料,不同的系統所構成的質料不同。玄子、正反粒子…質子、中子、原子、分子、恆星、星系…都屬於物質。構成不同系統的不同物質本身也是不同層級的系統。一種物質系統吸收或釋放能量就會變成另一種物質系統,一種原子吸收或釋放一定的能量會形成另一種原子,一種天體吸收或釋放一定的能量會變成另一種天體。
一般平衡論將物質分成宇宙、萬物、奇點、玄子等四種存在形態,並認為:宇宙是一個外無環境——內有結構——至大無外的特殊系統;宇宙奇點是一個外無環境——內無結構的特殊系統;玄子是一個外有環境(玄子的外部環境就是奇點)——內無結構——至小無內的特殊系統,玄子是最小層次的物質系統;萬物是外有環境——內有結構的一般系統。
——能量
能量源自物質平衡循環過程,自然力量源自萬物求存在求平衡過程,可以認為能量是一種具體的自然力量。但在人類活動中,能量用於求存求活就是一種自然力量,用於求名求利就成了非自然力量。所以,自然界的各種能量都屬於自然力量的一部分,人類社會用於求名求利的能量卻變成非自然力量。
質量反映著系統的結構屬性,能量反映系統的功能屬性,任何系統都是質量和能量的統一,質量的改變會使能量發生相應的改變,能量的改變也會使質量發生相應的改變。愛因斯坦認為能量與質量的平衡關係是E=mc2(E為能量,m為質量,c為光速)。萬物從平衡到不平衡,從不平衡到新平衡(平衡→不平衡→新平衡)過程中,由一物變成另一物時就會釋放或吸收能量:系統的層次愈小(物質結構層次),所吸收或釋放的能量愈大;系統的質量愈大,所吸收或釋放的能量愈大。
能量來自或去自於系統的“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平衡運動過程:⑴系統有積聚能量過程,就會有釋放能量過程;⑵釋放或吸收能量的大小取決於物質系統之間的平衡關係;⑶系統愈小→引力/反引力愈大→系統愈穩定→釋放或吸收的能量愈大,原子核裂聚變所釋放的能量是原子以上層面化學反應所釋放能量的幾千倍;⑷系統內能量積聚到臨界點時→內部結構平衡狀態改變→釋放或吸收能量;⑸系統與系統之間的能量積聚臨界點時→系統間的平衡態改變→釋放或吸收能量;⑹外部條件變化→系統平衡狀態改變→釋放或吸收能量。
物質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平衡運動過程中吸收或釋放能量:物質在分子原子層面平衡運動過程中會吸收或釋放化學能;帶電粒子平衡運動過程中釋放電能;光子平衡運動過程中釋放光能;原子核層面平衡運動過程中會吸收或釋放巨大的核能,中子質子以下層面平衡運動過程中將吸收或釋放…。物質的層級越小,平衡運動過程中所吸收或釋放的能量就越大。
——信息
信息不同於物質又不能脫離物質而存在;同時,信息也不同於能量又離不開能量。物質遵循不變定律,能量遵循守恆定律,而信息不具有質量、不占有空間、不守恆,只能傳遞和轉換。信息既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信息源自於系統“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過程。
信息普遍存在於物質和意識之中,它標誌物質的存在,表明物質的結構,構成意識的內容,藉助於一定物質載體可以傳輸或貯存,以溝通物質和意識的一種形式。信息具有知識性——它可以消除人們認識上的不確定性,信息往往是博弈雙方成敗的決定性因素,所以信息是一種重要的資源。信息資源具有無限性和共享性——信息在交換、傳播中,參與的各方不但不會失去原有還會增加新的信息。
人與人之間的不平衡、人類與自然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系統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所致——信息不對稱造成名利資源分配不平衡。人對自然、對他人的信息永遠是不對稱的。人的剩餘智慧和第二存在模式加劇了這種不對稱:人性的貪婪使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利令智昏使自身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下降。信息不但是生存的重要資源,而且已成為各名利主體之間博弈的決定性資源。
信息方法是從整體出發,撇開具體的物質和能量的變化形態,把系統有目的運動抽象為信息及其變換過程,通過信息的“獲取→輸入→傳輸→加工→處理→輸出→反饋”等步驟去揭示事物的性質和規律的方法。掌握信息方法可以幫助提高自身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減少自身與環境的信息不對稱。任何人不管是求生存,還是求名利,所有的能力都離不開信息能力。

反饋方法

反饋方法也稱黑箱方法,“黑箱”指內部結構和機理不能直接觀察的系統。黑箱方法就是通過觀測外部輸入黑箱的信息和黑箱輸出的信息的變化關係,來認識系統的結構和機理的方法。黑箱方法注重系統的整體和功能,具有抽象方法和模型方法的特徵。
——控制
控制是指為實現一定的目標所採取的一般手段和方法。控制的基礎是可能性空間——事物在發展變化中面臨的所有可能性(各種可能狀態的集合)。控制行為和可能性空間成正比例,有可能性空間才有控制,無可能性空間就無控制,因為沒有選擇就沒有控制。控制就是施控部分根據確定目標對被控對象施加主動影響以改善被控對象狀態的有目的行為,或視為保持系統的有序而給系統輸入適當信息的過程。系統的目標是平衡有序,輸入信息可克服系統的無序。實現控制過程往往不是將結果控制在一個固定的點上,而是把可能性空間收縮到一個適當的範圍。
——輸入和輸出
環境對系統的作用稱為輸入,系統對環境的作用稱為輸出。系統與環境的“輸入—輸出”的內容是“物質—能量—信息”。宇宙萬物之間的聯繫表現為系統之間的“物質—能量—信息”交換的過程。系統的“輸入—輸出”關係體現系統的功能。
在控制論中,輸入特指可控輸入,不可控輸入為干擾。干擾會使系統產生偏離目標的運動,使控制結果與控制目標產生誤差,而可控輸入能使系統克服干擾帶來的偏差。干擾來自於系統內部和外部環境的隨機變化,控制的目的是要通過控制輸入以得到人們願望的輸出。
系統的輸入和輸出具有相對性:同一層次的此系統的輸入可能是彼系統的輸出;上一層次系統的輸出的同時是下一層次系統的輸入。
——反饋
反饋是指系統的輸出通過一定的通道反送到輸入端,從而對系統的輸入和再輸出發生影響的過程。用系統活動的結果來調整系統下一步動作的方法就是反饋方法。系統通過不斷反饋到達自己的自然位置。反饋式平衡就是利用負反饋信息對系統進行調節,通過減少目標差,克服干擾的影響,以保持系統持續地處於動態平衡狀態。
開環控制系統的輸入不受輸出狀況影響——無反饋機制。閉環控制系統的輸入受到輸出狀況的影響:控制的傳輸線路形成一個閉合環——有反饋機制。在反饋機制里,信息是控制的基礎,沒有信息就沒有控制。
如果反饋傾向於反抗系統偏離目標的運動,使系統沿減小目標差的方向運動,最終使系統趨於穩定狀態,實現動態平衡,這種反饋為負反饋。負反饋是一種通過反覆調節來尋求平衡的系統,因為只有負反饋才能使系統沿減小目標差的方向運動。負反饋是系統糾正偏差和錯誤(相對目標而言)的自我完善機制,也是系統為生存而進行的自我平衡。負反饋符合自然平衡法則。
反之,如果反饋的結果是傾向於加劇系統正在進行的偏離目標運動,使系統沿著增大目標差的方向運動,使系統越來越不穩定,最終導致系統的解體崩潰,這種反饋為正反饋。負反饋機制有利於維持系統的平衡——良性循環,正反饋機制會加劇系統的不平衡——惡性循環。
任何環境中的系統,只要存在目標行為,都是通過“輸入—輸出—反饋”的模式來調節和維持自身與環境的平衡。如生物、機器、團隊、社會等都屬於反饋式平衡。“與時俱化”一詞屬於反饋式平衡:時者,環境也,系統通過負反饋機制與環境保持平衡,既包括進化、退化,也包括停滯不前,以保持自身與環境的平衡——在變動的環境中維持自身的生存。
負反饋是系統保持與環境平衡的一種機制,但在負反饋過程中,從輸入到輸出及反饋普遍存在時滯現象——行動與結果之間的時間差距。時滯現象往往會使負反饋機制矯枉過正而超過預定的目標。時滯的時間越長,影響越明顯,不適當的積極行動常產生相反的結果。如調節淋浴水溫,越積極、越猛烈地轉動水龍頭,要達到目標的溫度所花的時間越久。
人的心理平衡——個體心理預期與環境(參照系)之間的平衡,也是一種反饋式平衡。心理不平衡表現為期望值與參照系之間的差距,差距越大越不平衡。負反饋是降低期望值或重新選擇參照系,實現自我平衡,而正反饋的結果則是期望值與現實值差距愈來愈大,心理愈來愈不平衡,直到崩潰。

感悟方法

一般平衡論認為,人在體驗的基礎上產生感悟,有感悟才會有思想,有思想才會有語言。語言是人類行為的一種表現形式,語言並不囿於文字,語言的實質是思想的輸出。思想決定人的行為,有怎樣的行為就會產生怎樣的結果,而思想源自於感悟,而感悟由生存模式決定。這也是一般平衡論的認識論。人的認知過程是:體驗→感悟→思想→語言。體驗是信息輸入,“感悟”是對信息的加工和處理,思想是感悟的結果,也是對感悟的深加工,語言是信息輸出。一個人的感悟往往源自親身體驗,只有體驗過人間冷暖,才會有世態炎涼的感悟。李紳因有 “鋤禾日當午” 的體驗,才會產生“粒粒皆辛苦”的感悟。感悟的最高境界是“人法自然”,從大自然中領悟出生存之道。
平衡方法
人人都有體驗,但非人人都有感悟,同樣的體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以至才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行為。所以,感悟是人認知過程的核心,決定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關鍵就在於有沒有感悟,產生什麼樣的感悟。一個人的感悟比他擁有的知識更重要,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在於同樣的體驗會有不同的感悟。
人的認知過程就是信息的“輸入→加工→輸出”的過程:體驗(信息輸入)→感悟(信息加工)→思想(信息深加工)→語言(信息輸出)。體驗和語言是有形的,感悟和思想是無形的。體驗和語言可以感受到,思想和感悟看不見摸不著。大腦相當一個信息加工處理系統,感悟和思想就是由大腦完成的。
感悟源自體驗,體驗來自實踐。體驗就是各種信息的輸入,體驗的渠道很多,譬如:可從大自然中體驗,或從人類社會中體驗;可從歷史事件中體驗,或從現實社會中體驗;可直接體驗,或通過媒介體驗;可從親身經歷中體驗,或從別人所為中體驗;可從自己犯的錯誤中體驗,或從他人所犯錯誤中體驗;可從有字書中體驗,或從無字書中體驗…所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對同樣的體驗為什麼會有不同的感悟,是因為每一個人存在模式的不同,不同的存在模式就會產生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感悟就會產生不同的思想。人的“感悟”是在一定的存在模式支持下進行的,選擇不同的存在模式就會生產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必然會表現輸出不同的語言。第一存在模式生產“自然我”的思想;第二存在模式生產“當然我”的思想;第三存在模式產生“超然我”的思想。譬如同樣是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小孩見了會想到吃(自然我),商人遇到了就會想到錢(當然我),而牛頓看見了卻想到地心引力(超然我)。
有一個“楚人失弓”的故事被道、佛、儒諸家用來闡述其思想。《呂氏春秋》是這樣記載的: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對於楚人失弓事件,老子和孔子有不同的感悟。孔子的感悟是“去其荊而可矣”,表現了儒家人與人平衡的思想。老子的感悟是“去其人而可矣”,表現了道家天人平衡的思想。
一個人對事物的胸襟、境界不一樣,就會產生不同的感悟。楚人的“荊人失之,荊人得之”僅僅胸懷楚國,有此感悟是因為楚人有超然於個人利益的境界。孔子的“人失之,人得之”已胸懷天下,孔子有如此感悟是因為孔子已超然於國家利益,達到“大同”的境界。而老子的“失之,得之”則胸懷宇宙。老子有如此感悟是因為老子已超然於人類名利,達到天人和諧的境界。
人類認知事物有一個誤區,總以為“只有複雜的才是好的”、“東西愈複雜愈好”。針對此誤區,作者認為認知事物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將複雜問題簡單化。”複雜只是事物的表象,簡單才是事物的本質,簡單的東西更加合理,簡單更有利於存在。人們只有從系統複雜表象的體驗中,感悟出系統簡單的本質,才會有正確的思想和語言。大道至簡,真理、真言本來就不複雜。
人類社會有一個毛病,就是將簡單問題複雜化。我們在認識人類系統時,如一味往複雜方向想,就會愈想愈複雜,愈想愈糊塗,非累死自己不可。所以,認識名利系統的重要原則是把人為弄複雜的東西還原為簡單:簡單→複雜→簡單。當你把眾人顛倒的事情重新顛倒回來看時,或許就會恍然大悟:世界原來如此簡單。

時間方法

系統的存在離不開空間和時間,平衡的系統是時空的同一——宇宙萬物 “平衡→不平衡→新平衡” 的循環過程都鑲嵌於“過去→現在→未來”之中。系統之間都有著在同一時間內的橫向聯繫,及在同一空間內的縱向聯繫。空間是一切具體場所方位——特點是廣延性和三維性;時間是一切具體時刻——特點是持續性、一維性和不可逆性。
“過去”是“現在”以前的過程,“現在”是一個時點,“過去”形成“現在”的系統,系統的“現在”決定系統的“未來”。我們可通過分析系統的“過去”來判斷系統的“現在”,通過系統的“現在”去預測和把握系統的“未來”。人類習慣把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年度作為時間周期,以年為時點,以上年為“過去”,以下年為“未來”,進行總結、分配、計畫等活動。
——分析過去
系統的現在是由過去形成的,有什麼樣的過去就有什麼樣的現在。系統過去存在的時間越長,往往越能適應外部環境變化,並形成合理的內部結構。宇宙萬物各有不同的生命周期,系統處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結構和平衡。
對系統過去的分析包括:在環境中自然位置的變化趨勢;系統內部結構及自我平衡機制的形成;系統與相關對稱方的關係。通過分析系統的過去不但要得出系統能存在的原因,還應找到系統不平衡——不利存在因素形成的原因。分析過去找原因是為了更好地認識系統的現在,而認識現在是為了系統未來更好地生存。
分析過去屬於系統反饋機制——用系統過去的結果來調整系統未來的動作就是反饋。對個人來說,負反饋就是自我完善機制,通過反省錯誤,分析原因,未來不犯同類錯誤就是一種“負反饋機制”。一個人犯錯誤是正常的,而不犯錯誤是反常的;一個人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犯同樣的錯誤,最可怕的是重複地犯同樣的錯誤並固定為習性,決定個人命運的應當是習性而不是性格——習性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不在犯不犯錯誤,而在於少犯同類錯誤。
——認識現在
現在存在的系統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存在就是合理——合理就是平衡。特別是對自然存在的系統,不可只從自身利益角度就輕易否認其合理性。系統的這種合理性表現在各層面上的平衡:系統在環境中有自己的自然位置——系統都是在一定環境下存在;系統的內部結構能自我平衡;系統與自己的對稱方保持平衡。我們不但要歸結系統存在的合理性,更要發現可能導致系統與環境、系統內部結構不平衡的因素。認識現在是為了預測和把握未來。
佛教三世因果經講:“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如將其中的“世”改為“時”就可解釋為:系統“因”過去而形成現在的“果”,又會“因”現在形成未來的“果”,所以,現在是過去通往未來的連線點。現在既是過去的結果,同時又是未來的原因,且每一個現在都立即成為過去。任何人都沒有辦法預見明天,只能做好今天應做好的事,以應對明天。過去無法改變,未來取決於現在,可見對個人而言 “現在”——活在當下是最重要的。
——把握未來
系統的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隨機因素,系統未來目標的實現取決於自身適應環境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預測和規劃系統的未來包括:外部環境的變化趨勢;在環境中自然位置的軌跡;與外部環境平衡的能力;內部結構及自我平衡機制;系統對稱方的變化趨勢。預測未來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未來,與未來環境保持平衡。
作者運用一般平衡論的“平衡層次”和“事物對稱”理論,演繹了一個“長短利害分析模型”。在規劃未來時,系統至少應對以下三個層面的六點問題進行分析:
●分析自身內部結構①自身有哪些長項?②哪塊是自身的短板?
●分析對稱方③對手有哪些長項?④對手的短板是哪塊?
●分析外部環境中存在的⑤有害因素——風險有哪些?⑥有利因素——機會又在哪裡?
★★長短利害分析模型
層次內部結構對稱方外部環境分析①長項;②短板
③長項;④短板⑤風險;⑥機會方法計畫→行動→反思→改進識別→評估→反應→措施識別→評估→反應→措施對策揚長避短 楊長補短 取長補短 避長攻短抓住機會 控制風險
清楚自身的長項和短板,就可以採取揚長避短,做適合自己做的事,同時還要修補自身的短板——因為木桶的盛水量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木板。對稱方包括合作方和競爭方,清楚競爭對手的長項和短板,你就可以避其所長,攻其所短;如果是合作方則用其所長,避其所短。通過機會識別,風險評估,就可更好地趨利避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人生如何把握未來?筆者歸結為以下八點:
①是以生存為目標,凡事不貪不懶,永遠不忘生存目標。
②有一個不斷完善自我過程,不犯同樣的錯過,少犯同類的錯誤。
③識別有害生存的事件,既能應對風險,又要發現機會。
④合理利用生存資源,不可浪費資源。
⑤儘量多學一點有利於生存的技能,技多不壓身,凡事有備而為之。
⑥主動適應環境,做到與時俱化,包括順應自然和社會規則;
⑦建立信息渠道,及時獲取生存信息。
⑧做事不怕吃苦,做人不怕吃虧。

醫生方法

比方醫生看病的方法:第一步是提出問題——何病——是什麼?第二步是分析問題——病因——為什麼?第三步是解決問題——處方——怎么辦?
——提出問題
分析一個系統的第一步是先要提出問題,所謂“問題”就是事件現狀與標準之間的差異,以及因這個差異可能對主體目標造成的風險。所以,提出問題需要四個要件:事件+標準+現狀+風險。事件現狀偏離標準且存在風險就是問題。發現一個問題可分四個步驟:檢測事件現狀→將現狀與標準比照→得出差異程度→差異可能造成的風險。任何“問題”都是相對主體目標而言的,只有當事件的現狀與標準的差異對主體目標存在風險和危害時才算問題,雖有差異但沒有風險就不算問題。
系統不同、環境不同都會有不同的標準。標準應當服務和服從於系統目標。對人類而言,標準可分為生存標準和名利標準,譬如人體的血壓、溫度、心跳等屬於生存標準,而象法律、道德、風俗、文化等都屬於人的名利標準。不同的存在模式有不同的標準,也會提出不同的問題。
“自然我”用的自然是生存標準,不符合生存標準就是病。生存標準是生命系統自然進化和適應的結果,生存標準合理、簡單、持續。醫生就是藉助適當的儀器和工具,檢測出血壓、溫度等生理現狀的數據,對照標準數據找出差異,差異超出正常範圍就是病。一個人的生理現狀偏離標準就有問題,醫生就是通過生理上的“差異”,並運用專業判斷來發現患者的毛病。
“當然我”用的當然是名利標準,提出的當然是名利問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之一就是各人的標準不同。名利標準是名利主體爭鬥博弈的結果,具有不合理、複雜、不可持續性。各利益主體都是站在自身利益上來制定名利標準,名利標準沒有是非,只有成敗,應當選擇一個適當的版本。所謂“適當版本”應是有利於平衡的名利標準,包括人與自然、各利益主體之間的平衡。
——分析問題
分析問題就是分析現有事件狀況,分析問題的前因後果,是解決問題的基礎。所謂“前因”就是現有事件存在問題的根源,“後果”則是因為現有問題而導致未來的不確定性事件。“前因”生成現在的“果”,現在的“果”又是“後果”的“因”。現有事件存在的“問題”既是“前因”的“果”,同時也是“後果”的“因”。事物的運化過程總是因果對稱、因果循環、因果平衡、因果玄同。事物的“前因→現狀→後果”環環相扣,任何“問題”都是事物“因果鏈”上的一個環節,所有問題的合力就是所謂的“業力”。
然而,要找到問題的病根取決於分析方法。一般平衡論中提出的“三個存在模式”及“三我一體”、“五個平衡規律”、“三個平衡層次”、“三個平衡工具”等思想和理論可以詮釋宇宙萬物、人間萬態。一般平衡論的思想和方法用於分析事物存在的問題,對尋找系統毛病的原因應當是非常實用的,因為系統有毛病的實質就是不平衡,而導致不平衡的原因恰恰是有悖平衡法則。
本編的“環境—系統—要素”、“物質—能量—信息”、“輸入—輸出—反饋”、 “過去→現在→未來”、“目標→工具→結果”、“目標→過程→結果”、“體驗→感悟→思想”等組方法和概念,對分析問題很管用。譬如, “病因”一定與“過去”有關——就用到了時間方法;“病因”往往是病從口入——與輸入有關——就用到了反饋方法;“病因”一定與環境相關——就用到了系統方法;“病因”一定由過程而來——就用到了過程方法;如此等等。
人們往往看到問題的表象卻看不到問題的本質,不知產生問題的原因,而這些組方法及概念正是認識、分析和探究事物的有效方法和工具。將認識和研究的對象看著一個“系統”,把這個系統放在一定的“環境”平台上,綜合運用系統方法、結構方法、過程方法等來分析研究,就可找到系統的病因。
——解決問題
針對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方案。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抓住問題的本質,高明的醫生應當是根據病因對症下藥,既簡單、節約,又治表治本。解決問題的實質是幫助系統恢復原有平衡或形成新的平衡。自然系統的目標是求存求活,總會自然而然地趨於平衡;人類系統的目標是求名求利,總是當然而然地趨於不平衡。人類需解決的問題不外乎是人與環境的不平衡、人與人之間的不平衡、以及人本身的不平衡。一般平衡論提出的存在模式平衡法則等思想,不但告訴人們認識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提供了方法,而且還為人類實現自身平衡指明了方向。
解決個人不平衡的方案,請參照本書第二編中有關“三我一體”部分,作者列出的個人存在模式對醫治個人不平衡問題肯定實用。解決問題的方案只求適當,適當的解決方案就是好方案。但一般平衡論僅僅可為人的生存問題提供支持,對求名求利卻無能為力,事實上,人類所有的求名求利方案都是飲鴆止渴——如同吸毒去癮一樣。
以上的“提出問題(何病)→分析問題(病因)→解決問題(處方)”醫生方法是分析處理問題的基本套路,加上“過去→現在→未來”時間方法組合使用,這就好比是做人、做事、做文章的入門鑰匙。你有了此鑰匙,不論從醫、從學、從商、從政…還是搞調研、寫論文、寫總結、編計畫…都可入門,三十六行,行行如此。

工具方法

一般平衡論認為,系統在環境中為實現目標所藉助的外部事物都是工具。工具是支持主體實現目標的外部事物,包括;物器、理論、方法、手段、人力…系統利用這些作為自身功能的延伸。人類在剩餘智慧平台上的概念、邏輯、語言、文字、方法、技術等都屬於工具。一般平衡論中的“存在模式”、“平衡法則”、“平衡層次”、“平衡方法”等簇概念和理論,也是人們破譯宇宙萬物、詮釋人間萬態、改進人類自我的工具。
工具本身也是一般系統,具有自己的特定結構和功能,有適宜運用的環境,有與其它工具的配合。工具都有特定的用途——功能的輸出。系統存在於一定的環境中,環境決定結構,結構決定功能,功能反作用於環境。在第一存在模式下,系統通過工具(結構或功能)來實現求存求活目標。在第二存在模式下,人類系統通過工具來實現的主要目標是求名求利。
目標是主體的目標,主體是一個系統,主體可以是一個人、一個組織、一個生命、一個種群。目標可以是為生存,還是為名利。目標是系統本能和需求的具體化,萬物都有存在智慧,在此基礎上,萬物的本能是求存在,生物的本能是求活命。人類不但有生存智慧,還具特有的剩餘智慧,所以人類具雙重目標:求存求活目標和求名求利目標。工具由主體控制,主體的目標決定著工具的性質,同樣的工具,用於不同的目標,就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選擇適當的工具——適當是指工具功能與目標對稱,即恰到好處地完成目標。工具是為完成目標服務的,工具沒有高級或低級,也不在於簡單或複雜,只有適當不適當,適當的工具就是好工具。漢代東方朔說:“干將、莫邪,天下之利劍也,將以補履,曾不如一錢之錐。” 筷子由兩根小木棍簡單的組合,人類不知用了多少萬年,至今仍是最有用的工具。
正確使用工具——包括技能正確和方向正確。首先是工具使用折方向正確,工具用在什麼地方,同樣的工具用錯了方向,結果完全截然相反。工具應當有利於人類可持續生存。其次是使用技能層面,你的技能和熟練程度與工具功能相對稱,不論什麼樣的工具,都離不開技能。同樣的目標、同樣的工具,但不同技能的人使用會有不同的結果。個人、組織的生存競爭能力,就在於擁有什麼工具,會使用什麼工具。
實現目標離不開工具,主體實現目標的過程,往往需多種功能的工具組合使用(九組平衡方法就屬一套組合工具)。你不僅從小工具箱中選擇所需要的工具,還要從現成的大工具庫中,“拿來”為己所用。為完成目標,你需事先準備好工具,磨刀不誤砍柴工;為完成專門的目標,還需製造、準備專門的工具。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專業之間的分工、群體之間的不平衡,主要體現在工具上——擁有、掌握和運用的工具不同。
平衡方法
工具使用是一個過程:你主導著目標→根據目標選擇適當的工具→正確使用工具→達到預期的結果→完成你的目標。運用工具既是過程,也是要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作為一個要素,應有助於達到預期結果,有利於提高效率、節省成本。作為完成目標過程中的重要資源,對工具要合理使用,而不是濫用。人類最大的錯誤就在於——為了自身的貪婪而濫用工具。
目標決定工具,工具反作用於目標,兩者相互推進:原目標→工具進化→新目標。人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工具,你有什麼樣的工具就會設定什麼樣的目標。工具是時代的產物,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工具,人類從幾百萬年的木棒、石頭工具,到幾千年來金屬工具,再到近二百年來的機器工具,形成了以原工具製造新工具的工具鏈——不斷製造出新工具——多種材料組合成不同的工具。
一般平衡論認為,任何系統都有求存在的目標,都有實現存在目標的工具。人類與其它生命的本質區別並不是有無工具,而是人類有生存智慧的同時還擁有剩餘智慧,所以,人類持有複雜的工具,並用於求名求利。其它生命系統只有生存智慧,所以,其它生命系統只有簡單的工具,而且僅僅是用於生存。
工具方法對人的生存有四點啟示:
①生存目標:工具是為你生存服務的,你既不必成為他人的工具,更不要成為工具的工具。
②適當選擇:根據目標選擇適當的工具,適當的工具就是最好的工具。
③正確使用:多掌握一些工具的使用技能,藝多不壓身,藝高人膽大,運用工具的技能代表著你的工作能力和生存能力。
④建立工具庫:不但要建立一個自己的小工具箱,還要能從人類大工具庫中篩選適當的工具,現成“拿來”完成自己的目標。

控制方法

系統在實現未來目標過程中遇到很多不確定性事件,有些事件對目標有利,有些事件對目標有害。有利於目標實現的事件就是機會;有害於目標實現的事件就是風險。風險的本質是系統的不平衡,機會與風險是對稱的。這裡的“控制”就是一個既要抓住機遇,又要應對風險的過程——主體通過控制過程來實現自身的目標。控制是對實現目標過程中不確定性事件的控制,控制方法包含“識別→評估→反應→措施→反饋”等環節。
——識別
識別是對系統在實現目標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事件進行定性分析,哪些是有利事件,哪些是有害事件。譬如,個人在實現生存目標過程中,哪些有害健康的事件,哪些影響快樂的因素,哪些事件會破壞自由。哪些事件是可以接受的,哪些事件是無法接受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有害事件識別的愈充分,對碰到各種困難估計的愈準確就愈主動。人最大的風險是不能識別風險。由此類推,還有:人最大的失誤是不知道失誤會發生在哪裡;人最大的毛病是看不到自己有病;人最大的失敗是不知道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最大的危險是不知道會遇到什麼危險;最大的錯誤是犯重複的錯誤;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存在什麼問題;等等。所有這些都是“識別”問題。
平衡方法
——評估
評估是對識別的事件進行定量分析,有利事件——能利到什麼程度,有害事件——能害到什麼程度,對目標的影響有多大,出現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何時何地出現。事前對困難和風險應有充分的估計,特別是對哪些重要風險事件需進行認真地評估。任何風險的背後都存在著不平衡。
譬如,對個人生存而言,對所有危及自身生存的重要風險事件,均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事關生存無小事,一失足成千古恨。低估風險會導致目標失敗,高估風險則有可能會放棄目標。如孫子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反應
反應主要是對評估的有害事件採取怎樣的策略,如風險不能控制或不能承受就應調整目標,切不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對危及自身生存的風險事件一定要想辦法迴避,如風險可以控制和承受就要想辦法減輕其危害。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合理利用資源也是實現目標的重要方面。
——措施
措施相當於“招”,是對可以承受的有害事件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當有害事件出現時有“招”對付它,以減弱不利因素對系統實現目標的負面影響,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特別是對那些危及生存根本的風險事件要有有效的應對措施。個人應對措施與風險之間要保持平衡,措施不及則不足以抵擋風險,措施過度則浪費資源。
——反饋
控制方法屬於一種負反饋——系統輸出起到與輸入相反的作用,使系統輸出總是朝著接近系統目標方向運動。負反饋是一種通過信息反覆調節來尋求平衡的過程。控制方法依賴於全面、準確和及時的信息。正確的輸出依賴於正確的信息,錯誤的信息輸入只能有錯誤的輸出。但未來事件的信息,對人類永遠是不對稱的——無人可以知道未來。
上述“識別”環節重在全面,知道風險在哪裡?而“評估”環節重在準確,知道風險多大?“措施”環節重在適當,針對風險採取怎樣的防範措施?這裡的“識別→評估→措施”與前面醫生方法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異曲同工之妙。事實上,控制方法從“風險”角度,以過程方法為主線,綜合運用了上述的系統方法、結構方法、反饋方法、醫生方法等多種平衡方法。在“識別→評估→反應→措施”各環節都離不信息反饋。系統實現目標的過程也是系統結構不斷變化的過程——系統在不同時點上的結構。

過程方法

系統都有自己的目標,不同的系統有不同的目標,同一個系統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環境有不同的目標。系統的目標是由其存在模式決定的:自然系統屬第一存在模式,目標就是求存求在;生命系統同樣是第一存在模式,目標是求存求活;而人類奉行第二存在模式,所以人類的目標就是求名求利。
過程是系統的縱向聯繫,是系統趨於平衡或不平衡的軌跡。目標的實現需要過程——目標是過程的結果。過程和過程之間存在著相互的關聯和作用,一個過程的輸出可成為下一個過程的輸入,認識這些過程之間的聯繫和相互作用,稱之為“過程方法”。過程方法是相對要素方法而言的,包含了上述系統方法、要素方法、反饋方法、時間方法、醫生方法、控制方法的綜合運用。
系統是一定環境中的系統,系統實現目標的過程總在環境中進行。系統實現目標的過程就是與環境相適應——在環境中求得自然位置——與時俱化——求平衡的過程。平衡就是存在,生命在於平衡。過程是系統從平衡到不平衡,又從不平衡到新平衡循環——是一個結構到另一個結構——一個功能到另一個功能的過程。
過程可看作是一串連利用資源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活動,這一串連活動是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的。過程方法的核心應當是如何合理利用資源問題。資源是一個廣泛的概念,譬如,企業的資源是人、財、物。一般平衡論按不同的存在模式將資源分為“生存資源”和“名利資源”:生存資源用於滿足人的生存需要;而名利資源則用於滿足人特有的名利需要。
對生命系統而言,如何合理、有效利用所在環境中的各種生存資源,應當是實現其生存目標的重要內容。對個人而言,為了求存求活而獲取的資源屬於生存資源,為了求名求利而獲取的資源屬於名利資源。在第二存在模式下,人類總會為了占有更多的名利資源而濫用生存資源
過程的結果就呈現目標。結果有成有敗,目標實現了屬成功,沒有實現則屬失敗。作者將成功分為結果取向和過程取向:以結果實現了目標為成功是結果取向;以過程實現了目標為成功是過程取向。萬物的目標就是求存在——只要結果是存在目標就實現了;其它生命的目標是求生存——只要結果是活著就無它求了;而人類的目標則是求名求利——似乎永遠實現不了。人往往因求得名利失去生命,求名利不得反而得到生存。
過程決定結果——有什麼樣的過程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同樣,目標決定過程——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會什麼樣的過程。過程是絕對的,結果是相對的,結果僅僅是下一個目標的過程。結果實現目標就是成功,結果未達到目標則是失敗。結果是過程的必然,通過觀察事物發展的過程,大致可判斷會有什麼結果;反之,知道了事物的結果,也可大致分析和還原它的過程。
平衡方法
過程方法應當是“計畫→行動→反思→改進”的持續循環。首先是在對實現目標過程中存在的不確定性進行評估的基礎上,制定行動“計畫”;然後按照計畫開始“行動”,執行計畫;第三,在行動中還應對計畫和行動本身進行不斷地“反思”,及時發現存在的不足,總結經驗教訓;第四,及時進行“改進”,不斷完善自我。系統需要在“計畫→行動→反思→改進”不斷循環中得到持續改進和自我完善,以確保系統目標的實現。系統的自我完善機制比完美的系統更重要。自我完善機制實質上屬於負反饋系統。
系統在實現目標過程中充滿著不確定性:機遇與挑戰同在;機會與風險並存。上述控制方法中的“識別→評估→反應→措施”運用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事件的控制,目的是為了發現機會,控制風險。首先要“識別”風險,還要發現機會;接著是“評估”風險大小;第三,根據風險大小做出適當的“反應”;第四,有針對性地設計並執行適當的“措施”去對衝風險。“識別→評估→反應→措施”是系統實現目標過程中的一種控制風險的方法和思路。
由過程方法示意圖可知,主體成功實現目標有六個要點:
①有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系統的自我完善機制比完善的系統更重要;
②建有一個風險管理體系,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既能發現機會,又能控制風險;
③組織和整合資源,尤其是合理利用資源;
④選擇適當的工具,並能正確使用,工具只有合不合適,不分好壞,合適的工具就是最好的工具;
⑤主動適應環境,做到與時俱化;
⑥及時獲取準確的信息,建立負反饋機制,並嵌入整個控制過程。
上述過程方法模型可用於組織的各種行動計畫的編制:按照“系統→過程→目標”的過程方法來思考、組織和編寫。首先明確本次行動所要達到的總體目標,應將總體目標分解成具體目標。第二步是分析評估環境有不確定因素。第三步是制定為實現目標所作出的行動計畫,具體行動計畫至少應包括在何時?由何人?在何地?完成何具體目標?第四步,完成目標過程中的資源、工具做如何安排?信息反饋的渠道?各具體目標全部完成,就應達到行動的預期結果。行動計畫應當是一個可以執行的工作程式和指南。
在過程方法的運用中,應堅持“抓重點”原則,所謂“重點”就是事件與目標有較高的關聯度,少數重點事件往往是決定著目標的實現。重點原則要求我們在實現目標過程中,將那些與目標關聯度大的事件,當做“關鍵點”或“關鍵單元”或“關鍵要素”來抓。風險和機會源自不平衡,“抓重點”就是從系統三個平衡層次切入,“重點”也是一個平衡體系中的平衡點。重點是過程中的重點,過程是由一個個重點構成的過程。重點原則的意義在於,可使我們更合理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資源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對個人而言,無論是做什麼工作,上述“計畫→行動→反思→改進”四個環節,都應遵循的基本套路。計畫也是一種預先籌劃和準備,不論是為了生存而競爭,還是為了名利而博弈,必要的計畫和準備都是必要的。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而災禍總是光顧無準備的人。漫漫人生路,處處有風險。人的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上述的“識別→評估→對應→措施”,可用來分析和控制人在生存中所面臨的種種不確定性事件——準備應對風險的一種思路和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