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鎮(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下轄鎮)

平南鎮(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下轄鎮)

平南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位於靈山縣西北部,距縣城16公里,東北、西北與橫縣為鄰,西面與煙墩鎮東南面與三海鎮相連。

平南鎮總面積112.99平方千米,2013年末,下轄1個社區、19個行政村。總人口196067人(2017年)。2013年,該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46億元,工業總產值3.6億元。

平南鎮境多為連綿的丘陵山地,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溫和,雨量充沛,盛產荔枝板栗柑橙茶葉龍眼柿子、三華里等農特產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平南鎮
  • 外文名稱:Pingnan Town
  • 行政區類別建制鎮
  •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9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平南社區
  • 電話區號:0777
  • 郵政區碼:535422
  • 地理位置:靈山縣西北部
  • 面積:112.99平方千米 
  • 人口:196067人(2017年) 
  • 方言靈山話、粵語、客家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桂N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農業,工業,商貿,社會事業,郵政通信,教育事業,文化生活,醫療衛生,交通,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今平南鎮屬平南練。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除團練建制,縣下設區設鄉,平南鄉屬第四區(駐地平南圩)。
平南革命烈士墓平南革命烈士墓
民國三十年(1941年),實施新縣制,全縣設4個區,平南鄉屬第一區,轄8個保78個甲。
1949年12月靈山縣解放,縣下行政區域劃分為5個區,平南鄉屬第三區。
1957年9月至1958年7月,撤區並鄉和實行大鄉建制,成立平南鄉。
1958年9月,成立平南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撤銷人民公社,恢復鄉鎮建制,復稱平南鄉。
1994年1月,平南鄉改稱平南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平南鎮下轄塘肚村大洋村石基村、北峽村、大賓村、大山塘村、三里村平南村、駕馬村、金銀村、硤木村、古僚村、白花村、桃禾村、勒菜村、楊梅村、嶺平村、新魁村、魯塘村等19個行政村和平南社區1個社區,鎮政府駐平南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南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西北部,距縣城16公里,東北、西北與橫縣為鄰,西面與煙墩鎮、東南面與三海鎮相連,全鎮總面積112.99平方千米,鎮中心大致位於北緯22°30′,東經109°12′。

地形地貌

平南鎮境多為連綿的丘陵山地,坡度較緩,地面崎嶇不平,海拔一般在200~550米之間。

氣候特徵

平南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2.6℃,年降雨量1745.6毫米,年日照時數2241.5小時。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平南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花崗岩
森林資源
截至2010年末,平南鎮有林面積達10.91萬畝,其中松類4.92萬畝,森林覆蓋率65%以上。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196067人。民族以漢族為主。

經濟概況

綜述

2013年,平南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4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978元;工業總產值3.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5億元;財稅收入1334萬元。

農業

2013年,平南鎮有耕地面積2597公頃,農業產值1.4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978元;水稻種植面積2776公頃,糧食總產量1.87萬噸;2013年年末有林面積7590公頃;水果面積2850公頃,總產量2.10萬噸,其中荔枝4750噸;生豬存欄2.14萬頭;家禽存欄37.05萬羽;肉類總產量3571噸;水產品產量1257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荔枝、龍眼、蔬菜、糖蔗、香蕉、芒果等;特色農業經濟茶葉、人工養蛇等,其中人工養蛇達2萬條;茶園面積384.47畝,總產量387噸。

工業

2013年,平南鎮工業總產值3.6億元,以竹編、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行業為主;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個,產值2.83億元。

商貿

解放前,平南境內有平南和白花2個小圩場,是農副產品、手工業品和生活用品集散地,主要經營棉布、針紡織品、五金、日雜、中西醫藥、副食品以及本地土特產品。解放後,20世紀50~60年代,供銷合作社、食品購銷站、藥材購銷站、百貨商店等一些集體商業和國營商業相繼成立。20世紀80年代以後,國家允許農民經商,個體商業迅速發展。1994年,全鎮有個體工商業530戶,從業人員636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6000多萬元,主要經營日用百貨、針織品、副食品、糖菸酒、餐飲、修理等。2010年,全鎮有集貿市場3個,分別設有肉類、蔬菜、家禽、生豬、成衣等專業市場,從事批發、零售和餐飲業的人員達約800人。2013年,全鎮有集貿市場3個。

社會事業

郵政通信

民國十四年(1925年),平南設郵政代辦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開始通縣內電話。1957年2月,設平南郵電所。1959年11月,設公社郵電局。1964年,稱平南公社郵電支局。1992年5月,平南鎮256門程控自動電話開通使用,同年10月,靈山至煙墩3路載波恢復開通使用,增加電路2條。1994年9月,將原開通的模擬程控改為數字程控開通使用。1998年建成無線尋呼“127”台平南基站。1996年,實現農話通信光纜化。2010年,全鎮19個村委會均設有郵政投遞業務,程控電話通往鄉村,行動電話信號覆蓋全鎮。

教育事業

宣統元年(1909年)創建時代國小堂,設在平南圩。宣統二年(1910年),創建然藜劉族初等國小堂,設在大賓村。民國時期共有國小7所。解放後,各行政村均辦有國小。1956年創辦平南初級中學(國小附設國中)。
平南鎮國小在舉行活動平南鎮國小在舉行活動
2010年,全鎮有幼稚園、託兒所5所;國小19所,在校學生5845人,教師269人(不含代課教師);初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2448人,教師104人(不含工人)。
2012年,平南鎮有國小18所,在校生5000人;中學1所,在校生1914人;幼稚園、託兒所18所。

文化生活

解放前,平南地區民俗文化主要有舞獅舞龍舞春牛、唱山歌和唱採茶等活動。解放後,1953年,電影開始進入圩鎮放映。1959年,建立公社廣播站(1994年改名廣播電視站)。1985年,辦有農民廣播學校;1993年,建立電視差轉台,同時建立衛星地面接收站。2010年,鎮內有文化站1個,農村有線電視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平南鎮衛生院始建於1958年10月,當時只有平房5間,面積約80平方米,有醫生1名,護理員1名,設備簡陋。之後,政府逐漸撥款購置醫療設備和配備醫務人員,並於1974年興建一幢2層占地面積210平方米的門診樓。2002年又建成一幢建築面積1200多平方米的門診、住院綜合大樓。2001年,平南鎮衛生院被衛生部授予“一級乙等衛生院”稱號。2010年,全鎮有衛生院1所,醫生17人,病床30張。設有中西醫門診、燒傷科、內(外)科、婦產科、檢驗科、五官科等科室。有村級衛生室19個,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4.54萬。
2012年,平南鎮有衛生院1個,醫生29人,病床40張;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5.75萬人;全鎮各村均建有醫療衛生室。

交通

平南鎮對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境內有209國道橫縣至靈山路段和邕靈公路穿越。截至2014年,該鎮公路里程為50公里,二級公路5公里,四級公路45公里。
平南鎮平南橋平南鎮平南橋

著名人物

王旭林(1923~1974),大直那天村人。1939年秋考入廣東省立欽州師範。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前,歷任欽防農民翻身總隊第四大隊教導員、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團副團長、團長、中共欽縣工委委員、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工委書記兼二十一團政委、欽縣支前委員會主任等職。解放後,歷任欽縣副縣長兼軍管會主任、縣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中共湛江地委宣傳部副部長,廣東省民族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等職。“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4年7月24日逝世,終年51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