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實施意見

《常州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實施意見》是2006年常州市人民政府發布的實施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州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實施意見
  • 發布單位:常州市人民政府
各轄市、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公司、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把節約資源這一基本國策落到實處,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兩個率先”目標的順利實現,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現就我市建設節約型社會提出如下意見:
一、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節約優先的方針,以發展促節約,以節約保發展,圍繞節能、節地、節水、節材、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六個方面,突出抓好生產環節和建設環節的資源節約。依靠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切實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推進經濟成長方式轉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法治和制度為保障,加強引導和管理,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節約型社會建設,形成節約型的發展理念、增長方式和消費方式,促進常州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總體目標
  到2010年末,我市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耕地保有量達到省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5%。全社會資源節約意識明顯增強,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資源節約技術和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生態環境明顯好轉,節約型社會的政策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
  二、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重點工作
  (一)大力推進能源節約
  1.突出抓好工業節能。做好鋼鐵、電力、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業和企業的節能工作,重點抓好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企業,定期開展能源平衡測試,提出節能降耗目標和措施,加強跟蹤和指導,力爭上述行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左右。改造和淘汰高耗能的爐窯、風機、泵、電機等通用耗能設備,對鐵合金冶煉、電鍍、水泥、化工等行業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企業,實行單耗與能源價格聯動,促使其技術改造和淘汰落後。依法加強對年綜合耗能3000噸標準煤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合理用能評估,新上項目必須達到行業節能標準。
  2.推動建築節能。按照節能省地型的要求,進一步推進我市新建民用建築節能工作的實施意見,強化實施建築節能各方主體的職責和義務,從設計、施工、監理、質監等多個環節加強管理,推動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築節能。積極發展建築節能新材料、新工藝和新產品。
3.減少交通運輸能耗。制定適合我市特點的機動車能耗、排放和淘汰標準,引導使用高性能、小排量、低排放的汽車,加快淘汰油耗高、污染重的老舊汽車,在黨政機關和公交、交通運輸行業率先實施。推廣使用清潔燃料,公共汽車在2—3年內基本改用天然氣,計程車行業推廣使用天然氣。
  4.引導商業和民用節能。在公用設施、賓館商廈和居民住宅中推廣高效節電照明產品。在全社會倡導夏季用電高峰期間,室內空調溫度提高1—2攝氏度,辦公室、會議室等辦公區域的空調溫度設定夏季不得低於26攝氏度,冬季不得高於16攝氏度。貫徹《能源效率標識管理辦法》,依法加強對空調、冰櫃等產品強制性產品能效標識管理,擴大節能產品認證,嚴格實施國家用能產品能效市場準入標準。
  5.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以養老院、醫院、學校等為重點,積極推廣太陽能利用設備,結合居民小區和小城鎮建設,建設一批太陽能與建築一體化示範工程。積極推進我市風力發電設備製造、生物質能發電、太陽能發電等一批新能源項目,促進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
  6.加強節能管理。編制全市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和分年度實施計畫,落實保障措施,明確支持重點,引導企業實施節能降耗改造。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和崗位責任,加強能源計量、統計和考核工作,建立完善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開展節能型企業創建活動。
  (二)加強土地節約和集約利用
  1.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和《江蘇省基本農田保護條例》,採取嚴格措施,有效保護基本農田。嚴格農用地轉用計畫和土地徵收審批管理,堅決落實耕地“占一補一”制度。進一步清理整頓磚瓦窯業,嚴格控制毀田燒磚。
  2.加強用地規劃管理。做好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編和執行。變“土地圍繞項目”為“土地供應引導需求和規模、方向”,對所有新增項目實行嚴格的用地預審,核定用地規模,對達不到規定投資強度的項目和能耗高、污染大的項目,土地管理部門不予供地。開發區工業項目用地每畝土地的實際投入不得低於250萬元。
  3.加快工業向園區集中。按照市政府《關於推進中心城區工業企業搬遷的試行意見》,開展中心城區工業企業搬遷,動員和鼓勵污染大、能耗高的企業實施搬遷,明確除工業集中區以外城區一律不再新建工業項目,2010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心城區範圍內現有污染企業的搬遷。鼓勵標準廠房建設,提高我市各開發區的土地利用率,容積率不得低於國家規定的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
4.推進農民居住向城鎮集中。按照“三個集中”的要求,開展農村村莊整理,通過復墾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同時利用市場化手段開展“城中村”改造試點,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改善農民的居住條件,提高農村城市化水平。
  5.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市場機制配置土地資源,運用地價槓桿調控土地市場,促進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全面落實經營性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積極探索工業用地的公開競價出讓辦法,全面推進國有土地使用租賃制,完善現行供地方式。加強建設用地跟蹤管理,切實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積極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制度改革。
  (三)深入開展節約用水
  1.加強高耗水行業用水管理。對所有高耗水行業的取水戶進行裝表計量,實行計畫用水管理。對年新水量超過10萬立方米的用水企業,要按國家標準進行水量平衡測試,完善節水措施,進一步提高工業用水的重複利用率。
  2.強化城市節水管理。繼續推行居民用水“一戶一表”改造,加強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改造,進一步降低管網漏失率。大力推廣節水型器具,重點抓好機關、賓館、學校、醫院等公共用水單位的節水型器具推廣和使用工作。
  3.試行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建築施工、綠地澆灌、市政環衛、景觀環境等用水提倡使用中水、雨水和江河水,逐步減少將自來水用作綠化和環衛用水。推廣建設雨水、生活廢水收集與處理回用設施,促進再生水利用。
  4.大力推廣農業節水。繼續搞好節水防滲渠道建設,推廣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水稻淺濕灌溉等節水灌溉方式及雨水集蓄利用、自動化管理等技術。
  5.抓好節水型社會建設。繼續組織實施節水技改項目,開展節水型產品認證工作,推廣使用節水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在全市進一步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節水型社區工作,2010年完成武進區省級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積極創造條件,及早創建省級節水型城市。
  (四)積極推進原材料節約
  1.加強重點行業的原材料消耗管理。嚴格執行設計規範、生產規程、施工工藝等技術標準和材料消核制度,減少損失浪費,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鼓勵企業優先採用二級原材料或再生原材料,對易產生較大污染的原材料積極採用可替代材料。鼓勵新建住宅全裝修,減少建築材料浪費。鼓勵行業協會制定企業材料消耗的定額標準,引導企業降低原材料消耗。
  2.鼓勵開發和套用新型材料。鼓勵開發和推廣使用新型材料替代高消耗、易污染的傳統材料。積極採用新型建築結構體系,推廣套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環利用的新型建築材料。逐步完善產品最低使用期限的控制標準,提高材料性能和使用壽命。
3.節約產品包裝材料。提倡綠色、環保型消費,以保健品、化妝品、食品行業為重點,嚴格控制商品過度包裝。鼓勵綠色包裝,實行包裝材料可回收利用的環境標識制度。大力推廣使用無毒、無害、易於降解或便於回收利用的包裝材料。推行一次性塑膠袋的有償使用。
  (五)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1.推進廢物綜合利用。以提高工業“三廢”綜合回收利用率為目標,提高冶金、電力、醫藥、石化、建材、輕紡等廢棄物產生量大的重點行業的資源循環利用水平。繼續開展粉煤灰、煤矸石、硫石膏和冶金、化工廢渣及有機廢水綜合利用。
  2.做好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工作。以再生金屬、廢舊輪胎、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利用為重點,推進再生資源微循環和回收利用,推進生活垃圾和污泥資源化利用。建立和完善廢舊物資回收利用體系,重點抓好廢舊家用電器與廢舊電子產品回收利用、廢舊輪胎和包裝物等廢棄資源回收利用。抓好一批綜合回收利用企業,促進可再生資源和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
  3.開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農資節約。大力推廣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高效生態農業模式,加快實施畜禽生態養殖工程,推廣畜禽廢棄物治理乾濕分離、沼氣開發利用技術,鼓勵發展有機肥。組織實施“肥藥減量增效工程”,積極推廣秸稈還田以及測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蟲害無害化治理等節肥、節藥技術,提高化肥、農藥利用率。鼓勵並推廣農膜回收利用。
  (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1.推進循環經濟試點。繼續做好循環經濟的試點工作,以冶金、化工、建材、電力、輕工等行業為重點,在區域、園區和企業三個層面支持一批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項目,創建一批示範工程,培育一批符合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的示範企業、示範園區。2010年前,爭取所有省級以上開發區都創建成省級生態工業園區。
  2.鼓勵實施清潔生產。按照《清潔生產促進法》的要求,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引導企業走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好的發展道路,抓緊完成納入強制審核範圍的排污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引導和鼓勵工業企業普遍開展自願性清潔生產審核,並向第一產業和服務業延伸。積極引導企業開展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環境標誌產品和其它綠色認證。建立清潔生產和工業廢棄物循環利用責任制。
 3.著力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在生產和消費等環節推廣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等技術,推進資源的循環利用。通過建立物質閉路循環、重新利用廢棄物資源、降低企業消耗性污染等措施,實現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資源協作。全市各工業園區按照循環經濟要求編制和調整項目規劃,著力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
  三、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和制度規範
  (一)加強規劃指導。按照我市“十一五”規劃提出建設節約型城市的要求,制定《常州市建設節約型社會規劃》,編制和實施能源節約、土地資源集約利用、建築節能、可再生能源發展等重點領域專項規劃,通過制訂明晰的行業和園區準入標準,明確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產業項目,淘汰技術水平低、消耗大、污染嚴重的產業,促進有利於資源節約的產業項目發展,走一條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發展道路,充分發揮規劃的導向作用。
  (二)制定完善資源節約方面的規範性檔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完善我市節地、節能、節水、節材、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的規範性檔案。尤其是要從產業導向、價格調節、財政、稅收、加強管理等方面研究制定我市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的具體政策措施,運用市場機制和行政手段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
  (三)建立健全指標和考核體系。加快建立節約型社會評價指標體系及相關統計制度,並把主要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計畫。研究建立節約型社會評價指標體系及相關統計制度,量化、細化目標,將目標分解到各級各部門,並將建設節約型社會工作列入全市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從2006年起,向社會公布各轄市區節能降耗統計指標。
  (四)加強資源節約的監測、監督。建立完善節約資源方面的監測機構和監測制度。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有關資源節約方面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嚴重浪費資源的行為,要依法予以查處。
  四、加強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常州市建設節約型社會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市資源節約工作進行指導、協調和監督,統籌解決在推進建設節約型社會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各轄市區也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明確相關部門的責任和分工,大力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市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本實施意見確定的建設節約型社會重點工作,按照職責分工,儘快制定具體措施,認真抓好落實。市建設節約型社會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把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工作逐項落實到各有關部門和各轄市區,加強調查研究,了解全面情況,協調解決矛盾,提出工作建議,強化目標考核,切實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二)政府機構帶頭節約。各級政府部門要把建設節約型社會貫穿於日常公務活動中,深入開展“節約資源從我做起”活動,制訂公布我市節約型產品政府採購清單,政府帶頭使用節能、節水產品和節約型辦公材料,推行無紙辦公、壓縮會議、降低油耗、節約用電、惜水省材。抓好政府建築物節水、空調、照明系統節能改造。從節約的角度積極推行公務用車制度改革。
  (三)組織開展創建節約型社會示範工作。建設一批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示範工程,建成一批資源節約型項目。組織創建節約型企業、機關、學校、社區、園區的活動。及時總結和推廣節約型社會建設的經驗和典型,探索出一條符合我市實際的節約型社會發展路子。
  (四)努力營造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輿論氛圍。報紙、廣播、電視、新聞網站要把建設節約型社會宣傳報導作為長期的任務,開設相關欄目,製作專題,宣傳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新舉措、新經驗、新典型,通俗易懂地介紹節能、節水、節地、節材、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的“金點子”,繼續組織好節能宣傳周、節水宣傳周等活動。對浪費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行為,要給予必要的揭露和曝光,有關部門要嚴格執法,嚴肅處理。通過宣傳引導和教育,不斷增強全社會的節約意識、節約觀念,倡導節約型的增長方式、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樹立節約為榮、浪費可恥的良好氛圍,推動節約型社會建設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
  各地區、各部門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意義,按照本意見,抓緊制訂具體的實施意見、配套政策和工作規劃,精心組織,紮實推進,確保全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二○○六年五月八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