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制服議

師制服議

師制服,即為老師服喪的服飾,這在封建時代是很講究的,屬於禮教的一部分。文章對此作了歷史性的回溯與考證,論點是“師死不可以不制服”,並提出了制服的具體形式。這篇文章可以幫助現代讀者了解古代風俗和相關歷史知識。

基本介紹

作品概況,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師制服議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杭世駿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師制服議(1)
自《檀弓》心喪之制定(2),於是門人之於夫子(3),若喪父而無服。然猶群居則絰(4)。漢夏侯勝死(5),竇太后為制服(6),以答師傅之恩。而東漢風俗,遂為制杖(7),同之於父。甚且有表師喪而去官,延篤(8)、孔昱(9)、李膺(10)、宣度(11)、劉焉(12)、王朗(13),其較著者也。而應劭嘗譏之(14)。至晉定新禮,從摯虞之議(15),謂:“淺教之師,暫學之徒,不可皆為之服,或有廢興(16),悔吝生焉(17)。”於是無服之制,相沿至今,未之有易。
杭子曰:甚乎,虞之教人以薄也!師者,匠成我以進德修業者也(18),於其死而等諸途之人,在人情為寡恩,在禮制為厥典(19)。錢教之師,暫學之徒,以之幾聖學(20),較儒術,固不可同日語;然向者既有北面之義(21),民生於三而事如一(22),教不同而倫則同,為制服以厚俗也。若謂其淺教暫學,而預申廢興悔吝之說,澆季末俗(23),將遂有逆師畔教(24),藉口實於摯虞之議;而傳道授業解惑之儒(25),竟至甘受菲薄而莫能以師道自立者(26)。故吾之議,謂師死不可以不制服。
其制奈何?吊服加麻,三月除之,此魏王肅(27)、鄭稱之禮也(28)。吊服加麻,既葬除之,此宋庾蔚之之禮也(29)。《禮》,大夫三月而葬,士逾月而葬。《春秋疏》云:逾月亦三月也。此五服之緦也(30)。其服奈何?朱子之喪(31),門人用緦麻,深衣而布緣(32)。何北山之喪(33),王魯齋定議(34),玄冠端武加帛(35),深衣布帶,加葛絰履(36)。金仁山易之為玄冠加帛(37),絰帶方履。今可仿其意而變通之,玄冠絰帶可也,三月不宴不聽樂,三年心喪。

作品注釋

(1)制服:喪服。
(2)檀弓:《禮記》的篇名。心喪:在心裡悼念。《檀弓》中規定老師死後,弟子“心喪三年”。
(3)夫子:老師的尊稱。《檀弓》載,孔子死,門人不知是否該穿喪服,弟子子貢說:“過去顏淵死,夫子就像悼念兒子,但不穿喪服。如今夫子死,我們要像悼念父親,只是不穿喪服。”
(4)絰(dié):喪期時結在頭上或腰間的麻帶。《檀弓》:“孔子之喪,二三子皆絰以出。群居則絰,出則否。”
(5)夏侯勝:字長公,是今文尚書學“大夏侯學”的創始者,曾為漢昭帝皇后講授《尚書》。他死後,昭帝後素服,以報師傅之恩。
(6)竇太后:應為上官太后,即昭帝後。
(7)制杖:喪杖,喪棒。服喪制禮中,有的規定居喪時手持喪棒,有的規定不持喪棒。為庶母、諸父喪,則制杖。
(8)延篤:字叔堅,東漢人。因師喪而棄官,同時有五個侯府聘征他,都不去。
(9)孔昱:字元世,東漢靈帝時補洛陽令,因老師去世而辭官。
(10)李膺:字元禮,東漢時人,以同郡荀淑為師。荀淑死時,李膺為尚書,上表請服師喪。
(11)宣度:東漢時人,為老師張文明制杖。
(12)劉焉:字君郎,東漢時人,因老師去世而辭官。
(13)王朗:字景興,三國魏國人,其師楊賜死,棄官服喪,不應徵辟。
(14)應劭:字仲遠,東漢時人。著《風俗通義》三十卷,中有《愆禮篇》,大意指責當時的人為師制杖,但他們的老師都是有權勢聲望的人,結果有的人親屬死了不服喪,卻為師服喪,由此世風不正。
(15)摯虞:字仲洽,西晉文學家。晉朝重新制定禮志,採納了他不為師服喪的建議。
(16)廢興:此指尊師與不尊師,猶言反覆、變化。
(17)悔吝:悔恨,悔不該。
(18)匠成:造就,培養。
(19)闕典:缺少制度、法制。闕,通“缺”。
(20)幾:近,引申為比較。
(21)北面:學生敬師之禮。《漢書·於定國傳》:“定國乃迎師學《春秋》,身執經,北面,備弟子禮。”
(22)這句出自《國語·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長,非教不知。”
(23)澆季:風俗澆薄的朝代末。澆,薄。
(24)畔:通“判”。
(25)這句指當老師的。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26)菲薄:輕視。
(27)王肅:三國時魏國經學家。王朗的兒子。
(28)鄭稱:三國時魏國人。他與王肅關於師制服的觀點大致相同,見唐代杜佑通典》。
(29)庾蔚之:南朝宋人。著《禮論鈔》。《通典》記載了他有關師制服的論述。
(30)五服:喪服以親疏為差等,共分為五種,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緦(sī):緦麻,五服中最輕的一種。其服用細麻布製成,服期三月。
(31)朱子:即南宋理學家朱熹
(32)深衣:古代諸侯、大夫、士家居所穿的一種衣服,上衣和下裳相連。布緣:用布鑲邊。
(33)何北山:何基,字子恭,南宋理學家,人稱北山先生。
(34)王魯齋:字會之,何基的學生。
(35)玄:黑色。端:一種服裝,又稱玄端,黑布衣。武(hū):通“幠”,冠上的結帶。帛:絲織物。
(36)葛:葛布,俗稱夏布。
(37)金仁山:金履祥,字吉父,南宋理學家,人稱仁山先生,是王魯齋的弟子。

作者簡介

杭世駿(1695—1772),字大宗,號堇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年間(1736—1796)舉博學鴻詞科,授編修,因主張“朝廷用人,宜泯滿、漢之見”而罷官。晚年主講粵東、揚州書院。學識淵博,長於史學及語言文字學。有《道古堂文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