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塔尼大區

布列塔尼大區

布列塔尼布列塔尼語Breizh法文Bretagne威爾斯語Llydaw)是法國的一個大區,位於法國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半島英吉利海峽比斯開灣之間。首府是雷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布列塔尼大區
  • 外文名稱布列塔尼語:Breizh,法文:Bretagne
  • 行政區類別:大區
  • 所屬地區:法國西北部
  • 下轄地區:4省
  • 政府駐地:雷恩
  • 面積:27,208平方公里
  • 人口:2 972 700人(2003年)
  • 方言:布列塔尼語
歷史,行政區劃,

歷史

布列塔尼人來源頗為複雜。有一部份人是原始高盧人的後裔,另一部分是大不列顛島西南部的威爾斯人和康沃爾人的後裔。由於英格蘭人的入侵他們往南遷徙,越過英吉利海峽,到達布列塔尼定居。而由不列顛遷移至此的海島凱爾特人的語言和當地民族的語言很相近,經過了漫長的歲月的融合,成為現代的布列塔尼人。在法語中,大不列顛(Grande Bretagne)就是大布列塔尼,而英語當中的“布列塔尼”(Brittany)一詞的意思就是“小不列顛”,由此可見此地人民和不列顛島之間的淵源關係。
直到15世紀,布列塔尼是完全獨立的公國,處於法國和英國兩個大國的影響下。
1499年,布列塔尼女公爵布列塔尼的安娜(布列塔尼語:Anna Vreizh)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二,此後布列塔尼失去了自治權。
1532年,布列塔尼公國正式成為法國的一部分。
法國大革命之前,布列塔尼是按照主教的管轄區(法語:évéché)而劃分的。1790年法國大革命期間,布列塔尼被劃分成五個省,即莫爾比昂省(Morbihan)、北部海岸省(原名Côtes du nord,1990年改名為Côtes d'Armor,即阿摩爾濱海省)、非尼斯泰爾省(Finistère)、伊勒-維萊訥省(Ille et Vilaine)以及Loire-Inférieure(1956年改名為Loire Atlantique,即大西洋羅亞爾省)。按照當時的行政體制,省是最大的行政單位。法國政府把布列塔尼分成幾個省,而不承認這幾個省之間在歷史上和文化上的聯繫,等於否定了布列塔尼作為一個地區的存在。
在1956年,法國政府建立一個新的行政單位:大區(Région),每個地區由幾個省組成。現在的布列塔尼地區由莫爾比昂省、阿摩爾濱海省、非尼斯泰爾省、伊勒-維萊訥省四個省組成,而大西洋羅亞爾省被劃入另外一個地區。很多布列塔尼人對此表示不滿,認為該省應該歸回布列塔尼。
時至今日,布列塔尼人當中仍然有一些民族主義者認為,該地區應該獲得完全的政治獨立。少數激進分子選擇了暴力鬥爭,布列塔尼解放陣線(Armée Révolutionnaire Bretonne, ARB)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法國警方認為,2000年4月19日發生在布列塔尼地區一家麥當勞餐館附近的炸彈爆炸案,很可能就是該組織所為。在這次爆炸中,一名婦女身亡。
布列塔尼也被分為Arvor(即:“濱海地區”)和Argoat(即:“森林地區”),因為沿海地區的居民和大陸內地的居民在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顯示出許多不同之處。

行政區劃

布列塔尼大區包括今阿摩爾濱海省伊勒-維萊訥省莫爾比昂省和菲尼斯泰爾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