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巴赫,無疑是巴洛克音樂的集大成者,如果要將他的作品做最簡單的時期區別,可粗略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是1708-1717年間的威瑪時期,此時最主要的作品是管風琴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 外文名稱:Suites For Solo Cello
  • 專輯歌手馬友友
  • 曲目數量:36
  • 發行時間:1996年
  • 發行地區:美國
專輯介紹,創作背景,英文介紹,專輯曲目,

專輯介紹

如果說巴赫和他的音樂即是宇宙現象本身,那么他(它)們便不僅僅是地基而是整座大廈,便不僅僅是骨骼而是整個血肉之軀,而何況他(它)更是本質,更是靈魂?肉體與靈魂,精神與物質,內涵與形式,理智與情感甚至人與音樂,難道是可以拆開來分析的嗎?這些事物均衡而有機地構成了巴赫的音樂生命,它與宇宙同構。
人們只能把握有形之物的大小差異,“這棵樹多大!這塊石多大!”;卻少有人會說:“這天多大!這地多大!”因為天地即是大的本身,它完全在“我們”的範圍之外,卻寬懷仁厚,綽綽有餘地包容和孕育著人類,人要做到,只有無私無畏,無欲無求者才能成功,那么巴赫做得到嗎?
他生於一個音樂家族,是個虔誠的教徒,一生以“為上帝傳聲”為業,但一個人很難一生都為一個崇高的目的作曲,他子女眾多,有時為了餬口,有時則是王宮貴胄之命,他生活困頓,但未至潦倒。他抄寫過無數樂譜,但並未讀萬卷書,雖有遊歷,卻非行萬里路。這份履歷與許多前輩後生比起來,實在小兒科,但他寫出了偉大的作品且為數眾多。很難說明他的胸懷何以廣大,這背後是個怎樣的迷?也許我們永遠只能部分地解答,我相信他的內心始終是純淨的,一個有穩固的精神信仰,對生活沒有過分欲求和野心的人才配有這種博大、從容和平靜,能讓神棲居於人的心靈,才會變得高尚。在巴赫那裡上帝與理性是同義詞,剩下的,便只有用天才去解釋了。
如果不是卡薩爾斯的偶然發現,這套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便永遠在塵封之下了,正當年少的卡氏在買得一隻新琴後搜遍城中樂譜店,以期找到可供大提琴演奏的譜子,果然被他在一鋪子的箱底覓得這套稀世珍品,那些願意聆聽宇宙之聲的人有福了。自然,卡氏對這套偉大作品的發掘研究,對巴赫,對大提琴演奏史都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這是巴赫為數眾多的作品中最具“元素”性質的巨作之一,結構嚴謹、精密,高度理性又平易近人,內涵深刻又時時洋溢著情感的光輝,是音樂史上難得的具有理念的高度,情感的深度,技巧的難度和接受的廣度的傑作。它被稱作大提琴的“舊約聖經”,是演奏家技術與修養的試金石,而從作品的總譜上,更顯示出巴赫對大提琴演奏技巧的創造性和預見性。
列舉一些錄音版本不是要辨是非,因為藝術本身沒有對錯,但演奏者的境界,水平確有高低之分,唱片錄音製作也有優劣之別,這是客觀存在的。一部作品的偉大往往是從比較中凸現的,巴赫之偉大,就在於其作品可以從無數個角度出入。中國的古琴曲譜,只有具體的指法,音樂是抽象的,靠演繹者之感想及修養而成形,巴赫的樂譜則只有音符,沒有感情和速度標記,更談不上弓法、指法,只有到了演繹者手上才變作具體的音樂。不斷地以不同的方式比較,有助於深入地了解、理解作品。我之所以要強調這點,是有感於後現代主義文化之所謂“多元並存”,它在使藝術民主化的同時也模糊了藝術的標準與界限,使混水摸魚成為易事,也讓商業炒作覓到更多機會,所以比較是有意義的。
可能有人會問。既然樂譜沒有明確的指示,而每位演奏者的理解又不同,標準該如何而定呢?我想,均衡應是聆賞這部作品的關鍵。它適於作品中一切的對比因素而又以速度和節奏為甚。曾有人問阿沃.帕特(當代愛沙尼亞作曲家,以寫作聖詠、頌讚等宗教作品著稱)當以什麼速度演奏其作品時曰:“心跳的速度!”這個回答完全可用在巴赫的作品上。人皆能自然地呼吸,而藝術與生命同構,當你放下成見、偏見,放下慣性、惰性,放下頭腦中一切的知見障礙,回復到最自然的身心狀態,你會找到最合情理,最貼切的速度和節奏的。至於對作品的理解不同而對樂句樂段作不同的快慢處理並不影響它們之間過渡、銜接的自然妥帖和均衡。同樣,音色的處理也不例外,但我並不相信存在一種絕對的巴洛克音色。因各人所用的琴和技法及錄音方式各異,所以無須強求一律。作品的結構有極周密的內在邏輯性。如何把握乃見仁見智,不過從中可見演繹者的心胸與氣局之大小。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應是正道。
卡薩爾斯的演繹具有開拓性意義,如果說卡氏是大提琴演奏技術從傳統向現代過渡的關鍵人物,那么這種關鍵性則更多地體現在這套組曲上。卡氏的錄音版本(EMI)無疑最具經典性和文獻價值。從少年時代發現樂譜至中年才首演,足證其研習之深入及對藝術之負責。不過它作為一個愛樂者必備的版本卻並非完美無缺。儘管卡氏的技巧和修養在他那一輩名家中已屬一、二之選,然而與後起一代相比,顯得瑕疵稍多,音色、樂句的轉換銜接無法做到不著痕跡。與後人普遍全面、乾淨凌厲的技巧相比,確乎稍遜。而且該版本錄音太早,音效之差讓人難以卒聽。儘管其精神上的意義無可比擬,但我將不把它放在版本比較的序列之中,而是把它當作一個文化“孤本”看待。而皮亞蒂科夫斯基和富爾曼的錄音我未曾聽過,所以不能評論。
法國大提琴學派為巴赫這套組曲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富尼埃、托特利耶、詹德隆、納瓦拉並稱“四騎士”,皆錄有質量至高的全曲版本。托氏先後有兩套,富氏則有三套之多,且尤以他的Archiv版本最受歡迎,他的速度舒緩,節奏把握恰到好處,幾乎是所有版本中最為合理妥帖者。音色溫厚,內涵深刻,情感流露自然,這個演奏如娓娓道來而又虛懷若谷,並不以表現自我為目的卻自有個性,且擁有一種濃烈的慈父性格,恰與巴赫人格與作品特有之父性相契合。且錄音優良,確實是首選版本。托特利耶(EMI)是卡薩爾斯的學生,直接秉承了卡氏風格中強勁的一面,稍硬的音色和明晰的結構感總讓人覺得他象個德國而非法國的演奏家。雖然托氏極重節奏,並在演奏中刻意加強了重音,但布局和樂句之間的銜接還是稍有生硬和不自然之處,似乎稍欠些思慮。六十年代是托氏盛期,所錄版本比八十年代版在技巧上更為流暢,晚年的版本多了些隨意性。詹德隆要不是早逝,成就當不止於此。他的演奏(Philips)風格唯美,深具法國式的輕靈、典雅與柔和,很有沙龍味。演奏技巧也頗高,較重細節,不過在思想上稍欠深刻。納瓦拉在晚年所錄的版本(Calliope)確是一份令人驚喜的厚禮。這位錄音不多而一直被人忽略的大師帶來了一個幾近勝境的演繹,平朴、恬靜、優雅、自然。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這個完全褪去功利色彩而直見心性的演奏,輕鬆得像是在自家庭院拉給自己聽的,但它絕對不缺乏深度。聽他的演奏,很容易想起一個詞:play!儘管人至晚年,技巧稍有不穩,個別難度樂句已有明顯的音準問題。但無損格調,堪稱逸品。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獨特發音,音色與別不同,一聽便知,很是有趣。此版獲法國“黃金音叉獎”,實至名歸。我曾見一幀納瓦拉早年拉琴照片,嘴裡叼著長菸嘴,一派貴族風範,悠閒得很,又高傲得很。那副風骨與派頭,恰恰是那一代西歐樂人的最佳寫照,這種由內而外的信心與氣度,至當今一輩,少見了。
二十世紀的大提琴領域無法繞過兩個人物,一個是史塔克,一個是羅斯特洛波維奇。兩位“王者”皆對巴赫組曲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史氏先後錄有五套之多(較常見的是EMI,Mecury,RCA的 版本),處理手法稍有差異,只是一套比一套成熟老辣,大師卻道前兩套只是顧及結構與技巧,最後一套才敢把感情放開。此番話語竟出自一位擁有無堅不摧的演奏技巧的“大提琴之王”之口,實屬難能,從這一點可見巴赫作品之高難,同時也讓我們領略到一位藝術家謙恭,嚴謹的品格和對作品精益求精的藝術態度。 EMI一套錄於五十年代末,為單聲道錄音,Mecury一套錄於六十年代初,在這個“發燒”級的錄音里,讓我們見識了史氏輝煌的演奏技巧:音準絲毫不差,運弓滴水不漏,難得的是首尾一貫無一鬆懈,真有鋼腕鐵指才能做到,史氏的技巧應是所有版本中把握最為穩定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史氏的處理布局宏偉,結構堅固,聲部和線條清晰而連貫,音色集中幾乎無半點渣滓,速度快慢得宜,節奏精準。有人說史氏之風格“呆板”,情感上較“冷”,如果此說用於史氏所演奏的浪漫主義作品而尚可成立的話,那么在巴赫的作品上就不對了。以史氏之性情,拉巴赫最適合不過,從他三套錄音中,我們可以通過清泠而遒勁的琴音感受到演奏家那股內斂而含蓄的情感。尤其在九十年代錄的RCA版中,音色更濃郁醇厚,情感更深沉廣闊。技術上更無半點衰退,實在是巴赫組曲錄音中的大手筆。與之相反,羅斯特洛波維奇一向以熱情著稱,這位撼不倒,打不死並敢於向一切難度挑戰的藝術英雄,過了花甲之年才“鼓起勇氣去灌錄巴赫的所有組曲”(羅氏語),可見其對作品的重視程度。然而一代宗師傾注半生經驗所錄的全曲版本卻不盡人意。老羅的詮釋是浪漫化的,切入的角度獨特,在觀念上言之成理。六組曲子,六種格局,六種意境,各自獨立又環環相扣成一整體,光,哀傷,輝煌,莊嚴,黑暗,黎明,仿佛人類生命的歷程,蘊含著思想境界上的遞進和升華,像一部偉大的精神史,在一篇論文及一套影片中,羅氏對此乃至方法與技術的運用皆有周詳和令人信服的闡述。問題是觀點畢竟限於語言和文字,聽羅氏的演奏卻無法體現如此龐大的氣局。把六組樂曲作如斯設計是否過於刻意姑且不論,也不說斯拉夫民族是否不適於演繹這種作品。單以他無甚特色的發音,稍顯鬆懈的運弓,力不從心的樂句轉換,過於平白的過渡句,其技巧之衰退跡象已經顯現,自然無法展示出作品深厚的人文內涵,以“原初之光”為題旨的第一組曲蒼白而缺乏吸引力,最能體現羅氏深厚情懷的第二組曲已失卻往昔風采(羅氏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尤其是葬禮上演奏此曲),第三組曲體現不出應有的技巧高度。羅氏自己寄予重望的第六組曲雖有特色但欠缺說服力和完整性。在這個錄音中,羅氏好像失去了往昔的魄力和神采,對於作品的想法已無法通過演奏而自圓其說了。《企鵝指南》給予的三星帶花榮銜似乎無法體現其公正性。麥斯基是愛沙尼亞人,但作為羅氏高足,傳承上應算蘇俄弟子。很難構想一個象他老師一樣承受過身心苦難的人竟形成了這樣古怪的藝術面貌。他既沒有在重重鐵幕的圍困中鑄造出內在的反抗精神,也沒有因想脫離塵世紛爭而顯示出的豁達和超然。如果說羅老師的豪邁與激越偶然會稍有過火的話。那么麥氏則把這一風格帶離了正面而滑向畸變——生硬,造作,偏激。恕我不敬,如果這種略帶病態的狂野用在斯拉夫音樂中尚勉強可行的話,那么這放在巴赫的作品中實在是災難。麥氏的第二次錄音(DG)之矯揉造作比之第一次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莫名其妙的分句,突兀的速度和節奏,毫無理據的結構布局,使整部作品顯得油頭粉面,扭捏作態。個別樂句實有肉麻之感,千萬人演奏巴赫便會有千萬個巴赫,這正顯示出巴赫作品的偉大和包容性。但這並不等於說這些被包容的小巴赫都是好巴赫。並不等於說所有不同的演繹都在同一個水平上。藝術個性,只嫌少,不嫌多。藝術創新,理當鼓勵褒揚。但必須知道,並非所有創新都是成功的。路有千萬條,但羅馬只有一個,搞藝術,從心所欲固然好,但要做到不逾矩,則難了。這個“矩”,即是標準,即是界限,即是規律,把自然隨意變成了漫無節制,受損的是藝術和藝術家自己。客觀地講,麥氏的版本並非沒有優點,強烈的力度對比,濃烈而多變的音色幾近魔幻,只是其任性違反了演繹巴赫作品必須要自然的客觀規律,變得像個壞小孩了。
德國似乎並不盛產弦樂演奏家,多年來活躍於國際琴壇的大提琴家好像就席夫一人,也許冷靜理智地德意志人不適合這種富於感情和歌唱性的樂器。席夫的演繹風格正是日耳曼氣質的最好體現“堅實、強勁、自信、肯定。精於鑽研,理性精神無孔不入。邏輯性條理性貫穿了整部作品,席夫所寫論文認為演繹巴赫不應帶一絲情感,這觀點我並不同意,也正基於此點,席夫的境界便要稍低一籌。任其高超的技術和整體性使這缺陷多少得到了彌補,音色較硬,分句很細,很乾淨,聲部清楚、風格冷峻,無懈可擊,但面無表情,不動聲色。沒有靈感的溢出,也無法牽起一絲遐想,像一枚被榨乾汁液的堅果,少了些味道。
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民族和地域總有些人瞧不起美國文化。但友友確實是匹好馬——謙虛篤實,溫厚和善,風格明快清朗,流麗而婉轉。所謂秀外慧中是也。如果不是影碟《來自巴赫的靈感》的商業意味減低了它的藝術格調,馬氏所錄的版本(Sony)價值會更高。他技巧嫻熟,音色柔和,節奏靈活,演繹中肯又處處洋溢出熱情的光彩。第一組曲前奏曲一開篇便覺朝霞閃現,波光粼粼,令人遐想。難得樂譜早已爛熟於心卻毫無老氣,可謂遊刃有餘。有意思的是他的演奏帶著很強的表演性和即興性,從頭到尾都很新鮮。但缺點也在於此,由於過度的興奮,樂曲演奏一直處於高亢的狀態,滑音用得太多,欠了些沉實,結構不牢並幾度有潰散之意。這位在美國成長的華人自然帶著一種美國特質: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優越感和遊戲感,似乎一切都那么輕鬆。想來馬氏馳騁樂壇十數年,春風得意馬蹄輕。那套影片便是這種狀態的反映,它並沒有太大的藝術價值,而只是凸現了美國文化的淺薄的一面,當然也表明了馬友友是個愛玩的大孩子。巴赫的源頭畢竟在歐洲,馬氏的演繹並非根生只是枝葉繁茂的影像而已(儘管它非常好聽)。
白馬過隙,黑馬而立。貝斯馬的兩個版本(RCA, Sony)是對樂器、樂譜、樂理作了深入研究和考證後得出的一枚果實,難得的是找不到一絲陳腐的學究氣息,不僅清新可人,且令人回味良久。手法簡練概括,速度快慢得宜、節奏、音色、力度都做得那么合適和貼切。經其考證,第六組曲當是寫給五弦高音大提琴(cello picolo)所用的,所以他的版本的第六組曲使用了這種古老的樂器,音色超拔,格調明快。這是個容易被人忽略但藝術價值奇其高的版本。更不能忽略的是,它是近年西方樂壇掀起的“本真”運動的先聲。這一復古又非古的風氣波及甚廣,已成時尚,後生一代的演奏家都不免受些影響。與貝氏一樣在第六組曲使用高音大提琴的版本我還有兩個。如果說蒙尼蓋第的版本(DUX)因不得要領,節奏顯得拖沓遲滯,發音疲軟而乏善可陳的話,那么威斯普爾維的版本則值得大書特書(channel classics),威氏是歐洲近年湧現的大提琴新秀,卻沒有“新新人類”浮躁和花哨。儘管他的個人氣質還不是很強,境界還不能和前輩們相比,但其平靜而樸素的風格卻很能觸動人。他的演繹規模不大,但氣度卻不小,理路清晰而透明,音色清麗,如珠如玉,速度、節奏流暢舒緩,分句很有特點,沒有故作的深刻,也沒有炫耀技巧。在情調上很巴洛克又很現代。他並沒有站在時尚的對立面,卻做到了隨流而不俗,還有幾分可愛的書卷氣,殊為不易。屬於“本真”演奏的版本,還有基斯包姆的版本(Virgin),演奏流露了一份難得的“平常心”、細膩、親切、平易,格調頗高。
除全集錄音外,選曲錄音也為我們留下了數量可觀的優秀版本,如杜普蕾(EMI),謝夫蘭(yedang)、迪敏加(ECM),其中最有趣的是邁那迪在1957年的實況錄音(orfeo),斯人技巧已衰退至無技巧可言,乾、硬、澀的發音也談不上什麼音色、走音,跑調,速度慢至不能再慢,三部選曲足足用了73分鐘,老頭兒還在那興奮地邊拉邊唱,讓人忍俊不禁。但這隻以蟻的速度前行的老龜,直達本質,使我們忘記了技術和形式,也許沒有誰會青睞這個版本,但我一聽再聽。
當然,艾格.梅耶用低音大提琴演繹的版本(sony),珀爾用豎式古大提琴(gamba)演奏的版本(HM)在展現其研究成果時,也為我們的欣賞提供了新的可能性。Philip最近發行一套今井信子中提琴演奏的全曲版本,旨在表明中提琴的音色比之現代大提琴更接近當時的音色。演奏時少用揉音,以順應現今之“本真”運動而向當時的演奏方式靠近。當然,要存什麼觀點和角度,乃見仁見智。不過以今井信子的能力和修養,似乎還未足以支撐得起巴赫作品如此宏大的氣局。此版本推出的目的,也難脫其商業氣味。
新的版本還會層出不窮,繼續為我們提供通向巴赫的門徑,這只會進一步證明巴赫的偉大。而我也會繼續以搜尋這套唱片的版本為樂。唱片終會朽壞,但巴赫和他的“宇宙之聲”卻因為是人類精神領域裡一筆真貴財富而成為永恆。

創作背景

音樂之父巴赫,無疑是巴洛克音樂的集大成者,如果要將他的作品做最簡單的時期區別,可粗略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是1708-1717年間的威瑪時期,此時最主要的作品是管風琴曲。第二階段是1717-1723年間的柯登時期,雖然僅有短短的六年,但卻是他器樂曲創作最旺盛的階段,包括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布蘭登堡協奏曲、無伴奏小提琴組曲與奏鳴曲、小提琴協奏曲、創意曲、十二平均率等等,都在這個時期完成。第三階段是1723-1750年間的萊比錫時期,此時主要創作為合唱曲。
原本在威瑪擔任唱詩班指揮的巴赫,捲入了威瑪公爵以及侄子奧古斯特兩人之間的紛爭,導致巴赫與樂長之職擦身而過。鬱悶之際的巴赫,正巧獲得柯登的雷奧波特侯爵的賞識與邀請,1717年他決定離開要威瑪皇室投效柯登皇室。但由於雷奧波特是喀爾文新教教徒,與信奉路德教派的威瑪公爵「立場」上有所牴觸,因此威瑪公爵在放行前刻意刁難巴赫,判他入獄四周。您一定想像不到吧!受到後世景仰的音樂之父巴赫,當年竟然坐過牢。
離開威瑪之後的巴赫,已經擁有無數管風琴曲,但是他在柯登的六年中卻創作了更多的器樂曲。1717年到達柯登的巴赫才32歲,卻在事業上達到另一個頂峰,他受命擔任柯登的宮廷樂長。當時柯登的雷奧波特侯爵與一般的皇室貴族相當不同,他除了具備平易近人的性格並充滿人情味外,加上從小便學習樂器因此有濃厚的音樂修養,經常與巴赫等宮廷音樂家打成一片。巴赫在柯登倍受雷奧波特禮遇,不僅環境優渥同時在1721年底娶了第二任的老婆Anna Magdalena,工作家庭兩得意的情況下,巴赫甚至有了在柯登過一輩子的想法。

英文介紹

Though they were long misunderstood as mere technical hurdles, Bach's six suites for unaccompanied cello are among those rare works of music that offer inexhaustible rewards for performer and listener alike. Yo-Yo Ma gave a pathbreaking account of the suites back in the '80s (Suites for Unaccompanied Cello ) but returns to them here impelled by a unique and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For this project, Ma engaged the talents of artists in different fields--ranging from a landscape artist to a Kabuki actor and figure skaters--to produce six short films as a visual correlative for the highly distinctive character of each suite. While the success of the films in illuminating Bach's creativity is decidedly uneven, Ma brings the music itself to life with a searing, quasi-vocal eloquence. His interpretations are probing, characterized by imaginative bowing and attention to the spacious architecture of Bach's score. This is especially clear in Ma's preference for broad, expansive tempos and patient spinning of filigreed detail. True, the generally Romantic cast of his conception can seem overdone and exaggerated in statement, as if Ma is more intent on overlaying his own personality on the discipline of the music. But the prayerful, meditative concentration he brings to the Sarabandes--listen to the single-lined, anguished tone painting in Suite 5--is utterly convincing. There is a sense of profound introspection here, while in the Sarabande of Suite 6 Ma's phrasing suggests we are in the same spiritual terrain as Beethoven's late quartets. Yet there is no lack of blistering energy and extroverted high spirits in some of the more overtly dance-oriented movements. While purists may complain of distortion in these accounts, Ma once again proves he has something vital to say with this music. --Thomas May

專輯曲目

Disk 1
1. Suite No. 1 In G Major: Prelude - J. S. Bach
2. Suite No. 1 In G Major: Allemande - J. S. Bach
3. Suite No. 1 In G Major: Courante - J. S. Bach
4. Suite No. 1 In G Major: Sarabande - J. S. Bach
5. Suite No. 1 In G Major: Menuett 1 - 2 - J. S. Bach
6. Suite No. 1 In G Major: Gigue - J. S. Bach
7. Suite No. 2 in D minor: Prelude - J. S. Bach
8. Suite No. 2 in D minor: Allemande - J. S. Bach
9. Suite No. 2 in D minor: Courante - J. S. Bach
10. Suite No. 2 in D minor: Sarabande - J. S. Bach
11. Suite No. 2 in D minor: Menuett I 1 - 2 - J. S. Bach
12. Suite No. 2 in D minor: Gigue - J. S. Bach
13. Suite No. 3 In C Major: Prelude - J. S. Bach
14. Suite No. 3 In C Major: Allemande - J. S. Bach
15. Suite No. 3 In C Major: Courante - J. S. Bach
16. Suite No. 3 In C Major: Sarabande - J. S. Bach
17. Suite No. 3 In C Major: Bourree 1 - 2 - J. S. Bach
18. Suite No. 3 In C Major: Gigue - J. S. Bach
19. Suite No. 4 In E-Flat Major: Prelude - J. S. Bach
20. Suite No. 4 In E-Flat Major: Allemande - J. S. Bach
21. Suite No. 4 In E-Flat Major: Courante - J. S. Bach
Disk 2
1. Suite 4 in E flat Major: Sarabande - J.S.Bach
2. Suite 4 in E flat Major: Bouree 1- 2 - J.S.Bach
3. Suite 4 in E flat Major: Gigue - J.S.Bach
4. Suite 5 in C Minor: Prelude - J.S.Bach
5. Suite 5 in C Minor: Allemande - J.S.Bach
6. Suite 5 in C Minor: Courante - J.S.Bach
7. Suite 5 in C Minor: Sarabande - J.S.Bach
8. Suite 5 in C Minor: Gavotte 1 - 2 - J.S.Bach
9. Suite 5 in C Minor: Gigue - J.S.Bach
10. Suite 6 in D Major: Prelude - J.S.Bach
11. Suite 6 in D Major: Allemande - J.S.Bach
12. Suite 6 in D Major: Courante - J.S.Bach
13. Suite 6 in D Major: Sarabande - J.S.Bach
14. Suite 6 in D Major: Gavotte 1 - 2 - J.S.Bach
15. Suite 6 in D Major: Gigue - J.S.Bach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