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斯克(詞語)

巴西利斯克(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巴西利斯克(basilisk),又譯作巴吉里斯克,西方傳說中的奇幻生物,希臘和歐洲的傳說里的蛇類之王。最早是巨蛇形象,後逐漸演變成三尺高、有著蛇尾巴和牙齒的公雞形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西利斯克
  • 外文名:basilisk 
  • 形象:公雞
  • 隸屬:神話魔物
神話魔物,名字來由,神話基礎,大眾文化,

神話魔物

巴西利斯克(basilisk),龍、獨角獸、巨人一樣是西方傳說中一種大家耳熟能詳的怪物,據說能以眼神致人於死。根據古羅馬科學家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公元23~70年)的《自然史》(Naturalis Historia)描述,巴西利斯克是一種有劇毒的小蛇,其爬行過的土地會留下有毒的黏液,而他的凝視同樣也是致命的。
老普林尼的《自然史》收錄了古代關於巴西利斯克的60多處記載(大多源自古希臘),其中第13卷的描述比較細緻,普林尼先是介紹了另一種可以用目光殺人的怪物卡托布萊帕斯(見Catoblepas),然後才開始介紹巴西利斯克:
“……巴西利斯克擁有相同的能力,它產於昔蘭尼加省(註:古利比亞東北臨地中海的地區,公元前7世紀為希臘人統治,公元前1世紀成為羅馬的一個省),長約12英寸,頭部有亮白色斑點,像皇冠。它在面對其它蛇類時毫不懼怕,會發出嘶嘶的威脅聲以嚇退來敵。它不像蛇那樣蜿蜒而行,而是隆起身體中部前行。巴西利斯克不但可以通過接觸還可以通過氣息殺死或燒焦草木、擊碎岩石,對於其它動物它同樣毫不手軟,曾經有人騎在馬背上用長矛刺殺了一隻巴西利斯克,結果毒素很快沿著長矛傳染到那個人的身上,而它的馬最後也倒地身亡。儘管這種生物非常致命,但許多國王還是希望能在它死後得到它的標本。巴西利斯克的毒液是自然界中最毒的一種東西。”
basiliskbasilisk
關於巴西利斯克的形象,有三種不同的描述:巨大的蜥蜴、巨大的蛇或是一隻三尺高、有著蛇尾巴和牙齒的公雞。據說它的頭上有法冠或皇冠狀的羽飾,故被稱為“國王”,一般把它定位在一種雞身蛇尾的怪物(cockatrice)。關於巴西利斯克還有一個另人難以置信的傳說,據說它是從公雞所孵化的蛇蛋出生(和“雞蛇”的傳言-由蛇孵化的雞蛋-剛好相反)的。在中世紀的歐洲,巴西利斯克和公雞的形象才慢慢重疊。英國詩人傑弗雷·喬叟(Geoffrey Chaucer,1343-1440)就曾在其著作《坎特伯雷故事集》(Canterbury Tales)中描繪巴西利斯克(其稱之為basilicok)的樣子為公雞的模樣。
鄉野傳說和故事也不斷為巴西利斯克的致命能力加油添醋,如將其描述成一隻會吐火的巨大的野獸、光以它的聲音就能殺人等等,甚至有作家說他不只光碰觸就能殺人,還能以碰觸受害者接觸的東西來殺害他-如他手中所握的劍。巴西利斯克也是瑞士城市Basel的守護生物。

名字來由

“Basilisk”這個單詞來自希臘語“Basiliskos”,意思是“小國王”。
古希臘人之所以用“國王”來命名巴西利斯克,原因大約有三:一、它們的頭部有白色斑點,像皇冠一樣;二、古埃及學者赫拉波羅在他的著作中曾經記載:“希臘人稱之為‘Basilisk’的生物在埃及被稱為‘Quraion’,埃及人用金子鑄造這種生物的樣子,並放在神的頭頂”,顯而易見,巴西利斯克在古埃及人的眼中是神聖和高貴的象徵,在人面獅身像的額頭上就雕有一條類似眼鏡蛇的標記;三、巴西利斯克通常出沒於沙漠之中,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喜歡居住在沙漠裡,而是因為它的目光和氣息具有如此大的破壞力,以至於它所居住的地方難逃沙化的厄運,因此“巴西利斯克”成為“暴君”的代名詞,希臘語“Basileus”的意思是“異邦的國王”,“Basiliskos”的意思是“小暴君”,這些詞都含有貶義。因不恰當的行為而導致惡果的故事中也常出現巴西利斯克的形象,例如莎士比亞的《麥克白》和《荷馬史詩》。

神話基礎

有些人推測人類初次接觸眼鏡蛇的印象,可能是巴西利斯克傳說的源頭。眼鏡蛇頭上頭折位置有一個冠狀標誌,有王者圖騰的特色(如在沙漠居住的埃及眼鏡蛇,便被用作皇族的標誌之ㄧ);加上一些蛇類可以遠距離吐出毒液作出攻擊(如射毒眼鏡蛇、唾蛇等),也像巴西利斯克般可遠距離傷害敵人。種種蛇類的形象混合後,也許生成了巴西利斯克的形象。實際上有一種名為Common Basilisk(Basiliscus basiliscus)的小蜥蜴,但它不被認為是神話生物的始源。

大眾文化

角色扮演遊戲《龍與地下城》中的石化蜥蜴Basilisk)和上述者其實是同一種生物。
在英國小說《哈利波特與消失的密室》中的蛇妖便是以巴西利斯克為原型而衍伸的虛構生物,但相較於古代傳說的版本,哈利波特書中的蛇妖的體積更大、壽命也更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