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別塔之謎

據《聖經》記載,大洪水過去之後,巴比倫想要建造一座高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上帝知道後,就變亂人們的口音,使人們的語言彼此不再相通。這樣,這座通天塔就未能建成,人們也分散到世界各地。這座塔就被稱為“巴別塔”。《聖經》認為,“巴別”這個詞,就是希伯來文中“變亂”的意思。

簡介,謎霧,

簡介

公元前460年前後,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遊歷了巴比倫城,目睹巴別塔的廢墟,他仍然驚嘆不已,懷著欽敬之情寫道:
“它有一座實心的主塔,一弗隆(220碼)見方,一共有八層。外緣有條螺旋形通道,繞塔而上,直達塔頂,約在半途設有座位,可供歇腳。”
但是,此後不久巴比倫王國即被波斯所滅,特別是波斯國王薛西斯鎮壓了當地人民的反抗之後,對這處古蹟更是棄置不問,甚至任由當地居民從中拆去磚塊,拿去建造房子。隨後波斯人又被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率領的希臘大軍擊敗。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大帝以征服者的身份來到了巴比倫城,他曾有重建這座巨塔的打算。但據隨軍的希臘地理學家斯特雷波報告說,僅僅初步清理廢墟的地面,就需要一萬人工作兩個月。面對著如此浩大的工程量,亞歷山大大帝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想法。
此後一千多年裡,中東地區戰亂頻繁,使許多古代文明遺蹟慘遭破壞。以至當近代科學在西方興起之後,人們想要再來重新審視“巴別塔”時,這座古代偉大的建築已只剩下一堆碎磚斷牆,令人慘不忍睹。只有那巨大的方形地基,雖已長滿了野草,但仍能看出原地的輪廓,使人多少能想像一點它當年橫空出世的雄姿。

謎霧

對“巴別”一詞,最早的記載出現在聖經里,原意為“變亂”。那么,巴比倫人建造這座巨塔,顯然也不僅是為“揚名”之用。於是對塔的作用,也有了種種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巴別塔”是古巴比倫人的天文觀測台,。有人則根據斯特雷波的記載,認為該塔是古巴比倫城之神馬杜克的象徵式墳墓,更多的人認為,它不是神的墳墓,而是供諸神下凡的落腳之處。還有人認為它與埃及的金字塔一樣,是古代帝王的陵墓,其中可能隱藏著陵寢和密室。這派人的代表是法國的考古學家弗雷斯·內爾。19世紀中葉,法國政府派他率隊前往巴比倫考察,他在寫給法國外交部長的一封信中說:“……進入塔內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地雷把它炸成兩半,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塔的中心。日後我如能與統治尼姆拉德泉一帶沙漠地區的阿拉伯人建立友好關係,並說服他們允許我試用這種方法,請問部長大人是否允許我這樣做呢?”
當時的法國政府竟然答應了他的要求。可是弗雷斯不適應當地炎熱的氣候,到達巴比倫一帶不久就患了病,未來得及實行上述計畫就與世長辭了。
進入20世紀,保護古蹟已成為各國人們的常識。伊拉克一帶戰亂頻繁,伊拉克政府也不可能再允許以炸毀的方式來研究作為其國寶的“巴別塔”。直到如今,人們仍然未能進入“巴別塔”廢墟內部。因此,“巴別塔”內是否藏有陵寢與密室,以及建造“巴別塔”的用途,也仍然未能有一個準確的回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