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東經濟區

川東經濟區

川東經濟區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根據全省地理環境和經濟狀況進行“十二五”規劃編制的五大經濟區之一(成都、川南、川東、攀西、川西北),是四川省社會發展最優的經濟區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川東經濟區
  • 總人口:近3000萬
  • 面積:約7萬平方公里
  • 位置:四川省東北部
概述,南充市,達州市,廣安市,巴中市,遂寧市,廣元市,發展現狀,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森林資源,旅遊資源,人力資源,發展規劃,經濟區發展,

概述

川東經濟區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大致範圍在嘉陵江中上游(包括涪江和渠江兩支流的大部分),以蘭渝鐵路、達渝高速公路和嘉陵江航道等為依託,包括南充市、遂寧市、廣安市、達州市、廣元市、巴中市六個地級市。其中南充為該經濟區的核心城市,遂寧為川中中心城市和四川盆地幾何中心城市;南充、遂寧和廣安構成川東經濟區的中心區域,達州、廣元和巴中構成川東生態經濟片區。 川東經濟區總人口近3000萬,占全省1/3,面積約7萬平方公里,占全省14、5%。2010年生產總值突破2800億元。

南充市

南充歷史悠久,公元前202年漢朝漢高祖劉邦設安漢伊始,是一座擁有2200多年建城歷史的歷史文化名城,被譽為嘉陵江畔的一顆璀璨明珠,聞名遐邇絲綢之都,久負盛名水果之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四川省交通樞紐城市,四川第一大二級城市,成渝經濟區北部中心城市,川東北經濟、文化、交通、商貿和信息中心,享有“川北心臟”“川北重鎮”之稱。
未來南充的城市定位和城市性質為:從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走向成渝北部中心城市、成渝第三城。其定位為中國西部新興能源基地、石油天然氣化工基地、成渝北部中心城市、交通通信樞紐和商貿物流中心、人文、生態並蓄的山水和諧宜居城市。
城市產業發展。產業體系:構建石油化工、機械汽配、紡織服裝、農產品加工體系;板塊分南部產業組團中心城產業板塊,由西充、蓬安產業板塊構成;東部產業組團由儀隴、營山兩縣組成,以發展水電、能源、建材、天然氣開發,以及石化產業相關配套產業為主;北部產業組團由閬中、南部兩縣(市)組成,以發展紡織服裝、特色農產品加工、休閒旅遊產業為主。
城市結構形態及發展方向。結構形態:三城同構組合城市,由9個主要的城市功能片區構成“三城九片”結構;擁江三城(商務、行政、文化區)順慶、高坪、嘉陵組成。其中,都尉—西興片區、小龍—龍門片區、瀠溪片區、青蓮—老君片區、文峰片區約110平方公里。產業新城:河西和李渡片區以石油、天然氣化工產業為主的新城,約40平方公里。北部新城:荊溪—搬罾片區約50平方公里,為城市遠景發展的主要區域。
城市交通發展。一是軌道交通。遠期城市人口達200萬時,將考慮交通預留,形成“一組一環”軌道交通線路;二是機場建設。建議對高坪機場擴建做出規劃,遠期考慮搬遷建設第二機場。三是城市道路。修建“二繞”,成南高速公路結合“二繞”外遷,形成“兩環七軸”的城市道路骨架。

達州市

達州市是四川省的一個地級市,是1999年經國務院批准,由原達川地區更名建立。位於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農業大市、工業重鎮,有“川東明珠”之譽。總面積16591平方千米,轄1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到2015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確保實現GDP達1600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000美元,城鎮化率達到30%,小康社會初步建成,達州成為經濟繁榮、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現代化大都市。成為中國西部天然氣化工基地,川渝鄂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和秦巴地區經濟文化強市。

廣安市

廣安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故鄉。1993年7月設立地區(之前大部分縣份屬於四川南充市管轄),1998年7月撤地設市,轄廣安區岳池縣、武勝縣、鄰水縣,代管華鎣市。幅員面積6344平方公里,總人口460萬。是四川省毗鄰重慶最近的一個地級市之一,是四川進入三峽經濟區的“東大門”。
實施新型城鎮化“12355”戰略,即:到2015年建成1座城區人口60萬以上的中心城市(廣安主城區),建成5座城區人口20萬以上的中心輔助城市(華鎣市區、前鋒—代市工業集中區、鄰水、岳池、武勝縣城),建成5座城鎮人口5萬以上的小城鎮(花橋鎮、烈面鎮、石埡鎮、豐禾鎮、羅渡鎮),打造全國生態園林城市、文明城市、衛生城市、最佳旅遊城市、環保模範城市5大“名片”。全市城鎮化率年均增長2.5個百分點,城市建成區面積達120平方公里以上,鄉鎮建成區面積達60平方公里以上,城鎮面貌一年有新變化,三年有新突破,五年上新台階。全市城鎮綜合承載能力、集聚能力、輻射能力明顯增強,城鎮空間和功能布局明顯最佳化,城鎮體系明顯健全,與全省及全國城鎮化水平的差距明顯縮小打造廣安中心城區
堅持“東擴西進、跨江發展、沿江開發”的思路,向東擴展東南和白塔片區、向西開發棗山片區、跨渠江發展奎閣片區、沿渠江和西溪河打造濱江特色景觀,建成成渝經濟圈的重要城市、川東北區域性中心城市。充分利用廣安中心城區的區位優勢,實現產業規模、經濟規模和人口規模的持續擴張,強化輻射帶動功能。到2015年,廣安城區面積達到80平方公里、人口60萬人,構築區域性現代化大城市雛形。

巴中市

巴 中市(bāzhōngshì),是四川陝西的交界地區,四川北部門戶。地理坐標為東經106度21分至107度45分,北緯31度15分至32度45分。市政府所在地西距成都400公里,北距西安650公里,距重慶498公里,與相鄰的達州南充漢中及寶成鐵路、襄渝鐵路距離都在200公里左右。轄巴州通江南江平昌 擬建區的有 江北新區 南壩開發區 四區縣,188個鄉(鎮)、2354個村。

遂寧市

中國著名的觀音文化之鄉,位於四川盆地中部腹心,涪江中游,地處成都和重慶兩座特大城市的中心節點,介於東經105°03′-106°59′,北緯30°10′-31°10′之間。東西寬90.3公里,南北長108.9公里,城區平坦,東鄰重慶、廣安、南充,西連成都,南接內江、資陽,北靠德陽、綿陽,與成都、重慶均為146公里左右,呈等距三角。1985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省轄遂寧市,現轄船山、安居兩區和射洪、蓬溪、大英三縣。市城區建成區面積47.5平方公里、非農人口50.3萬。

廣元市

廣元,古稱利州。地處四川盆周北部山區、嘉陵江上游、川陝甘三省結合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武則天的誕生地,是三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走廊,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85年建立省轄地級市,轄利州、元壩、朝天三區和蒼溪、旺蒼、劍閣、青川四縣,幅員面積1.6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03萬,城市人口27萬,市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是對外開放城市、全國首批農科教結合示範區,全國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和四川省山水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城市。

發展現狀

川東經濟區是由地處四川省東北部盆周山區的廣元市、巴中市、達州市、廣安市、南充市、遂寧市構成,北與甘肅省、陝西省接壤,東與重慶市相連,西抵綿陽市、德陽市,南臨資陽市,六市地理位置緊密相連,經濟發展水平基本相近,是我省的欠發達地區,但經濟發展潛力很大,我們將其劃分為加快發展地區,以期在發展的政策上給予更大的傾斜,在發展的路徑選擇上更加的最佳化,在發展的措施上更加的靈活,以加快發展的速度,提高發展的質量,提升發展的效益。

基礎設施

區域內建成有寶成鐵路、襄渝鐵路、達成鐵路、達萬鐵路、成普鐵路,基本形成了U字型鐵路骨架;國道108、210、212、318線路網貫通全境,建成通車的綿廣高速、達渝高速、成南高速、廣南高速縮短了到省會成都的時間;廣元機場、河市機場、南充機場連線了國內主要大城市,嘉陵江、渠江幹流是通往長江的黃金水道。寶珠寺電站,華鎣山電廠,廣安電廠,以及一大批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區域內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緩解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川東經濟區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特別是天然氣資源豐富,是四川新的能源儲備基地。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煤、石油、石灰石、霞石、花崗石、大理石、磁鐵礦,其他還有石墨、石膏、綠豆岩、鉀長石、透輝透閃石、螢石、滑石、蛭石、硫鐵礦、磷礦、膨潤土及金、銀、銅、鉛、鋅、鈷、鎳、鎢、鈾等,其水能資源亦十分豐富,極具開發價值。

生物資源

川東經濟區生物資源豐富,是“四川盆地北緣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庫”,具有發展綠色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嘉陵江、渠江水系發達,流域面積廣闊,亞熱帶濕潤氣候滋潤著整個區域,年均日照長,降雨較為充沛,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季。植被保護較好,森林植物種類繁多,不僅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珍稀植物杜仲、銀杏、鵝掌楸、岩柏、蓖子三尖杉、厚朴、紅豆樹、青檀、大王杜鵑、紅椿、黃櫱、八角蓮、天麻等數十種,還有被英國劍橋大學皇家物種協會鑑定為世界稀有樹種的巴山水青槓。盛產銀耳、木耳、茶葉、香菇、核桃、板栗、雪梨、銀杏、生漆、杜仲、黃柏、厚朴、天麻、油橄欖、苧麻、蕨菜、竹蓀、猴頭菇等名優土特產品。

森林資源

豐富的森林資源是野生動物理想的棲息地。據考察,境內有野生動物三百餘種,其中有屬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類瀕危珍稀野生動物梅花鹿、金錢豹、黑熊、麝、獼猴、錦雞、長尾雉、大鯢等三十餘種,省級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赤狐、青麝、豹貓、野豬、小麂等一百餘種。

旅遊資源

川東經濟區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是構建四川旅遊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三總故鄉,女皇故里和巴人文化、三國文化的發祥地;又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mzd同志譽為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大區域”,還是世界十大革命性偉人晏陽初的故鄉。
川東北經濟區內著名景點星羅棋布,劍門雄關、光霧山紅葉、諾水河溶洞、真佛山儒佛道“三教合一”、百里峽、小平故居、閬中古城、大英死海等景點分屬多個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自然景觀獨特秀美,歷史文化淵源流長,紅軍精神深入人心,文物古蹟遍及城鄉。

人力資源

川東經濟區人力資源豐富,是四川重要的勞務輸出基地。2003年末,區域內勞動力資源總數1925萬人,占全省的32.4%;社會從業人員1331.8萬人,占全省的28.5%。其中,第一產業從業人員759萬人,占社會從業人員的57%;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87.8萬人,占社會從業人員的14%;第三產業從業人員384.8萬人,占社會從業人員的28%;鄉村從業人員1196萬人,占全省的31.7%;勞動力富餘人數達593.5萬人,而第一產業從業人員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勞動力可以外出打工或從事非農業勞動。

發展規劃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堅持“五個統籌”,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川東經濟區要加快發展,要實現區域的快速協調發展,首先就要理清發展思路,制定一個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區域發展規劃,以統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在規劃中要明確川東經濟區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研究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空間布局以及結構調整的重點和方向,研究區域產業發展的方向和產業支撐重點,研究著力構建統一的市場體系和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研究融入成渝經濟圈、帶動秦巴發展的區域合作與協調的長效機制,研究改善區域經濟發展環境的措施等重大課題,使川東區域規劃成為川東北經濟區加快發展的綱領,成為全省“十一五”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的看點。力爭2015年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增長極,GDP達6000億元。

經濟區發展

川東北川西北經濟區快速發展,區域增速差距縮小,2013年前三季度四川省經濟成長最快的川東北經濟區的經濟增速達到10.8%。今年前三季度,成都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和川西北經濟區的經濟增速雖比去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有所放緩,但區域間增速差距縮小,經濟運行更加平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