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醫學史

嶺南醫學史

《嶺南醫學史》是記述嶺南地區醫學的起源、形成、發展過程和發展規律以及歷史成就的專業性書籍,它不僅僅是一部地域性醫學史的書籍,同時也是延綿數千年的中國醫學史組成部分。《嶺南醫學史》編寫更注重其學術性,它的延伸可拓展為嶺南中醫理論學術源流、嶺南中醫臨床各學科特點、嶺南中草藥及名醫驗方運用等,因此它的意義又不僅僅限於一部地域性醫學史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嶺南醫學史
  • 作者:劉小斌,鄭洪
  • 開本:32
  • 字 數:530千字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預覽,

基本信息

書 名:嶺南醫學史
主 編:劉小斌,鄭洪
書 號:978-7-5359-5590-6
開 本:32
頁 數:762
字 數:530千字
出版日:2012-3-31

內容簡介

嶺南醫學史》仿照《中國醫學通史》成書體例,全書擬訂分為四冊。上冊為古代卷,從遠古至清代中葉(鴉片戰爭以前);中冊為近代卷,從晚清至民國;下冊為現代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圖譜卷另為一冊。四卷冊之《嶺南醫學史》全方位記述嶺南地區醫學史事,嶺南歷代醫學著作、醫案、醫話、醫論以及醫事將成為史書永恆的主題,《嶺南醫學史》將相關的學術產品支撐中醫藥學科的建設,並使之成為社會其他學科受益的著述。
嶺南醫學史
本書主編者在中醫醫史文獻領域有較深造詣,同時有堅實中醫臨床基礎。全書史料翔實,可讀性強,內容觀點正確,足以啟迪後學。本書可供科學研究機構、醫藥行政管理人員、臨床工作者以及中醫院校學生參考使用。

目錄預覽

第一章 近代嶺南的西醫傳播及其中西醫匯通思潮形成
第一節 近代西洋醫學在廣東的傳播
一、 近代西方醫學在廣東的傳播
二、 近代西醫在廣東的發展與影響
第二節 晚清醫學制度改良思潮
一、 粵籍政治活動家的醫學改良主張
二、 鄭觀應的醫學改良思想
三、 梁龍章論醫學改良
四、 黃熾華的醫學改良思想
第三節 晚清嶺南中西醫學術匯通醫家
一、 中西醫匯通世家陳氏三代
二、 羅浮山人及其《歷髒篇》
三、 朱沛文與《華洋髒象約纂》
四、 鄭觀應與《中外衛生要旨》
五、 於風八與《醫醫醫》
第四節 民國時期嶺南提倡中醫科學革新醫家
一、 譚次仲的中醫科學化論著
二、 伍律寧與《中醫起信論》、《中醫起信論二集》
三、 張二仲與《改進中醫芻論》
四、 林昨非與《改進中醫芻言》
五、 張公讓與《中西醫學比觀》
六、 盧覺愚與《覺廬醫案新解》
七、 陳永梁與《中國醫學概論》
第二章 近代廣東中醫藥行政及維權活動
第一節 近代廣東醫藥衛生行政管理
一、 晚清醫藥衛生管理的起步
二、 民國時期廣東的衛生行政
三、 民國時期對中醫藥的管理
第二節 民國時期的廣東中醫考試
一、 各市縣的中醫考試
二、 中醫師檢考與特考
三、 中藥、針灸、按摩等的管理與考試
第三節 爭取衛生行政權利的活動
一、 參與全國性抗爭活動
二、 針對廣東當局的抗爭
第四節 廣東國醫分、支館的概況
一、 廣東國醫分館的建立和運作
二、 廣東各地支館的情況
第三章 近代嶺南中醫人物與學術成就
第一節 生草藥類
一、 趙寅谷與《本草求原》
二、 蕭步丹與《嶺南採藥錄》
三、 胡真與《生草藥指南》
四、 民國年間廣東中草藥著作及教材講義
第二節 傷寒、金匱類
一、 清代嶺南地方志所載傷寒、金匱類文獻
二、 麥乃求與《傷寒法眼》
三、 陳伯壇與《讀過傷寒論》、《讀過金匱》
四、 易巨蓀與《集思醫案》
五、 黎庇留與《傷寒論崇正編》
六、 盧覺愚與《實用傷寒論講義》
七、 民國時期其他傷寒著作
八、 民國時期傷寒教材講義
第三節 溫病溫疫類
一、 潘名熊論四時外感與溫病
二、 清末嶺南防治瘟疫專著
三、 清末嶺南其他疫病專著
四、 民國南海陳任枚、順德劉赤選合著《溫病學講義》
五、 郭梅峰、甘伊周論治溫病學術經驗及梁子居、鐘少桃《溫病學講義》
六、 其他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白喉、腸傷寒防治
第四節 內科雜病類
一、 黃恩榮與《洄溪醫案唐人法》
二、 黃霄鵬與《醫林獵要》
三、 黃煒元與《醫學尋源》
四、 陳汝來與《內科雜病學講義》
五、 盧朋著與《四聖心源提要》
六、 民國時期嶺南醫家診治內科雜病
第五節 骨外傷科類
一、 蔡忠與跌打萬花油
二、 管鎮乾及管氏骨傷醫學世家
三、 李幹才及李氏骨傷醫學世家
四、 梁財信、梁以莊與《傷科學講義》
五、 何竹林正骨醫粹
六、 嶺南其他骨傷科名醫及醫著
第六節 婦科學類
一、 何守愚與《廣嗣金丹》
二、 呂楚白與《婦科纂要講義》
三、 呂安卿及其婦科學術經驗
四、 謝澤霖與《婦科學講義》
五、 民國時期嶺南醫家診治婦科疾病經驗
第七節 兒科學類
一、 程康圃與《兒科秘要》
二、 楊鶴齡與《兒科經驗述要》
三、 古紹堯與《兒科學講義》
四、 呂楚與《幼科要旨講義》
五、 呂安卿兒科診療經驗
六、 近代嶺南兒科文獻與病症診治經驗
第八節 喉科、眼科學類
一、 官方出版的《喉舌備要》
二、 陳紹枚與《喉症圖說》
三、 周兆章與《喉證指南》
四、 古紹堯與《喉科講義》
五、 周耀鑾與《喉症全書》
六、 嶺南喉科文獻與名醫驗案
七、 黃岩與《眼科纂要》
八、 顏爾梧與《眼科約編》
九、 鄧雄勛與《眼科啟明》
十、 梁翰芬與《眼科講義》
十一、 文獻記載的嶺南眼科專著
第九節 針灸推拿學類
一、 廣州三元宮煉功圖像石碑
二、 周仲房與《針灸學講義》
三、 曾天治與《科學針灸治療學》
第十節 診法類
一、 梁玉瑜與《舌鑒辨正》
二、 梁翰芬與《診斷學講義》
第十一節 方書驗方類
一、 清代嶺南方書驗方類文獻
二、 符霽光與《新增經驗良方》
三、 何多文堂與《奇方備檢》
四、 林樹紅與《名家醫方歌訣》
五、 劉心槐與《經驗集方》
六、 黃霄鵬與《吳陳方歌》
七、 黃德仁與《驗方備用》
八、 勞守慎與《惡核良方釋疑》
第四章 廣東中醫藥社團與學校教育
第一節 廣東中醫藥社團組織的緣起
一、 廣州醫學求益社
二、 廣州醫學衛生社
三、 廣東中醫教員養成所
四、 廣東醫學實習館
五、 粵省九大善堂
六、 香港東華三院
七、 省港藥材行會
第二節 民國時期廣東中醫藥學校教育創辦
一、 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
二、 廣東光漢中醫專門學校
三、 廣州漢興國醫學校
四、 廣東梅州市梅縣區國醫專科學校
五、 香港中醫藥研究院
六、 香港中國國醫學院
七、 廣東近代其他中醫學校
第五章 清代嶺南醫藥出版業與民國廣東中醫期刊
第一節 清代嶺南醫藥出版業
一、 嶺南醫藥出版業發展的背景
二、 廣東槧本的概況
三、 主要醫藥槧本(廣東版本)介紹
四、 清代廣東泰西醫書刊本情況
第二節 民國時期廣東中醫期刊
一、 廣東中醫期刊種類
二、 廣東中醫期刊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