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圭夏

崔圭夏

崔圭夏(최규하,Choi Kyu-ha),號玄石(현석),曾用日本姓氏梅原,韓國江原道原州人。1919年7月16日出生。大韓民國第12任總理,第4任、第10屆總統。他在朴正熙被殺後接掌總統職務,1979年12月6日大選勝出後正式出任總統,後被全斗煥推翻。2006年10月22日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崔圭夏
  • 外文名:최규하(朝) / Choi Kyu-ha(英)
  • 國籍:韓國
  • 出生地:韓國江原道原州
  • 出生日期:1919年7月16日
  • 逝世日期:2006年10月22日
  • 職業:韓國第4任總統
  • 畢業院校: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
個人綜述,人物生平,初生年代,開始從政,執政年代,最後歲月,代總統,人物影響,5.18事件,漢城之春,緊急戒嚴,守護民主,光州事件,鎮壓,

個人綜述

崔圭夏崔圭夏
崔圭夏(최규하,1919年7月16日-2006年10月22日),號玄石(현석),曾用日本姓氏梅原,韓國江原道原州人,大韓民國第12任總理、第10任總統。他在朴正熙被殺後接掌總統職務,1979年12月6日大選勝出後正式接任。期後被全斗煥推翻。 崔圭夏曾在日本留學,並有日本姓氏梅原。他早年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後擔任教師。之後他前往偽滿洲國。大韓民國獨立後,他曾出任農林部糧政課長、外交部通商局長、外務次官及外相。1971年就任外交擔當特別補佐官、1975年接替金鐘泌出任國務總理。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被暗殺,以總理身份代行總統許可權,並於12月6日大選勝出後正式接任。
崔圭夏是韓國當年維新體制的代表人物。他在正式當選後的早期實行憲制民主化改革,但有關計畫在全斗煥發動的政變之後停止推行。1980年8月,全斗煥發動軍事政變,並根據《戒嚴法》接掌總統權力,指派朴忠勛充當代總統,並籌備新一屆總統選舉,崔圭夏黯然下台。

人物生平

初生年代

1919年7月16日生於韓國江原道原州一個中產階級家庭。
崔圭夏崔圭夏
1932年在原州國小畢業。
1937年從京城第一高小(今京畿學校)畢業。
1941年從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英語系畢業。曾一度在當地任教師。後前往中國滿洲國國立大學大同學院學習。1945年畢業後被聘為漢城大學師範學院教授。

開始從政

1946年,他出色的英語表達能力被外務長官卞榮泰發現,並進入外交部,擔任駐日代表部公使。1948
年大韓民國成立後,崔圭夏出任韓國農林部糧政課長。1951年任外交部通商局長等職。1952年任駐日本代表部總領事。1953年任韓日會談代表。1957年5月任日本代表部參贊。1959年3月任駐日代表部公使,5月升任外務部次官。1963年5月任重建國家最高會議議長。1964年10月任駐馬來西亞大使。1967年6月任外務部長官。1970年在韓國外國語大學獲得名譽文學博士學位。1971年6月任總統外交事務特別助理。1971年就任外交部特別補佐官,任內推行了所謂的“安靜外交”政策。1972年任南北韓調節委員會委員。
崔圭夏手書崔圭夏手書

執政年代

1975年12月,崔圭夏在維新體制下接替金鐘泌出任國務總理。
1979年10月26日,前總統朴正熙被暗殺後,他在同日召開的國務會議上被宣布以總理身份代行總統許可權。12月6日大選勝出後正式就任韓國第10任總統,並且出任統一主體國民議會議長。
崔圭夏崔圭夏
崔圭夏是韓國當年維新體制的代表人物。在正式當選後,他即開始實行憲制民主化改革,使韓國進入了一個被稱之為“漢城之春”時期。1980年5月起兼任保衛國家非常對策委員會主席。8月16日,時任國家保衛非常對策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的全斗煥上將發動了一場軍事政變,迫使他下野,由朴忠勛代行總統職務;同時還宣布實施《戒嚴法》,由軍隊接管政府事務。8月27日,全斗煥經“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選舉後,正式登上總統寶座。他即成為韓國歷史上任期最短的總統,亦有“不幸總統”之稱。

最後歲月

崔圭夏下台後,他之前的改革計畫亦宣布流產。1981年4月起任國政諮詢會議議長。1996年,韓國最高法院開始審理他在任期間發生的幾起軍人政變或政治事件,故他也被傳喚到庭作證。但他堅持以“如果在總統任期內公開事情,會給憲政史留下不好的先例”為由,始終保持沉默。數年前,他開始患上心臟疾病等老年性疾病,長期在首都首爾的家中修養。
2006年10月22日清晨6時左右,他在寓所內因突發性心功能不全導致失去知覺,隨後被送往首爾大學附屬醫院搶救,7時37分即宣告不治,享年88歲。

代總統

出任代總統始末
朴正熙自1961年發動政變上台以來,收買了大批門徒,培植了大幫親信,滿心盤算要當個“終身總統”。可是,他的那幫親信們常常相互爭權,狗咬狗的事時有所聞。這使朴正熙不能不忐忑不安。
崔圭夏崔圭夏
1979年10月26日晚,朴正熙忽然心血來潮,叫他的衛隊長車智澈一起,到情報部長金載圭那裡去吃晚飯。他想藉此機會,排解一下金載圭和車智澈這兩個心腹之間的芥蒂
中央情報部主樓二層的一間寬敞的房間裡,金載圭正在等待朴正熙的到來。他同車智澈的矛盾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這個金載圭,任過軍長和保全司令等職,曾領中將銜,既是朴正熙的同鄉,又是陸軍士官學校1946年同屆畢業生,是朴正熙“多年來的同事和政治上的密友”。車智澈卻常常利用職權,阻擋他和朴正熙的接觸,並一個勁兒地在朴正熙面前說他的壞話,以至使他感到有丟官之虞,金載圭也埋怨朴正熙聽信車智澈的讒言,不接納他的意見,因而懷恨在心。今晚朴正熙、車智澈要來情報部吃飯,正是天賜良機。本來,金載圭約了陸軍參謀長鄭升和共進晚餐,這時他決定派情報部副部長陪鄭升和,自己來應酬朴正熙。
晚上6點05分,朴正熙帶著車智澈和五名貼身警衛來到情報部的宴會廳,入席的有朴正熙、金載圭、車智澈和朴正熙的秘書長金桂元。席間,朴正熙、車智澈二人先後以斥責的語氣追究前不久釜山和馬山地區學生示威中情報部應負的責任,金載圭臉色陰沉,硬著頭皮聽著,7點左右,金載圭藉故離席,去到主樓,對在那裡吃飯的鄭升和說:“我正同總統閣下吃飯,完了就回來。”然後,他走到二樓他的辦公室,取出一支西德造的七發連發手槍,放進褲子後面的袋子裡,語氣低沉地對情報部的兩位官員說:“今天我要幹掉他們,房間裡槍一響,你們就把總統的衛兵幹掉。”金載圭回到宴會廳,繼續吃飯喝酒,氣氛也變得比較輕鬆。過了一會,金載圭得悉外面已準備就緒,於是站起來、眼盯著車智澈,對朴正熙說:“閣下,你帶著這樣的廢物能把政治搞好嗎?”說著,他從腰間拔出手槍朝車智澈就是一槍,轉而又向朴正熙打了一槍。車智澈右手腕被子彈打穿,慌忙逃到廁所躲避;朴正熙應聲倒下,鮮血從胸口直往外流。外面的情報
部人員聽到裡面槍響,也一起動手,把朴正熙的警衛人員統統擊斃。金載圭在裡面追殺車智澈,突然發現予彈卡殼,連忙出去換槍,他回來時,只聽車智澈從廁所的視窗向外面高喊:“警衛員!警衛員!”但話音未落,金載圭的槍彈已打穿了他的胸部,車智澈晃了兩下便倒在血泊中。金載圭彎下腰走到朴正熙的跟前,聽見他在哼哼,又對準他的腦袋補了一槍,這位62歲的獨裁者就這樣死在他的親信手裡。金載圭立即跑到鄭升和那裡,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參謀長,不好了,總統出事了!”
崔圭夏崔圭夏
鄭升和嚇了一跳,吃驚地問:“出了什麼事?”“上車後再說。”金載圭邊說邊把鄭升和推出門口。上車後,鄭升和驚魂未定地問金載圭:“到底出了什麼事?”金載圭胸部還在劇烈的起伏,他伸出大拇指代表朴正熙,做了個遭到狙擊的動作。
車子駛過美軍第八軍的營內道路,於晚上8點05分到達陸軍本部地下室。鄭升和立即叫人通知國防部長盧載鉉和海、陸、空三軍頭目,說“總統府”內部發生襲擊事件,要他們立即趕來開會。8點30分左右,赴會的人紛紛到達。鄭升和向他們報告朴正熙已被狙擊。盧載鉉向金載圭詢問被狙擊的情況。金載圭說:“情況還不清楚,但總統肯定是死了。”接著,盧載鉉同三軍頭目商討應付事態的對策。不一會,“總理”崔圭夏等一班“政府”要員也陸續來到地下室。因地方太擠,會議轉到“國防部”舉行。會上對如何宣布“緊急狀態”問題發生爭論,金載圭主張不講緣由,立即宣布全境處於“緊急狀態”;崔圭夏認為不講清問題,國民不好理解。這時,朴正熙的秘書長金桂元看苗頭不對,就溜到隔壁房間,叫人請鄭升和過去,神色慌張地告知他,朴正熙是金載圭打死的。於是鄭升和下令逮捕金載圭,由保全司令和憲兵總監執行。
盧載鉉命令保全司令全斗煥“不用換裝,立即前來”。
全斗煥是朴正熙一手提拔的少壯派軍人,1955年陸軍士官學校第十一屆畢業生。後又入陸軍大學學習,1964年畢業,他還曾兩度留學美國。據報導,全斗煥“性情暴躁”,“從青年時代起就沖滿權欲和野心”。他1958年當連長,1961年任空降部隊營長;參與了朴正熙“五-一六軍事政變”,並緊跟朴正熙,成為朴正熙的親信。1970年任駐南越的白馬部隊第二十團團長,以“殺人不眨眼”著稱。1973年升為準將,第二年又升為少將,1979年任保全司令。朴正熙對他一再提拔,使他感激涕零,稱朴正熙為“父親”,發誓要用性命保衛“父親的生命”和“維新的江山”。這位腦袋微禿、身材矮小的“司令”奉命趕到會場,一聽說恩師朴正熙遇害,猶如悶雷擊頂,同時血液頓時往上涌,兩行淚水撲簌簌地掉落在胸前的衣襟上。據說,作為負責軍內情報系統的保全司令,在朴正熙被殺前,他已經覺察金載圭等人在軍內進行反樸活動,曾經對他們加以監視。此時,他悔恨自己下手晚了。他發誓要為恩師報仇。要親手審訊殺死朴正熙的金載圭。
全斗煥立即在陸軍本部保全隊建立臨時指揮所,並派重兵包圍了情報部,解除了情報部一些官員的武裝。為了把當時還在國防部里的金載圭引到此間來,他讓人給金載圭捎假口信,說:“陸軍參謀長要在陸軍本部地下室見您。”當金載圭出來後,全斗煥的手下人避開有金載圭警衛員站著的走廊,從特殊的通道把金引到“國防部”大樓的後門,在那裡解除了他的武裝,把他裝進事先準備好的汽車,飛快駛向保全司令部。
崔圭夏崔圭夏
這時已是第二天的0點40分左右,“國務會議”還沒開完。27日3時45分,會議決定同日4時實行“非常戒嚴”,由崔圭夏任代理“總統。

人物影響

韓國學者認為:“崔圭夏雖然是位出色的官員,但作為總統他失去了很多機會。”並批評他沒有對新軍部抵抗到底,在5.18時沒能阻止軍隊投入等問題。“他雖然保持沉默,但新軍部登場的秘密最終會被揭開。”
在政治圈還有人提出了崔圭夏也許留下了回憶錄的可能性。就是說,不論以何種形態,應該會將所受的來自新軍部的壓力和脅迫記錄下來。雖然崔圭夏方面表示:“沒有回憶錄之類的東西。”但也說:“也許會有私人備忘錄之類的東西。”留下了餘地。

5.18事件

漢城之春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被部下情報部長金載圭刺殺,由崔圭夏任代總統,韓國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漢城之春”。但好景不長,實權還是掌握在軍人手中。11月24日,140名民主運動人士因要求民主而被逮捕及拷問。12月12日,又一位軍界強人全斗煥發動了“肅軍政變”,繼續實行獨裁統治。不久,金大中等民主人士發表了《促進民主化國民宣言》,要求全斗煥下台。1980年4月中旬,全國爆發了工人及學生示威浪潮,要求民主。5月初全斗煥政府公布了戒嚴令,宣布在漢城取消一切政治活動,禁止集會遊行。但民眾示威浪潮隨之更擴大,要求撤銷戒嚴令和全斗煥下台。5月15日,約10萬名大學生在漢城集會,向軍政府示威。5月16日光州也有3萬名學生與市民示威。

緊急戒嚴

5月17日,全斗煥宣布《緊急戒嚴令》,進一步擴大戒嚴範圍至全國,禁止一切政治活動,關閉大學校園,禁止召開國會,禁止批評國家元首,還拘捕了金大中金泳三等民主運動領袖和學生。組成戒嚴軍分六路包圍了韓國全羅南道(相當於中國的省)首府光州市,甚至動用飛機空運軍隊。當日上午10點,在光州民主運動大本營的全羅南道國立大學,戒嚴軍與學生發生了第一次衝突,軍隊打死學生數人、逮捕多人。激動的光州學生和市民奮起抗爭,聚集於全羅南道道廳(相當於我們國家的省政府)前廣場,拉開了“光州518抗爭”序幕。一句“到道廳去”成了當年最激盪光州市民的口號。學生與市民以道廳為中心,到光州火車站、高速巴士總站等地阻攔戒嚴軍進城。軍隊向人群開火。5月20日晚,20萬人在道廳集會、示威。市民組織了200多輛計程車、公共巴士突破戒嚴軍封鎖線到道廳助威。戒嚴軍切斷了光州與外界的聯繫,擔心失控,21日凌晨向示威人群開火,造成54人死亡。21日,多達30萬的老百姓來到道廳,廣場及周圍的錦南街、忠壯路都擠得水泄不通。一個青年站在戒嚴軍的坦克上,揮舞著國旗,高呼“光州萬歲”,市民圍在一起高唱國歌,軍隊射殺了這位熱血青年。憤怒的市民成立了“民眾抗爭本部”,進行長達一周的有組織有系統的對抗活動:組織市民軍,與戒嚴軍武裝對抗。他們從警察局和軍隊那裡搶奪了部分武器,與軍隊開展了街壘戰,占領了道廳。市民軍迫使戒嚴軍一度撤回到郊外。整個抗爭期間,還訓練市民使用槍械。由於有武裝衝突,所以後來也有歷史學家稱作“518暴動”或者“518起義”。
成立市民收拾對策委員會。與政府當局談判:讓死難者家屬認領抗爭者屍體、戒嚴軍釋放被捕的民眾並撤出道廳及市中心、市民軍交出武器。
組織救援、發動募捐、提供後勤保障。為抗爭人士提供食物及日常補給。醫生、護士全力搶救受傷者,連娼妓都為傷者獻血。

守護民主

23日、24日、25日連續三天晚上數萬市民在道廳廣場召開“守護民主市民大會”,決心與軍政府對抗到最後一刻。
突破軍政府新聞封鎖,向全國說明光州事件真相。政府控制的光州各媒體不僅不客觀報導事件的進展,還歪曲事實。市民縱火焚燒幾家電台和報社,並自己編髮了《民主市民會報》,向全國發布光州抗爭訊息,如實地揭露戒嚴軍的暴行。
市民占領道廳開展全方位抗爭以來,僵局持續了不到一周,美國的態度使局勢出現了劇變。向來以支持民主自由運動祖師爺自居的山姆大叔,可沒有支持韓國大學生的民主運動。據韓國學者說,全斗煥調軍隊到光州就得到了美國的默許。因為,根據50年代簽訂的韓美同盟,韓國軍隊的指揮權在駐韓美軍司令部手中。27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了“不能坐視南韓的無秩序和混亂”聲明,正式容許全斗煥軍政府軍事鎮壓抗爭者。數千名軍人開著坦克進入市區,儘管有市民臥路阻擋,但坦克仍然肆無忌憚地壓過他們入城。戒嚴軍占領了道廳,槍殺了最後一批不肯撤出道廳主樓的20多名學生和市民。光州“518”運動以被殘酷鎮壓而告終。這使本來反美情緒就很重的韓國民眾更增加了對美國的仇恨。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教會在整個“518”運動中起了積極的作用。正是5月18日這一天,學生們在天主教會大樓前舉行了首次靜坐示威。整個抗爭期間,天主教會設立了廣播站,向全國揭露了戒嚴軍濫殺無辜的暴行,頌揚了市民們的正義行動。光州事件被鎮壓後,持續報導“光州五月事件”。教會醫院還組織了對受傷者最及時的救助。

光州事件

據官方報導,光州事件造成了191人死亡,122名重傷,730名輕傷。直接經濟損失為2200萬美元。但間接損失無法統計,導致了韓國戰爭結束後,政府實施經濟成長計畫以來的第一個負增長年。
光州518事件平息後,全斗煥政府在全國瘋狂地鎮壓民主運動,白色恐怖籠罩著韓國。5月28日逮捕了幾千名參與民主運動的市民,並以“光州事件的幕後操縱者”的罪名判處金大中死刑。1980年至1983年,有700多名新聞工作者因要求新聞自由而被政府勒令退休。1980年至1986年,每年都有相當多的大學生因政治訴求被開除。

鎮壓

“518”運動被鎮壓後,懾於政府高壓,韓國新聞媒體只得選擇沉默。政府在提到這個事件時,只輕描淡寫說是“光州事件”。韓國爭得1988年漢城奧運會舉辦權,大大推進了民主化進程,為“518”正名迎來了曙光。這時,反對黨的改憲運動如火如荼,特別是1987年6月,百萬人走上漢城街頭要求改憲。軍隊已經無法再壓制民主運動。韓國軍政府在內外壓力下,也為了改變世人對自己的政治形象,被迫接受憲改方案,採用總統直接選舉制,獨裁統治在韓國終結。全斗煥下台後,緊接著,1988年,光州“518”事件很快就被國會重提。1993年第一位非軍人總統,金泳三上台,承諾為518運動死難者建立國家公墓。1997年,他簽署“518”運動特殊法令,正式為“518”運動正名,為死難者家屬支付賠償金。對鎮壓“518”事件的元兇——兩位前總統全斗煥、盧泰愚以內亂罪課以重刑。不過後來又對他們實行了赦免。
可以說,是光州“518”運動敲響了韓國軍人獨裁統治的喪鐘,加速了民主政治的到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