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谷,我聽到疾行的蹄鐵

峽谷,我聽到疾行的蹄鐵

基本介紹

  • 書名:峽谷,我聽到疾行的蹄鐵
  • 作者:何銳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963938
  • 外文名:I HEARD the GALLOPING HORSE in the VALLEY
  •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 頁數:379頁
  • 開本:32
  • 品牌:江蘇文藝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把脈70後”撥開處於夾縫之中的70後作家所受到的不應有的遮蔽,找準這樣承上啟下的一代作家的價值訴求。把脈70後,聚焦文壇“中間代”

作者簡介

張清華、王德威、賴松輝、遠人、沈杏培、唐偉孟、金理、申霞艷、孟慶澍、王春林、李雲、郜元寶、趙強、大智若、海力洪、馬季、吳義勤、白燁、石傑、翟文鋮、張富寶、王春林、敬文東、索良柱、周立民、孟繁華等都是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新銳作家。

圖書目錄

前言 終於兌現了曾經默許的承諾
浮世繪、六稜體或玻璃屋——關於魯敏《六人晚餐》的幾個關鍵字
歸去未見朱雀航——葛亮的《朱雀》
論甘耀明《殺鬼》中的歷史敘事與認同
人之愛與人之罪——讀田耳長篇《天體懸浮》
重新定義世界的寫作和現世生存的憂思錄——黃孝陽的《旅人書》評議
看到他們曾經看到的世界——評李浩的《父親簡史》
繁華呈現心靈的悸動——以盛可以的《道德頌》為例
“70後”的虛妄的精神救贖之旅——論《少年巴比倫》的啟蒙敘事
自我教育——《夜火車》與徐則臣的成長敘事
歷史照進現實後的罪與罰——論喬葉的長篇小說《認罪書》
後革命時代的城市、青年文學——重讀綿綿的《糖》
撤去絲絨帷幕之後——讀安妮寶貝長篇新作《春宴》
殘茶涼透,在水面上凝留下一股冷香——讀金仁順長篇小說《春香》
阿乙小說的荒誕美學:厚重的失敗感和羞辱感——從長篇小說《下面,我該幹些什麼》說開去
一部理想主義的純愛之書——試析《滴淚痣 》的文學與文化意義
夾縫外的溪流——評李師江長篇小說《福壽春》
大時代的“小生活”——評朱文穎長篇新作《莉莉姨媽的細小南方》
沒意思的意思——關於戴來和她的長篇小說《魚說》
愛情碎片中映出的時代圖景——讀於曉威長篇小說《我在你身邊》
時代精神症候的鏡像——弋舟長篇小說《跛足之年》闡釋
關切生存之痛聆聽向善之音——讀張學東長篇小說《妙音鳥》
性別立場與社會現實的關切與思索——評姚鄂梅長篇小說《西門坡》
荒唐,時間,酷刑——讀馮唐《北京,北京》
看見那些“消失的人”——評肖江虹長篇小說《向日葵》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評魏微長篇《流逝》
隱約的歷史與迷茫的現實——70後作家長篇小說創作的一個方面
跋:努力探尋文學突圍的路徑

後記

跋:努力探尋文學突圍的路徑
何銳
不經意間,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就同我們擦肩而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呈全方位躍動的文學態勢,曾讓我們對新世紀的文學曙光滿懷期待。漢語文學總體水平的提升,中國當代文學在世界文學未來格局中意義和價值的凸顯,曾經是我們堅執的信念。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傳媒業的最新發展、網際網路的大面積覆蓋,市場經濟潮汛的來勢迅猛,特別是網路文學的勃然興起,文壇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作家與寫手越來越拉開了彼此的距離,文學從邊緣化走向了泛化。雖然新世紀十年的文學仍保持了九十年代文學的水準,延續了當代文學的發展過程,但並未取得實質性的突破,特別是純文學的空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擠壓,終極價值迷失,媚俗成為時尚,創新精神的匱乏使文學再度陷入困境,純文學的執著追求者和堅守者不能不心懷憂慮。新世紀文學該如何突圍,才能辟出一條新路,是一些作家正在嚴肅思考和認真面對的課題。
基於文學格局的調整和純文學自身正在發生的變化,在去年著手《山花》欄目設計時,我有意識地同一些作家進行了溝通和交流,並就文學自身的反省達成了共識:新世紀文學遭遇瓶頸,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經典意識、先鋒意識和都市意識的匱乏,這就啟示我們要從新的維度去思考和探尋文學突圍的路徑。而同時,還要毫不遲疑地把關注的目光轉向承上啟下的一代作家——“70後”,因而我在《山花》上毅然開設了“回應經典”、“先鋒之旅”、“都市書寫”、“聚焦70後”這四個欄目,並迅速得到了作家們的積極回應,今年,我因退休不再擔任《山花》主編,遂接受友人建議,與出版社同仁一起策劃編書事宜。沒想到這套新世紀文學突圍書系的緣起,竟受到上述欄目創意的啟迪。只是為準確起見,我特意將原有的欄目名稍作了變動,故而這套叢書各卷命名依次為:“回應經典”、“守望先鋒”、“感覺城市”、“把脈70後”。四個書名,四組動賓結構,“回應”、“守望”、“感覺”、“把脈”都指向特定對象,具有一種動態感和方向感,從而組合成了文學突圍的四個關鍵字。
關於“回應經典”
經典是文學殿堂的瑰寶,又是衡量文學價值的尺度,它代表著一個時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始終處於文學版圖的核心位置。不言而喻,經典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門檻,事實上只有極少數極具稟賦的作家才有資格入乎其內,但任何一個真正的作家必須以經典作為參照或借鑑,使自己的創作與之具有某種相關性或千絲萬縷的聯繫。堅持經典的價值取向是提升文學品質的必要條件,也是純文學存在的理由。當然,經典需要時間檢驗,也許這個時代真正的經典還來不及產生,也可能文學經典已具雛形,但尚未被公眾所體認,這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一個優秀作家必須以自己的方式對經典作出回應,自不待言,作家們是會有自知之明的,他們深知經典可遇而不可求。經典總是鳳毛麟角的,但對經典的回應卻可以千姿百態。不容置疑,回應經典是一種姿態,其中不乏對經典的訴求。而對經典的天才回應有時就可能造就另一部經典。回應經典本身要求作家必須具備經典意識,經典是作家審美意識、生命理想和他所置身其中的生存世界高度融合的產物,它對心靈境況的領悟、對人的處境的探索、對生存世界的批判都是具有深度的,而這三者又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人的心靈和人所生活的世界是豐富和複雜的,存在的多種可能性是不言而喻的,而經典正是向我們昭示小說的可能性和限度,一方面專注人類生存的普遍境遇和重大精神命題,另一方面又潛心於小說技巧、文體風格多樣化的探索和嘗試。這就注定了經典的非同尋常,一如卡爾維諾所說,“經典是每次重讀都像初讀帶來發現的書,經典是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的書”。這便是經典的藝術魅力所在,這也是我們何以要回應經典的緣由。本卷收入當初由我組稿並責編的21位出生五六十年代實力派作家的作品,每位作家一個精彩短篇,一篇關於經典的隨筆,因小說了解作家的創作水平,由隨筆感知作家對經典的領悟。
關於“守望先鋒”
先鋒文學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大多數人避而不談,但私下卻常為人們所企盼和關注。我仍堅持認為,先鋒性不過是文學性所延伸的屬性,文學性和先鋒性是密不可分的,迴避先鋒性談文學性,意味著創造精神的匱乏,而離開文學性的先鋒性只能是偽先鋒性,是對時尚的追逐和媚俗。先鋒是媚俗的天敵,它也羞於與時尚為伍,它命定是一種孤獨的存在,先鋒文學常常表現為對文學性的某種偏執和強調。我們所理解的文學性抑或先鋒性,不僅是一種寫作姿態,更是嚴肅的精神立場,既包括文體層面的變革,更涵蓋精神向度上的探索。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是人類生存的詩意呈現,這種語言藝術與圖像文化的根本差異,在於它具有審美內視性特徵。內視性想像始終與內在體驗和情感傾向如影隨形,它創造的內視化世界是一種想像的世界和虛構的現實,理所當然的是一種精神性存在,正是這種虛構性和內在精神特質成為文學的基本屬性,它植根於作家的審美感悟力、想像力和內心生活的豐富性,不斷拓展文學特有的審美疆域。基於文學自身的審美要求,無論獨具稟賦的神性寫作、智性寫作或靈性寫作都需要尋求新的表達,採用獨特的表述方式,並且離不開對生命本身的追問和思考,對精神指向的多重性和不確定性的專注,它們都無一例外地執著於這種內在不確定性的表達,正是對這種不確定性所衍生的存在的可能性維度的把握,才是文學或小說的真正奧秘所在。從文學性的角度來理解先鋒性,有利於破除先鋒性的神秘感,使人們意識到,作家對生命體驗的超常性表達,對生存哲學的非常規思考,對小說敘事和藝術形式的探索,對文學自主性和文本觀念的強調,並非譁眾取寵,而是基於創作主體對文學現存秩序的一種反叛傾向和變革衝動,以及在敘述姿態和策略上的必要調整,意在實現文本形式和思想內涵的雙重超越。因而,我以為應視先鋒寫作為常態寫作。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新世紀以來先鋒寫作一直沒有終止,不僅仍有文壇宿將在孤寂中堅守,文壇新銳也並未對前衛或先鋒棄之如敝屣,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散落於網路和民間的先鋒,以及名不見經傳的另類寫作者。本卷主要收入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十餘位作家新世紀以來,在《山花》上發表的具有先鋒特質的中短篇小說。儘管難免瑕瑜互見,水平也參差不齊,但畢竟從一個側面展示了中國先鋒小說的實績。
關於“感覺城市”
較之鄉村敘事,都市書寫是我國當代文學中相對薄弱的一環,作家都市意識和城市書寫經驗的雙重匱乏,無疑給寫作增加了難度,但現代社會的轉型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卻給城市文學提供了機遇和挑戰。向都市書寫的廣度和深度掘進,是拓展小說視野,促進文學觀念變革的需要,它既可以促進小說從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的轉變,又有助於深化文學現代性的主題。城市已成為當下中國最重要的人文景觀,隨著城市邊界的延伸和擴展、城市文化符碼的翻新、城市內部社會結構的演變、市民社會和市民階層的崛起,以及農民工的大量湧入、社會兩極分化的明顯加劇,給城市書寫提供了新的契機和可能性。城市本身是一柄雙刃劍,城市的生命圖景和生存脈動,是人類進步和現代文明的表征,而同時,城市物慾的巨大誘惑,又是導致人異化的根源。城市文明和城市原罪的連體共生性是由資本運行的內在邏輯所決定的。要著力揭示城市現代性的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呈現當下城市的巨大包容性,同時不能無視城市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依存和關聯,這是當今中國文學城市書寫中的重點和難點。本卷收入了二十餘位作家城市題材的小說,其中有的作品所表現的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城市生活,但切近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生存真實,因而也有讓其入選的理由,這二十來篇小說涉獵白領、小資、市民、知識分子、農民工,以及北漂各色人等的多元生存和城市生活的多種景觀,集中展示城市的魅力和誘惑,體認城市精神和倫理,表現城市生活的心靈和情感歷程。同時也讓我們看到城市表象背後人性扭曲和物慾膨脹的真相,發現一個異己而陌生的世界。儘管入選作品在都市景觀的呈示,城市書寫氛圍方面仍存在明顯不足,一些作品較多觸及城市邊緣和表層,訴諸感覺卻意味不足,偏於寫實而想像乏力,對人性深度的揭示顯得捉襟見肘。但我們對中國文學城市書寫的新的轉機仍充滿期待,畢竟我國城市文學尚處於起步階段,重要的是作家首先要勇於接納城市,全方位的去感知城市,進而培養並擴展對城市的感覺,用心靈去觸摸城市,敏銳把握時代的脈搏和城市中社會、心理、價值的種種嬗變。
關於“把脈70後”
“70後”作家可謂生不逢時,剛好處於時代夾縫之中,前有五六十年代作家功成名就、塵埃落定,在文壇引領風騷,後有“80後”作家受市場青睞,行情看漲,聲勢逼人。為改變其處境和命運,在一些文學期刊的推動下,“70後”先後經歷過兩次崛起,但仍未爭得應有的地位和影響,以致後來人們談論“70後”竟成了一個尷尬的話題。而實際上,“70後”是當今文壇最活躍、且頗有實績的創作群體,文學期刊中作品的大面積覆蓋,並保持一定的水準,足以表明他們是純文學陣地的中堅和主力,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大都有自知之明,不浮躁、也不自卑,導致“70後”大器晚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他們創作仍缺乏新的突破,鮮有代表性作品,特別是有影響的長篇力作。二是批評的關注度不夠,目前比較活躍的學院批評家關注的重心多為功成名就者,與之相對應的“70後”批評家勢單力薄,布不成陣,與“70後”作家隊伍不相匹配。因而我們更多看到,對“70後”的創作採取了一種簡單化的處置辦法,或用主流話語或傳統批評模式,輕易加以貶斥;或以“後現代”尺度進行價值判斷,導致了批評的錯位或失位。三是市場與媒體的雙重疏離,市場受商業驅動,熱衷於青春寫作和時尚寫作,不惜對“80後”熱炒,而對堅守純文學陣地的“70後”顯得冷漠。媒體更多看重名家,關注主流,“70後”自然成為空當。媒體和市場的合謀,導致了對“70後”不應有的遮蔽。有必要指出,“70後”是中國文學真正承上啟下的一代,在純文學的譜系中,他們與五六十年代作家一脈相承,彼此的創作有著血緣上的親近或關聯。而其文學稟賦、穎悟力等方面的凸顯優勢,雖以其代際差異拉開了與“80後”的距離,但由於他們的成長經歷、文學道路和純文學的創作實績,其影響勢必波及到一代文學新人。“70後”的真正崛起,對於未來中國文學的意義不可低估。當務之急,是對“70後”文學創作態勢加以整體性的把握,並對其有價值的創作個案進行透視和剖析,圍繞他們創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可能性認真把脈,找出問題的癥結之所在,同時發現他們獨具的稟賦和潛質,開掘新的可能性和前景。本卷收入十多位活躍於當今文壇的批評家的二十多萬評論文字,對“70後”創作進行了全方位的審視和梳理,既有對這代作家創作總體性的綜合評論和詮釋,也有對創作個案的鞭辟入裡的分析。所收論文多半曾刊在《山花》“聚焦70後”欄目中,有幾篇則是我早先的約稿,但由於我的離任,該欄目自然終止,這些約稿只好發在另外的刊物上,在此一併收入,算是作個紀念。另外,徵得作者同意,我還特意選入批評家洪治綱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上的《新時期作家的代際差別與審美選擇》一文,意在通過與五六十年代作家的比較研究中,給“70後”的創作提供一個參照系,以利進一步思考和探尋文學突圍的路徑和方向。
這套文學叢書是由貴煙冠名的,貴煙是貴州中煙工業公司簡稱,貴煙本身又是一個知名品牌。十年前為回報貴州菸草業對純文學的支持,並彰顯黃果樹品牌的影響力(黃果樹集團是貴州中煙工業公司的前身),我曾主編過一套以黃果樹冠名的書系。十卷本的書系中收錄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山花》雜誌上的優秀作品。進入新世紀以來,中煙工業公司品牌重心轉向“貴煙”,而“貴煙”原本就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品牌,對其重新打造和提升,既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未來的期許。貴是一種態度,是一種身份或檔次,“貴煙”的華麗轉身,別具一種象徵意味,以之來冠名這套文學突圍書系,是再恰切不過的。這套叢書的出版得到了貴州中煙工業公司一如既往的支持。在此,我謹向貴州中煙工業公司全體員工表示由衷的感謝,並向具有文學眼光的企業家致以崇高的敬意!此外,我還要感謝作家朋友們和江蘇文藝出版社同仁,正是他們的睿智和對純文學的信念,才使這套叢書得以順利出版。

序言

前言
終於兌現了曾經默許的承諾

編完這輯《新世紀文學突圍叢書》,算是鬆了一口氣。四年、四個關鍵字、四輯叢書選本,終於兌現了自己曾經默許的承諾。編這套叢書並非突發奇想,而是緣於對文壇現狀的憂思和對文學信念的堅執。讓我欣慰的是,在叢書的編選過程中,竟得到這么多作家朋友的回響和支持。僅僅因為純文學的理由,大家就達成了內在的默契。或回應經典、或守望先鋒、或感覺城市、或把脈70後,一年一度的新世紀佳作薈萃和陣容展示,從一個側面見證了當代中國作家探尋新世紀文學突圍路徑的嘗試和努力。
“回應經典”就是與經典展開對話,在特定的語境中,參與到對當代文學經典的建構與重構中來。經典是一種價值、一種標桿,昭示著文學精神和藝術境界的高度。由於作家看取經典的角度不同,對經典體認的程度不同,導致了同經典對話方式的差異。或視經典為文學標高,從而激勵自己精進不息;或將其作為挑戰對象,暗暗與之比拼較勁;或僅以之作為參照比對,檢討自己創作中的進退得失。作家心目中的經典,可以是心儀的特定文本,也可以是難以企及的境界,他們和經典之間的無言交流,是經由文本自身的生成,在想像中完成的,這是一種潛對話的方式。《回應經典》前後四輯選本,選入的全是短篇小說,我們之所以選擇短篇作為作家們回應經典的切入點,是由它的文體特徵所決定的,一方面是因為篇幅短小,便於讓更多的作家參與進來;更重要的是,短篇小說更容易讓讀者見出作家才華和功力,同時,短篇小說質量的高低,是衡量一個選本或刊物的文學性的重要尺度,是文學選本高雅性和審美超越性的基本保證。我歷來認為,短篇小說既是寫作的最基本訓練,又是一種高難度寫作;是激發作家探尋敘事的無限可能性的藝術,是檢驗作家稟賦、想像力和文字駕馭能力的重要文學載體。要從語言、敘述、感覺、意味四個層面入手,去認識短篇小說的體式特徵,把握短篇的結構和美學特徵。為加深讀者對短篇小說這一文體的認知和理解,我們特意在每個短篇後面附上作家關於短篇小說的隨筆文字,無疑這都是他們的經驗之談,是短篇高手在創作中的真切體會,涉及到短篇的調性、語感、節奏、結構以及短篇的故事、意義、氛圍等等,如果讀者能結合他們提供的文本加以細細品味,就不難認識短篇的文體價值,洞悉短篇小說的奧秘。

“守望先鋒”是一種前衛的姿態和立場,也是純文學堅守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先鋒難以準確命名,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先鋒理論的自足性在於各自的自圓其說。儘管對先鋒眾說紛紜,或前沿、或新潮、或邊緣、或另類,但先鋒文學畢竟是不可質疑的存在。特別是在同質化大行其道之時,這種異質性的存在更是必然的,不可或缺的。小說的先鋒性是文學性的新變和延伸,它的非常規呈現,離不開特定文化語境的作用。當代先鋒小說在文體層面上的變革,和在精神向度上的探索是並行不悖的。這裡,我要特彆強調的是,在當今全球化和市場時代,作家置身於消費主義、現代科技和大眾傳媒交織的後現代語境。在先鋒小說中,勢必呈現出現實性、現代性、後現代性的雜糅和對傳統敘事模式的消解,由此表達對極端現實主義“總體性”和 “本質論” 的質疑,並以個性化的敘述方式、實驗性的語體特徵和對精神維度的專注,向文學本體回歸。小說中的現實性、現代性、後現代性諸因素,既有特定的精神內涵,又有相應的形態特徵,是一種悖論性的存在。由於現代主義的滲透,後現代性及其話語方式的融入,整合了傳統和現代性資源, 極大地改變並重新塑造了“現實”,使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處於遮蔽狀態的現實,得以顯影出來,從而揭示並拓展了小說世界新的可能性空間。不言而喻,基於先鋒小說精神維度的多重性,表現形態和話語方式的多樣性,以及敘述空間拓展的無限可能性,先鋒小說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守望先鋒》第四輯,選了不同代際的十位先鋒作家的十部中篇小說。這當中,既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一直堅持先鋒寫作的50後、60後作家,也有新世紀以來脫穎而出的70後、80後文壇新銳。本次入選的小說在精神向度、風格追求、表現形態上各有千秋,特色較為鮮明。當然,它們也有各自的弱項和不盡如人意之處。與前三輯不同的是,本輯選本每部作品後面,我們都附上了作家訪談。在這些訪談中,先鋒作家對先鋒小說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審視,或回溯其演進脈絡,或探究其形態特徵,或思考其精神維度,或考察其敘述藝術和話語方式。這都有助於加深對先鋒小說的認知和理解,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讀。


“感覺城市”是城市書寫的起點和歸宿。文學想像中的城市形象,體現為作家對城市的內在感覺和印象。強烈的城市感是城市小說區別於鄉村小說的主要標誌。由於都市意識和城市經驗的雙重匱乏,導致作家對城市感覺的鈍化。而網路文學的泛濫和文學市場化的誘惑,又使作家對純文學意義上的城市書寫失去耐心,甚而興味索然。迄今為止,真正地道的城市小說尚不多見。城市感的核心是現代感。城市書寫只有直面現代性,才能把握都市文明的精髓,發掘城市精神的內涵。城市是現代文明的象徵,是多元性、開放性和矛盾性的存在。它既是生機勃勃,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文明之邦,又是浮華喧囂,充滿誘惑的迷宮和欲望之海。城市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心靈世界。城市中的現代性之惑,就在於物質和精神兩種力量的無休止地角逐。感覺城市要從城市與人的複雜關係入手,既要敏感於城市的物質現實,也要專注於人的心靈狀態,由此建立起作家與城市的精神性聯繫。顯而易見,對於我們生活其中的城市,需要的不是浮光掠影地外在感知,而是全身心投入的內在感覺。不僅如此,還要將這種感覺積澱為經驗,並憑藉這種感覺和經驗展開文學想像。唯如此,才能表現出人對城市的認同感、依賴感,城市中人生存的焦慮感、孤獨感,以及在物慾社會中人的異化感和陌生感,從而向讀者提供真正具有強烈城市感的小說。在《感覺城市》第四輯中,入選的十幾篇中短篇小說,大多具有較強的城市感和現代感,其中有的作品還不乏歷史感和穿透力,並凸顯了城市經驗的美學屬性與審美趣味,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城市書寫的藝術空間,豐富了城市經驗的內涵,這是令人欣喜的。也應當看到,因受鄉村書寫和傳統思維慣性的影響,有的作品城市感明顯弱化。為彌補這一不足,刻意將重心轉向表現城市與鄉村的內在關聯和人的情感對峙,探詢“城市的詛咒與拯救之間的聯繫”,這樣的作品仍然有存在的價值。在這個選本每篇小說之後,還附有關於“城市小說觀”的隨筆。作家們從不同角度觀照當代中國城市小說,並力圖從本體意義上審視和思考城市自身。既正視當前城市小說創作面臨的巨大困境,又對新世紀的城市書寫充滿信心和期待。在展示城市書寫實績的同時,認真檢討創作中的缺失和局限。他們還結合各自創作實際,對城市小說結構、視角、時空、語言等敘事藝術進行了有益探索。

“把脈70後”就是聚焦文壇“中間代”,找準70後在50後、60後作家和80後、90後作家、寫手之間的位置。借重文學批評的力量,評判其小說創作的得失,發掘文壇新銳的潛質,展望承上啟下的一代作家小說創作的潛在趨勢。70後作家的難能可貴,正是在文學從邊緣化走向泛化的市場時代,依然對純文學情有獨鐘。他們在夾縫中生存,在峽谷中攀登,顯示了相當的勇氣和毅力。如今,70後已打破美女作家的狹小格局,正形成性別匹配、實力相當,而又優勢互補的創作群體。勿庸諱言,70後是晚熟的,但較之一些成名較早的作家,他們更具有可塑性。這種可塑性對規避創作的同質化、張揚個性差異化顯然提供了契機和可能性。還應當看到,他們出道之日,正值中國社會發生深刻巨變的轉型期。二十年間的歷史性變革,不僅豐富了他們的人生閱歷,而且影響並改變了他們的思維方式,改革開放的風雨歷程在他們的心靈上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值得關注的是,70後近期小說創作出現了長、中、短並重的格局。在繼續充當中短篇小說創作主力軍的同時,有不少作家真正開始潛心於長篇創作。無疑,這是70後的一次重要轉向。長篇小說創作仰仗作家的生活積累和綜合實力。創作高質量的長篇小說是作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可以認為,70後作家較為豐富的創作經驗、人生閱歷和生活積累,已經為他們的長篇創作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加以他們中的佼佼者所擁有的稟賦和才華,這就讓人們充滿了期待。今後三五年,對70後的創作將是一個至為關鍵的時期。他們或將進入創作的黃金期,相互間的競爭或將更為激烈,彼此間的差異也將凸顯出來。但無論如何,他們都踏上不可逆轉的命運之途和精神之旅。這是他們義無反顧的選擇。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批評家和有識之士開始關注他們的創作,特別是關注他們的長篇小說。《把脈70後:70後長篇小說專論集》的出版就是有力的見證。本輯的評論文章大多選自全國文學期刊,也有一些篇什是我們臨時組織批評家撰寫的。所選二十八篇評論文章,論及70後作家的二十八部長篇小說,從評論的字裡行間,不難見出,儘管這些長篇小說瑕瑜互見,不盡完美,但卻基本克服了同質化傾向,彰顯出個性特徵,並出現了較有思想深度的厚重之作和志在探索創新的優秀作品。本輯叢書匯集批評家的評論文章,意在對新世紀以來,特別是近期的70後長篇小說創作進行一次檢閱,以展示其創作的實績,並藉此拋磚引玉,以期引起批評界更多地關注70後,從而激勵、鞭策他們奮力攀登文學的精神高地。
顯而易見,這套叢書所選作品(包括批評文字)的內涵和形式,保持了一定的延續性,展示的作家陣容也相對穩定,為避免重複和單調,我們不得不做在每一輯叢書的編輯體例及對入選作家作品的具體要求上,做出一些必要的調整。對此,但凡細心的讀者是不難覺察的。
最後要說明的是,本輯《新世紀文學突圍》叢書,都是以昌耀的詩句命名的。昌耀是一位理想主義的具有浪漫氣質的偉大民族詩人,他的詩歌所抵達的藝術境界和精神高度,足以令世人嘆服,他留下的詩歌遺產,是文學殿堂當之無愧的瑰寶。這輯叢書的幾個選本以這位天才詩人的詩句命名,是因為他的詩歌和本叢書的編輯宗旨在文學精神上的高度契合。
何銳
2013年9月10日
於貴陽文昌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