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靈王

峻靈王是道教文化的產物,是海南省富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民間海神。最初是由位於海南島西部昌江黎族自治縣昌化鎮昌化嶺上的一塊石頭,因民間傳說和皇帝詔封,民間神化並受膜拜,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民間信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峻靈王
  • 文化:道教文化
  • 性質:民間信仰
  • 地區海南省
歷史及由來,峻靈王文化,資源狀況,

歷史及由來


峻靈王是道教文化的產物。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初生於東漢末年,形成於南北朝,興盛於唐宋。漢代,漢軍過瓊征戰,而後,解甲的軍人沿昌化江兩岸定居了下來。為了尋求精神上的寄託及傳承中原文化,道教文化開始在海南傳播。昌江是海南道教的發源地。道教的興起和擴散,造就了道教名山聖境,位於昌化江畔的昌化大嶺應運而生,成了當時的道教聖地。
昌化大嶺位於現今的昌化鎮東北處,嶺高460米,延袤十里九峰,氣勢恢宏,景色壯美,漢代時是昌化縣的祖山。漢時,人們認為昌化大嶺是五指山脈的來龍,是海南島的源頭。“瓊之為州,孤懸海外,由安南導其脈,至昌化發其源,有山特起於其邑中,綿亘儋州周圍八十餘里,實為五指山來龍之祖,闔府作鎮之區。”(《昌化縣誌)因此,昌化大嶺被冠以“神山”,而坐落於嶺半腰的一塊10米高、身圍8米的巨石也就順理成章,被冠以“神山爺”,以供信眾頂禮膜拜。五代南漢時期,昌化大嶺已被世人視為道教蓬萊仙境別宮,神山爺及神山廟盛名遠播,昌化縣境內及周邊地區以致跨海內陸漁民、農民和商賈紛紛前來求神祈佑。馬伏波征南,為穩定軍心,聖上即封神山爺為軍中一名大帥——“鎮海廣德王”,以率部隊平定海南。唐代初期,道教文化在海南已非常興旺。作為海南道教的發源地,昌化縣在城內興建了景昌觀等道教廟宇,“鎮海廣德王”頭戴珠冠、身披霞衣,威風凜凜在廟內端座。一時信眾湧來,香火鼎盛。唐代宗時期(762—779),有一得道的尼姑夢見天帝給她八件寶器,要她獻給朝廷以定天下,唐代宗便改年號為“寶應”。海南信眾認為其中的八寶之一便是現今海南昌江縣昌化大嶺上的“鎮海廣德王”,是上天分來座鎮海南的寶物。宋神宗時,承議郎(憲使)彭次雲上書請求冊封“神山爺”,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皇帝下詔封“神山爺”為峻靈王。清代,道教文化在海南得到進一步發展,作為海南道教文化的發源地,各路道家紛紛來朝。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八月十八日,又奉詔加封為昭德明王。由於“峻靈王”為朝廷正式封號,故至今,道教及民間一直呼其為峻靈王。

峻靈王文化


(一)官方文化空間。五代南漢(905—971年)乾亨元年(公元917年),詔封昌化大嶺山神為鎮海廣德王,俗稱二月二十四日出生,於六月六日成道。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經彭次雲之請,詔封山神為峻靈王。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八月十八日,又奉詔加封為昭德明王。
(二)道教文化空間。五代時,官民就建廟祭祀山神爺爺。宋代,在昌化城西建一座峻靈王廟,面積約有500平方米,非常精巧,磚石結構,設前後殿各3間,左右廊宅各2間,中庭設祭壇1個。宋峻靈王廟建成後,香火極盛,日日夜夜燈燭長明。明代崇禎年間,時任昌化知縣張三光主持重修,在今昌化嶺下約100米處建起峻靈王廟,面積500平方米,與宋時的峻靈王廟一樣壯觀,香火終年不斷。1952年被颶風摧毀,破四舊和“文革”中又遭洗劫。1984年,臨高、儋州、東方、昌江等地沿海漁民自籌資金重建,共1幢3間,面積80平方米。1989年,峻靈王廟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宋代,蘇東坡謁拜後,峻靈王享負盛名,古昌化縣成為海南歷代道教勝地,昌化縣及周邊地區以至兩廣地區漁、農民篤信道教的人,經常來燒香祀拜,歷久不衰。為了祭祀方便,一些地區還把峻靈王請到當地,如東方港門的“港門老爺”,其實就是峻靈王。峻靈王的信徒不僅是漁民,許多商賈、農民等在有災有難時,也到峻靈王廟祈願,以求得全家平安,萬事如意。1950年全縣有廟堂17處,道士124人,其中香火最盛、求神抽籤人數最多者為峻靈王廟,時有住堂道士23人。
《昌化縣誌》載:“凡旱澇災難疾病,往禱輒應。”千百年以來,峻靈王是百姓心中的偶像和保護神,備受崇拜。尤其是漁民,把生命和生產都寄託於峻靈王,出海前酬拜。祭拜的旺季,眾信徒匯聚峻靈王廟廣場鋪席露宿,熱鬧非凡。聽漁民說,峻靈王像一盞航海明燈,在茫茫大海中,不管遇到多大的風浪,只要看到峻靈王石,漁民心裡就踏實,有了安全感。廣東、廣西沿海一帶和本島各市縣等地信徒,經常相邀來祭拜、求籤、祈福。
峻靈王文化是基於對峻靈王的崇拜信仰而形成的具有海洋特色的民俗文化。以昌化大嶺、峻靈王神石為物質載體,以祭祀、傳說、文學、民歌等為傳播途徑,寄託了人們對帶給人類社會博愛、安寧、祥和生活的神祗內心感激和無限崇拜。
(三)民俗文化空間。祭祀峻靈王已成為昌化地區的一種民俗。大型廟會一般請道公主持祭祀儀式,念誦齋文,俗稱“作齋”。一年一度的慶祝峻靈王誕辰活動十分隆重,全島沿海各地的漁民和商人聚集到昌江縣峻靈王廟,祭拜,祈願。信眾或開著自己的車來,或包車組團來。人山人海,場面十分壯觀。夜晚,信眾通宵達旦燒香放鞭炮,唱民歌、唱瓊劇、唱臨高哩哩美,演唱儋州調聲等西部各地民歌。一些有經濟實力的信徒自願捐款請來瓊劇團演戲。古時逢天旱,村民在神廟前設壇,道公主持祭拜,率村民三步一拜,九步一跪叩首,祈求峻靈王布雲行雨救蒼生。廟會活動一直延續至今,活動內容越來越豐富。峻靈王廟會,集信仰、商貿、旅遊於一身,有歌舞、遊戲、競技和體育活動,是民間喜聞樂見的盛會,成為鄉民、朋友、信眾大聚會,傳統文化大展示的舞台,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由此看來,信仰峻靈王的習俗及其祭祀的廟會是民間文化形態,可以把這種民俗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同時也是旅遊資源。

資源狀況


(一)自然生態得天獨厚
昌化大嶺是峻靈王文化聖地,以“林秀”“石奇”“泉甘”“花香”而聞名,又有“洞異”“樹怪”“寶藏”之美譽。遍布山間的花崗岩石,大小不一,奇形怪狀,形態各異,構成無數絕妙的景致。石景中,尤以纖塵不染的“洞天仙境”和被神化了的“兄弟石”最可稱道。在山上第一峰西南方,有一處景致叫“洞天仙境”,由六塊巨石在三個方位環圍而成。在東南方的石面上被雨水沖刷出許多裂紋,看上去象是一些自然生成的字,更神奇的是石面上由石粒結成兩道褐色的斑紋,一道如“亻”、一道為“山”,看上去象是“仙山”二字,或“仙”字。還有“蓬萊亭”、“宮庭金鼓”、“摩天金龜”、“夫妻石”、“和尚念經”、“雄獅”、“香爐鼎”等,不一而足。山里原有多處甘泉,常流不息,積渚成潭,清澈甘甜。因山林破壞嚴重,現已乾涸。峻靈王石前面有一石案,上有三個石壺,常年積水不枯,甚為神奇。
山上樹木茂盛,自成森林,珍貴的樹種有龍舌、花梨、土檀、沉香等,還有榕樹、雞翅、黃楊等。盛產荔枝、龍眼、黃柑、石榴、香蕉、芒果等果樹。還有許多奇形怪狀的樹木,如十里香、博蘭、福建茶、繼木等。
(二)人文積澱悠久厚重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遭貶儋州,遊覽昌化山水,登臨昌化大嶺,拜謁峻靈王,他描寫:“有山秀峙海上,石峰巉然若巨人,冠帽西南向而坐”,稱昌化嶺“山有石池,產有紫麟魚,民莫敢犯。”並題寫碑銘:“瓊崖千里塊海中,民彝雜居古相蒙。方壺蓬萊此別宮,峻靈獨立秀且雄……”後人把詩雕刻於碑,以志紀念。北返後,又撰寫了《峻靈王廟記》。文壇宗師結緣峻靈王,揮亳題銘,妙筆生輝,詩文贊神石,給地處南荒邊陲的峻靈王增添了人文魅力。
清代知縣李有益於戊戌二月望九日登山遊覽,作詩讚頌:“萬石矗太空,何緣得一面。……願與石千秋,海疆永安奠。”
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儋州進士王雲清《峻靈王出世紀略》揭示了峻靈王的身世:他本是天皇氏第五子,生於戊午年戊午月戊午日戊午時,修成道後,女媧下旨,敕令同補南天,每每顯靈,官民軍吏,有禱皆應,因其崇奉為神,並稱其山為“神山”。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和身世,讓百姓對峻靈王頂禮膜拜。
達官貴人,文人墨客,無不仰慕,前來膜拜,留下墨寶,歌頌峻靈王的神功奇蹟。蘇東坡的《峻靈王廟記》,張三光的《重立峻靈王廟記》,以及近現代仰慕者的吟詠,歷代文人墨客的詞章文字,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豐富史料,為峻靈王文化空間的塑造提供了豐富的人文資源。
(三)民間文化蘊藏豐富
關於峻靈王,民間有許多傳說,無論是記載於史籍,還是流傳在市井,無一不是神乎其神,給本身就充滿神奇色彩的昌化嶺留下了一筆讓人稱奇的文化遺產。見之史志記載的如兄弟向海捕魚而化,為上帝守寶而奠南極等等。
據說,峻靈明王本是天帝的第五個兒子,在深山修煉道法。成道後,天突然塌崩。女媧受命派遣峻靈王南下補天,一直補到海南島昌化縣。由於峻靈王神力無窮,得到了天帝的賞識重用,於是安排他化成昌化嶺上的巨石,守衛這一方土地。從此,這裡的黎民百姓就過上了平平安安的日子。為了感激峻靈王的庇佑,當地百姓將峻靈王化身而成的昌化嶺稱為神山而膜拜。
另有傳說,相傳在古代,昌化一帶海域來了一條惡龍,經常興風作浪,鯨吞大量的魚蝦,連漁民也不放過,搞得天昏地暗。天上一位大力神聽說此事,憤怒異常,下凡為民除害,斬殺了惡龍。為了扶善鎮惡,保護生靈,他就地化作巨石,打坐昌化嶺上。據民間流傳,漢代馬伏波將軍率部到海南拓疆開郡,北返渡瓊州海峽時,狂風黑浪,十分危急,他想起昌化嶺神石很靈驗的傳說,便在船頭跪拜,祈求保佑,瞬間風平浪靜,順利過海。馬伏波稟明皇帝,封賜昌化嶺神石為其部隊中的一名大帥,號“廣德王”,鎮守南疆,並建一座大廟,鑄造頭戴珠冠、身披霞衣的寶像。各種傳說和故事,引來歷代百姓對它的仰拜。
(四)旅遊資源獨具特色
峻靈王文化自身豐富的自然生態、人文歷史、民間習俗和濱海風光是極其重要的資源。從外部條件看,在這山、河、海交接的地帶,周邊景觀如沿海沙灘帶、昌化江口沙洲、昌化古城遺址、棋子灣景區、昌化港、趙鼎衣冠冢等,以及昌化風情小鎮,拉長了峻靈王文化旅遊的產業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