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峇娘惹

峇峇娘惹

峇峇娘惹,或土生華人,是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來亞(當今馬來西亞)的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印度尼西亞)和室利佛逝國(新加坡)一帶的明朝人後裔,是古代中國移民和東南亞土著馬來人結婚後所生的後代,大部分的原籍是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稱為baba nyonya,峇峇娘惹是翻譯,在土生華人,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檳城新加坡都比較多。男性稱為Baba “峇峇”,女性稱為Nyonya“娘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峇峇娘惹
  • 來源:明朝人後裔
  • 讀音:baba nyonya
  • 語言:峇峇話
  • 信仰:大聖佛祖
定義,祖先,歷史,殖民時代,語言,文化認同,文化,博物館,電視劇,崇拜,名著譯文,廣福廟,拜祭祭品,信仰演變,宋代故事,度假村,服飾與人,

定義

峇峇娘惹讀音:峇是個多音字,baba nyonya。
鄭和率船隊下西洋,在經過馬六甲時,有一部分隨行人員就留在了當地。這些人定居後和當地的馬來族或其他民族的婦女通婚。馬來語中把生下的男性後代就稱為“峇峇”,女性後代則稱“娘惹”。有人稱他們為“土生華人”或“海峽華人”。峇峇娘惹的聚集區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檳城以及新加坡。峇峇娘惹雖然遠離中國本土,但是繼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注重孝道、講究長幼有序,在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國化”。他們把馬來人的語言、服飾和飲食習慣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幾百年過去了,這些在當地出生的混血兒大部分已不會說漢語,他們講的是一種綜合中國福建方言馬來語的混合式語言。

祖先

峇峇娘惹(或稱土生華人/僑生)是指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和淡馬錫(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後裔。峇峇娘惹也包刮少數在唐宋時期定居此地的唐人,但沒有來源證明唐宋已有唐人定居此地,所以一般上峇峇娘惹都是指大明後裔。六十年代以前峇峇娘惹在馬來西亞是土著身份(Bumiputra),但由於"某些"政黨政治因素而被馬來西亞政府歸類為華人(也就是馬來西亞華人),從此失去了土著身份。峇峇娘惹今天在馬來西亞憲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紀後期來的“新客”無分別。
這些峇峇娘惹人,主要是在中國明朝或以前移民到東南亞,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小部分是廣東和客家籍,很多都與馬來人混血。某些峇峇文化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例如他們的中國傳統婚禮。

歷史

峇峇娘惹(或稱土生華人/僑生)是指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和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後裔(峇峇娘惹也包括少數在唐宋時期定居此地的唐人,但沒有來源證明唐宋已有唐人定居此地,所以一般上峇峇娘惹都是指大明後裔)。這些唐宋明後裔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地馬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群的影響。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六十年代以前峇峇娘惹在馬來西亞是土著身份(Bumiputra),但由於某些政治因素而被馬來西亞政府歸類為華人(也就是馬來西亞華人),從此失去了土著身份。
有些受華文教育的華人也稱那些從小受英式教育的華人為“峇峇”,這個用法有藐視的意思,表示此華人已經數典忘祖或者不太像華人了。此外,當地的閩南人亦有句成語叫作“三代成峇”,根據這句話的定義,所有在馬來西亞出生的第三代華人也都成了峇峇,但這句話沒有藐視的成份,只是意味到了第三代華人,由於適應當地的社會環境的原故,其文化難免帶有當地色彩。
此外,峇峇亦特指一個自稱並被稱為“峇峇”的華人族群,也就是今日在馬六甲以及馬來西亞獨立前在檳城和新加坡的峇峇。峇峇華人講馬來語,他們也自稱為“Peranakan”——馬來語中“土生的人”,故“Cina Peranakan”即土生華人,這一詞本用來識別“峇峇人”與“新客”——也就是從中國來的移民。在19世紀的馬來半島,這樣的分別很明顯也很重要,“峇峇”是土生的,而“新客”是移民,兩者的生活習慣和政治意識不太一樣。雖然馬來西亞華人大都是本地出生的,可是“Peranakan”一詞已成為“峇峇人”的專用自稱。不過一位馬來西亞華人娶了一位馬來人為妻,他們的兒子也不是峇峇娘惹,是混血兒。峇峇娘惹可謂當世產生的特殊民族。

殖民時代

由於英國殖民統治馬來亞,故當年大多數土生華人接受英語教育,懂得三種語言能夠同時接觸中國人,馬來人和英國人,也因為他們懂得三種語言的緣故,在英政府統治期間有大部分土生華人從事國家行政和公務員職位。由於長期和英國人交往,有很多土生華人皈依基督教。漸漸地土生華人也就成為了海峽殖民地檳城馬六甲和新加坡)有影響力的一個團體,並也被稱為“King's Chinese” (國王的華人)同時也效忠英女王。由於土生華人“土生土長”的身份又受到英政府的重用,生活基本上已經屬於富裕,故把後期到來的華人和華工區分為新客

語言

峇峇人講的語言稱為峇峇話,並非單純的福建話,在使用漢語語法的同時,依地區不同,參雜使用馬來語泰語辭彙的比例也隨之不同。

文化認同

一般具有較強烈中華意識的人士經常批評峇峇娘惹“數典忘祖”,然而馬來西亞華人公會(政黨)的創始人陳禎祿本身是誕生於馬六甲的土生峇峇華人,但他也曾經有如下想法:
“華人若不愛護華人的文化,英人不會承認他是英人,巫人也不會承認他是巫人,結果,他將成為無祖籍的人,世界上只有豬牛雞鴨這些畜生禽獸是無所謂祖籍的,所以,華人不愛護華人文化,便是畜生禽獸。”
“失掉自己文化薰陶的華人,絕對不會變得更文明。一個人的母語,就像一個人的影子,不能夠和他本身分離。”
陳禎祿逝世後,他的墓碑上刻著“民國四十九/庚子年十月二十五日仙逝”。當時距離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遷台已經十年之久,加上馬來西亞已於1957年獨立,馬來西亞華人普遍上為了避免其他種族質疑效忠程度已採用公元紀年。陳氏家族採用民國紀年為正朔,也證實峇峇在某種程度上仍然具有中華意識。
馬六甲三保山墓地達二十五公頃,有一萬兩千個墳墓,許多墓碑就是明、清、民國三代遺存的。其中一塊墓碑以明朝為正朔刻了“皇明顯考維弘黃公妣壽姐謝氏墓。壬戌年仲冬穀旦、孝男黃子、辰同立”,這一墓碑受不少學者在馬六甲研究上引用。對於中國籍先祖留下來的禮儀, 馬六甲峇峇娘惹社群雖不懂涵義卻保留下來,讓三保山成為中華風格濃厚的地方。

文化

有些受華文教育的華人也稱那些從小受英式教育的華人為“峇峇”,這個用法有藐視的意思,表示此華人已經數典忘祖或者不太像華人了。此外,當地的閩南人亦有句成語叫作‘三代成峇’。
娘惹九層糕娘惹九層糕
“娘惹”原本是指華人與馬來人婚配的後代子裔,尤其是指女性,爾後演變成泛指華人與馬來人相融的文化,峇峇娘惹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地馬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群的影響。這也包含飲食在內,因此在馬來西亞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醬豬蹄、煎豬肉片、竹筍燉豬肉等。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由椰漿香蘭葉、糯米和糖精製而成的娘惹糕甜度適中,嚼頭兒足著呢。

博物館

峇峇娘惹古蹟博物館The Baba and Nyonya Heritage Museum海峽華人或峇峇娘惹是吸取了馬來文化的華裔貴族後裔。在郭陳禎祿路上,有著一整排19世紀海峽華人的店屋及古老屋子,這裡儼然是小型的峇峇娘惹博物館。這些巴羅克風格的建築物是典型富裕華人的住家。長型的屋子,屋內又非常寬敞,裡邊有一個天井,可以容許陽光及雨水進入屋內。那些厚重的木製家私,皆是以中國的紅木製成的,其設計則融合了中國、英國維多利亞及荷蘭風格。有些家私擁有豐富的珍珠母鑲嵌了盛開的櫻桃花及各種鳥類。屋裡的陶瓷則是這些海峽華人特地向江西省及廣東省,要求定製而進口的。
峇峇娘惹古蹟博物館峇峇娘惹古蹟博物館

電視劇

對“峇峇娘惹”家族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新加坡電視劇了解他們的風俗文化。《小娘惹》由新傳媒電視公司出品,是新加坡電視台45周年台慶大戲。《小娘惹》以絢麗多彩的娘惹文化為背景與娘惹美食的完美烘托,講述一名心地善良的小娘惹—“月娘”的奮鬥史。
故事從30年代展開,橫跨70年至現今。黃菊香生於“峇峇娘惹”(海峽華人)的大家庭,是出生卑微的小姨太之女。菊香長得漂亮,而且生性溫柔。自幼學得一手好廚藝和女紅,9歲一場大病,她不幸聾啞了。菊香從小就備受歧視,被安排嫁予一新加坡富有的峇峇家庭當妾。菊香站起來反抗逃婚,遇到一位日本青年攝影師,經歷幾番波折兩人在新加坡結合,誕下一女叫山本月娘。八年後,日軍進攻新加坡,對新加坡華裔展開大規模的屠殺行動(新加坡大屠殺),菊香與洋介也被漢奸查理張抹黑,最終死在日寇手上。他們留下年紀僅僅8歲的月娘,輾轉回到逐漸走向沒落的外祖父家,在外婆的督導下,月娘學習傳統娘惹的廚藝、女紅,長大後就像她母親一般漂亮。
《小娘惹》內容是峇峇家族幾代人的恩怨情仇《小娘惹》內容是峇峇家族幾代人的恩怨情仇
二戰結束後,逃難到英國的外祖父攜家眷回到馬來亞,月娘就像當年的母親一樣,被歧視、毒打、折磨,她為了保護外婆,忍辱負重,承受一切的痛苦。月娘的美貌遭到表姐的妒嫉,也吸引有錢的峇峇頭家、出洋歸國的富少、甚至是英俊瀟灑的英國律師的垂青。但她獨愛一位“身無分文”的小司機,陳錫。 實際上,陳錫出生名門望族,他隱瞞著身份和月娘交往,漸漸被月娘的純真、善良和堅強的個性給感動,深深的愛上她。然而二人的戀情遇到重重的阻難。在各方的壓力下,陳錫被逼娶了月娘的表姐,月娘則被賣給殺豬販劉一刀當妻子。
月娘不甘心自己一生交由其他人擺弄,寧可結束自己的生命。她剛烈的個性,讓劉一刀敬佩,與她結拜為兄妹。月娘決定尋找自己的出路,她開始學習做生意,過程中,她被劣人陷害、被驅逐、被打擊,但她都一一挺過來,最後重振已衰敗的家族生意。然而,她的感情生活卻留下一輩子的遺憾,基於某些原因,她深愛的人不能和她白頭偕老。

崇拜

峇峇娘惹是一個比較多祭拜“大聖佛祖”的社群,他們跟馬六甲檳城的土生華人一樣,甚至發起組織了祭祀“大聖佛祖”的廟宇,本地的保全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保全宮大約在100年前由一批土生華人創建,“大聖佛祖”便是該廟的主神
齊天大聖 孫悟空齊天大聖 孫悟空
新加坡土生華人協會副會長黃萬慶受訪時說,上個世紀的最初20年,本地許多土生華人祭拜齊天大聖峇峇娘惹稱之為“大聖爺”。峇峇娘惹相信齊天大聖法力無邊,可以協助信眾減輕病痛,並為峇峇娘惹指引正確的方向。峇峇娘惹不但到廟裡祭拜,在家裡也供奉齊天大聖。

名著譯文

黃萬慶說,土生華人對華人傳統文化最執著,也保留得比較完整,加上20世紀初有人把一系列中國古典文學(包括《西遊記》)翻譯成馬來文,土生華人通過這些翻譯作品加深了對齊天大聖的認識,對他也更加景仰,因而形成一股祭祀熱潮。
黃萬慶說,隨著改信基督教的土生華人人數的日增,土生華人祭拜“大聖爺”已不普遍,而在家中仍供奉“大聖爺”的大概只剩兩家了。
除福州人和土生華人,也有不少廣東人祭拜齊天大聖。過去廣東人還喜歡在齊天大聖遊行時在窗旁放一玻璃瓶,看齊天大聖是否有特別關照他這一家。聽說,齊天大聖的轎子經過,玻璃瓶會作響的話,表示齊天大聖在這戶人家顯靈。
在本地祭拜齊天大聖的人雖然不少,但以齊天大聖為主神的廟宇卻不多。其中廣福廟是由廣肇邑人士所建,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867年,但真正建廟年代不詳。

廣福廟

廣福廟坐落在勞明達街與加冷路交界處,加冷河就在附近流過,四周地勢低洼,有許多板廠、磚窯和牛皮廠。一名老翁住在那裡,與所畜養的一隻猴子相依為命,老翁去世後,猴子跟著也死了。後來有人看見一塊形狀如猴子的石塊,懷疑是猴子的化身,便把它尊為神明膜拜。想發橫財的人還前去求字買十二支,有人因此中彩,訊息不脛而走,都認為是那石塊顯靈,附近居民便建議立廟供奉齊天大聖
廣福廟的香火鼎盛,後來增建了戲台,戲台後來還充作廣福學校的校舍,廣福廟也曾撥款協助廣福學校造福廟宇鄰近的工人子弟。廣福廟和廣福學校已於多年前拆除。
廣福廟因旺財而出名,坐落在中峇魯的齊天宮則以能解除病童的痛苦而著名。
齊天宮也是一所以齊天大聖為主神的廟宇,成立於1920年。該廟總務林揚義說,50年代本地不少小孩得了一種不知名的怪病,病童好動,動作如猴,愛吃水果,體形日益消瘦,西醫也沒轍,許多父母只好把孩子帶到齊天宮來,讓乩童扶救,一些父母還讓孩子給齊天大聖做契子。
林揚義說,50年代到70年代到齊天宮請求扶救的病童很多,人數已大為減少。這顯然是科學昌明,醫藥發達的結果。

拜祭祭品

人們祭祀齊天大聖,為的又是什麼呢?
保全宮的晉宮大典統籌陳友才說:“齊天大聖無所不能,它不怕困難,能排除萬難,做生意的人祭拜它就希望自己能像齊天大聖那樣有靈活的頭腦,懂得變通。”
陳友才說,跟其他民間信仰一樣,當然也有信眾希望獲得齊天大聖的庇佑,出入平安,財源廣進,這也是信仰者的一種精神寄託。
本地信眾通常在農曆正月十五或十六及農曆八月十六慶祝齊天大聖誕辰,“出乩”是重要的儀式,祭品為水果,有人甚至買來價格很貴的韓國桃來祭拜。

信仰演變

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主要人物孫悟空,為什麼受到民間的崇敬與膜拜呢?因為有齊天大聖稱號的孫悟空,先是大鬧天宮,後又護送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戰勝了許多妖魔,克服了重重困難,潑辣勇敢,機智善變,是神通廣大的象徵,所以深受大眾的喜愛。
中國民間很早就有把齊天大聖奉為神明的記載。根據《諸神傳奇》的敘述,福州人從前都有在家裡和廟裡供奉孫行者的習俗,而祭祀齊天大聖的廟宇都很壯觀。
關於祭拜齊天大聖,還有一個傳說。據說山東有一個姓許的男子跟隨其兄許成經商來到福州,他們攜帶的貨物很多,但很快便脫售一空,羨煞旁人,有人還提出忠告:“你們的貨物銷售得那么快,多虧大聖顯靈,應趕快到齊天大聖廟祈福。”

宋代故事

在中國齊天大聖廟以福建的福州和附近的莆田為多,一些廟宇歷史久遠,如福州閩安鎮的迥龍橋橋北的聖王廟,宋代已有,比《西遊記》早了兩個朝代(按:唐僧取經與孫悟空的故事早在宋代已流行)。與福州一水之隔的台灣也受到這股傳統風尚的影響,神格化的齊天大聖也是台灣的民間信仰之一。台灣民間崇拜齊天大聖因其武藝高強,能制服妖魔保佑境內平安,又因齊天大聖任勞任怨,對唐僧忠誠不二,所以後人便景仰與祭祀他。
據知中國潮州也有齊天大聖廟,而且香火很盛。在香港一個叫做秀茂坪的地方,齊天大聖誕是該區一個重大節慶。那裡住了許多鶴佬人(一般指在福建落腳的河洛人,但也有學者持異議)和潮州人,有不少具有潮汕鄉土特色的廟宇,其中大聖廟是那裡最早的一座廟宇,每年農曆八月十六日,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慶祝齊天大聖誕辰。信眾多為鶴佬人和潮州人。
可見齊天大聖在福建、潮州、香港和台灣深受當地民眾的尊崇。

度假村

馬六甲市郊甲板占地1000畝的峇峇娘惹度假村(BABA NYONYA RESORT)料將耗資10億令吉,費時15年完成。峇峇娘惹度假村發展商SISTEM IRAMA SDB BHD首席執行員彭飛雲24日向新聞界作以上透露。彭飛雲說,發展計畫包括綜合性住宅、商業建築屋、旅遊區及大學城等。
彭君指出,峇峇娘惹度假村首及次階段分別占地100畝,各興建約300個單位的洋房,計畫中第3階段則建立中國步行街,第4階段則是興建雙層排屋住宅區,隨後工程將視情況而進行,這包括設立大學城,他希望有名校到此設立分校。
彭飛雲表示,度假村只在國內進行展銷活動,隨後將擴展到新加坡及印度尼西亞,度假村也會到香港及中國展銷。有關發展計畫地區及附近一帶被州政府列為馬六甲行政中心的漢都亞再也,擁有更大的發展潛能。此外,基於該處絕佳的地理環境,彭飛雲認為峇峇娘惹度假村也將是外國人士的“第二個家園”最佳選擇。同時,彭飛雲也感謝拿督烏伊拉傅潤添州行政議員一直以來的大力協助。

服飾與人

公元1910至1920年間,娘惹衫發生變化,不僅運用中國傳統的手繡和鏤空法,
而且從西印度群島引來荷蘭衣服的蕾絲花邊綴在長衫上叫“可峇雅”,剪裁充分顯示腰身,再配上峇迪沙籠裙,使姑娘少婦愈加嬌媚、婀娜,同時顯得嫻淑,絲毫也不張揚。從1930年以後,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娘惹就開始改穿西式服裝了。
娘惹的身上離不開首飾,項鍊上鑲著珠寶,耳墜垂在耳邊,胸前的扣牌用金銀圍裹珍珠寶石,做出精緻得不能再精緻的花紋。
用珠子縫綴的拖鞋,有濃濃的羅可可藝術風格。繁縟、矯飾,但又顯示著不可否認的高貴與驕逸,它是民間穿用的,但感覺不出民間藝術的質樸和純真。我不禁思考,峇峇具有怎樣的階層屬性?
早期的峇峇,由於敢於冒險,勤勉刻苦又善於理財,多半成為當地的富賈。18-19世紀,大多數的峇峇都進行豆蔻、檳榔和鴉片貿易,種植胡椒,投資開礦或房產,緊接著便開始涉足金融,在宗教、經濟、政治等重要領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娘惹的服飾之所以如此高貴,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取決於娘惹娘家和丈夫的經濟條件。
峇峇是南洋華族移民先驅,峇峇不同於20世紀後移民高潮中遷來的華人,
大多接受了英文教育。那些充當大洋行、大銀行、貿易行買辦的峇峇們,既穿對襟立領疙瘩袢的華服和中式褲、戴小帽刺,或長衫馬褂、留長辮,同時又擇時、擇地穿正宗西服。剪辮髮的時間比中國略早。在這一過渡時期,接受英文教育並成為英籍臣民的人,著裝西化傾向越來越徹底。早在19世紀早期,很多峇峇就穿西服。
在新加坡感受東南亞土生華人的文化,越來越清晰地看到在娘惹們生活中所融合的多民族文化色彩。一方面,峇峇接受英國教育,從事洋務,著西式服裝;一方面,娘惹們留在家中還在從事中國式的女紅和紙牌遊戲。女孩們從十二歲開始,即在媽媽的指導下繡制自己的婚服。二次世界大戰後,峇峇們一方面閱讀西洋文學,打網球、桌球、壘球、排球,甚至出入賽馬場,隨著留聲機播放的音樂在熱鬧的舞廳翩翩起舞;一方面,娘惹們又嚴格地承襲華人的祭祖與婚禮形式。我仔細地端詳婚禮服,新郎有的是一襲清末民國中式服裝,有的索性一身西裝,但新娘卻絕對是典型的中國戲裝,
確切地說是結合了唐宋明式鳳冠霞帔和清式馬面裙的中國傳統服裝。看著娘惹們的結婚照片,竟然想起了灶王爺和灶王奶奶的畫像,簡直太具中國古文化的味道了。
娘惹向馬來人或歐洲工匠訂製首飾時,總也忘不了中國的鳳凰、牡丹和喜氣八仙。儘管這些首飾已不是中國原有的風格,但是娘惹們依然固執地認為,這些代表著吉祥。峇峇家裡的陳設也是中西糅雜的,既有起居室、飯廳,又有條案,上面安放著祖先的靈位或是神佛像;既有鑲嵌歐洲彩色瓷磚的牆壁,又有螺甸鑲嵌的楠木明式家具。
融合幾種文化而形成的土生華人服飾,也是在融合的基礎上,頑強地保留下中華民族的文化意韻,難怪娘惹看起來那么親切。
珠子鞋
相信如果談起峇峇娘惹文化,另一個最讓人認識的“遺產”,不外是珠子鞋。
可是,珠子鞋並不是娘惹族最早的鞋子,而是後來受到西方國家文化影響而產生的產品。
峇峇後裔陳再政表示,娘惹族最早期穿的鞋叫“Terompah”,是一種類似木屐的拖鞋,但是少了木屐上橫跨包住腳的那片塑膠片,而是一顆“小圓柱”,鎖在姆趾與第二支腳趾之間,利用這兩個腳趾的力夾著它來走路。
陳再政說,“Terompah”是來自印度的鞋款,一般上娘惹族都是在家裡,或在廚房工作、洗衣時所粗穿。
“娘惹族比較高級的鞋子,以前就有以天鵝絨編織成的。這種鞋的繡工非常考功夫,先把天鵝絨線給一一拆散出來後,再慢慢繡成各種圖案,出來的效果非常精緻。”
娘惹族最早穿的是BAJU PANJANG。陳再政說,早期娘惹族的鞋子都是平底鞋,後來有了KEBAYA跟SARUNG後,才有高跟的鞋。
這是屬於比較摩登的設計,而高跟鞋就只能配KEBAYA和SARUNG穿,不能搭配BAJU PANJANG。這就是娘惹族的穿鞋“法則”。
由於講求衣服和鞋子的搭配,每一名娘惹族都有好幾雙不同的珠子鞋,包括從圖案、顏色來搭配KEBAYA或著SARUNG的顏色。
陳再政說,有些娘惹族要求比較高,珠子鞋的設計甚至要和KEBAYA或SARUNG的圖案一樣,並且還另作一個珠子包包,全套出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