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縣十八路湫神

岷縣十八路湫神

岷縣人崇拜水神,俗祀18 位湫神,是一種古老的地方民俗及民間信仰活動。每逢農曆五月十七日二郎山花兒會,街頭潑水迎神,他們都送禮、送錦袍。每年正月十五至十七日,是祀湫神的鼎盛日期。諸“湫神”皆坐八抬大轎,鳴炮起身,鳴鑼開道,其儀仗有旗、牌、幡、傘等,類似封建官吏出衙禮儀,18 位湫神各有固定的街區和路線,地方民間燈火也按湫神出巡路線開展。凡湫神所至街區,各住戶均燃鞭炮相迎,以至炮屑布滿街道。在 12 個固 定的街端路口,還布置有大型的“架花”和“斗花”(由眾多花炮編制而成 的排花),供湫神出巡時同時燃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岷縣十八路湫神
  • 分類:民俗
  • 地區:甘肅省
  • 形成時間:明代早期
起源,十八路湫神,保護,

起源

據考證十八路湫神形成時間為明代早期。明史有“岷州十八族、洮州十八族”的記載,稱其為“西羌”,其中列傳二十八載:“西番,即西羌,族種最多,自陝西曆四川、雲南西徼外皆是。其散處河、湟、洮、岷間者,為中國患尤劇……”。十八湫神很大程度上是藏羌文化的遺存,同時也雜糅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徵。比如這十八路神祇大都是歷代的忠臣良將,有三國的龐統、姜維,宋代的宗澤等,這都是受漢文化影響而形成的。
明代遺物明代遺物
每年農曆五月初分布在境內的18位湫神(龍神)全駕出巡,全程巡域。位於其巡行路線上的村莊分會定點祭祀,祈祝豐收,這樣在祭祀地點便形成點蠟、求神、發願、唱花兒的大小會場達四十多處,其中心五月十七二郎山花兒會的規模最大。

十八路湫神

第1位 忠簡公宗澤
俗稱南川大爺,本廟在岷陽鎮南川村大王爺廟。
宗澤像宗澤像
宗澤(1060-1128),北宋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字汝霖,元佑進士。靖康元年(1126)知磁州,募集勇士,抗擊金兵。次年任東京(今河南開封)留守,招集義軍,重用岳飛,屢敗金兵。多次上書宋高宗,力請還都,均未被採納,憂憤成疾,臨終之際,猶三呼“過河!
第2位 漢代忠良龐統
俗稱梅川大爺,又稱白馬龍王,本廟在梅川鎮杏林村
龐統(179-124)三國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字士元。初與諸葛亮齊名,號稱“鳳雛”。劉備得荊州,以為謀士,與諸葛亮同任軍師中郎將。後從劉備入蜀,劉備依照龐統提議,進兵成都。建安十九年(214),在攻取雒城的戰鬥中,中流矢而亡。
第3位 漢室佑鳳龐統
俗稱關里二爺,又稱白馬爺,本廟在岷陽鎮龔家堡村。
人物原型與梅川大爺同,即二身一人。
第4位 漢代忠良姜維
俗稱王家三爺,本廟在十里鎮王家山村。
姜維像姜維像
姜維(202-264)三國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人,字伯約。本為魏將,後歸蜀,得到諸葛亮的重用,遷征西將軍。諸葛亮死後任大將軍,魏軍攻蜀,他堅守劍閣。蜀後主劉禪出降,姜維被迫降於鐘會鹹熙無年(264),鐘會反魏,他乘機恢復蜀漢,事敗被殺。
第5位 漢代直臣朱雲
俗稱河北爺,本廟在十里鎮上北小路村
河北爺像河北爺像
朱雲(生卒年無考)西漢平陵(今陝西鹹陽市西北)人,字游。精研《周易》、《論語》。元帝時,與少府五鹿充宗辯論易學,獲勝,遂授博士,遷任杜陵令,後為槐里令。為人狂直,多次上書抨擊朝廷大臣。成帝時,廷劾丞相張禹為臣。晚年教授生徒,年70餘卒於家。
第6位 太子太保范仲淹
俗稱太子爺,本廟在岷陽鎮下北小路村
范仲淹像范仲淹像
范仲淹(989-1052)北宋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字希文,大中祥符進士。天聖中,為泰州興化令,後任秘閣校理,仁宗親政後,擢左司諫,因忤宰相呂夷簡,出知睦州、蘇州,旋判國子監,遷權知開封府。景佑三年(1036),貶知饒、潤、越三州。康定元年(1040),與韓琦同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慶曆三年(1043),奉召入京,任參知政事,與富弼、歐陽修等推行慶曆新政。旋以“朋黨”罷參政,出知州,兼陝西四路宣撫使等。工詩詞散文,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第7位 總督三邊胡大海
俗稱黑池爺,本廟在西寨鎮田家堡村
胡大海像胡大海像
胡大海(?-1362)元末虹縣(今安徽泗水縣)人,字通甫。朱元璋克滁州後,前往歸附,用為先鋒。渡江後攻取皖南、浙江等地。任江南省參知政事。軍紀嚴明,言稱:“吾武人不知書,惟知三事,不殺人,不掠婦女,不焚毀廬舍。”鎮守金華時被叛將所害。追封越國公。
第8位 兵部侍郎張錦
俗稱艱難爺,本廟在西寨鎮坎鋪塔村。
張錦(生卒年無考)明代岷州(今甘肅岷縣)人,字尚絅,號松壑,成化幾醜科(1469)中式二甲第四十二名進士(《岷州志鄉舉》誤為乙酉科。)歷任刑部山東司主事、大理寺右丞轉左丞、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紫荊等關及直隸保定等六府,官至刑部左侍郎,進階嘉議大夫,為正三品。
有人主張湫神“兵部侍郎”的原型應該是駐在村張氏先祖張德,其實是沒有道理的。民俗事象有相應的歷史背景,但卻有別於歷史記載,不管是錯位還是出入,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張錦官至刑部左侍郎,並未任職兵部,但地方民間關於“兵部侍郎”的原型在張錦之外無異說,今人只能尊重傳承。所稱張德,其身份僅僅是世襲百戶,相當於六品。說官至三品的“兵部侍郎”是對張德“相當官爵的敬稱”,便有些離譜。
第9位 唐代忠良雷萬春
俗稱塗朱爺,本廟在清水鎮大路村。
雷萬春(?-757)唐張巡所部偏將。安史之亂時,從張巡守雍丘(今河南杞縣),抵抗安祿山軍,據守城頭,面中六箭,仍堅立不動。後隨張巡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南),城陷後遭殺害。
雷萬春像雷萬春像
第10位 金龍大王李晟
俗稱大王爺,本廟在阿塢河各莊(今屬宕昌縣)。
李晟像李晟像
李晟(727-793 )唐洮州(今甘肅臨潭)人,字良器。初為西北邊鎮裨將,從王忠嗣等作戰有功。代宗時任右神策軍都將。德宗時為神策先鋒都知兵馬使,率軍討伐藩鎮田悅朱滔王武俊的難亂。建中四年(783)涇原兵變,朱*率叛軍占據京師長安,李晟指揮孤軍力戰,收復緝師。先後任鳳翔、隴右、涇原節度使,兼管內諸軍及四鎮、北庭行營兵馬副元帥,封西平郡王。貞元三年(789)被解除兵權,官至太尉中書令
第11位 珍珠聖母
俗稱崖上阿婆,本廟在岷陽鎮周家崖村。原型為神話人物碧霞元君
碧霞像碧霞像
第12位 金火聖母
俗稱金火阿婆,本廟在岷陽鎮白塔寺,原型為傳說中的孝女。
第13位 鬥牛公主
俗稱鬥牛阿婆,本廟原在寺溝鄉楊家堡村,原型為地方神話傳說中的玉帝三公主。1958年被毀,廟宇及造像無存。
第14位 金花聖母
俗稱金花阿婆,本廟在寺溝鄉紙坊村,原型為地方神話傳說中的藩王公主。
第15位 乃慈聖母
訛稱奶子阿婆,本廟在寺溝鄉白土坡村。原型為地方神話傳說中為民請命的烈婦。
第16位 分巡聖母
俗稱娘娘阿婆、小西路阿婆或白馬分巡聖母,本廟在秦許鄉包家族村。原型為甘南康多藏家女,名達蘇阿瑪或婆格達蘇,為明朝中期人。一年會兩次娘家--鹿兒壩(鹿峰村),時間分別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和十月初二,這兩個日子也是鹿兒壩的廟會。來娘家的過程中有包家族村的男人送,鹿兒壩的男人迎接並抬至鹿兒壩的廟宇,回去時需要鹿兒壩的結婚女性送至中途,由包家族信徒迎接抬回。
第17位 透山娘娘
俗稱透山阿婆,本廟在清水鎮下迭馬村,佛身被盜,祭祀中斷。原型為地方神話傳說中的九頭蛇妖。
第18位 鐵絲娘娘
俗稱填坑阿婆,本廟在哈達鋪新寨村(今屬宕昌縣)。原型為《封神演義》中的張奎之妻高蘭英,在封神榜上張奎為七殺星,高蘭英為桃花星。
岷縣十八路湫神

保護

十八位湫神祭典被甘肅省列為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寫有敕文的石碑寫有敕文的石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