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鰲山

岱鰲山

岱鰲山在安徽省樅陽縣麒麟鎮的西北角,位於樅陽縣境內。因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從這個丘陵地境內突兀而起,宛如一頭巨鰲,故稱岱鰲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岱鰲山
  • 外文名稱:Adai AoShan
  • 地理位置安徽省樅陽縣麒麟鎮的西北角
  • 海拔:270米
山系概況,自然景觀,龍王頂,傳說,石碑嶺,三貞庵,國尖山峰,獅山,老虎洞,仙女岩,石婆嶺,十小姐,人文建設,生態環境,相關名人,朱光潛,光升,周新民,

山系概況

岱鰲山位於樅陽桐城廬江三縣結合部,主體在樅陽縣麒麟鎮。東南走向,在綠蔭覆蓋、峰平坡緩的丘陵地帶突兀而起,它有九座山峰對著大凹口,逶迤蜿蜒,山勢削斷,岩峭如壁。其最高峰為龍王頂,海拔270米,宛如一頭巨鰲。
凹西,有一列奇異的怪石,前為矯形,中為箱狀,後為人態,很像舊時閨秀出嫁的浩蕩佇列。神話說轎里坐的是海龍王的十小姐,她因恨龍王將自己鐘愛的凡人石巴變成了石塊,便領著隨從永駐人間。據說這十小姐心善,她身旁箱裡裝的是嫁衣。窮人嫁女娶媳,向她借衣,有求必應。而窮人也很講信用,隨借隨還。有一個財主見了眼紅,準備找小姐借嫁衣而不還。正當他動手開箱取衣時,天空中一道閃電,一聲霹靂,箱蓋口被封死,從此再沒有人能借到衣服了。
傳說岱鰲山遠古時期是東海之艄,因秦始皇得神鞭興起,趕山填海,東海龍王十分著急。與鴻鈞老祖商議後,派遣棲歇在海灘上的一頭巨鰲化成了一條山脈,即今日的岱鰲山。岱鰲山因神化成,任憑秦始皇如何驅趕,總是巋然不動。秦王大怒,猛抽三鞭,山被打開了三個缺口,即今山東部的大凹口(又名大化口)、小凹口和山西部的楊眉山口。大凹口東,山分二峰,一高一矮,形如出土竹筍,鑽天而立,其高的一峰叫龍王頂,是岱鰲山的最高峰,峰之巔,矗立著一座寺廟,名曰龍王廟。方圓數十里的鄉民,將它看作氣象預報台,民諺說:“龍王廟招雲,晴天要轉陰”。
由奇石向西越過一道山樑,便見一峽谷,谷西岸,有一山間小平地,修篁敝日,古樹參天,泉水叮咚,鳥語聲不絕於耳,環境清雅秀美。傳說清康熙年間,有張氏三姊妹春遊岱鰲山,見此地山水秀美,誓不還家,便結茅而居,建成“小圍淨土庵”,吃齋修行。逢十二強盜驚擾而節貞不屈,圓寂後就地葬於庵旁。她們的故事則在民間傳為佳話,清宰相張英聽說後命人查譜得知此三聖女原為其三世祖姑。於是,張氏三姊妹的十世孫,康、雍、乾三朝大學士張廷玉為其立祠,將“小圍淨土庵”擴建並更名為“三聖庵”,又名“三貞庵”。雖經十年動亂中,但張廷玉及其弟兄所立的一塊巨型石碑依然保存完好,被破壞的庵堂現今已原址重建。
“三聖庵”西,有兩座形如獅子的山峰,一座叫姚家獅子山峰,一座叫尹家獅子峰,一雌一雄。相互依偎。東西南北,遠觀近看,兩座獅峰都形象逼真。獅峰上,怪石嶙峋,形真名切,誘人輾轉流連忘返。在姚家獅子峰一側,有一筲箕型谷地,人稱“龍王殿”。箕谷的三壁為奇岩怪石構成,後壁上的人形巨石,雄壯威武,酷似坐在龍椅上的海龍王。谷底正中有座墓冢,墓前立巨碑一塊,文曰“明中書舍人翠林姚公府君老大人之墓”。窮其根底,原來是“桐城派”大散文家姚鼐的始祖。又有傳說因葬此墳出清朝皇妃姚香姑,所以被稱作“香姑墳”。過楊眉山口,是一座像削去峰巔的山巒,名叫平頂山,又名谷林寨。這裡地形險要,歷史上屢有綠林好漢,在此安營紮寨。太平天國時期,李秀成的部隊也曾在此駐紮,各種痕跡至今依稀可辯,山腳下太平軍當年修建的萬人井更是恩澤民眾。

自然景觀

龍王頂

大凹口東,分為兩座山峰,形如筍竹,鑽天而立,最高峰叫龍王頂,峰之巔建造一座廟宇,名“龍王廟”,現叫“龍天寺”。此峰氣勢宏大,猶如巨鰲之頭,翹首向上,吞雲吐霧,當地農民把它看做氣象報告,素有“龍王頂招雲,不是下雨就是轉陰”的諺語,登龍王頂之巔,俯視環山,猶如東海波濤翻滾,蜃樓煙樹,異徹神奇,亦猶如蓬萊仙境。山腳之下,廬江縣樂橋鎮、泥河鎮、羅河鎮、樅陽縣錢橋鎮、麒麟鎮,五鎮風光盡收眼底,美妙風光猶如一幅美麗山河的風景畫卷。峰之左側是簸箕山谷,谷側峭立三座石壁,谷深百丈,中間石壁上,滋生出一塊人頭巨石。威武山峰之南,有三座小峰,形如馬鞍,故名“馬鞍寨”,明末農民起義軍曾在此安營紮寨,至今寨跡尚存。

傳說

岱鰲山有著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傳說中的岱鰲山遠古時期是東海之艄,後來地殼變動,棲息在海灘上的巨鰲便化成了岱鰲山。
傳說其後,秦始皇嬴政實施暴政,勞役百姓造萬里長城,觀音菩薩憐惜萬民,暗給勞工每人一根紅絲帶,百姓乾起活來就倍感輕鬆,秦始皇起疑,拷問百姓緣由,並逼迫交出所有紅絲帶,編成了“神鞭”用來趕山填海,所到之處無山不摧。秦始皇在岱鰲山連抽三鞭,岱鰲山因神化成,卻巋然不動,便留下了“三鞭子趕不動岱鰲山”的神奇傳說,但秦始皇的三鞭卻將岱鰲山打出了三個山口,即大凹口,小凹口和楊梅山口,三個山口把山脈分成四截。

石碑嶺

山之北麓有平頂山,山上的風洞岩為岱鰲山第二峰,峰頂有一洞,蜃氣繚繞,深不可測,以耳朵聽洞內風聲呼嘯,拔蒿草投入洞中,旋即起舞,飄出洞外;洞前有一庵,名曰風洞庵,建於清康熙年間,院內有一株千年黃色牡丹,根壯枝茂,花團錦簇,每年春吸引不少遊客來此觀賞。
岱鰲山
過大凹口,便是石碑嶺。嶺上一排石筍,酷似宮女出嫁的儀仗隊,怪石侍女前呼後擁,衣箱床櫃,各樣俱全,流傳中這是東海龍王的十小姐與當地一個樸實農民愛情故事的見證。

三貞庵

由此西行,便有一道峽谷,谷內現出一片曠地,周圍四面高山環抱,古木參天,涓涓溪流,常年不斷,百鳥歡鳴,不絕於耳,四季如春,令人驚嘆。這裡便是聞名省內外的佛教聖地——“三貞庵”,原名“小圍靜土庵”又名“三聖庵”,乃後清宰相張英的三氏祖姑,姐妹三人修行至此,三姐妹弘揚佛法廣施善行,圓寂後百姓為感其恩,將三人修成佛像,世代供奉。雍正年間,十世孫張廷玉重修廟宇,並親自作《重修三貞庵記》刻碑記載,至今留於庵內。近些年來,佛家弟子不斷擴建,廟宇氣勢宏大,聲名卓著,常年遊人不斷,庵內香火不絕。

國尖山峰

過母獅嶺便是國尖山峰,其峰坐落桐、廬、樅三縣之界,山底有一古廟叫“鴻鈞廟”,傳說當年鴻鈞老祖與東海龍王為談經論法,才讓巨鰲支撐起這座山。此廟過去一度荒廢,開發已具規模,山上奇石叢生,具有天然生態林園之美,此山與龍王頂東西呼應,彷佛鴻鈞老祖與東海龍王正在談經論法。
兩山之間,夾著一塊略有千畝的平地,就是姚家墓地,這裡是明代姚家用重金購買用來葬墳的墓地,風水極好。緊靠山腳有一古墓,墓前立一石碑,刻“明中書舍人姚公翠林之墓”,據說此墓所葬乃清朝桐城派大散文家姚鼐的嫡祖,聞名古今的“姚氏香菇墳”亦葬於此。解放前這裡只許姚姓的家裡靈柩可以安葬於此,解放後因聞其風水,多年來這裡安葬的遺骨足有數十萬墳塋,每逢清明冬至上山掃墓的人群,成千上萬,絡繹不絕。
岱鰲山之奇,不僅在於它有奇峰,亦在乎它的怪石,方圓數十里,勝過山石盆景園,素有“皖中小桂林”之美譽。整個山上,怪石嶙峋,或臥或立、或起或伏,有如人形,有如鳥狀,各類動物之行,應有盡有。從東往西,石洞石窟,石柱石筍,層出不窮。

獅山

再往西行,就是聞名遐邇的公、母獅山了。公獅子巍然屹立,氣勢宏偉,母獅回首翹望,情意綿綿,一雄一雌,雙獅起舞,前呼後逐,不管遠景近景,兩隻獅子皆活靈活現。這裡流傳著許多美妙動人的民間傳說。公母獅之下有一“鳳凰山”,這裡是美學家朱光潛祖父朱海門的墓地,山下有一“鳳凰池”(現改建成漢塘水庫),這裡是朱光潛青少年時晨讀和把鉤垂釣的地方。

老虎洞

位於龍王嶺西側,前洞大後洞小,洞石上有虎爪印痕,洞內可容數十人,上山放牛的人們下雨天常到此洞避雨,放牛的孩子們也經常鑽進此洞嬉玩。
岱鰲山

仙女岩

形如婀娜多姿的仙女,峭壁上有一蓮花洞,洞內流水潺潺,冬暖夏涼,石壁上鐘乳石恰似盛開的蓮花,千姿百態,潔白如玉,嬌媚動人。

石婆嶺

西北的石婆嶺,嶺上矗立三座人形巨石,高約數丈,被雲霧裹繞,充滿幾分神秘,人稱石公、石婆、石小姐,是婀娜多姿的岱鰲山最為亮麗的一道風景。

十小姐

又名“石小姐”位於三貞庵東側,十座巨石依次排列,猶如十位美女,栩栩如生。寺廟對面的山上大猴石、小猴石、蛤蟆石、海龜石、牛頭石、油鹽石,各俱異樣,巧奪天工。亦有一線天、神仙屋、飛來石、登天缺諸景點。
有山就有水,有水才動人。岱鰲山森林密布,生態環境優美,諸多溪流匯集於山腳之下,形成三座水庫,即曾莊水庫、江莊水庫和漢塘水庫,三座水庫被定為省級“小二型”水庫。方圓幾十里的岱鰲風光濃縮於這三座水庫之中,群山倒映,嘆為觀止。庫中之水,清澈見底,有魚蝦漫遊,有龜鱉戲水。水溫冬暖夏涼,即使百年不遇的乾旱,也從未有過乾枯,不僅保證了當地居民的農田灌溉和人畜飲水,而且是遊人垂釣的最好場所,此水煮粥而甘甜,煮飯而清香,更有一種奇聞,許多生了疑難雜症的病人,長期飲用後便能病癒,因此帶著一點迷信色彩,使進山到寺廟還願的香客越來越多。山下的村莊被譽為“長壽村”,村內八旬、九旬和百歲老人比比皆是,小伙子英俊瀟灑,姑娘美麗動人。
岱鰲山位於桐城、樅陽、廬江三縣交界之處,交通便利,四通發達,周邊連線有浮山、湯池溫泉、周瑜墓、孔城老街、桐城文廟等著名風景名勝和人文景點。

人文建設

山因石而奇,地以人而傑
岱鰲山
世界著名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的故居,就在岱鰲山“雙獅嶺”的腳下吳莊村民組,他幼時居住的十二間圓合的農村居房毀於文革時期,但房屋基腳至今尚存。他的祖父朱海門是晚清貢生,父親朱子香是晚清秀才,皆終生不仕,是當地有名的塾師。其弟朱光澄,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回國後一直在台灣供職。
我國的著名法學家、我省最早的老黨員之一周新民的家鄉,就在岱鰲山的龍王頂腳下的陡崗村。岱鰲山的南面、平頂山下的陽和村,是我省著名的民主人士光升的出生地。
岱鰲山人傑地靈,解放前曾是新四軍、游擊隊戰鬥生活過的老區,更是劉鄧大軍戰鬥和進行革命活動的老區,革命烈士朱錦銘、李景堂就犧牲並葬在岱鰲山上。出過馬哲聰、張亮侯、黃大榮等一大批仁人志士。清代貢生、知名學者吳廷香墓藏在岱鰲山之北麓。

生態環境

岱鰲山不僅風光秀麗,景色怡人,宛如畫卷,而且還有得天獨厚的具備原生態的自然環境。
相傳李秀成的太平軍路過此地,把劫掠來的財寶藏在山上一個很隱蔽的山洞裡,價值無法計數,但無人找到洞口。早年有些幸運的山民就撿到散落的銀塊、碎金。而在這片土地下蘊藏量驚人硫鐵礦,可供中國開採一百年,幾乎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鐵礦床了。
春天可觀賞漫山遍野的紅杜鵑,感受竹林小道、鳥語花香;夏季感受蟬鳴蛙叫,涓涓泉水,小橋流水人家;秋季漫山紅葉,碩果掛滿枝頭,金黃色的桂花,飄香千里;冬季銀裝素裹,冰凌懸掛石岩邊緣,登山、觀水、賞梅花。難怪“清末四公子”之一、祖籍當地的名人吳寶初(淮軍骨幹將領吳長慶之子)當年踏游岱鰲山時,便賦詩曰:“常恐好詩人不識,詩心山色共爭奇。誰知路絕雲深處,猶有好山詩不知。”
山中覆蓋著各種樹木,種類繁多,亦遍布各種中草藥,譬如何首烏、麥冬、沙參、桔梗、半枝蓮、蒲公英等幾百餘種,隨手可得。山中有野生的黃花菜、蜜棗、毛栗、野柿、馬齒莧等,這是自然恩賜岱鰲山的原生態綠色食品。林中生存著各種野生動物,如野兔、野雞、野鴨、豺狼、狐狸、野豬、獾等等,池中有野生的各種魚類、鱉、蝦、蟹、泥鰍、鱔等等,當地農民捕獲作為招待來賓的美食。
當地農民利用這自然條件飼養土雞、土鴨、鵝、本地豬、兔、羊、牛等,種植桃、杏、梨、李、枇杷、柿子等果木,岱鰲山一帶盛產花生、山芋、土豆、黃豆、蕎麥、芝麻、蘿蔔(土人參)、小麥、葫蘆、冬瓜等等作物。

相關名人

朱光潛

朱光潛(1897~1986年),中國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筆名孟實、盟石。安徽安慶樅陽人(今麒麟鎮岱鰲村朱家老屋人)。是我國現代美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1897年9月19日生。支持馬克思主義少時課讀於孔城高小,考入桐城中學,畢業後任教於北鄉大關國小。青年時期在桐城中學、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學習,後肄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他還請桐城著名書法家方守敦題寫“恆、恬、誠、勇”4字的條幅,作為座右銘。五四運中,他毅然放棄文言文,改寫白話文。1921年,朱光潛發表了白話處女作《福魯德的隱意識說與心理分析》,隨後又發表《行為派心理學之概略及其批評》、《進化論證》等讀書心得,初步形成自己對治學和學術研究活動的看法。1922年,他在《怎樣改造學術界》中,倡導培養“愛真理的精神”、“科學的批評精神”、“創造精神”和“實證精神”。這些觀點一直影響著他漫長的學術道路。香港大學畢業後,先後在上海大學吳凇中國公學中學部、浙江上虞白馬湖春暉中學任教。1924年,撰寫第一篇美學文章《無言之美》。又到上海與葉聖陶、胡愈之、夏衍、夏丏尊、豐子愷等成立立達學會,創辦立達學園,廣泛進行新型教育的改革試驗,倡導教育的自由獨立。
1925年出國留學,先後肄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法國巴黎大學、斯塔斯堡大學,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1933年回國,先後在國立北京大學、國立四川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安徽大學任教。並任中華全國美學學會名譽會長。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民盟中央委員,中國美學學會會長、名譽會長,中國作協顧問,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朱光潛在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期間認為,在美感經驗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覺,物所以呈現於心者只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態度與科學的和實用的態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實用等,只是聚精會神地對於一個孤立絕緣的意象的觀賞。
解放後,朱光潛系統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經過對自己以前的唯心主義美學思想的批判,提出了美是主客觀的辨證統一的美學觀點,認為美必須以客觀事物作為條件,此外加上主觀的意識形態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為物的形象,然後才是美。他還以馬克思主義的美學的實踐觀點(即把主觀視為實踐的主體——人,認為客觀世界和主觀能對立統一於實踐)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美學思想,形成了一個頗有影響的美學流派。《西方美學史》是朱光潛解放後出版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美學史著作,代表了中國研究西方美學思想的水平,具有開創性的學術價值。1950年以後提出主客觀統一說,認為美必須以客觀事物作為條件,此外還須加上主觀的意識形態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為物的形象,然後才是美。
20世紀60年代,他強調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把主觀視為實踐的主體“人”,認為客觀世界和主觀能動性統一於實踐。在“文革”期間,朱光潛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仍認真系統地研究馬列主義原著,力求弄懂弄通。1984年,香港大學授予朱光潛為該校名譽教授。1986年3月6日,朱光潛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朱光潛是北京大學一級教授、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被選為全國政協二、三、四、五屆委員、六屆政協常務委員,民盟三、四屆中央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委員會委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文藝心理學》
朱光潛主要編著有 《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談美》《詩論》 《談文學》《克羅齊哲學述評》《西方美學史》《美學批判論文集》《談美書簡》《 美學拾穗集》等,並翻譯了《歌德談話錄》、柏拉圖的《文藝對話集》、G.E.萊辛的《拉奧孔》、G.W.F.黑格爾的《美學》、B.克羅齊的《美學》、G.B.維柯的《新科學》等。朱光潛不僅著述甚豐,他本人更具有崇高的治學精神和高尚的學術品格。他勇於批判自己,執著地求索真理:當他認識到以往在唯心主義體系下研究美學“是在迷徑里使力繞圈子”,就開始用更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指導自己的研究,使自己的美學思想向真理趨進;他反對老化、僵化,提倡不斷進取。為方便研究馬列主義原著,他在花甲之年開始自學俄語,更在八十高齡之際寫出《談美書簡》和《美學拾穗集》,翻譯近代第一部社會科學著作——維科的《新科學》,學習研究一生不輟。
朱光潛熟練掌握英、法、德語,幾十年來,翻譯了300多萬字的作品。其中他對黑格爾110萬字的巨著《美學》的翻譯,為他贏得了歷史性的崇高聲譽。他出版的譯著還有愛克曼的《歌德談話錄》、萊辛的《拉奧孔》、克羅齊的《美學原理》、路易哈拉普的《藝術的社會根源》和《柏拉圖文藝對話集》等。此外,他通過系統認真的研究,對馬克思主義經典《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資本論》、《自然辯證法》的一些譯文提出了具有重大價值的修改意見。
朱光潛是一位以救國興邦為己任的愛國知識分子。在舊中國的漫長歲月中,儘管道路有過曲折,但他追求真理,嚮往光明,在複雜的鬥爭中,辨明了方向,看清了歷史發展的潮流。在解放前夕的關鍵時刻,斷然拒絕國民黨當局的利誘威脅,毅然決定留在北京。他在與廣大人民一起迎接解放的日子裡,曾興奮地說:“我像離家的孤兒,回到了母親的懷抱,恢復了青春。”解放後,他始終不渝地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對黨赤誠相見,肝膽相照。儘管他曾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但從未動搖過對黨、對社會主義的信念以及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決心。粉碎“四人幫”以後,他衷心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精神振奮,老當益壯,積極翻譯名著,撰寫文稿,發表演講,指導研究生,在學術研究和教育領域馳騁不懈。1983年3月,他應邀去香港中文大學講學,一開始他就聲明自己的身份:我不是一個共產黨員,但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這就是他對自己後半生的莊嚴評價。
朱光潛學貫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溝通了西方美學和中國傳統美學,溝通了舊的唯心主義美學和馬克思主義美學,溝通了“五四”以來中國現代美學和當代美學。他是中國美學史上一座橫跨古今、溝通中外的“橋樑”,是我國現當代最負盛名並贏得崇高國際聲譽的美學大師。

光升

光升(l876一1963) ,字明甫,世居樅陽縣陽和。清末舉秀才,目睹朝政腐敗,國事維艱、民生凋敝,內心憤蔥,毅然摒棄科舉,追求民主革命。1902年,考人江南高等學堂,結識革命志士趙聲,進行民主革命宣傳活動,被處以出堂。乃回鄉,於桐城中學堂及崇實國小堂執教,歷時五載。後赴日本東京留學,與章太炎、陳獨秀等過往甚密,因此得以親聆孫中山先生教誨,遂加入同盟會。
1911年學成歸國,任安徽省官立法政學堂教務長,同時任桐城中學堂監督。次年,柏文蔚任安徽都督,委為秘書,不久辭職,與劉希平等創辦安徽江淮大學,並任校長。以後,參加反袁鬥爭,失敗後流亡京滬,常為《新青年》撰稿,揭露封建專制,宣傳民主主義思想。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安慶學生集會遊行,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鬥爭,先生熱情支持。次年,省立法政專門學校校長,因與軍閥坑淦一氣,被師生驅逐,請升任校長。升接任校長後,旋與省立第一師範校長李光炯、蕪湖五中校長劉希平聯絡,組織教育界進步人士,成立“安徽省教職員聯合會”,與省學聯相互支援,向盤踞在安徽的反動軍閥開展鬥爭。1921年6月2日,安徽學生聯合會,組織學生向省議會請願,反對省督倪嗣沖侵吞教育經費,遭到軍閥倪道娘、馬聯甲的血腥鎮壓,五六十名學生受傷,省立第一師範學生薑高琦身戳七刀死亡,造成震驚全國的“安徽六· 二慘案”。在軍閥殘害學生時,升聞訊,不畏強暴,火速衝進省參議會,怒斥馬聯甲,遭馬捆打,關進小樓。被人救出後,立即聯絡安慶各界人士,組成“六· 二慘案後援會”,動員安慶市人民罷工、罷市、罷課;並通電全國,控訴倪、馬罪行,得到各地馳電聲援。安葬姜高琦時,升作輓聯,悲痛悼唁,聯曰:“天柱徒高,何如烈士壟;江流不轉,長屹黨人碑。”
1925年,“五冊”慘案發生,安慶、蕪湖等地學生示威,聲討日、英暴行。當時,教會學校學生激於義憤,紛紛退學。為使這批學生繼續就讀,先生堅決支持中共黨員王步文的提議,與沈子修、朱蘊山等會商,決定從“五姍慘案後援會”的捐款內,提拔6000元,在安慶、蕪湖創建建華、民主和新民三所中學,收容教會學校退學的學生。8月,安慶建華中學成立,升任董事長。1926年1月,廣州國民黨中央派升及朱蘊山、沈子修等9 人為國民黨安徽省臨時黨部執行委員,升被選為常委。工作中,升堅持與我黨合作,同國民黨右派作針鋒相對的鬥爭。
1927年,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組成“清黨委員會”,公開通緝光升,升避難漢口等地,堅持維護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不改初衷,一往無前。1932年,上海發生“一二·八”事變,十九路軍開赴淞滬作戰,升輾轉赴滬,任淞滬衛戍司令部長官公署顧問,與日寇展開血戰。1938年,他又長途跋涉,至武漢出席第一屆國民參政會。事後,深入湖南省桃源、乾州、秀山等地少數民族地區,從事抗日救國活動。後至四川省江津縣,與沈鈞儒諸君組織“中國民主同盟”。抗戰勝利後,先生返皖,任安徽通志館館長。解放後,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安徽文史館館長,安徽省教育廳廳長等職。一生致力革命,興辦教育,無視艱險,高風亮節。1963年病逝。

周新民

周新民(1897—1979),原名周駿,別名振飛,安徽廬江縣大化鄉(已併入樂橋鎮)陡崗村人。早年曾在家鄉興辦兢存中學(後為縣立陡崗中學,今為大化初級中學),後到外地工作,一直關心學校的建設秘教學,常寄圖書、教具資助該校,暮年常以書信詢問辦學情況。
在“五·四”運動時期,積極投身於反帝反封建的學生愛國運動,曾任安徽省學生聯合會副會長。民國11年赴日本明治大學研究院攻讀法學,回國後在皖省立法政專門學校任教。民國15年(1926)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任國民黨(左派)安慶市黨部執委、安徽省黨務執監委員會候補執委兼書記長,積極執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為安徽的大革命運動作出貢獻。民國16年(1927)3月20日,蔣介石九江來到安慶,周新民出席歡迎會。蔣介石在即席講話中,散布同北洋軍閥妥協言論,周新民在會以致答詞方式,據理予以痛斥,明確指出:“合作是有限的,我們不能與流氓、政客同流合污,國民革命對外要打倒列強,對內要剷除軍閥,我們決不能與軍閥妥協。”發言結束,全場鼓掌,一致贊同。蔣介石勃然色變,未終席即拂袖而去。周因此而遭到了蔣介石的通緝。
30年代中期,周新民在上海協助沈鈞儒等籌建上海各界救國會,是救國會的發起人之一,以後受中國共產黨的委派,長期從事地下工作,在河北訓政學院、上海法政學院、復旦大學雲南大學、香港達德學院任教。民國27年(1938)遵照董必武的指示,周回到安徽,在第五戰區民眾總動員會工作,並任安徽省總動員會委員會組織部副部長兼總幹事。民國31年在重慶加入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民盟前身),民國33年被選為民盟中央委員,民國35年隨民盟總部遷往上海、南京,為維護“雙十協定”,實施政協決議,發展民盟組織,而奮不顧身地工作。民國37年在香港協助沈鈞儒先生恢復民盟總部,公開聲明與中國共產黨合作。
建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最高人民檢察署秘書長、全國政協副秘書長、瀋陽市副市長、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組織部長、中國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曾率代表團出席匈牙利國際法學會第五次大會,是第一至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和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為中國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奮鬥一生,為中國的法制建設和法學研究做出了卓越貢獻。著述有:《民法根論》、《親屬繼承》、《物權》、《債權》、《民事訴訟法》、《婚姻法講話》、《中國民主同盟簡史》等。1979年10月在北京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