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主政團同盟

中國民主政團同盟

1941年3月至1944年9月期間的民主政黨——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稱作早期的民盟組織,它是中國民主同盟的前身。中國民主政團民盟的產生,一方面代表了國內許多愛國民主人士拯救民族、國難和追求民主的政治願望,另一方面,也是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產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民主政團同盟
  • 成立時間:1941年3月19 日
  • 性質:早期的民盟組織
  • 成立地點:重慶
背景,創立及發展,

背景

抗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號召建立抗日民主統一戰線,得到全國人民的回響,促成了國共合作抗日的局面,並由國民黨政府召開國民參政會,吸收主張抗日的一些黨派和社會賢達參政,共商國是。但是,1939年10月武漢失守後,國內投降派勢力抬頭,活動猖獗,國民黨頑固派轉而消積抗日,積極反共,汪精衛則公開投敵,蔣介石也唱起了反共的高調。在這種十分危急的形勢下,一些抗日黨派和愛國人士,迫切希望聯合起來,和共產黨站在一起,堅持民主團結抗日。在中共的促成下, 1939年11月,當時國民參政會中一些黨派的領導和無黨派人士參政員秘密組織了“統一建國同志會”,主要成員有:羅隆基羅文乾、胡石青、曾琦左舜生章伯鈞沈鈞儒鄒韜奮章乃器黃炎培江恆源梁漱溟張瀾、光升等,其宗旨是:“集合各方熱心國事之上層人士,共就國事,探討國事政策,以求意見之統一,促成行動之團結”。建國會的成立,為民盟的誕生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1941年1月,蔣介石悍然對皖南抗日前線的新四軍發動突然襲擊,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及時揭露了皖南事變的真相,得到廣大人民民眾和民主黨派以及國內外輿論的同情和支持。“皖南事變”的爆發,使國民黨頑固派在政治上陷入孤立與被動,促進了國共之外一些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進一步團結。

創立及發展

1941年3月19 日,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一個新的政黨——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在重慶誕生,成立大會在著名民主人士鮮英的宅邸“特園”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政綱》《敬告政府與國人》和《中國民主政團簡章》,選舉產生了中央執行委員:黃炎培、張瀾、左舜生張君勱梁漱溟、章伯鈞、羅隆基李璜、江向漁、冷遹、楊賡陶、丘哲、林可璣等13人,中央常務委員:黃炎培、左舜生、張君勱、梁漱溟、章伯鈞等5人,黃炎培為中央主席(黃炎培於同年10月辭去主席職務出國後由張瀾繼任)左舜生為總書記。民主政團同盟成立時處於秘密狀態,在中共的幫助下,於同年9月18日在香港創辦了機關報——《光明報》,該報宗旨為:團結抗戰,民主建國。梁漱溟任社長,薩空了任經理,俞頌華為總編輯。
1941年10月10日,《光明報》刊登了《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啟事》,公開宣告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已經成立,並公布了成立宣言及“十大綱領”等政治主張。1941年10月28日,延安的《解放日報》發表題為《民主運動的生力軍》的社論,熱烈稱讚同盟的成立,指出“抗日時期,民主運動得此推動,將有重大發展,開闢更好的前途”。
1942年,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加入中國民主政團同盟,至此,有三黨三會之稱,即:以章伯鈞為首的中國農工民主黨,以羅隆基張君勱為首的國家社會黨(後改為“民主社會黨”)以左舜生李璜為首的中國青年黨,以沈鈞儒為首的救國會,以黃炎增為首的職業教育會,以梁漱溟為首的鄉村建設會。民主政團同盟最初的政治主張是:貫徹抗日主張,實踐民主精神統治區的民主憲法運動。為貫徹這個政治主張,民主政團同盟以政治聯盟的形式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在國民黨統治區積極開展民主憲政運動,支持中共參政員提出的召開黨派政治會議,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為堅持民主團結抗日而鬥爭。其主要活動有:1942年底,中央總部宣傳部長羅隆基去昆明,籌建了政團同盟第一地方支部(後發展成為雲南省支部);1943年,民主政團同盟與重慶各界民主人士以慶賀沈鈞儒先生70歲壽辰的名義舉行集會,推動民主憲政運動,國共兩黨和無黨派知名人士于右任、馮玉祥、董必武郭沫若等100餘人參加集會,羅隆基發表《憲政的先決條件》小冊子,造成較大政治影響; 1944年1月,民主政團同盟主席張瀾等於成都成立民主憲政促進會,並發表著名的《中國需要真正民主政治》的小冊子,主張“主權在民”,在民眾中具有很大號召力,並得到中共中央支持,特發《關於憲政問題的指示》與之呼應;1944年1至5月,沈鈞儒黃炎培等在重慶堅持每月主持召開“民主憲政座談會”,批評國民黨的寡頭政治;總書記左舜生創刊並主編《民憲》半月刊,宣傳民主憲政和抗戰主張;史良等骨幹成員在重慶開展了婦女運動,宣傳抗戰。
1944 年9月19日,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在重慶上清寺“特園”召開全國代表會議,決定將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改名為“中國民主同盟”,改政團入盟為個人身份入盟,從而擴大了民盟組織的社會基礎,使大批愛國的進步的知識分子加入民盟,使盟組織得到進一步鞏固與發展。同年10月,發表對《抗戰最後階段的政治主張》,回響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