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青蘭(中藥材)

岩青蘭(中藥材)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岩青蘭,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毛建草Dracocephalum rupestre Hance的全草。分布於遼寧、內蒙古、河北、青海等地。具有疏風清熱,涼肝止血之功效。常用於風熱感冒,頭痛,咽喉腫痛,咳嗽,黃疸,痢疾,吐血,衄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岩青蘭
  • 別稱:毛建草、毛尖、毛尖茶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唇形科
  • :青蘭屬
  • :毛建草
  • 分布區域:遼寧、內蒙古、河北、青海等地
  • 採收時間:7-8月
  • 用量:內服:煎湯,9-15g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苦,性涼。

歸經

歸肺、脾經。

功效

疏風清熱,涼肝止血。

主治

風熱感冒,頭痛,咽喉腫痛,咳嗽,黃疸,痢疾,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代茶飲。

採集加工

7-8月採收,切段曬乾。

形態特徵

毛建草,又名毛尖茶、毛尖。根莖直,粗約10毫米,生出多數莖。莖不分枝,漸升,長15-42厘米,四棱形,疏被倒向的短柔毛,常帶紫色。基出葉多數,花後仍多數存在,具常柄,柄長3-14厘米,被不密的伸展白色長柔毛,葉片三角狀卵形,先端鈍,基部常為深心形,或為淺心形,長1.4-5.5厘米,寬1.2-4.5厘米,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疏被柔毛;莖中部葉具明顯的葉柄,葉柄通常長過葉片,有時較葉片稍短,長2-6厘米,葉片似基出葉,長2.2-3.5厘米;花序處之葉變小,具鞘狀短柄,柄長4-8毫米,或幾無柄。輪傘花序密集,通常成頭狀,稀疏離而長達9厘米,成穗狀,此時莖的節數常增加,腋多具花輪甚至個別的有分枝花序;花具短梗;苞片大者倒卵形,長達1.6厘米,疏被短柔毛及睫毛,每側具4-6帶長1-2毫米刺的小齒,小者倒披針形,長7-10毫米,每側有2-3帶刺小齒。花萼長2-2.4厘米,常帶紫色,被短柔毛及睫毛,2裂至2/5處,上唇3裂至本身基部,中齒倒卵狀橢圓形,先端銳短漸尖,寬為側齒的2倍,側齒披針形,先端銳漸尖,下唇2裂稍超過本身基部,齒狹披針形。花冠紫藍色,長3.8-4厘米,最寬處約5-10毫米,外面被短毛,下唇中裂片較小,無深色斑點及白長柔毛。花絲疏被柔毛,頂端具尖的突起。花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50-3100m的草地、山坡路旁、疏林下或河谷濕潤處。分布於遼寧、內蒙古、河北、青海等地。

藥理作用

高濃度對心肌細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解熱消炎。主治風濕頭痛,喉痛咳嗽,胸腔脹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