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頭花鼓戲

山頭花鼓戲

山頭花鼓戲是山東濟寧市的傳統曲藝形式。最早是藝人們用來上門乞討的。演唱者自敲自唱,二人一組。裝扮極其簡單,女角(多由男性扮演)額頭頂一彩球,上穿女花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頭花鼓戲
  • 所屬地區:山東 · 濟寧 · 鄒城市
  • 遺產編號:Ⅳ-34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基本信息,戲劇概述,歷史溯源,分類與發展,戲劇特點,傳承發展,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山頭花鼓戲
山頭花鼓戲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鄒城市
遺產級別: 市
俗稱:拉魂腔

戲劇概述

山頭花鼓戲最早是藝人們用來上門乞討的。演唱者自敲自唱,二人一組。裝扮極其簡單,女角(多由男性扮演)額頭頂一彩球,上穿女花褂,下穿皺褶裙,腳穿花鞋,男角身側挎鼓,二人對唱。後來,藝人們打圍鼓、趕集、趕廟會、打地攤演唱。隨著社會發展,藝人們受到豫劇梆子等其他劇種的影響而對花鼓戲進行了革新,演員只負責演唱,由專門的鼓樂手擊鼓敲鑼,同時也增加了一些演出專用的服飾,變得更加專業。樂器使用了梆子、鑼、鑔等,唱腔也擴充學習了其他劇種的娃娃、序子、隨哭腔等,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但原有的原板、快板仍占主要地位。
山頭花鼓戲

歷史溯源

歷史比較悠久,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間。在鄒城市流行演唱的花鼓戲以大束鎮山頭村最為有名,大束鎮山頭村的花鼓戲老藝人孟廣成、小蓮(藝名)夫婦及其子孟昭景夫婦等世代唱花鼓戲為生,蜚聲鄒城一帶,因而稱為“山頭花鼓戲”。距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

分類與發展

花鼓戲根據唱腔的不同,有南路花鼓和北路花鼓之分,山頭花鼓屬北路花鼓。花鼓戲先後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起初,由於藝人家境貧困,演唱花鼓戲被當作維持生計上門乞討的工具;後逐漸發展到規模較大的集市賣藝;再後,經幾代藝人的豐富發展,形式趨於穩定,唱腔更加豐富,樂器搭配也更加協調,逐漸走上了舞台。

戲劇特點

山頭花鼓戲的音樂(唱腔)十分獨特,有"九腔十八調"之稱。曲牌雖少,但變化多端。最主要的曲牌有花鼓調、擰繩、小蓮子等,一個戲中一般只用兩個主要唱腔,分里角和外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鄒城市有關部門配合山東省戲曲研究室對山頭花鼓戲進行了發掘、整理,進一步豐富充實了花鼓戲的內容。現存劇目有《北圓》、《過江》、《大趕腳》、《王定保借當》等70餘個。

傳承發展

山頭花鼓的劇目非常豐富,約有百餘個。常演的有:《王小趕腳》、《秦雪梅弔孝》、《經堂教子》、《賣愛姐》、《趙美容觀燈》、《下山》、《捲簾》、《薛禮還家》、《張廷秀趕考》、《玉環記》、《武家坡》、《張寬拐馬》、《何文秀私訪》等五六十個,內容多取材於傳統故事、百姓生活。尤其擅長刻畫不同年齡、身份的女性形象,備受百姓特別是女性的歡迎,被稱作“媽媽戲”。 花鼓戲擁有百餘個劇目,卻都沒有劇本。藝人們代代口傳心授流傳至今。其中,不免有失傳和走樣。隨著老藝人們的陸續離世,這種地方色彩濃厚的傳統民間藝術已經走到了瀕危的境地。建國後,鄒城市相關文化部門曾多次組織挖掘,但效果欠佳。民間有少數有識之士自發開始整理和蒐集花鼓戲劇本。值得一提的是鄒城市圖書館退休的張延齡和市電影院退休的馬錫乾。二人利用離休的時間之便,多次趕往大束鎮山頭村走訪仍然在世的老藝人,口訪筆錄,逐字逐句的記錄劇本唱詞,並用錄音機錄下藝人的唱腔反覆地聽,記錄下唱腔和曲譜,市文化部門也給他們提供了必要的技術、交通、資金等方面的支持。現今已整理出25個劇目,約40萬字。他們二人的努力為山頭花鼓的流傳和繼承作出了相當的貢獻。
2006年5月,鄒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正式成立。工作人員認為對花鼓戲這種寶貴的民間傳統文化,有必要採取更為有力的措施來對其進行保護。辦公室在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後,於9月底攜帶大量錄音、音響、攝像、攝影設備與專職人員一同趕往山頭村進行錄製。在整個的錄製過程中,老藝人們共表演了三段花鼓戲:《梁祝·捲簾》、《賣愛姐》、《喝面葉》。
山頭花鼓戲是山東鄒城的文化遺產,是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傳統民間藝術,它唱的是鄒城方言,演的是家長里短,劇中人吵的是雞毛蒜皮,表現出的卻是鄒城人民淳樸真摯的情感,綻放出其特有的光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