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研究

主要基於山西省實地樣點綜合調查,分析不同物種(器官)碳含量差異;基於土壤剖面實測數據,揭示不同植被類型土壤有機碳垂直分布格局;基於對天然林和人工林碳庫大小的調查,比較不同林型的碳庫大小,揭示不同林型的固碳潛力;基於實地樣點綜合調查,得出山西省不同起源、不同齡組森林類型碳密度及其分配格局,並結合山西省森林資源連續4期清查數據,得出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及其動態變化,綜合探討山西省不同起源、不同齡組森林類型的有機碳含量、有機碳密度、碳儲量及其分布規律與影響機制,為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的合理經營、林業可持續發展及碳匯功能的評價提供科學依據。

基本介紹

  • 書名:山西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研究
  • 作者:王寧、富豐珍
  • ISBN:978-7-5116-2100-9
  •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基於實地樣點綜合調查,分析不同物種(器官)碳含量差異;基於4個樹種的解析木實測數據,建立生物量分配格局及異速生長模型;基於土壤剖面實測數據,揭示不同植被類型土壤有機碳垂直分布格局;基於對天然林和人工林碳庫大小的調查,比較不同林型的碳庫大小,揭示不同林型的固碳潛力;基於實地樣點綜合調查,得出山西省不同起源、不同齡組森林類型碳密度及其分配格局,並結合山西省森林資源連續4期清查數據,得出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及其動態變化,綜合探討了山西省不同起源、不同齡組森林類型的有機碳含量、有機碳密度、碳儲量及其分布規律與影響機制,為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的合理經營、林業可持續發展及碳匯功能的評價提供科學依據,對山西省在碳平衡交易中爭取主動,大力發展碳匯林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本書還可為我國區域性森林生態系統碳庫的估算提供數據支持和進一步評價森林生態系統在全球碳循環的貢獻等提供素材。

目錄

第一章 緒言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森林生態系統生物量和碳儲量估算方法
1.2.2 森林生態系統生物量和碳儲量研究進展
1.2.3 面臨的問題
1.3 研究目的和意義
1.4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1.4.1 研究內容
1.4.2 技術路線圖(圖)
第二章 研究區域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區域概況
2.1.1 位置與範圍
2.1.2 自然環境
2.1.3 社會經濟
2.1.4 環保綠化
2.2 研究方法
2.2.1 資料收集
2.2.2 林分類型劃分
2.2.3 標準地設定
2.2.4 調查取樣
2.2.5 異速生長方程構建
2.2.6 碳含量和碳密度測定
2.2.7 基於森林清查數據估算碳儲量
2.3 數據統計分析
第三章 單木生物量分配格局與異速生長模型構建
3.1 研究區概況
3.2 研究材料與方法
3.2.1 研究材料
3.2.2 研究方法
3.2.3 模型結構設計
3.3 結果與分析
3.3.1 單木生物量分配格局
3.3.2 單木生物量異速生長模型構建
3.3.3 單木生物量異速生長模型選擇
3.4 小結
3.4.1 單木生物量分配格局
3.4.2 單木生物量異速生長模型
第四章 山西森林生態系統碳含量分析
4.1 喬木層碳含量
4.1.1 山楊喬木層碳含量
4.1.2 油松喬木層碳含量
4.1.3 側柏喬木層碳含量
4.1.4 遼東櫟喬木層碳含量
4.1.5 落葉松喬木層碳含量
4.1.6 刺槐喬木層碳含量
4.1.7 白樺喬木層碳含量
4.1.8 不同林種喬木層碳含量比較
4.1.9 闊葉林和針葉林喬木層碳含量
4.2 灌木層碳含量
4.2.1 山楊林灌木層碳含量
4.2.2 油松林灌木層碳含量
4.2.3 側柏林灌木層碳含量
4.2.4 遼東櫟林灌木層碳含量
4.2.5 落葉松林灌木層碳含量
4.2.6 刺槐林灌木層碳含量
4.2.7 白樺林灌木層碳含量
4.2.8 不同林種林下灌木層碳含量比較
4.2.9 闊葉林和針葉林灌木層碳含量
4.3 草本層碳含量
4.3.1 楊林草本層碳含量
4.3.2 油松林草本層碳含量
4.3.3 側柏林草本層碳含量
4.3.4 遼東櫟林草本層碳含量
4.3.5 落葉松林草本層碳含量
4.3.6 刺槐林草本層碳含量
4.3.7 白樺林草本層碳含量
4.3.8 不同林種林下草本層碳含量比較
4.3.9 闊葉林和針葉林下草本層碳含量
4.4 枯落物層碳含量
4.5 土壤層容重與碳含量
4.5.1 山楊林土壤層容重與碳含量
4.5.2 由松林土壤層容重與碳含量
4.5.3 側柏林土壤層容重與碳含量
4.5.4 遼東櫟林土壤層容重與碳含量
4.5.5 落葉松林土壤層容重與碳含量
4.5.6 刺槐林土壤層容重與碳含量
4.5.7 白樺林土壤層容重與碳含量
4.5.8 不同林種土壤層容重與碳含量比較
4.6 小結
第五章 山西森林生態系統生物量與碳密度特徵
5.1 喬木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1.1 不同林分喬木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1.2 不同起源喬木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1.3 不同齡組喬木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1.4 不同器官喬木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2 灌木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2.1 不同林分灌木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2.2 不同起源灌木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2.3 不同齡組灌木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2.4 不同器官灌木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3 草本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3.1 不同林分下草本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3.2 不同起源林分下草本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3.3 不同齡組林分下草本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3.4 不同器官草本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4 枯落物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4.1 不同林分枯落物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4.2 不同起源林分枯落物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4.3 不同齡組枯落物層生物量與碳密度
5.5 土壤層碳密度
5.5.1 不同林分土壤層碳密度特徵
5.5.2 不同起源林分土壤層碳密度特徵
5.5.3 不同齡組林分土壤層碳密度
5.6 山西森林生態系統生物量與碳密度
5.6.1 不同林分生態系統生物量與碳密度
5.6.2 不同起源林分生態系統生物量與碳密度
5.6.3 不同齡組生態系統生物量與碳密度
5.7 小結
第六章 山西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動態特徵
6.1 不同林分生態系統碳儲量動態特徵
6.2 不同起源林分生態系統碳儲量動態特徵
6.3 不同齡組生態系統碳儲量動態特徵
6.4 小結
第七章 結論與討論
7.1 結論
7.2 討論
7.3 研究的特色和創新點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Ⅰ 山西連續4期森林清查統計表
附錄Ⅱ 山西森林主要植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