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

2007年1月26日,山東省人民政府以魯政發〔2007〕7號印發《關於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該《意見》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題;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法》,提高對實施素質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堅持德育為先,構建全面育人的工作機制;加強課程改革與管理,抓住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進一步深化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建立對素質教育的良好導向;推進基礎教育均衡協調發展,努力規範辦學行為,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條件;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供基本保證;建立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一體的素質教育體系;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創造有利於推進素質教育的優良環境9部分35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
  • 印發機關山東省人民政府
  • 文號:魯政發〔2007〕7號
  • 印發時間:2007年1月26日
簡述,意見,

簡述

2007年1月26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

意見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
魯政發〔2007〕7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認真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實施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以下簡稱《義務教育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意見。
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題
1.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堅持素質教育的主題地位。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教育工作的主題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溫家寶總理也多次召開教育座談會,強調要加強素質教育,搞好中國小課程改革,倡導啟發式教學,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培養高尚品德和創新精神。抓好素質教育,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要決策。《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學習,統一思想,明確素質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主題地位,把素質教育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
2.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要把素質教育理念貫穿於幼兒教育、中國小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貫穿於學校教育、親職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
3.1999年以來,我省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發〔1999〕9號)和《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意見》(魯發〔1999〕23號)精神,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項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素質教育觀念深入人心,各地、各部門積極探索、實踐課程改革、招生和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在學校教育的關鍵環節創新突破,廣大青少年總體上呈現出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素質教育取得了新的成效。
4.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還存在不少深層次體制性的障礙。重智育輕德體美育,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傾向仍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沒有得到切實解決;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問題仍然存在;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剛剛開始,有利於素質教育實施的社會氛圍和機制還沒有真正形成,這些問題都有待於認真研究解決。
5.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基本形成有利於素質教育發展的教育體系結構和制度環境;基本形成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基本形成適應實施素質教育要求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基本形成富有生機活力和鮮明特色的學校教育格局;基本形成因地制宜創造性推動素質教育的區域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學校、家庭、社區教育有機結合的學習化社會框架。近期的主要工作目標是: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得到初步遏制,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得到減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學生的體質與健康狀況有所改善,人才培養方式、考試評價模式進一步改革,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有新的提高,巨觀教育體系結構逐步趨於合理,義務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取得顯著進展。
二、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法》,提高對實施素質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
6.實施素質教育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奠基工程,是全省教育事業發展的首要使命,是適應當前教育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設創新型省份、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社會主義新山東的需要。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法》和國家、省一系列有關素質教育的檔案,積極組織開展統一思想的大討論,提高對實施素質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事業發展全局,堅持教育優先的地位不動搖,端正辦學指導思想,改進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把教育工作發展的思路轉到以內涵發展為主、注重提高質量的軌道上來。
7.實施素質教育不僅是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貫徹《義務教育法》的要求,同時也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4〕8號)和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是提高全體國民素質、提高全民族創新力和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8.通過推進素質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尤其要改變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學校、評價老師的傾向,把素質教育的理念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的各個環節,把素質教育作為鞏固提高辦學質量的中心環節,真正做到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
三、堅持德育為先,構建全面育人的工作機制
9.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德育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各級、各類學校要重視德育工作,在日常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加強德育工作,寓德育於各科教學之中,推進德育課程改革,加強德育與學生生活實踐的聯繫,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在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的同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濃厚教育氛圍。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融入到學校教育教學中,引導學生自覺養成“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鬥”的良好品德。各級教育和新聞宣傳部門要通過組織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新童謠”編創等活動,促進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強化基礎道德建設,促進公民道德素質的培養。加強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採取切實措施幫助少數青少年戒除網癮等問題。各級政府要為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設立專項經費用於加強中國小德育工作。
10.加強德育基地建設,提高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各類青少年宮、青少年學生活動中心、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科技館、博物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對未成年人要免費開放,開展教育活動要加強與學校教育的銜接,針對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精心設計、廣泛開展經常性、大眾化、參與面廣、實踐性強的活動。省對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的建設和維護予以扶持。各級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運轉、維護和開展公益性活動的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切實予以保障,逐步實現每個城區、縣(市、區)都建設一所綜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立校外實踐教育的社會義務制度,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普遍承擔學生參觀學習、社會實踐、畢業實習等責任。
11.加強法制教育,發揮好法律對青少年行為的規範作用,培養社會主義法制觀念與法律素質。重點開展法律啟蒙和法律常識教育,培養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青少年分辨是非的能力。
四、加強課程改革與管理,抓住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
12.加強教育教學內容改革和課程建設。教學內容改革和課程建設要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基本要求,著眼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課程改革要滲透啟發式教育思想,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套用,建立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和諧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要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包括教育管理、教學研究、考試評價、教師培訓制度在內的制度體系,促進新課程的順利實施,推動素質教育取得實質性進展。學校要積極開展教學改革,摒棄滿堂灌、“填鴨式”等落後的教學方法,要尊重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認真研究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堅持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13.切實加強體育工作。開展好體育課教學、課外活動、體育競賽等活動。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成堅持每天鍛鍊身體1小時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開展防治愛滋病、肺結核、B肝等傳染病的教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了解科學營養知識。各級政府要統籌規劃,為學校開展體育衛生活動提供必要條件。
14.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中國小要加強音樂、美術課的課堂教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15.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各級、各類學校要從實際出發,加強和改進對學生的生產勞動和實踐教育,使其接觸自然、了解社會,培養熱愛勞動的習慣和艱苦奮鬥的精神。中國小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將校外教育活動納入課程計畫。
16.積極發展高中段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要積極面向市場,面向生產第一線,不斷調整專業結構,實行“訂單培養”,重點推廣“雙元制”辦學模式,通過校企結合、產教結合、半工半讀,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17.加強課程管理。構建國家、地方和學校課程協調發展的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為學生提供創新、探索和表達的廣闊空間。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標準組織教學,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增刪課程和增減課時,不得任意提高或降低教學難度。
18.切實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嚴格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合理安排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有充足的睡眠和體育活動時間。保證小學生每天10小時的睡眠,國中學生每天9小時睡眠,高中學生每天8小時睡眠,確保每天體育鍛鍊1小時。寄宿生晚自習時間不超過1.5小時,走讀生每天在校時間(包括自習),國小6小時,中學8小時。未經批准不得搞各種學科知識競賽,控制考試科目和次數。認真落實《省教育廳關於認真做好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工作的意見》(魯教基字〔2006〕7號)精神,對違規當事人3年內評定職稱和評先樹優實行“一票否決”,學校不得評為規範化學校。
五、進一步深化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建立對素質教育的良好導向
19.繼續改革和完善考試及招生錄取制度。實行國小畢業生免試就近升入國中,加大中考改革力度,規範中考招生秩序,嚴格執行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的有關規定。按照有利於高等學校選拔新生、有利於中學推進素質教育的原則組織推行高考改革,逐步解決偏科和忽視德育、體育、文藝、勞動技能培養等問題。
20.建立科學的素質教育評價機制。完善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核心的綜合評價體系建設,並逐步將其作為評價學校質量和學生錄取的重要依據,把素質教育實施情況作為評估辦學質量的中心環節,納入教育督導內容,實行學生成長記錄。加強對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拓展就業渠道,改革社會用人制度,轉變用人觀念。建立規範化、科學化、制度化的教學質量監測評估系統,指導教學。各級政府不得下達升學指標,不得以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和教師的唯一標準。
21.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繼續加強學業水平考試的調研和論證,逐步完善學業水平考試制度,維護考試的客觀性、公正性、有效性和嚴肅性,努力減輕學生的考試負擔。普通高中要向高等學校提供高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材料,作為高等學校招生錄取的依據。
六、推進基礎教育均衡協調發展,努力規範辦學行為,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條件
22.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推進教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之間以及各類教育之間均衡協調發展,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努力規範學校辦學行為是《義務教育法》修訂的重要內容之一。各地要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
23.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要重點抓好農村學校和城鎮薄弱學校建設。各地要制訂和完善本地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條件基本要求,建立規範化、科學化、制度化的教學質量檢測評估和教學指導。把對薄弱學校改造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城市教育費附加要優先用於薄弱學校的改造。繼續抓好危房改造工程,限期消除D級危房,建立校舍改造的長效機制。對農村邊遠山區、交通不便地區要適當保留國小和教學點,方便民眾,原則上不再減少學校和教學點。充分發揮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網的作用,建立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網,大力提高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依託省教育電視台建立教育教學交流平台,組織優秀課例、教例開發,建設教育資源庫,為廣大中國小校服務,努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
24.依法保障經濟貧困家庭子女入學和弱勢群體學生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是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標誌。從2007年春季開始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繼續對農村貧困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認真做好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重視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重視特殊教育,對有能力參加普通教育的殘疾兒童允許其隨班跟讀。繼續推廣教科書循環使用制度。
25.進一步依法規範學校辦學行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校辦學行為的監管,建立綜合考察學校和教師的評估、監測機制。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改變或者變相改變公辦學校的性質,不得以改制為名提高收費標準。糾正義務教育公辦學校辦特長班、實驗班的做法,不得搞“校中校”,規範教育收費行為。努力解決“大班額”現象,國小每班不超過45人,中學不超過50人。
26.要重視加強對普通高中的辦學管理,規範普通高中基本建設。認真研究高中發展的規模、速度、質量、效益。未經設區市主管部門批准,公辦普通高中不得擅自貸款新建、改建和擴建學校,克服盲目攀比建設豪華學校的行為。嚴禁占用學校公共教育資源舉辦復讀班或招收往屆高中畢業生插班復讀。組織實施好對貧困家庭高中學生的獎勵救助工作。
七、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供基本保證
27.做好師資隊伍的培養和培訓,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有針對性地實施各類教師培訓工程,在教育改革實踐中鍛鍊一支高素質教師和校長隊伍。各地要鞏固和完善中國小教師工資保障機制,加大督導,逐步實現縣域內統一工資發放標準,改善農村教師待遇,確保農村中國小教師工資按照國家確定的標準按時足額發放,確保教師平均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
28.統籌教師資源,最佳化教師結構,創新教師補充機制。推動城鄉教師對口支援、交流的制度化、規範化,城鎮中國小教師評聘高級職稱原則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學校或農村學校任教經歷,努力解決農村中國小教師結構性缺編的問題。進一步完善教師資格制度,拓寬教師來源渠道。加強教師人事分配製度改革。
29.加強師德建設,培養教師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的情感和責任意識,進一步完善教師行為規範。制定《班主任工作條例》,加強中國小班主任隊伍建設,逐步提高中國小班主任津貼水平,充分發揮班主任教師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八、建立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一體的素質教育體系
30.家庭和社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要堅持學校、家庭和社會緊密結合,創造三者互相溝通、融合,共同推動素質教育實施的強大合力和良好環境。加強親職教育,建立家長學校和家長委員會,家長要依法保證適齡少年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學校要加強學籍管理,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建立完善的學籍管理制度,了解學生家庭狀況,有條件的地方要實行信息化管理。學校和教師要拿出更多時間與學生家長和社區(村委會)取得聯繫,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加強對學校共青團、少年先鋒隊和學生會等團隊組織的指導,學校要配備少先隊大隊輔導員。
31.新聞宣傳媒體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不要炒作高考、中考狀元及學校的升學率。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的整治工作,按照有關規定管理好網咖,維護學校正常秩序。
九、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創造有利於推進素質教育的優良環境
32.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級政府必須切實轉變觀念,以素質教育為主題,領導和管理教育工作,研究制訂推進本行政區域素質教育的工作方案和實施步驟。在領導幹部中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和正確的教育政績觀,並將其作為考核、評價政府主要領導政績的重要指標。
33.堅持依法治教,認真貫徹執行各項教育法律、法規,保證教育方針全面貫徹執行,依法推進素質教育。政府機關要依法規範執政行為,為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保障。積極爭取各級人大、政協對實施素質教育進行監督。
34.加大教育投入,確保教育經費穩步增長。加大公共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各級、各類學校的公用經費標準,為持續提高教育質量、實施素質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35.加大教育督導的力度,建立三位一體的責任制。堅持督政與督學相結合,將素質教育實施水平作為對各地綜合督導的重要內容。各地要及時總結在推進素質教育工作中湧現出的典型,認真研究推廣。
山東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一月二十六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