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醫學院

山東大學醫學院

山東大學醫學院位於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是中國最早的醫學院校之一,前身為創建於1911年4月17日的齊魯大學醫學院,歷史可追溯到1864年成立的登州文會館和1891年成立的華美醫院醫校。1952年9月由齊魯大學醫學院、山東省立醫學院華東白求恩醫學院重組成山東醫學院,1978年劃歸衛生部直屬,1985年更名為山東醫科大學

2000年7月,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合併成立新山東大學後,以山東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和臨床醫學部組建醫學院,成為山東大學規模最大的學院。2012年5月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部成立,醫學院成為其分管學院。

2016年7月1日,根據山東大學《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撤銷醫學院建制,成立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山東大學臨床醫學院。此後情況請查閱對應詞條。

歷經百年風雨,醫學院形成了“博施濟眾、廣智求真”,“精益求精、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把培養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具有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醫學人才作為歷史使命,在改善民生、促進人民健康事業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大學醫學院
  • 英文名:Shand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 簡稱:山醫
  • 校訓:博施濟眾 廣智求真
  • 創辦時間:1911年4月17日
  • 所屬地區山東
  • 類別:公立大學學院
  • 學校類型:醫學
  • 學校屬性:211工程
    985工程
    部屬重點本科高校
  • 主要獎項: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教育部衛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試點
    教育部衛計委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
  • 知名校友:江清、侯寶璋尤家駿趙常林蘭錫純孫鴻泉宮乃泉張匯泉
  • 撤銷時間:2016年7月1日
  • 繼承單位: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
辦學歷史,齊大醫學院,省立醫學院,白求恩醫學院,山東醫科大學,山大醫學院,學術研究,人才隊伍,教師隊伍,學科建設,實驗室建設,實踐教學建設,科研成果,本科教育,本科教學概況,本科招生專業,精品課程建設,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國際交流,留學生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教學資源,教學科研用房,圖書資料,信息化資源,學院文化,院訓,辦學傳統,歷史使命,山東大學醫學院院史館,學院領導,黨委領導,行政領導,附屬醫院,知名校友,

辦學歷史

齊大醫學院

1864年,北美長老會傳教士狄考文(C.W.Mateer,1836.1.9—1908.9.4)攜夫人狄就烈(Julia Brown,1837—1898)在登州城內一所叫“觀音堂”的破廟裡辦起免費義塾,稱“蒙養學堂”。1882年,紐約北美長老會總部批准其升格為大學建制,定名“文會館”(Tengchow College),史稱登州文會館
齊魯大學醫學院齊魯大學醫學院
1883年,北美長老會傳教醫生聶會東(James Boyd Neal,1855—1925)與其妻子到達登州,準備在文會館設醫科,因設備和人員不足,未能如願。於是便租賃了一所寺廟的幾間房子,用一部分作教室,另一部分作為小型診所,並招收了5名學生,隨師學習西醫知識,這便是齊魯大學醫學院的發端。
1885年初(清光緒十年底),英國浸禮會(English Baptist Missionary Society)宣教士武成獻博士(Dr.James Russell Watson)和夫人愛格妮絲·凱特瑪司特博士(Dr. Agnes Kittermaster)到往青州,以教會施醫所為基礎,於西皇城街開設“大英帝國浸禮會青州施醫院”,同時開設“附設醫學堂”,即青州醫學堂。學堂開始招收新生,並用以師帶徒方式授課,開辦醫學教育。另一位宣教士巴德順在鄒平所辦的教會醫院也設立醫學堂,開始招收學生傳授醫學業務知識。
1892年,聶會東夫婦奉調到濟南,在東關華美街與洪士提凡夫婦、安德遜女士一起在教會診所工作,後將原診所擴建,取名華美醫院,並同時籌建醫校。1891年學校竣工,定名為華美醫院醫校,每年招收5名學生。到1902年,華美醫院醫校共有在校學生四個班,22人,皆為男性。
義和團運動後,1902年6月13日,北美長老會和英國浸禮會在青州開會,共同建立山東新教大學(Shantung Protestant University),濟南聶會東、青州武成獻和鄒平巴德順所辦的醫校合稱為共合醫道學堂(Union Medical College),聶會東任校長,學制四年,四個年級的學生分別在濟南、青州鄒平沂州(今臨沂)的教會醫院進行教學和輪流實習,1903年正式合併為山東共合醫道學堂(Shandung Union Medical College),學制四年,校長聶會東。1903年招收醫學生13人,至1911年共畢業38人。
1906年,華美醫院醫校與青州醫道學堂合併,改稱濟南共合醫道學堂。1907年,在濟南南新街購地建立濟南共合醫道學堂新址及醫院,1911年建築竣工。
1909年,山東新教大學更名為山東基督教共合大學(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山東共和醫道學堂更名為山東基督教共和醫道學堂(Shantung Christian Union Medical College)。
1911年4月17日,在英國利茲阿辛頓基金會的慷慨資助下,在濟南修建的醫學大講堂、診病所、宿舍等舉行竣工典禮,山東巡撫孫寶琦出席並捐銀千兩,濟南共合醫道學堂正式更名為山東基督教共合大學醫科,聶會東任校長,有教師14人。新址的竣工標誌著學校開始由四地合併到濟南,齊魯大學醫學院將這一天作為建院日期。
1915年9月27日舉行共和醫院落成典禮,四處教學點全部遷至濟南。
1916年,北京中華醫學基金會(The China Medical Board,文獻中又稱美國羅氏駐華醫社)改組北京協和醫校(The Union Medical College in Peking),將三個班的學生轉入山東基督教共合大學醫科,並“協款”5萬美元用以改善校舍和設備,又許諾連續五年每年“協助”2萬美元用以辦學。1916與1917年之交,在中國博醫會醫學教育會的建議下,南京金陵大學醫科和漢口大同醫學校也併入山東基督教共合大學醫科。
1917年9月,山東基督教共合大學各科遷至濟南新址,齊魯大學正式開學。此時醫科學制為七年,共有教師14人,學生118人,另有醫預科24人。
1920年設藥學專修科,學制兩年。1921年4月,創辦《齊魯醫刊》。
1923年,接收華北協和女子醫學院(North China Union Medical College for Women),自此開始男女同校。
1924年7月19日,經齊魯大學申請,加拿大授予齊魯大學執照,授權齊魯大學按照自己理事會的規定“授予與中國法律相一致的文憑和學位”。根據此規定,齊魯大學頒布學位授予條例,規定醫學院畢業生頒發醫學學士學位,同時授予美國和加拿大認可的醫學博士學位。
1925年,齊魯大學醫科正式更名為齊魯大學醫學院,但兩個名字在部分文獻中依舊混用。
1931年10月17日,國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私立齊魯大學註冊立案,齊大學歷受到中國政府的承認。1934年設立公共衛生系。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9月,齊魯大學宣布停課,大部分師生及主要教育教學設備遷往四川成都,與華西協和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燕京大學等在華西壩辦學,史稱“華西壩五大學”。濟南的齊魯大學校園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被日軍強占為軍醫院。五大學雖然都擁有自己的師資和課程,但共用教學實驗室及設備,各學校間學分互認,共享師資和課程。抗戰期間齊魯大學醫學院和理學院聯合設立寄生蟲研究所,培養碩士研究生。1945年10月1日,齊魯大學在濟南復校。
1948年濟南戰役前夕,齊魯大學醫學院師生分為兩批,負責人和部分師生南遷福州協和醫院,1949年江南解放後遷回濟南;另一部分師生留在濟南,9月濟南解放後相繼入學開課。
1951年1月,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接管並出資補助齊魯大學,解聘外籍教師的行政和董事職務。
1952年,齊魯大學醫學院在院系調整中與山東醫學院合併組建新山東醫學院,校址設在齊魯大學校園(今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
截至1952年,齊魯大學醫學院共培養各類畢業生1098人。

省立醫學院

1932年8月,山東省立醫學專科學校創建,由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和山東省教育廳領導。需要注意的是,山東省立醫學專科學校和山東公立醫學專門學校(1915年成立,1926年併入省立山東大學)並無關係。
1933年,學校創辦中文和德文雙語的醫學期刊《新醫學》(Neomedica),由陳果夫題寫刊名。1937年停刊。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尹莘農校長帶領學校撤離濟南,先後遷到漢口、四川雲陽縣萬縣。附屬醫院被國民政府改編為“軍政部第十重傷醫院”,尹莘農兼任院長。學校的部分師生直接參加了抗日戰爭。
1946年10月,山東省立醫學專科學校從萬縣遷回濟南,與山東省立醫院合併。
1948年,學校向南京國民政府申請更名為山東省立醫學院。8月18日,國民政府教育部準予改名為山東省立醫學院,院長由山東省立醫院院長王寶楹擔任。
1948年9月24日,濟南解放。山東省立醫學院被濟南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11月與華東白求恩醫學院合併,仍使用華東白求恩醫學院校名。
山東省立醫學院辦學16年,共培養醫學系畢業生353人。

白求恩醫學院

1944年10月16日,經新四軍軍部批准建立新四軍軍醫學校。1945年3月18日在淮南新浦鎮招生,5月12日在安徽省天長縣長莊舉行開學典禮。
1947年1月,新四軍軍醫學校更名為華東白求恩醫學院
1948年9月24日,濟南解放,華東白求恩醫學院從山東益都遷進濟南,駐紮在經五路緯九路。1948年11月合併從趵突泉前街遷來的山東省立醫學院,仍稱華東白求恩醫學院。
1949年5月,學院由華東野戰軍劃歸山東省人民政府領導,更名為山東省立醫學院。9月宮乃泉調往上海,白備伍兼任院長。1950年10月更名為“山東醫學院”。

山東醫科大學

(山東醫學院)
1952年9月,齊魯大學院系調整中解體撤銷,其醫學院與山東醫學院合併,成立新的山東醫學院,校址設在原齊魯大學校址(今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1952年9月16日,合併後的山東醫學院正式對外辦公。9月25日召開了合校後第一次辦公會,10月8日下午舉行院系調整勝利完成大會,11月14日成立了由23人組成的院務委員會和四個教學委員會(基礎、臨床、衛生、藥學)。
1952年,學校占地面積423.909畝,1952年底在校生2057人,教職工899人,其中教授18名,副教授26名。設醫學、藥學、衛生三個專業。學制本科5年,專科3年,中級2年。
1955年,學校開始招收研究生。
1955年8月,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衛生專業、藥學專業再次調整,山東醫學院衛生系教師及247名學生調到了同濟醫學院;藥學系121名學生及部分教師調到四川醫學院;中級藥劑士班49名學生調到東北藥學院附屬中級藥劑學校。1956年,為支援祖國邊疆建設,23名教師及教輔人員赴新疆醫學院工作。經過調整,學校改為單一醫學專業學院。設33個教研組(其中基礎醫學教研組18個,臨床醫學教研組15個 )。
1956年6月,經國家批准,山東醫學院成為第一批招收副博士研究生的院校之一,招生專業有生物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臨床內科學、系統外科學耳鼻喉科學皮膚性病學等。
在大躍進的形勢下,1959增設了衛生系、兒科系;1960年又增設了生物、物理、化學三個專業。經衛生部同意,1962年2月先後撤銷衛生、兒科兩個系及生物、化學、物理三個專業,將學生合併到醫療系。1959年1月,學校設立基礎部和臨床部。1961年5月,臨床部改為醫療系;基礎部撤銷,成立醫學基礎課辦公室。1962年,恢復基礎部和臨床部。
1962年7月,教育部、衛生部決定逐步延長高等醫學院校學制,醫療專業由五年制延生為六年制,山東醫學院是1962年第一批改制的全國11所院校之一。
1965年3月,撤銷基礎部和臨床部,設立學生處,與黨委學生工作部合署辦公。
“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建設受到嚴重衝擊。1966-1970年停止招生,1967年分配了1961級畢業生,1968年分配了1962級畢業生,1970年分配了1963、1964、1965三個年級的學生,至此已沒有正規在校生學習。
1970年8月,在五七指示和實行開門辦學的影響下,山東省革委會決定,山東醫學院與山東中醫學院合併,稱為山東醫學院,由濟南遷往泰安新泰縣樓德鎮(現新泰市樓德鎮)辦學,下設四個大隊,一大隊在棗莊市、二大隊在曲阜市、三大隊在新汶縣,四大隊與院本部在樓德鎮。1970年11月20日恢復招生,1971級共招新生1069人,3月10日前後分別在四個大隊報到。除醫療專業外,還有中醫專業連和藥學專業連。1972年11月3日,撤消了四個大隊,恢復教學建制,設藥學系、中醫系、基礎部、臨床部和進修部等。
1973年下學期,山東醫學院黨的核心領導小組決定把主要力量撤回濟南,中醫系、藥學系遷回濟南上課。1974年建立山東醫學院樓德分院,山東醫學院留下約三分之一力量參與分院籌建。1979年分院遷至泰安市,更名為山東醫學院泰安分院。1981年分院獨立,劃歸山東省,更名為泰山醫學院
原山東醫科大學校門原山東醫科大學校門
1977年恢復高考,山東醫學院恢復招生,同年恢復和增設了衛生專業和口腔專業,這樣,山東醫學院共有醫療、藥學、衛生、口腔4個專業,學制除了藥學專業是四年外,其餘都是五年。
1978年6月,山東醫學院劃歸衛生部領導。1978年,學校開始恢復招收研究生,當年招生41名。1986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79年12月,衛生部山東醫學院增設臨床醫學六年制英語班。
1985年5月,衛生部決定山東醫學院更名為山東醫科大學。醫學系改名為臨床部。
1988年4月,山東醫科大學被批准為全國15所試辦臨床醫學專業七年制高校之一。
1996年10月,基礎醫學部改組為基礎醫學院。

山大醫學院

2000年7月22日,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合併組建新山東大學 。
2001年1月,山東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和臨床醫學部合併重組為山東大學醫學院。
2006年,設立山東大學齊魯醫學班
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教學八樓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教學八樓
2012年5月,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部成立,醫學院成為其分管的五個學院之一。
2012年11月,山東大學成為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項目試點高校,具體由醫學院承擔,有“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及“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兩項改革試點項目。
2013年5月,山東大學成為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具體由醫學院承擔。
2015年3月,根據國家政策,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和山東大學齊魯醫學班自2015年起改為“齊魯醫學堂”。
2016年7月,根據山東大學《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撤銷醫學院建制,成立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和山東大學臨床醫學院。

學術研究

人才隊伍

中組部千人計畫入選者:王興利秦樾陳有海
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曹義海、王興利、陳有海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龔瑤琴、陳哲宇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張運、陳子江龐琦、陳哲宇
山東省泰山學者攀登計畫人選:陳子江
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陳哲宇高成江、龐琦、魏光偉
山東省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徐大為崔泰興、唐東起

教師隊伍

國家級教學名師:高英茂於修平
山東省教學名師:孔北華劉樹偉
國家級教學團隊: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教學團隊、醫學基礎實驗課程教學團隊
省級教學團隊:診斷學教學團隊、病理學教學團隊
截至2013年,學院共有專任教師240人,教學輔助人員60人,行政管理人員36人;專任教師中45周歲以下青年教師144人(60%),高級職稱165人(68.8%),有一年以上海外經歷者104人(43.3%),具有博士學位191人(79.6%);外籍(港澳台)講座教授9人;臨床兼職教師471人,其中教授236人、副教授235人。

學科建設

二級學科國家級重點學科: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內科學婦產科學
二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遺傳學、藥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老年病學神經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學術影響力和貢獻能力跨入世界前1%的ESI學科領域:臨床醫學

實驗室建設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實驗畸形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心血管重構與功能研究教育部和衛生部重點實驗室、耳鼻咽喉科學衛生部重點實驗室、精神疾病基礎與臨床山東省重點實驗室、感染免疫山東省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慢性退行性疾病的蛋白質科學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省級研究中心:山東省生命倫理研究院、山東省人文醫學研究中心。
截至2013年,學院用於教學科研的儀器設備資產總值約為1.5億元,30萬元以上的大型儀器設備有39台。

實踐教學建設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山東大學醫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山東大學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申報中)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山東大學臨床技能綜合培訓中心

科研成果

醫學院承擔973計畫863計畫國家科技攻關計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科研項目800多項,取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科技獎勵190多項,在Science、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Cell、Blood、PNAS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
2013年在研973項目11項,在研國家基金項目118項,當年到位縱向經費2311.02萬元,到位橫向經費61.18萬元,發表論文總數235篇,SCI收錄165篇。

本科教育

本科教學概況

山東大學醫學院承擔著本院和山東大學口腔醫學院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山東大學護理學院山東大學藥學院學生的基礎課及臨床課教學,以及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的醫學基礎課教學,教學工作量占全部醫學類學院的67%。
醫學院現有專業為臨床醫學(五年制)、臨床醫學(5+3)和臨床醫學(5+3,齊魯醫學優才計畫),自2015年起原臨床醫學(七年制)和山東大學齊魯醫學班(八年制)停辦。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國際視野的醫學人才,每年招收本科生200餘人,報考錄取比持續穩定在2:1以上。
臨床醫學本科教育方面有著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1962年躋身全國第一批醫療專業五年制改為六年制11所院校;1988年入選第一批開設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院校;2007年臨床醫學五年制入選教育部第一批(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山東大學齊魯醫學班入選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2年獲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課題“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臨床醫學五年制入選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項目;2013年山東大學優質特色國際化專業建設項目順利通過學校專項檢查。
截至2013年8月底,全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2469人,其中山東大學齊魯醫學班(八年制)176人、臨床醫學(七年制)1169人、臨床醫學(五年制)1124人。

本科招生專業

臨床醫學(五年制)是醫學院傳統優勢專業,自1952年開始開設,主要培養具有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有發展潛力的合格臨床醫師。每年招收200人左右,入校後分為兩個雙語班和兩個中文班,雙語班的醫學專業課採用中英雙語授課、考試,使學生具備紮實的基礎和專業英語功底;中文班的專業課採用中文授課、考試。前三年在學校學習人文、自然和基礎醫學知識,後兩年到附屬或教學醫院學習臨床理論和技能,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熟練掌握醫學基礎理論、具備防治常見病、多發病,處理疑難和危重病症的基本能力。優秀的五年制本科畢業生可通過推免保研到本校或國內知名高校攻讀研究生,其中大部分可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臨床醫學(5+3)是2015年開始根據國家“5+3”醫學人才培養模式(5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開設的,其培養模式中前五年與臨床醫學(五年制)相同,後三年與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相同,攻讀碩士學位期間要求考取執業醫師資格證並完成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畢業後同時獲得研究生畢業證、醫學專業碩士學位證、執業醫師資格證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
齊魯醫學優才計畫與臨床醫學(5+3)模式相同,自2015年起在高考提前批招生。每年使用齊魯醫學優才計畫獎學金(醫學院校友王晨捐資1050萬元設立)本金之收益對學生進行獎勵,符合條件者可連續獎勵至第五學年。

精品課程建設

1、國家級資源共享課程:斷層解剖學劉樹偉教授主持)、系統解剖學劉執玉教授主持)、醫學機能學實驗(李瑞峰教授主持)、醫學倫理學陳曉陽教授主持)、診斷學盧雪峰教授主持)、組織學與胚胎學(郝愛軍教授主持)、人體寄生蟲學(何深一教授主持)、局部解剖學李振中教授主持)、醫學免疫學張利寧教授主持)
2、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 :系統解剖學(劉執玉教授主持)、人體寄生蟲學(何深一教授主持)
3、中國大學精品開放課程:大學生性健康修養、輻射與防護
4、山東省精品課程:14門
5、山東大學精品課程:7個課程群共28門
6、山東大學雙語課程:28門

研究生教育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臨床醫學、基礎醫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9個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30個
有權進行在職人員以研究生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學科:23個2440
山東大學醫學院已有博士生導師 168名,碩士生導師536名(含兼職),導師隊伍逐步向高學歷低齡化發展,導師業務水平迅速提高,每年招收研究生600餘人,其中博士生180餘人。截至2013年8月底,學院共有研究生2400人。
山東大學是教育部指定全國34所碩士生自主劃線招生單位之一,位列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確定的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醫學院碩士生招收全國統考生、全國多所重點大學本科免試推薦生、碩博連讀生、碩士單考生;博士招生招收參加統考的博士生、參加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考的在職臨床醫師、以同等學力在職申請博士學位的考生等。

繼續教育

山東大學醫學院繼續教育辦公室(執業醫師培訓中心)負責繼續教育工作,開設有業餘本科、專科班和醫師執業註冊培訓班。

國際交流

留學生教育

醫學院常年接收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南非等國的留學生,留學生教育分英文授課和漢語授課兩種。截至2013年8月底,學院共有本科留學生323人。醫學院也接收留學生攻讀研究生。

國際交流合作

醫學院積極開展與海內外高水平醫學院校的實質性交流與合作,與美國貝勒醫學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等達成聯合培養協定,開展共建實驗室、教學研究人員互訪、研究生聯合培養、本科生訪學、聯合申報課題等合作項目。

教學資源

教學科研用房

山東大學醫學院本部位於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現有教學行政及輔助用房17773.95平方米,其中用於本科學生實驗教學的實驗室面積為7039.25平方米。

圖書資料

山東大學圖書館醫學分館位於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館藏文獻主要以醫學、生物學為主,收藏中外文書刊45萬冊,訂閱現刊超過1300種,初步形成以醫學為主、中外文兼備的館藏體系。作為教育部、衛生部醫藥衛生科技項目查新諮詢單位,全國生物醫學文獻山東省級中心館,具備完整的國內外權威檢索工具及檢索資料庫。

信息化資源

已經形成包括醫學院課程中心(72門課程網站)、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醫學線上教學考核平台、臨床教學資源庫等在內的數位化、網路化教學和學習平台。

學院文化

院訓

博施濟眾 廣智求真(Providing Relief to All in Need, Seeking Truth from Universal Wisdom)

辦學傳統

博施濟眾 廣智求真 精益求精 無私奉獻(Providing Relief to All in Need, Seeking Truth from Universal Wisdom.Relentless Pursuit of Perfection, Unselfish Devotion to Patients.)

歷史使命

培養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具有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醫學人才

山東大學醫學院院史館

山東大學醫學院院史館位於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綜合樓一層,是集中展示從登州文會館到山東大學醫學院百年歷史的專題博物館,2011年醫學院百年院慶時正式開館。院史館承擔著每年新生入學後院史教育和接待來院視察訪問領導、來賓的任務,同時向社會開放,成為宣傳山醫歷史,弘揚山醫文化的視窗。截至2015年5月,累計接待參觀者近2000人次。

學院領導

黨委領導

黨委書記:陳鑫
黨委副書記:牟道玉、趙福昌、馬金耀
黨委委員:馬春紅、李玉蓉、孫晉浩
黨委辦公室主任:馬金耀

行政領導

院長:(空缺)
辦公室主任:馬金耀

附屬醫院

山東大學非隸屬附屬醫院:山東省立醫院濟南市中心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

知名校友

近百年來,山東大學醫學院匯聚了一大批享譽國內外的著名專家學者,如江清教授 、尤家駿教授、趙常林教授 、蘭錫純教授、孫鴻泉教授、宮乃泉教授、張匯泉教授、李纘文教授、劉士怡教授、蘇應寬教授 、周廷沖院士、黃翠芬院士、洪濤院士、張運院士和謝立信院士等,他們分別是我國醫學各有關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在一代代名師的教澤之下,醫學院共為我國培養了4萬餘名優秀的醫療衛生人才,成為我國醫學教育的重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