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怡

劉士怡

劉士怡,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泌尿外科及男科醫學專家,山東省泌尿外科事業奠基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士怡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安丘
  • 出生日期:1917
  • 逝世日期:1998
人物簡介,傳奇的前半生,山東省泌尿外科事業奠基人,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人物簡介

劉士怡,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泌尿外科及男科醫學專家,山東省泌尿外科事業奠基人。1945年畢業於原北平大學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同年赴山東省立醫院工作。歷任山東省立醫院外科總住院醫師,泌尿外科專業主治醫師兼山東醫學院副教授,山東省計畫生育科研指導所副所長。1980年後,任外科主任醫師,山東醫學院教授,外科顧問,山東大學醫學院(原山東醫科大學)外科教授,為我省第一批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計畫生育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泌尿外科雜誌》、《生殖與避孕》、《臨床泌尿外科雜誌》、 《男性學》等國家級學術期刊編委,山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還曾任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會第一、二屆委員,山東省泌尿外科學會第一屆主任委員,山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
劉士怡教授(1917——1998)劉士怡教授(1917——1998)
在半個多世紀的行醫生涯中,劉士怡恪守“救死扶傷,無怨無悔”的工作理念,為山東省泌尿外科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傳奇的前半生

劉士怡青年時代,在北京師大附中參加了民族解放先鋒隊,投入了轟轟烈烈的“一二九”、“一二一六”抗日救亡學生運動。按照劉士怡的理想,他最初考入了北京大學中文系,但在抗日救國思想的感召下,劉士怡轉入北京大學醫學院學習。
青年時代的劉士怡青年時代的劉士怡
抗日戰爭勝利後,劉士怡回到濟南,來到了省立醫院,開始在外科工作。1948年濟南解放時,他積極鑽研戰傷救治技術,曾參加濟南被敵機炸傷傷員的搶救工作。
1948年底,劉士怡和張冠增報名參軍,支援淮海戰役。有一次,在給一個傷兵疑患破傷風者截肢時,助手王夢非在手術中不小心傷及劉士怡的右手食指當時傷口深三厘米,長三四厘米,劉士怡隨即用紗布包紮,仍然堅持做完了手術。
1950年上半年,吳英愷宮乃泉部長之邀,來到省立醫院作天津總醫院”外科常規”介紹。先後三次做了手術示範,劉士怡當時任助手。臨走時,吳英愷建議分科治療,這樣,計蘇華在國外學的胸科專業,所以分管胸外;張冠增分管普外;王志先分管骨外;劉士怡則負責泌尿外科。 1951年,山東成立抗美援朝醫療隊,劉士怡任隊長。他率領抗美援朝醫療小隊參加山東軍區第三軍醫院的救治工作,收治了一大批志願軍晚期戰傷傷員,圓滿地完成了醫療任務。其中有十幾名四肢戰傷引起的燒灼樣神經痛病人。這些病人在手術前,肢體只能用長期持續冷濕敷來緩解劇烈的燒灼樣疼痛,經過劉士怡施行胸或腰交感神經節切除術治療後,傷痛很快得到解除,深得傷員們的讚揚,並受到山東軍區的書面表彰。 從1962年起,劉士怡擔任濟南軍區總醫院外科顧問。在1963年山東臨朐縣及1964年平邑縣兩次大面積燒傷傷員搶救中,他負責現場指揮,使傷員得到及時救治,效果良好。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劉士怡一直擔任山東省戰備醫療隊隊長。在唐山大地震及工礦外傷所致擠壓綜合症和婦產科繼發急性腎功衰竭病例的搶救工作中,他在國內較早地套用新型人工腎進行血液透析,並配合中醫藥治療,經他治療的病例多、療效高,沒有肢體殘廢。他與泌尿外科的同志及時總結經驗,發表了“急性腎功衰竭28例報告”,刊登在1981年《中華泌尿外科雜誌》上,受到學術界廣泛重視與好評。

山東省泌尿外科事業奠基人

作為山東省泌尿外科事業奠基人,劉士怡在泌尿外科領域創造了多個第一。
工作中的劉士怡(中)工作中的劉士怡(中)
一九五二年我在省內首次實施膀胱全切除手術成功。
一九五三年,劉士怡帶領陳宏亮,在省里創建了最早的簡易血庫,大大方便了手術。
一九五六年,劉士怡在省內首先施行腎盂沖洗術治療乳糜尿。
七十年代,劉士怡在省內首次進行了自體腎移植和同種異體腎移植術,手術後病人腎臟長大,功能良好,血壓下降;後一例, 腎成活一年。這些成果都在武漢全國外科學會及全省外科會議上進行了交流。
劉士怡自從1950年主持省立醫院泌尿外科專業技術工作,他專心致力於擴展和提高山東省泌尿外科水平,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先後發表的“恥骨後膀胱外前列腺摘取術”(《中華外科雜誌》,1955年)、“半腎切除術″(《中華外科雜誌》,1961年)、“腎上腺自體組織移植術″(《中華泌尿外科雜誌》,1984年)、“腎十二指腸瘺″(《中華醫學雜誌》,1964年)、“家族性嗜鉻細胞瘤”(《中華醫學雜誌》,1983年)、“小腸切除術及小腸功能不良與泌尿系草酸鈣結石″(《中華外科雜誌》,1985年)等論文,率先從實踐與理論的結合上闡明了獨到的見解。“膀胱結石與鱗狀上皮細胞癌″(《人民保健》,l959年),則是以具體資料闡明了兩者的因果關係。自體腎移植手術以及他領導的棉酚臨床協作組,由於成績顯著,獲山東省衛生廳頒發的科技成果獎狀。同種異體腎移植術,他率先在省內成功地開展,獲得了山東省科委科技成果三等獎。
解放初期,班氏絲蟲病在山東南部的廣大地區流行猖獗,當地居民罹患晚期絲蟲併發症者較多,病人下肢呈增粗的“象皮腫″,行動困難,影響勞動。劉士怡參加了研究協作組,為研究絲蟲在淋巴系統內寄生狀態及其一系列病理生理基礎。 他首次在國內成功地施行了間接的淋巴管造影術,創新性地改進了國外套用的淋巴管顯示劑無機染料靛藍,採用了對人體無害的有機染料靛胭脂,精心研製成加壓注射器,微穿刺針,大劑量灌注與各式攝片法等技術,在臨床上形成一套淋巴管造影術常規操作程式。 劉士怡先後發表了一系列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的論文或著作,其中有:“人體淋巴造影術”(《中華醫學雜誌》,1962年)、“精索內淋巴管造影術”(《中華放射學雜誌》,1964年)、“班氏絲蟲性下肢象皮腫淋巴管造影32例觀察″(《中華醫學雜誌》,1966年)等。同時,他用淋巴管造影術診斷並鑑別了各種病因的淋巴性水腫,如營養性、發育不全性、膠原性疾病的造影特徵等。“人體淋巴管造影術”,獲山東省衛生廳頒發的科技成果獎狀。他在治療技術上,對“象皮腫,,採用徹底地切除病變組織後,施行原皮全厚移植術;對乳糜尿施行“硝酸銀液沖洗腎盂″及“腎蒂淋巴管結紮術″,並發表了“游離皮片固定切皮法”(《山東醫刊》,1960年)、“30例下肢象皮腫手術治療”(《山東絲蟲病學報》,1959年)、“一例雙下肢巨大象皮腫手術治療成功,(《山東省立醫院醫學資料》,1973年)、“腎蒂淋巴管結紮術遠期療效觀察″(《全國第八屆外科學術會議論文摘要》,1963年)等論文。
手術台上的劉士怡教授(左)手術台上的劉士怡教授(左)
乳糜尿一向為疑難症,診治方法繁多,莫衷一是。劉士怡經過努力,積累了長期的造影及診治經驗,探索其發病機制,發表了“澄清絲蟲性乳糜尿的發病學說,”(《中華泌尿外科雜誌》,1980年),以充足的事實否定了國內外占主導地位的胸導管阻塞學說,提出了淋巴液流體動力學歐變的發病學說,並以新的學說原理,論證現行各種治療方法的療效及其與發病機理的關係。論文引起專家的極大的興趣,經廣泛驗證,予以肯定,榮獲山東省衛生廳科技成果一等獎。 劉士怡曾兩次去絲蟲病流行的滕州市農村,現場進行手術治療淋巴陰囊、陰囊象皮腫及鞘膜積液等數百例,最後都全部治癒。由於他和同行們對晚期絲蟲併發症協作研究的貢獻,山東省榮獲1984年中央衛生部頒發的“山東省基本消滅絲蟲病″衛生科技一等獎,他個人也榮獲先進工作者稱號。
劉士怡自1963年帶領計畫生育手術隊,赴山東肥城縣汶陽公社進行包括輸精管結紮在內的數百例計畫生育手術,推動全省開展了大規模節育活動。此後,他一直主持省內男性節育工作,負責男性節育併發症、事故的會診、治療、處理等。結合治療,他撰寫了《保險套今昔》、《生殖與避孕》等論文。獲得1988年山東省計畫生育先進工作者稱號。 1990年,年逾古稀的他和科內有關醫師共同帶領研究生開始探索遺傳性疾病一多囊腎的診治,對沿用近百年的“腎囊腫去頂減壓術”進行改良,研究創用“腎囊腫內引流術”治療多囊腎23例,隨訪6年效果極佳。前期工作成果“腎囊腫性疾病若干臨床問題的研究”榮獲1993年省科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在省內和國內學術會議報告時,引起專家們的極大興趣。 劉士怡參加編寫的醫學著作有:《醫士叢書——外科學》泌尿外科章、《外科常見病》泌尿外科及手術章、《高等醫藥院校教科書——外科學各論》泌尿外科章、《醫學百科全書——泌尿外科分冊》絲蟲病章、《醫學百科全書——計畫生育分冊》抗精子發生藥及睪丸移植章、《淋巴外科學》淋巴循環動力學與病理生理章、乳糜外溢章、淋巴水腫與象皮腫章。還發表醫學論文50多篇。
1978年、1982年、1986年和1989年,劉士怡先後主持召開了山東省第一、二、三、四次泌尿外科學術會議,把山東泌尿外科學術的水平向前推進了一步。在成立山東省泌尿外科學會及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時,他當選為主任委員。他在山東醫學院和山東醫科大學任教期間,盡心盡力,培育了大批醫學及泌尿外科專業人才,這些人大都成為各地的醫療技術骨幹。
劉士怡曾經質疑過前蘇聯專家的研究成果,這在那個提倡處處學習蘇聯老大哥的年代,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的。最終,劉士怡寫出了論文《否定胸導管堵塞論(澄清乳糜尿發病機制)》,刊登在《中華泌尿外科》第二期上,而且是放在第一篇的位置,用黑體標出,這在《中華泌尿外科》是僅有的一次。這篇論文在當時引起了強烈反響,一直到10年以後,上海的專家才用先進的技術,證明了劉士怡的正確性。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乾

劉士怡一慣主張在教學、育人兩者中?育人是第一位的,尤其在十年動亂期間,他更是身體力行。這期間,他遭受衝擊,受到不公平待遇,挨批鬥,被抄家,蹲牛棚,在病房打掃衛生……劉士怡顯現了驚人的頑強和不怕任何困難的精神。在這十年逆境中,他始終堅持相信民眾,相信黨。對生活中帶來的困難,如扣工資,壓縮住房面積等,他都泰然處之,經過十年的磨練,證實了他不愧為“錚錚鐵骨真君子,能伸能屈大丈夫”。 “我們小時候基本上看不見父母,他們永遠都在忙工作。往往早上我們醒過來時,他們都已經去上班了。一直等我們晚上睡著以後,他們才回來。”大女兒劉鋅說。
劉士怡生有7個子女,由於愛人周秀華曾是原濟南鐵路第一中學(現濟南中學)化學教師兼教務主任,他們就用化學元素給每個孩子起了名字。二子劉鈉和父親最為神似,劉士怡的同事經常在後面認錯人。大哥上大學,大姐參軍,都先後離開家。剩下上高中的劉鈉,像父親一樣巡視,照顧著弟弟妹妹。 劉士怡愛好打獵,這個愛好也僅僅是為了更好地工作。平時工作壓力大,他不僅要會診,還要帶學生,經常累得睡不著覺,他怕得神經衰弱,所以常常會扛上那把獵槍,去濟南的西部和南部山區打獵,這樣可以加強運動,促進睡眠。 1997年劉士怡查出前列腺癌,到1998年住院時,還在給研究生修改論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986年,劉士怡成為山東省泌尿專業第一位博士生導師,而當時,全國泌尿專業一共只有11個博士生導師。劉士怡一生培養了15個碩士研究生,6個博士生。現在,他們有的已經成了全國泌尿學專家。他們其中有已故山東省泌尿外科專家,山東大學醫學院教授程繼義,在多囊腎、輸尿管疾病的治療方面有突出的造詣;山東省立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教授許純孝、呂家駒、王法成;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臨床醫學中心主任夏術階;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醫學院病理系副教授,山東大學醫學院特聘教授唐東起等。
晚年的劉士怡教授晚年的劉士怡教授
“那時候劉教授年事已高,已經很少做手術了,但要經常查房。那個年代的查房跟現在可不一樣,查房時,所有人都在,需要把一周的手術安排,疑難雜症的討論都要完成。如果誰缺少了一張化驗單子,都會被導師罵做‘江湖郎中’。”呂家駒回憶道。 劉士怡不僅學術水平高,而且治學嚴謹。曾經有一例病人,幾個專家討論了半天,劉士怡當即指出,這是一例惡性內胚層混合瘤。“這樣的病人,我只見過一例,這是第二例。”劉士怡說道。等手術一做完,果真從病人體內拿出個大腫瘤。“我到現在也沒見過第三例。”呂家軍至今仍然佩服導師的水平。
“‘什麼是理?病人就是理’這是劉教授對我們學生最深刻的教誨”已故山東省泌尿外科專家程繼義教授曾這樣回憶劉士怡對他的教誨。“在那些困難的年代,病人的體質差,衛生狀況和營養狀況都跟不上,治療過程中病人往往堅持不住,抱怨甚至大發雷霆,先生都會主動和病人溝通,通過談話緩解他們的痛苦;也常會有些脾氣暴躁的病人家屬指責謾罵醫生,先生始終抱著理解和關懷的態度去和他們接觸、交流,讓他們鼓勵患者繼續配合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