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特人

尼羅特人

尼羅特人(Nilotes),非洲民族集團之一。亦稱“尼羅人”。約有1500萬人(1978),主要分布在尼羅河上游及其支流的廣闊地區,往南直達維多利亞湖,包括蘇丹南部(570萬)和烏干達北部(340萬),以及肯亞(430萬)、薩伊(36萬)、坦尚尼亞(45萬)、衣索比亞(30萬)和埃及(22萬)等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羅特人
  • 外文名:Nilotes
  • 人口總數:1500萬人(1978年)
  • 分布區域:尼羅河上游及其支流
  • 分布國家:蘇丹、烏干達等
  • 語言:尼羅特語
簡介,發展歷程,

簡介

屬尼格羅人種尼羅特類型。皮膚黝黑,頭髮捲曲,嘴唇厚,鼻翼寬,上齶凸出,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80米左右。語言均屬尼羅-撒哈拉語系沙里-尼羅語族,自成尼羅特語支。按照語言特點,尼羅特人可分為兩大支系:一是丁卡人努埃爾人盧奧人等;二是巴里人、洛圖科人、馬賽人等。尼羅特人大多信原始宗教,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屬遜尼派
尼羅特人居住地屬熱帶草原,密集的雨量和長期的乾旱相交替。他們主要經營農牧混合經濟,輔以捕魚、狩獵和採集。尼羅特人以牛奶和穀物為主要食物。普遍養牛,並把牛看作財富的標誌。

發展歷程

尼羅特人普遍保存氏族部落結構。在歐洲殖民者入侵以前,許多地區還處在原始公社制末期,有的雖已建立統一國家,但是社會結構鬆散。丁卡人和努埃爾人按父系續譜,有比較嚴密的政治機構。希盧克人曾建立王國。巴里人、洛圖科人等也按父系續譜,大多分為較小的政治群體,有按年齡結群的習俗,掌管土地的長老和求雨的巫師起領導作用。近代以來,尼羅河上游及其支流的廣大地區成為歐洲奴隸販子擄掠奴隸的地方,從此,尼羅特人面臨亡種滅族的厄運,社會經濟遭受極大破壞。19世紀末,尼羅特人居住地區被帝國主義國家強行瓜分,破壞了尼羅特人之間的統一和團結,造成尼羅特人分散在許多國家的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