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垂頭菊

尼泊爾垂頭菊

尼泊爾垂頭菊(學名:Cremanthodium nepalense)為菊科垂頭菊屬的植物。分布在尼泊爾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4,300米至4,8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山坡、冰磧丘陵和水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泊爾垂頭菊
  • 學名:Cremanthodium nepalense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千里光族 Senecioneae
  • 亞族:千里光亞族 Subtrib. Senecioninae
  • :垂頭菊屬 Cremanthodium
  • :羽脈組 Sect. Pinnatinervus
  • :尼泊爾垂頭菊
  • 分布區域:中國西藏,尼泊爾
  • :矩葉系 Ser. Oblongata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肉質,細瘦,多數。莖單生,直立,高14-30厘米,被黑色有節短柔毛 和疏的白色長柔毛,或有時下部光滑,基部直徑1-2毫米。被枯葉柄纖維包圍。叢生葉具柄,柄長1.5-8厘米,幼時具黑色有節短毛,後脫毛,光滑,基部鞘狀,葉片卵形至近圓形,長2.5-4.5(8.5)厘米,寬1.5-2.5(7)厘米,先端鈍或圓形,邊緣有齒,基部平截、圓形或淺心形,兩面光滑,葉脈羽狀,僅在下面有明顯突起的網脈;莖生葉2-4 ,下部葉有柄,柄基部鞘狀抱莖,葉片卵形,較小,長達1厘米,寬至7毫米,中上部葉線狀披針形至線形,全緣或有齒。頭狀花序單生,下垂,輻射狀,總苞半球形,長1-1.2厘米,寬1.5-2厘米,被黑色有節短柔毛,乾時黑色,總苞片10-14,2層,先端急尖或漸尖,寬2-3.5毫米,外層披針形,內層長圓形。舌狀花黃色,舌片長圓形,長8-15毫米,寬2-3毫米,先端急尖,管部長1-1.5毫米;管狀花多數,黃色,乾時黑灰色,長4-5毫米,管部長約1毫米,檐部筒形,冠毛白色,與花冠等長。瘦果長圓形,長約3毫米,白色,光滑。花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300-4800米的山坡、冰磧丘陵、水邊。

分布範圍

產我國西藏南部。尼泊爾(模式標本產地)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藏藥】奧嘎:全草治膽囊炎,頭痛,中毒性疼痛《青藏藥鑒》。功用同柴胡葉垂頭菊《藏本草》。
【藥 名】:尼泊爾垂頭菊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尼泊爾垂頭菊的全草。
【功 效】:解毒止痛。
【主 治】:用於兩脅不舒、脅痛、頭痛等證。
【性味歸經】:澀、辛,寒。入肝、膽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克。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西藏。
【考 證】:始載於《青藏高原藥物圖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