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喜墓

尹喜墓

渦陽縣城北邊三公里之處,有座高大的墳墓土堆——尹孤堆,它就是埋葬著春秋末期與老子齊名的道家創始人尹喜之墓。相傳尹喜曾經幾次拜見過老子,與其共同探討道教知識。然而,最後一次拜見,卻病故於老子故里宋國的相縣(今安徽省渦陽縣)。宋國的國君就讓人在此地安葬了他。為防止有人盜墓,就掩人耳目,埋了兩個龐大的墳墓,即西尹孤堆和東尹孤堆(曹市集遺址)。兩個孤堆相距三十里,也是古代一舍的距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尹喜墓
  • 臨近:渦陽老子故里
  • 墓主人:尹喜
  • 又名:關尹
基本介紹,渦陽民間故事,

基本介紹

渦陽老子故里太清宮西行2公里就到了尹喜墓
尹喜墓
。由尹喜,又名關尹,春秋末著名道家人物;原系周康王朝中的一位賢大夫;周昭王23年,天下大亂,他辭去大夫之職,請任函谷關令。.據司馬遷記,老子西出函谷關時,是應尹喜的懇請才寫下《道德經》,並把《道德經》留給尹喜,後不知所終。於是,尹喜成了《道德經》的第一傳人,道家尊他為無上真人,並把他作的《文始真經》九篇奉為經典。不忘恩師,晚年遂到到老子的家鄉宋國相縣(今安徽渦陽)定居,死後葬於此,以忠魂守護老師。把自己的軀體留在這裡,讓自己的忠魂永遠守護老師誕彌之地,以示虞誠和報答五千言教誨之恩。尹喜墓為渦陽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渦陽民間故事

在渦陽縣城北邊三公里之處,有座高大的墳墓土堆——尹孤堆,它就是埋葬著春秋末期與老子齊名的道家創始人尹喜之墓。相傳尹喜曾經幾次拜見過老子,與其共同探討道教知識。然而,最後一次拜見,卻病故於老子故里宋國的相縣(今安徽省渦陽縣)。宋國的國君就讓人在此地安葬了他。為防止有人盜墓,就掩人耳目,埋了兩個龐大的墳墓,即西尹孤堆和東尹孤堆(曹市集遺址)。兩個孤堆相距三十里,也是古代一舍的距離。
尹喜墓
話說西尹孤堆,千百年來人們都視為極其神秘之地,傳說著許多美麗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附近的樊橋、胡六子、馬小莊、蔡樓等幾個村莊的人家,只要遇到紅白喜事就向尹孤堆借餐具。在頭天晚上的半夜子時前去燒香、拜神、叩頭,並許願辦完了事就一定及時歸還所借一切,第二天的早晨就會如數出現金筷子、金湯匙、銀碗、銀盆、銀盤子,事主用筐把餐具抬回家,用過後大家會遵守諾言按時、按量歸還。
就這樣,幾個村莊的人們年復一年,代代相傳著。後來因為年代久遠,子孫不聽從古訓,貪圖便宜,有家人辦完了喜事,新媳婦偷藏了一隻銀碗鎖進了箱子裡,從此尹孤堆也就不再顯靈了。
還有一個傳說,尹孤堆每月有兩個晚上出現反常現象,即農曆的初一和十五。初一的晚上,可以在數里遠看到火光沖天,人歡馬叫,古典樂器交響一片;十五的晚上尹孤堆在月光的照耀下金光四溢,銀光閃閃。金馬駒子和銀娃娃竟然跑進附近幾個村莊路口玩耍,到天亮之前才肯散去。
馬小莊有一個木匠也是十分貪財,在十五的晚上金馬駒子出現時,趁著明亮月光舉起斧頭砍向了金馬駒子,金馬駒子躲避不及,被削下了一隻耳朵尖。結果木匠得到了財富發了家,可是金馬駒子和銀娃娃再也不出來了,以後初一和十五的那些美好景象也就沒有了。
傳說當然是人們對尹孤堆懷著種種迷信的敬畏,說明這裡世世代代的人們敬仰這一聖地,因此,不斷地為它披上一層層神秘面紗,積極、自覺地保護和珍惜著這裡的每寸土地。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動亂中,人們淡化了對文物、古蹟的保護意識,紅衛兵的打、砸、搶殃及了尹孤堆,古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石門被撬開,石碑被砸裂,多虧駐渦陽縣城的部隊及時制止,才沒有完全被破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