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心理治療

對話心理治療是以馬丁·布伯的關係本體論為思想奠基,由弗里德曼先生所建立的,歷經諸多心理理論與臨床工作者努力完善、發展,而得以創立的一套系統的心理治療思想、理論與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話心理治療
一、歷史淵源,二、對話心理治療的十大元素,三、對話心理治療的四個臨床實踐問題,1、攝入性會談,2、自發的對話對固定的程式,3、與沉默對話,4、走向對話的確認,

一、歷史淵源

1、希伯萊文化淵源:布伯在對話心理治療中的“我-你”關係的原型來源於哈西德主義關於人與上帝、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往的信仰。
2、費爾巴哈“我與你”的關係本體論:“我與你”的關係首先表現為人與人的統一,其次表現為人與自然的統一。
3、近現代其它哲學家:叔本華尼采開始的非理性轉向、胡塞爾的現象學、馬賽爾的宗教哲學、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理論和伽達默爾的哲學解釋學等。
4、弗洛伊德榮格的思想:主要表現在無意識論和存在的罪疚對其的影響。

二、對話心理治療的十大元素

1、對話心理治療是基於“之間”和對“人的內部”的了解而進行的治療的。“我-你”關係一方面教導我們要相遇他人,另一方面又教導我們當我們相遇他人的時候,要把住我們的根基。
2、對話心理治療強調對“對話”和“他者的肯定”。心理治療僅僅是以對話伴隨物的身份出現的,大量的治療家都力圖去看到它,找尋到現實的標準。“肯定他者”是布伯對話哲學和對話心理治療的重要命題,是互動性關係達成的重要保證。對他者的肯定是在對話關係下展開的。
3、對話心理治療是以“我-你”關係而非“我-它”關係為基礎的。在“我-你”的關係世界中,人的自我不斷地通過關係的互動得到確定,“我”通過“你”的存在而成為“我”,你也會通過“我”的映現而顯現自身。在治療者和來訪者之間彼此分享這種關係後,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之人。
4、對話心理治療強調“通過相遇來治療”。即對治癒的基本元素的承認,它不是一個個體修補的工作,而是還原到日益萎縮的自我核心中,即通過相遇,使來訪者認識到本真的自我,鼓勵來訪者自我的恢復而治癒。
5、對話心理治療包含無意識的特徵。布伯認為,無意識有它自己的存在,但是這是一種整體的存在,我們是不可能將它分割成碎片來考察。
6、“存在的罪疚”導致對話心理治療中咨訪之間的距離。罪疚的存在也會因為受到傷害和侮辱而增加。
7、“包容”和“想像的真實”是對話心理治療的關鍵元素。“包容”和“想像的真實”在某種程度上並不意味著一個人要放棄具體的自我,通過自我的眼睛看自己或是失去自己對現實的標準。
8、伴隨信任的“互動性”是對話心理治療順利過程的保證。對話要求互動性的存在,而保證互動性得以實現的關鍵則是信任。
9、“單方面的肯定與包容”是對話心理治療的職業特色。即心理治療師和患者之間的相互意識,屬於不同的認識和經驗層面,是一種不能完全相互包容的方式,治療和諮詢關係包括治療者與患者的相互意識和單面性的包含關係。
10、從“試金石的對話”到“對話的試金石”對話心理治療的終極目標。

三、對話心理治療的四個臨床實踐問題

1、攝入性會談

攝入性面談的目標時評估與診斷,這是一個客觀中立的過程,對於來訪者具體狀態的判斷是有必要的。

2、自發的對話對固定的程式

康蓉指出,如果沒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我們不可能相遇。但是真正的相遇要想發生,就要忘卻我們的時間與地點。需要指明的是:忘卻我們的時間、地點並非真正的忘卻當時的時間、地點和情境,而是忘卻關於過去記憶里的這個時間、地點應該做什麼的程式性心理治療經驗。

3、與沉默對話

當面對治療中的沉默時,應該要有這樣的考慮(1)明白患者沉默的意義;(2)治療師學會把這種狀態轉向來訪者;(3)從當時當地的情境觸發對來訪者的沉默做出反應;(4)對話的因素

4、走向對話的確認

確認不同於他人的肯定與接納,因為對話是建立在“之間”的事實上。我們需要確認的是我們的獨特性,即我們是什麼,我們能成為什麼的獨特性的確認,這隻有在活生生的對話中才能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