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天驄

尉天驄

尉天驄(1935年-2019年12月17日),原籍江蘇碭山(今屬安徽)人,畢業於台灣政治大學中文系,台灣作家、文學評論家。

1949年定居台灣,歷任台灣《筆匯》、《文學季刊》、《文學雙月刊》、《文季》主編,台灣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民族與鄉土》、小說集《到梵林墩去的人》,編有《鄉土文學討論集》等。

2019年12月17日,尉天驄台北萬芳醫院病逝,享年84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尉天驄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35年
  • 逝世日期:2019年12月17日
  • 代表作品:《民族與鄉土》等
人物經歷,個人生活,人物逝世,主要作品,論著,小說集,散文集,雜文集,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50至1980年代,尉天驄創辦文學刊物,主持編務,引領了台灣文學風潮。1959年,尉天驄在政治大學中文系就讀期間,接辦《筆匯》雜誌,推出“革新號”,與同輩作家陳映真、劉國松、許常惠等介紹西方的新思潮,為尚煮射乎射處於戒嚴之下的台灣注入新的活力樂漏充灶,成為1960年代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發展的搖籃。陳映真的《體拳道面癱》《我的弟弟康雄》等作品均發表於《筆匯》。
1970年代,尉天驄提倡寫實文學,主張文學應該面對生活,面對社會,並反映社會各階層人民,對於辦雜誌十分熱衷;影響1950年代至1980年代頗多。
1972年,他和唐文標於《文季》展開對以現代探笑府詩為主的現代派作品批判,引發唐文標事件。
1977年8月,在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中,尉天驄與陳映真王禎和等首當其衝,受到親國民黨文人余光中、彭歌等的批評和攻擊。事後,他編輯了一本《鄉土文學討論集》(1978),請胡秋原寫序,共收錄了雙方七十四篇文章。是研究台灣鄉土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寫作文類以文學評論、雜文隨筆為主,亦有短篇小說。為文,肯定人的尊嚴、對各種形式之專制獨裁,批判不遺於力。
1980年代鄉土文學陣營分裂,文壇開啟“台灣意識”論戰,1983年4月,尉天驄創辦《文季》文學雙月刊,主張“台灣新文學是中國之新文學的一支”。 1985年6月,《文季》在出版第11期後停刊。

個人生活

尉天驄的妻子孫桂承贈漏芝為聲樂家、畫家,其子,尉任之亦為作家。
2014年7月,尉天驄在家附近步行時遭機車衝撞,當即陷入昏迷,歷經兩次手術,休養後仍須以輪椅代步。

人物逝世

2019年12月17日早晨,作家、文學評論家尉天驄台北萬芳醫院病逝,享年84歲。

主要作品

論著

《文學扎記》(1971,新風出版社)
《路不是一個人走蘭淚洪出來的》、《民族與鄉土》(1979,香港縱橫出版社/1979,台灣慧龍出版社)

小說集

《到梵林墩去的人》(1970,大林書局)

散文集

《棗與石榴》(2006,印刻出版社)

雜文集

《天窗集》(1976,藍燈出版社)
《眾神》(1976,遠行出版社)
《理想的追尋》(1985,新地出版社)
《荊棘中的探索》(1985,新地出版社)

人物評價

詩人向陽稱尉天驄“深刻地影響了1970年代之後台灣文壇的走向”,“是文學風潮的主編者,也是台灣鄉土文套多學的守門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