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級農民:甘祖昌傳

將軍級農民:甘祖昌傳

《將軍級農民:甘祖昌傳》為劉南方撰寫的關於甘祖昌將軍的人物傳記,本書已於2008年1月1日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將軍級農民:甘祖昌傳
  • 作者:劉南方
  • ISBN:7503320974
  • 頁數:195頁
  • 出版社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序言,後記,

內容簡介

《將軍級農民:甘祖昌傳》主要內容:這是一個奇特的人。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將軍,他又是江西省蓮花縣的農民:兩個反差鮮明的身份重疊在身上,使他成為一個傳奇式的人物。這個真正的“大官兒”:參加過井岡山鬥爭、五次反“圍剿”、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出生入死,勞苦功高。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位居大軍區的後勤部長。但兩年後他毅然解甲歸田,回到家鄉種田當農民,直至生命的最後時刻。人們尊敬他、愛戴他,可是無數人卻對他的行為百思不解。
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這個充滿戲劇色彩的真實故事中有著什麼樣的情節和細節?

作者簡介

劉南方,男,1940年10月生,大學本科畢業。1964年8月參加工作,做中學語文教師;1966年入黨,1968年起從政。1983年起先後擔任過縣委副書記、書記、縣人武部第一政委、省轄市副市長、行署專員、地委副書記、書記、市委書記、軍分區第一書記、市人大主任、省委委員和省人大常委等職,當過黨的十四大和十五大代表。平生酷愛文學,2001年6月卸任後,先後出版表現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在安源從事工運鬥爭生活的《東方驚雷》、反映農村現實生活的《核心權益》和描寫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鬥爭生活的《井岡山傳奇》等三部長篇小說。發表過一些中短篇小說,在省內外報刊發表過部分政論性的文章。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窮人孩子懂事早
第二章 翻身就要鬧革命
第三章 兵工廠里做採購
第四章 紅六軍團搞後勤
第五章 長征路上二三事
第六章 日寇眼下奪軍火
第七章 受命白手辦工廠
第八章 率部用計退敵軍
第九章 屯墾戍邊大管家
第十章 遭敵毒手險丟命
第十一章 再次婚娶得賢妻
第十二章 上書請求低定級
第十三章 解甲歸田當農民
第十四章 到家就學農民樣
第十五章 虎形嶺上開荒地
第十六章 拔掉農田兩病根
第十七章 三顧茅廬請人才
第十八章 兒女家事嚴要求
第十九章 扶貧濟困是責任
第二十章 我是農民不怕臭
第二十一章 節儉是寶應傳承
第二十二章 光照人間有餘輝
後記

序言

甘祖昌是我的堂叔,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比親叔還親。我有幸與他一起生活了8年。還在我11歲的1950年冬,他回過了一次老家,返去時將我帶到新疆烏魯木齊供我讀書,直到1957年8月他解甲歸田回鄉當農民,我離開他繼續在外上學。他之所以帶我走,完全是出於對我父親的感恩。他在家鄉參加革命時,曾有一次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追捕,他躲在離家不遠的一個山洞裡三天三夜沒吃東西,餓得他出來找吃,正好碰上我父親在附近田壟里放鴨子,我父親給了他十多個生鴨蛋去煨得吃,第二天又給他送去80個熟鴨蛋,並把了解到的敵情告訴他,叫他晚上趁黑逃跑了。為感這份情,他回來探親時把我帶走了,而且從此將我看作他的孩子,對我關懷備至,給我一生都影響很大。我從他身上學到很多老一輩革命者的高尚情操和優秀品質,他的音容笑貌至今銘刻在我心上,每當想起心裡就激動不已。
說起甘祖昌,許多年齡稍大一點的人都知道。他作為一個老紅軍、老黨員、老將軍,不貪圖安樂享受,自願回鄉當農民,這在中國沒有過,在世界也少見。因此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他的這一壯舉,一直成為人們議論的熱點,許多新聞媒體做過很多跟蹤報導。一時間,甘祖昌的名字幾乎傳遍了全中國。然而這樣的一個人,卻一直沒有一本反映他一生經歷的傳記,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對他的名字越來越陌生了。當然,作為他後代的我們來說,倒不是要人們永遠記著他,而是覺得他的那些經歷,特別是他的思想品質,他那些感人事跡,對後人還是很有教育意義和激勵作用的,和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要求是相適應的。正是基於這樣一種認識,我們真希望有一本甘祖昌傳問世啊!
沒想到去年一次偶爾的機會,我跟高中的老同學劉南方相遇了,他喜歡寫寫東西,先後出過幾本書。我們在閒聊中,談及我叔父,他想幫我們實現久壓在心的夙願,並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把甘祖昌傳寫出來了。當他把書稿送到我手上時,我心情非常激動,很快一字一句地看了起來。看完後,我覺得書稿寫得客觀真實,生動形象地再現了我叔父的音容笑貌,所寫的每件事情都是實有的,情節過程也是可信的,而且把時代背景都交代得清清楚楚,還了歷史和人物一個真實的本來面目,拂去了過去有些東西的失實反映和極左言詞,文字也流暢,很有地方特色。我很滿意,也很感謝。
看過書稿後,勾起我對叔父的深深懷念。我總的覺得,叔父是_個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不畏艱苦、淡泊名利、一心為公、關心百姓、勤儉節約、不圖安逸的人,一生保持著老紅軍的本色,堅守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書稿中說了的事我不說,說兩件我親身經歷的小事。我剛到新疆時,一天和他一起吃晚飯,我的碗裡剩了幾粒飯沒吃乾淨,桌面上也掉了幾粒飯,他見我轉身要走,就立即將我叫住,說:“你這樣吃飯?碗裡桌上都有,不吃乾淨就走?”他一面將桌上的飯粒撿起放進嘴裡,一面繼續說,“你是農村來的,應該曉得作田的艱難,種一擔穀子要流多少汗啊!如果吃飯的時候,大家都這樣,一人一粒,全國就是四萬萬五千萬粒,那是多少斤呢?現在全國糧食都緊張,許多人還吃不飽飯,我們能隨意浪費嗎?”我滿臉通紅,很不好意思地趕緊把碗裡的飯粒吃掉,而且從此以後再不浪費一粒飯了。
再有一次也是吃飯的時候,我裝飯沒有從鍋邊裝起,夾菜也沒有從碗邊去夾,他就對我說:“裝飯、夾菜都要從靠近自己身邊的邊上去裝去夾,不能把飯勺插進鍋中間去裝,把筷子伸到碗那邊去夾,更不能專揀好的夾,這樣不禮貌、不衛生,也容易造成浪費。這雖是小事,但人要從小養成好的習慣。一個人要想做個好人,就必須從養成好的習慣開始。”吃完飯,他又要我收拾桌子和碗筷,說:“人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從小就要手腳勤快愛勞動,千萬不能好吃懶做,貪圖享受,不然人就容易變壞。”
這些看來不起眼的事,卻寓涵著深刻的做人道理,也體現了他的思想風貌,給了我很大的教育,使我在以後的人生歷程中養成的許多良好習慣都源發於此。我想每個看過這本傳記的人,都定能從我叔父的身上學到一點有用的東西,會在如何對待人生、如何處理公私關係等方面受到一些可取的啟迪。衷心祝願這本書能被大家青睞!

後記

我和許多人一樣,十分敬佩甘祖昌將軍,覺得別的不說,僅憑他作為一個開國少將、新疆軍區的後勤部長,能毅然解甲歸田,率全家回到山窩窩裡的家鄉來當個農民,就非常了不得。不說曠古沒有,至少解放以來,沒聽說有第二個。況且他一生為革命為人民做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好事,他的思想先進,品德高尚,事跡感人,論人論事都是值得人們稱道的。然而我想起要為他寫傳,完全是一次偶然的決定。
去年我和老同學甘炳朗邂逅相遇,閒聊中談及寫作的事。他說:“你喜歡寫東西,何不寫寫我叔叔和嬸子。”
我知道他叔叔是甘祖昌,1957年暑期甘祖昌率全家從新疆-回蓮花,次年他轉學到吉安高中與我同校讀書。當時我只知道他是甘祖昌的侄子,不知道他這個侄子還是個堂侄,直到這次相遇他才告訴我。他的父親和甘祖昌是堂兄,甘祖昌參加革命後,曾被國民黨反動派圍困在一個山洞裡,他父親給他報過信、送過鴨蛋給他吃。甘祖昌記著這份情,1950年冬回家來探親時,便把他帶到新疆去供他讀書。這樣一來,名分上他是甘祖昌的堂侄,實際上他比親侄還親,甘祖昌完全把他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他一生都受到甘祖昌很多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教誨,對他的人生歷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聽完他的講述後,我感到甘祖昌是個情義相重的人,頓然激發了我對甘祖昌一生事跡了解的欲望。我問甘炳朗:“你叔叔出過傳沒有?”
他說:“沒有。”
我說:“我來給他寫個傳怎樣?”
他說:“好哇!”
我說:“你能給我提供些資料嗎?”
他說:“可提供一點,但不很多,你可去找我嬸子了解。”
我說:“你嬸子還健在?”
他說:“在。她是個很不錯的女性,所以我說你也可寫寫她。”
我說:“如果寫甘祖昌傳,必然會要寫到她。你幫我給她聯繫一下,我要去請教她。”
就這樣我決定寫甘祖昌傳了,並很快去了蓮花,在縣城甘祖昌的三女兒甘公榮家見到了甘祖昌的老伴龔全珍老人。這是一位性情豪爽的山東女性,她在聽明了我的來意後,滿口答應可以把她所知道的情況全部倒給我。並說她曾離開家到縣敬老院去住了幾年,一方面給自己找個安靜的環境,另一方面向那裡的老革命了解甘祖昌參加革命的情況。她專心一志地撰寫甘祖昌傳,以表達她對老伴的一片傾心,可惜這個傳完成草稿後被有關單位遺失了。她已經83歲高齡了,身體不是很好,我去的那天還鬧肚子,但她堅持用兩天時間和我交談,對我有問必答,甚至她的從未向別人說過的身世都毫無保留地給我說了,令我十分感動。此外她還給我提供了一些手頭保存的資料。
為了掌握更多的材料,我還先後跟甘祖昌的子女進行過交談,向縣、鄉、村的一些幹部、民眾做過了解,併到甘祖昌的老家和他改田治水、建橋辦廠的一些現場去看過,回到南昌後又找甘炳朗作了較長時間的交談,同時翻閱了不少資料書籍。
經過這些工作,我深深地為甘祖昌的人品和事跡所感動,覺得他真不愧是一位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鍛鍊成長起來的老紅軍、老黨員、老將軍,是永遠值得人們崇敬和學習的好楷模。毛澤東說,我們共產黨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甘祖昌就是這樣,他一生淡化名利,從不計較職位高低。部隊定級授銜,別人爭高他爭低,當了將軍還自願回鄉當農民。
毛澤東說,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甘祖昌一輩子做的好事不計其數,從沒做過一件對黨對國家對人民不利的事。
毛澤東說,要學習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甘祖昌以白求恩為榜樣,一貫堅持大公無私,先人後己,事事處處都為國家為人民著想,把民眾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毛澤東說,奪取全國勝利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全黨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甘祖昌始終低調做人,從不居功自傲,當官不像官,做民全像民,一生克勤克儉,不吃好不穿好不住好,工資的大部分都用在了支持家鄉建設和扶貧濟困上。甘祖昌是毛澤東時代培養出來的一個好典型,這個典型在當今的時代仍沒過時。對比他,我們很多人會自愧不如,特別是那些心術不正的人,應該感到汗顏!老百姓喜歡這樣的典型,時代需要這樣的典型,這樣的典型越多越好!在這樣的感受和認識下,我開始了伏案寫作。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書稿拿出來了!我很高興,鄭重地奉獻給讀者,希望能得到同樣的感受和其識!最後我要在這裡誠懇地向龔全珍及其家人表示感謝,向甘炳朗表示感謝,感謝他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好題材,還要感謝他為此書寫出了序言並請龔全珍給我提供了書中的照片。此外對我在蒐集材料中和此書的出版中給予了幫助的萍鄉市政協、萍鄉市總工會、中共蓮花縣委和縣委宣傳部、坊樓鄉黨委以及沿背村委會,一併表示感謝!
作者於2007年3月20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