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醫院回扣門

寧波醫院回扣門

寧波醫院回扣門”指2010年5月23日在網上曝光的一張神秘清單,當中列出了寧波市某大醫院45名醫生的工號、名字、所屬科室,後面還註明了他們使用藥品氨曲南的數量和總價。其中18名醫生後面,還有手寫的數字。發帖者說,這代表這名醫生所收的回扣金額。院方對100多名可能使用氨曲南的醫生下發了“廉政告知書”。2010年6月3日,寧波市衛生局公布了處罰決定:19名收受藥品回扣的醫生中,2名醫生停止執業活動6個月,6名醫生警告處分,其餘11人嚴肅批評教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波醫院回扣門
  • 發生時間:2010年5月23日
  • 涉及金額:131751.7元
  • 處罰時間:2010年6月3日
  • 嚴肅批評:11人
  • 銷售藥品:4079盒
事件記錄,各方反應,回扣門延續,背景資料,根源分析,治理對策,

事件記錄

發帖人在帖子裡解釋說,藥品“氨曲南”單價32.3元/盒,給醫生回扣大約為6.5元/盒,回扣比例約20%。這種藥物總共銷售了4079盒,銷售額131751.7元,其中住院部3255盒,門診824盒,共支付回扣23755元。據了解,氨曲南是一種抗菌藥物,屬於寧波市藥品集中招標的中標品種,臨床上主要套用在如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治療。這家醫院目前在用的氨曲南為粉針劑,規格有0.5g和1.0g兩種,價格分別為32.3元和59.2元。產地分別為海南斯達和海南靈康,臨床套用最多的部門包括急診科、肝膽科等。
昨天,寧波一家省級醫院的藥劑師告訴記者,氨曲南主要用於重度感染病人,每次能用1到2支,一天能用2到3次,但現在很多醫院對這種藥的用量非常大。他認為:“除了它的功效以外,不排除有廠家給了醫生好處的因素。”
近日,寧波市某大醫院承認,這張清單上的醫生的確是他們的臨床醫生。院方表示,已對醫院裡100多名可能使用氨曲南的醫生下發了“廉政告知書”。目前此藥已經停用。寧波市衛生局透露,事情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各方反應

“外灘18號”我只是轉帖,我沒有撿到單子
誰撿到單子的問題,一開始就被人提了出來。
在“易索論壇”上,“外灘18號”不僅解讀了用藥單,還詳盡地介紹了醫藥銷售各個環節的利益分成。網友“zpr1001”於是認為他有可能從事此行業,一般人即使撿到也分析不出來。“外灘18號”對此似乎很警覺,在跟帖中予以否認。記者與樓主取得聯繫,當問他清單是否他撿到時,他沒有正面回答。昨天,本報報導了這起事件後,“外灘18號”給記者發來信息:“你們應該把醫生的名字‘馬賽克’一下的,讓他們怎么活嘛。論壇畢竟是小範圍的,報紙是公眾的。
昨天晚上7點多,“外灘18號”再次向記者解釋:“我只是轉帖,加上計算,分析了一下。現在輿論好像是我撿到單子發到網上一樣。凨對不起,單子不是我撿的。出我是打醬油的。他說,發帖子目的僅僅限於isso小範圍裡面的騙分行為。
昨天下午,寧波市衛生局監察室蔣主任說,調查工作有了進一步的進展,可以基本肯定,最先的舉報人也是醫藥代表。更多細節還不方便透露。
藥企銷售經理:這件事不是很清楚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回扣門”事件屬實,出醫藥代表應該知道這件事。寧波市某大醫院使用的0.5克氨曲南廠家為海南斯達。昨日,記者致電海南斯達後獲悉,企業在寧波只有一名銷售經理,姓鄭,由公司派遣,全權負責寧波地區0.5克氨曲南的行銷工作。
記者致電鄭經理。她說,她知道這件事,但不是很清楚,調查清楚後會再給記者來電。隨後掛斷電話。記者又多次致電鄭經理,電話再也沒人接。
業界人士對此評論說,“回扣門”是真的話,向醫生們推銷氨曲南的應該就是海南斯達的醫藥代表。藥企有可能公派一名銷售經理,也有可能將當地的醫藥行銷全權承包給個人,無論哪一種模式,鄭經理應該知道這起事件。
涉事醫生:你們找領導吧
這起事件共牽涉寧波市某大醫院45名醫生,其中有好幾名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
昨日記者按照清單上的科室,一一走訪,看到大多數醫生仍在正常工作,不過,涉事醫生在談到此事時大多表現得很謹慎。
記者首先來到住院部肝膽胰外科,醫生辦公室內坐著五六名醫生,記者問名單上的一位姓陳的醫生在嗎,坐在門口一位30多歲的小伙子抬起了頭,一聽“回扣門”的事,低下頭繼續忙碌:“這個事我們現在不方便說,你們問領導去。”
肛腸外科醫生辦公室內,記者見到另一位名單上的醫生鄭醫生,他建議記者找紀檢部門。
清單上列著5名骨科醫生,記者找到骨科醫生辦公室時,名單上的醫生一個也不在。
其中一名醫生透露,“一個休息,凝一個去游泳了,兩個在開刀。”隨後記者又先後找到了胸外科胡醫生和門診一科李醫生,兩人均表示讓記者找領導去。
某大醫院:一旦查實嚴肅查處
涉事醫生中也有對自己開氨曲南收取回扣的說法叫屈的。清單中,切醫院呼吸科的黃醫生用藥108枝,總價3488.4元,按照樓主“外灘18號”的說法,黃收了700元的回扣。不過,記者找到她時,黃回應說:“藥不是我開的。“
黃昨天正好坐診,聽說採訪回扣門的事,她很平靜。她說,看到清單某大眼,她也很震驚:“我在病房只查房,從來不開藥。
黃說,醫生用藥是按級別的,級別越高的醫生用藥的許可權也越大。病房醫生為方便治療,常用她的名義開三級藥(氨曲南是二級藥),她估計醫生在開三級藥時,順帶地也開了需要用的氨曲南。
黃是寧波市某大醫院呼吸科主任醫生,副教授。採訪時記者隨即問了幾個病人,對她的評價都很高。老病號毛阿姨豎起大拇指說,她是“頂好頂好”的醫生。
昨日,寧波市某大醫院再次向記者表示,他們將加緊調查此事,一旦查實醫生確實有收取回扣的作法,一定嚴肅查處,也希望知情市民向他們如實反映提供線索。
寧波市衛生局:定會表示嚴查
寧波市衛生局監察室蔣主任,表示等弄清楚全部事實後,會向寧波市紀委匯報,最終調查結果也會某大時間向市民通報。對於此事,寧波市衛生局定會嚴查,給舉報人和廣大民眾一個滿意的交代。記者另外了解到,工商部門已介入調查。

回扣門延續

衛生局承認有醫生拿了回扣
某大醫院“回扣門”事件經媒體曝光近一周了,昨天,寧波市衛生局紀檢組長鬍建華承認,確有醫生拿了回扣。這也是寧波市衛生局首次承認醫生拿了回扣。衛生局相關負責人此前曾透露,寧波市某大醫院在約談涉事醫生時,有人當場承認了錯誤;5月28日,衛生局已承認,“海南斯達”醫藥代表確實向醫生髮放回扣了。昨天,一名業內人士說,醫藥代表無孔不入,藥品回扣是公開的秘密,只是彼此心照不宣,這起事件只是把窗戶紙給捅破了。
寧波某大醫院“回扣單”一事目前仍在進一步推進中。記者昨日(5月31日)了解到,目前除作出“取消與海南斯達0.5克氨曲南的購銷契約”的決定之外,寧波市衛生局還要求寧波全市醫療機構自查自糾,排查以往的0.5克氨曲南用量,發現用量大的情況要及時上報。
目前,寧波市衛生局已經把寧波某大醫院“回扣單”事件的調查情況分別向浙江省衛生廳和寧波市治理商業賄賂辦公室進行了匯報。
取消與海南斯達購銷契約
5月28日報導,在網上曝光的這張疑似寧波某大醫院45名醫生以20%比例收受回扣的單子中,所列的這種抗菌藥物氨曲南,單價32.3元/盒。而據寧波市某大醫院證實,該院目前在用的規格為0.5g、價格在32.3元的氨曲南藥品來自海南斯達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斯達)。
昨日,寧波衛生局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該事件還在調查中。而寧波衛生局監察室有關負責人士此前也向記者透露,如果調查順利的話,將於本周召開發布會對外進行通報,“目前調查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重要進展。”
據了解,寧波市衛生局於日前緊急組織召開了“治理商業賄賂工作會議”,認定海南斯達在銷售過程中存在不良行為。針對寧波某大醫院“回扣單”事件,寧波市衛生局已對海南斯達作出了3項決定:取消與海南斯達0.5克氨曲南的購銷契約;寧波全市所有醫療機構停止採購、使用海南斯達0.5克氨曲南;通過調查取證,認為這是海南斯達在銷售過程中的一起不良行為,上報浙江省衛生廳及省藥品集中採購領導小組辦公室。
全市排查藥物用量
記者還了解到,寧波市衛生局還作出了要求寧波全市醫療機構自查自糾,排查以往的0.5克氨曲南用量,發現用量大的情況要及時上報。據介紹,0.5克氨曲南臨床上主要套用在如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治療,在2007年寧波市藥品集中招標時中標,從而進入寧波市的醫療機構。
對於停止採購、使用海南斯達0.5克氨曲南,寧波市衛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仁元表示:“首先,在臨床上能代替0.5克氨曲南的抗菌藥物很多,不會影響患者就診;其次,按照《浙江省藥品集中招標採購不良行為處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必須停止採購、使用。”
5月27日,寧波某大醫院已將部分調查結果反饋至市衛生局監察室。寧波某大醫院此前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寧波衛生局正式調查結果出來之前,清單上所涉及醫生均正常上班,他還表示,一旦查實,將嚴肅查處。
昨日,記者聯繫了海南斯達,該公司目前仍未對此事作出正面回應。
衛生部重拳打擊行賄
據了解,在近期醫生收取回扣等事件頻發的背景下,國家有關部門對醫療醫藥行業提出了針對性的措施。為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衛生部近日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提出將採取5項有針對性的措施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
除了進一步改革和完善藥品集中採購制度,大力推進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落實,嚴格規範診療服務行為,配合做好價格監管等措施,衛生部特別指出,將嚴肅查處商業賄賂案件。
衛生部表示,將繼續深入紮實開展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加強對衛生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紀律法制和正反兩方面典型教育,牢固樹立依法執業、廉潔行醫的理念。嚴肅查處商業賄賂案件,始終保持懲治商業賄賂的高壓態勢。進一步健全治理商業賄賂長效機制,並抓好重點制度的落實。
同時,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醫藥代表行為規範,認真落實《關於建立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的規定》,對查處的行賄企業按規定予以公布,並在兩年內取消其參加集中採購的資格,加大對行賄行為的打擊力度。
寧波衛生局關於“回扣門”處理結果
6月3日,寧波市衛生局向媒體公布了處罰決定:19名收受藥品回扣的醫生中,2名醫生停止執業活動6個月,6名醫生警告處分,其餘11人嚴肅批評教育。
對於這份處罰意見,醫療界資深人士認為,衛生局對2名停業醫生的處罰很嚴厲,估計今年他們將少拿兩三萬獎金,處罰將影響他們一輩子。
衛生局:“回扣門”涉事醫生受嚴懲
6月3日,,寧波衛生局市發布給媒體一份題為《市某大醫院醫生收受藥品回扣受到嚴肅查處》的文稿: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等法律法規,市衛生局對2名醫生給予停業執業活動6個月;個人年度考核不合格,3年內不得晉升高一級技術職稱,2年內醫師考核不合格;不良行為記入本人醫德醫風檔案;責成醫院扣發6個月獎金的處理。
對6名醫務人員給以警告;2年內醫師考核記不良行為一次;不良行為記入本人醫德醫風檔案;責成醫院扣發其6個月獎金的處理。
對其他相關人員進行嚴肅批評教育,責成其做出深刻的書面檢查,並扣發3個月獎金。同時,責成市某大醫院領導班子作出書面檢查,查找漏洞。加強管理,建立健全機制,採取綜合措施,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紀檢組長:這樣處理,是讓他們長長記性
寧波市衛生局對媒體發布信息後,記者昨天下午找到寧波市衛生局紀檢組長鬍某,試圖了解調查過程中更詳細情況:
記者:這次被嚴肅批評教育的相關人員有幾人?
胡:11人。
(此次被曝光的用藥單中,18名醫生後面標註手寫數字,而根據此次受罰情況,涉及回扣門的醫生比清單所注多1人,共19名。)
記者:被停止執業活動的2名醫生和被警告的6名醫生是誰?
胡:這個不能說,涉及個人隱私。
記者:這次處罰是從寬還是從嚴處理?
胡:依法依規處理。(後又補充)這次我們處理得還是很嚴厲的,發現問題了就查,不包庇,不縱容,給他們長長記性。
記者:那市民通過什麼途徑了解查處的執行情況?
胡:要相信組織,我是紀委派來的,他們不執行,我還要監督呢。
業內人士:停業處罰,力度很大
寧波市衛生局對涉案醫生的處罰,在外界看來嚴厲程度如何?記者昨天找了一名從醫幾十年的資深醫生,請他幫助解讀這份處理辦法。
這位資深人士說,停止執業活動6個月是一種行政處罰,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此舉意味著,這兩名醫生6個月內的獎金也就泡湯了。
其餘幾項也以經濟處罰為主,比如3年內不得晉升高一級技術職稱一項,假如涉案醫生是有希望晉升主任醫師的副主任醫師,兩職稱每月工資相差四五百,一年相差就有五六千;2年內醫師考核不合格的處罰力度很大,會影響醫生一輩子。按規定,醫生每兩年升一級工資,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取消資格,這個處罰意味著2名醫生的工資將永遠少升一級,雖然每月也就差四五十塊錢,但累計到退休乃至死亡,會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粗略估計,兩名醫生今年收入要少拿兩三萬。”這位醫生說,清單上醫生回扣拿的最多是2420元,按這個額度看,兩三萬是涉案金額的10倍,衛生局對他們的處罰力度還是很大的。
對於其他17位醫生,這位資深人士認為,衛生局處罰力度一般。6名被警告的醫生2年內醫師考核記不良行為一次,如果第二年考核合格,並不影響他的工資升級,最直接的影響是6個月的獎金。
醫院:會出台整改意見向社會公布
寧波市衛生局處罰意見公布後,晚上8點鐘,記者致電寧波市某大醫院阮院長時,她還在辦公室跟涉案醫生談話。阮院長說,這兩天醫院一直在找醫生們談話,2名被停業的醫生對問題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
阮院長說,這次事件是對醫院的一次教訓,醫院將繼續查找漏洞,在近期會出台整改措施,向社會公布,加強管理,杜絕這類事件的發生。

背景資料

醫藥回扣指的是醫療機構中的醫務人員,利用開處方的職務便利,以各種名義非法收受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等醫藥產品銷售方財物,為醫藥產品銷售方謀取利益的非法行為。
寧波醫院回扣門
大約從20世紀90年代起,一些藥廠發現,通過收買醫院的負責人可以將藥品推銷到醫院,但假如醫生不用的話,藥品的銷量仍十分有限。於是,醫院裡開始出現一群專做醫生工作的人,即醫藥代表。為了鼓勵醫生多用其推銷的產品,給每一個用自己藥的醫生提成。剛開始的時候,這筆錢的數量很小,只有一塊兩塊的,儘管很少,但效果很好。比起做廣告來花費少,效果卻大相逕庭。不管什麼藥,只要有回扣,醫生大筆一揮,沒有用不出去之理。在開始時候的小敲小打沒有得到有效的抑制後,回扣之風愈演愈烈,從最初的1%到現在最高達30%甚至50%,醫藥回扣已經成為大醫院醫生收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呈普遍開花之勢。藥廠必須要有臨床推銷員,也就是現在的醫藥代表,如果不這樣做,藥廠根本就無法生存。 據衛生部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2005年提供的一份資料表明,在全國藥品行業,作為商業賄賂的藥品回扣,每年侵吞國家資產約為7.72億元,約占全國醫藥行業全年稅收收入的16%。
醫藥回扣潛規則
對於醫藥回扣的運行潛規則,一位醫藥代表說,業內有一個行規,叫“不找三種醫生,必須認識兩種大夫”。三種醫生是:護士、見習醫生和進修醫生;而必須認識的兩種大夫是:管床位的臨床大夫、管病房的負責醫生。他們在醫院的職位大都是主治大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
醫藥代表需調查兩種大夫所在的科室和名字,甚至是個人愛好。所有的預備工作結束後才能上門。先是以各種方式熟悉,比如看病,再閒聊,直至熟悉。隨後就是吃飯、娛樂、旅遊、以及報銷書費。而所謂的“書費”其實是“開門費”,少者幾百元,多者上千元。 “開門費”送完之後,醫藥代表開始和醫生進行具體的回扣比例談判。“我們都嫌‘回扣’兩個字太難聽,所以都叫‘開方費’和‘處方費’”一位醫藥代表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藥品進入招標目錄開始在醫院使用之後,醫藥代表將定期和醫生進行回扣結算。醫生把自己的處方記錄或者是病人的床位號碼和用藥記錄交給醫藥代表。然後醫藥代表到藥劑科進行核對——之前藥劑科自然已經被醫藥代表打通了關節。
“處方費”只是醫生到手的平常費用。每到年底,藥商就要想盡辦法招待他們,有些大的藥商利用開各種研討會、學術交流會等免費出遊、購物,小的藥商也需給醫生報銷一些來路不明的款項作為回報。
一位醫藥代表說,回扣已是不少醫生收入的重要來源,而根子在於他們正常收入偏低。一位醫生(通常是大學畢業)工資條上的工資才2000多,很難抵擋回扣的誘惑。
公開的秘密
醫生開藥可以拿回扣,近年來已經成了一個“公開的秘密”。在全國各大醫院裡,幾乎都有醫藥代表的身影出現,為了推銷出自己的藥,他們承諾,醫生每開出一盒藥,就可以按藥價的一定比例提取回扣。隨著這一行業的內幕不斷被媒體曝光,我們了解到,醫藥回扣不僅“養肥”了一批醫生,讓他們過上了開名車、住好房的生活,也讓醫藥代表自身賺得盆滿缽滿,月收入平均在萬元左右……最近,終於有醫藥代表難以忍受良心的譴責,站出來表示要為這種極度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懺悔;而一名安徽醫生也在正義感的驅使下,不斷舉報醫院的各種收受回扣行為,引起社會關注。本報記者近日就聽他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醫藥代表辦起“慈善堂”
趙忠誠曾經是個醫藥代表,如今卻搞起了慈善,在湖南長沙自掏腰包開了一家“慈善堂”藥房,以剛剛保本的價格和幾十平方米的店面,同勢力強大的醫院、藥廠甚至曾經的同行唱起了對台戲。
從1994年到2003年的9年間,趙忠誠一直在做醫藥代表。他告訴記者,藥品出廠後,要經過全國、省級、各地方醫藥公司的層層代理,才能到達醫院。在這些中間環節中,除了各級代理“該拿走的錢”,醫院裡從院長、藥劑科主任、醫生到財務、藥庫,根據職位大小都要拿相應的“提成”。就這樣,讓藥品的價格一步步提上去了。一種出廠價30元的藥,到患者手中已變成了100元;而一種65元錢的藥,44元都被拿來打點醫院各處。如果錢送少了或者送得不及時,院方的“小鞋”立刻就來了,要“挽回局面”,還得加倍“孝敬”。
“當醫藥代表改善了我的生活,但也很辛苦。”趙忠誠說,1996年以前,他做的藥有五六百種,如果醫院要貨,哪怕就三五十元的藥,幾十里路也得送過去,“車費都不夠”。到了春節這樣的“大日子”,他至少得花3天時間打點“各路神仙”,有一次都年三十了,他還在外面跑,連做年夜飯的菜都沒買。除了體力上的辛苦,人情上的辛苦更叫他頭疼。趙忠誠這樣形容:院領導家裡有什麼事用得著,深更半夜都會找你。他們去吃宵夜、跳舞、唱歌,完事後直接打電話:“你過來買單就可以了”。“只要他手上有一點權力,你就得點頭哈腰、保持關係。連搬運工都不敢得罪。”趙忠誠嘆著氣說。
長時間的醫藥代表生涯沒有磨滅趙忠誠的良心。對於一些醫院的做法,他越來越無法忍受:長沙一家腫瘤醫院每年賺3個億,花600萬打廣告,可病人想在那裡退盒藥都不行。9年間,他看到太多的病人為了治病被高藥價“生吞活剝”,錢一用光馬上被掃地出門。這一切使趙忠誠的良心備受煎熬,每次有親朋問起,他都會勸對方別去醫院買藥,自己幫他買。終於,當舅舅為治牛皮癬花光了家裡積蓄,最後精神崩潰、服毒自殺後,他再也經受不起這樣的折磨,回家思考了整整兩個月,最終決定用做醫藥代表積累的經驗和得來的錢,開辦一家慈善藥房,幫患者免受虛高藥價之害。
“慈善堂”藥房於2004年1月正式開業,主要銷售腫瘤藥品,地址也特意選在前面提到的那家腫瘤醫院對面。因為“在所有患者中,腫瘤病人是最不幸的。光藥費這一項,就能省下很多錢。”記者在趙忠誠提供的藥價單上看到:醫院賣175元的口服液,慈善堂只賣35元;醫院賣的一種膠囊要369元,慈善堂只賣68元……幾十種藥品,差價少則十幾元,多則200多元。這樣的差價,絕對是記者聞所未聞的。它們是怎么來的?
趙忠誠告訴記者,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前面所說的種種“中間環節”省掉,讓藥品直接從藥廠到達患者手中。9年醫藥代表積累的經驗這時發揮了作用。藥店進藥或為患者買藥時,趙忠誠會直接找到廠家,說自己想做醫藥代理,保證不賣給藥房,拿到後立刻賣給病人。
“慈善堂”保本的低價使越來越多的患者慕名而來,自然也引來了醫院和同行的不滿。對門醫院經常派人來買藥,拿回去就化驗真偽,希望找到“罪證”;醫院還經常對患者進行反面宣傳,“妖魔化”慈善堂,說那裡的藥有問題;有些醫藥代表直接來翻箱倒櫃,被趙忠誠罵了回去。就在前不久,還有同行以莫須有的罪名威脅他們,強迫抬價。“這樣的事每天都有”,打擊慈善堂的做法一是查,二是斷貨源。後者趙忠誠通過自己的“戰鬥經驗”來克服;前者他只能兢兢業業,做到質量、認證、管理沒漏洞,不給對方機會,甚至承諾“有假賠一萬”。趙忠誠說,每年藥監部門都要來“慈善堂”抽查1—2次,他們每次都合格。
兩年多來,慈善堂也在接受患者的考驗。趙忠誠告訴記者,大多數患者都很歡迎他們,但也有少部分不理解,聽信了一些惡意宣傳,認為他們是騙子。遇到這種情況,趙忠誠就表示可以打電腦單、標明生產批號、有假就賠款。可就算這樣,還是有人不信。“我還能怎么辦?”趙忠誠語氣中充滿了無奈。不過,就在採訪中,一位患者來買抗腫瘤藥。這種藥醫院賣440多元,而“慈善堂”只賣200多元。趙忠誠教他如何把醫院裡的高價藥退掉:“就跟他們說要向媒體反映,要舉報。”這位患者表示,他是聽人介紹來的,覺得這裡確實實惠,當初也沒想到醫院的藥這么貴。“希望這樣的藥店能多些”。“有這些患者的支持就夠了。”趙忠誠告訴記者,現在回頭客很多,讓他有信心把“慈善堂”做大,“為破解看病難、看病貴探索一條新路子。”
安徽醫生8年舉報回扣路
張曙是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安醫”)的急診內科主任醫師。從1998年起,由於看不慣醫院收受回扣之風愈演愈烈,他走上了一條艱難但持續不斷的舉報之路,到如今已經整整8年了。在這8年裡,他曾以真實姓名向安徽省衛生廳和監察廳,甚至衛生部舉報,並投書《人民日報》,反映安醫整個醫院都在收受回扣的情況。有人把他稱作現代的“堂吉訶德”,因為他的舉報不但沒妨礙安醫的醫生照樣拿回扣,醫院反而被評為“精神文明標兵”,他卻屢敗屢戰,向整個醫療系統的“黑洞”發出了挑戰。
張曙告訴記者,醫藥回扣悄悄潛入安醫,最早是在1993年。當時醫院明令禁止拿回扣,提倡學習白求恩,發揚奉獻精神。因此,只有極少部分醫生敢收回扣。但到了1996年,收受回扣的情況開始增多。“那時有回扣的藥少,回扣也低,是藥價的5%,一盒藥的回扣是1塊錢。醫生開藥時不會注意哪種藥有回扣,哪種沒有。無意開了有回扣的藥,都是醫藥代表主動送來,每月一二十元。”張曙當時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但逐漸地,他發現,少數醫生開始積極開有回扣的藥,不該用的藥用了,不該做的檢查做了,有的醫生一個月可以拿到1000元回扣。對少數亂開藥拿回扣的醫生,許多醫生都很反感,但也有羨慕效仿者。這期間,張曙向醫院和省衛生廳實名舉報了“有意吃回扣”的兩個醫生,這是他第一次走上舉報路。
1998年,藥品回扣已經漲到了10%,有回扣的藥品種類增多,拿回扣的醫生也越來越多,每月最高可拿到2000元。但同時,亂開藥現象泛濫,有些醫生對病人濫用藥物,常常開些不對症的藥,不僅浪費醫藥資源,而且可能產生毒、副作用,讓病人雪上加霜。張曙越來越明顯地意識到,醫院正在從一個承擔救死扶傷責任的事業單位變成了追逐利益的企業。也就是在這一年,曾在無意中拿了300多元回扣的張曙,正式退出了拿回扣的行列,並再次以實名向安徽省衛生廳和監察廳舉報。舉報信如石沉大海,但他不甘心,接著又向衛生部舉報,並投書《人民日報》。
1999年1月23日,《人民日報》刊發了張曙的來信——《藥品回扣為何屢禁不止》。文中詳細列舉了安醫回扣成風的現象和事例。這篇文章給張曙惹來了大麻煩:醫院召開幾次專題會議,簡直成了對張曙的“聲討會”,指責他“壞了醫院的事”。但同時,這篇文章也引起上級領導關注,隨後,醫院領導班子被換,參選“全國百佳醫院”的努力也付之東流。文章見報之初的一個多月,醫藥代表不敢登門,醫院就診病人驟減……但很快,由於對這件事的處理沒了下文,一切又恢復“正常”了。
1999年底,張曙到北京某研究所進修一年。在看到北京醫生個人素質高、敬業精神強的同時,張曙也驚訝地發現,“這裡很多醫院拿回扣的現象比安醫厲害得多。”對於藥商、器械商的回扣,極少有人說“不”。治療冠心病的一個心臟支架,當時在國外售價300美元,到北京就賣2萬元人民幣,翻了8倍,醫生為患者放一個支架可以得到2000元回扣。一次講座上,一個醫生說他一年能放300個支架,結果大家給他算出能收60萬元回扣,換來了一片感嘆。這些所見所聞讓張曙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了懷疑:全國都這樣,單單舉報安醫,公平嗎?他也陷入了失望和困惑之中:這些醫生本來都是好人,可為什麼要收回扣呢?在沒想明白前,張曙給自己定下了“二不原則”:對醫藥回扣,一不收取,二不舉報。
這一原則沒堅持多久,2002年,安醫被省里初評上“安徽省精神文明標兵單位”,向社會公示徵求意見。張曙被激怒了:“安醫收取回扣的現象不僅沒減少,反而越來越厲害,怎么配得上精神文明標兵?”按照公示的地址,張曙再次實名舉報。他的舉報材料被批轉到省衛生廳,2002年6月,衛生廳兩位部門負責人找他談話,要他出示證據,張曙當場拿出數張署名“戚德如”大夫所開處方的電腦繳費單。原來,在藥品回扣網路中,統計醫生處方是個重要環節,醫院計算機中心統計每位醫生的用藥品名、數量,提供給藥商,藥商據此給醫生計算、送達回扣。為了對付張曙這樣“不可靠”的醫生,醫院專門編出了“戚德如”這個名字,把他們的處方計入這個人名下。這樣,不拿回扣的醫生就不會發現自己在“掙”回扣了,而屬於“戚德如”的回扣,誰也不知道最後去向如何。
可就在調查期間,安醫的電腦收費系統突然“壞了”,改成手工收費。第三天,電腦系統又好了,“戚德如”不再出現。醫院最終還是評上了當年的“安徽省精神文明標兵單位”,收取回扣的現象也並沒有終止。看著自己屢次舉報都不了了之,張曙決定:與其讓“回扣”不明不白的去了,還不如用到有用的地方。於是,從2003年4月開始,張曙也“收取”回扣了。不過,每月,他都把自己收的回扣送到安徽省婦聯“春蕾辦公室”,用來資助失學女童。到2006年為止,已累計達到4萬多元。
衛生部要重打藥品回扣
對於張曙長達8年同藥品回扣風作鬥爭的做法,衛生部醫政司原司長、資深醫院管理專家於宗河曾表示非常欽佩,並指出,醫藥領域收取回扣和紅包的現象已經到了“千夫所指”的境地。至於這種現象的形成,他分析,一方面是長期以來對醫院和醫生監管不到位,人為地縱容了“以藥養醫”局面的形成;另一方面,與藥品行業規則不健全、競爭激烈,導致全行業的混亂有關。
據記者了解,從今年7月開始,衛生部將在全國衛生系統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其主要內容就是治理接受醫藥企業的回扣和提成。趙忠誠和張曙的力量雖然微弱,但我們堅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覺悟,並最終促成政策和體制上的完善,讓醫藥回扣現象徹底消失。

根源分析

無序競爭,迫使醫藥企業送回扣
我國醫藥市場僧多粥少。據報導,全國有6000多家藥品生產廠家,數萬家藥業流通銷售公司,還有遍布各地的龐大的醫藥代表隊伍。過多過濫的生產、經營商,導致藥業市場無序、畸形競爭。醫藥企業都在謀求交易機會,獲得抑或失去交易機會,無疑關係到醫藥企業的生死存亡,這種生死抉擇,迫使醫藥企業想方設法,乃至不惜觸雷來搶奪發展空間。作為商家,醫藥企業必然追求利潤最大化,給一名醫生回扣,可以讓這名醫生幫助多銷售本公司產品,給許多醫生回扣,可能帶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空前利好。醫藥行業高“回扣”促銷能夠帶來高利潤、高收益,而醫藥企業行賄行為事實上極少被查處的低成本、低風險,造成了一些黑心藥業敢於大手筆派送回扣,帶來的更嚴重的後果是讓一些本不願參與這種黑色交易的藥商擔心正當的交易會被“回扣”手段剝奪,從而也紛紛祭出“回扣”殺手鐧,導致整個醫藥行業都在“回扣”中打拚。在醫藥企業與醫院、醫生之間,醫藥代表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醫藥代表與醫藥企業之間是雇員與僱主的關係,相互之間以利為紐帶而結合,有利則合,無利則散,出了一點紕漏,醫藥企業從來都不會認帳。如廣東和江蘇兩地的大型製藥企業,當其醫藥代表被我們查處後向他們了解相關情況時,他們均以該醫藥代表早就被開除為由不予配合。醫藥代表代表著醫藥企業的利益,自己也能從中獲利。從美國施貴寶公司將“醫藥代 表”概念帶進中國醫療行業以來,醫藥代表迅速成為醫藥行業的一大主角。起初,醫藥代表向醫生髮傳單、講解藥械性能,組織醫療專家開會研討,積極推介所代理的產品,後來逐漸加入旅遊、娛樂項目,饋贈印有公司產品標記的紀念品,最後直奔主題,給回扣、給提成,進行赤裸裸的權錢交易。
藥價虛高,留足了回扣空間
在查辦的案件中,醫生的藥械回扣額在零售價的10%到30%,醫藥代表抽成5%左右,醫藥企業留下20%的純利。也就是說,藥品從出廠到患者購買使用,其中有大約50%的利潤被醫生、藥商、醫藥代表瓜分。有的藥械的成本與銷售價差遠遠超出人們的心理預期。比如我們查辦的骨科回扣案,一塊骨科上肢普通鋼板,成本僅20多元,卻以近千元的天價賣給患者。遇到經濟條好些的患者,骨科醫生還建議使用鈦合金板,甚至是無從考證的所謂“進口”鈦合金板,鈦合金板的成本大約200元,賣給患者卻是上萬元,若冠之以洋名,動輒數萬元。造成藥價虛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市場準入與定價機制存在嚴重漏洞。一方面是藥械市場準入制度漏洞大。前段爆出的國家藥監局藥械司司長郝和平、藥品 註冊司司長曹文莊,以及其他官員受賄案件,都與這些高官擁有的許可藥械進入市場權 力有關。這個被人們稱之為“藥門”的管理機構,卻沒有為老百姓把好門,那些新瓶裝舊酒的所謂新藥、粗製濫造的醫療設備、醫用材料,一批出去,子虛烏有的研發費就要計入成本,為搞批文的行賄費、折騰費更要計入成本。另一方面是藥械定價機制不完善。我國占藥品數量90%的非醫保目錄藥品,實行自主定價並受市場調節,但是,由於市場調節自身存在漏洞,藥械行業的既得利益者想方設法維持高價位。比如我們查辦的骨科回扣案,由於藥械集中採購招標中,那些成本低廉的骨科內固定材料鬼使神差地以高價位中標,銷售商在維持自身高利潤的同時,遊刃有餘地給醫生高回扣。占藥品數量10%醫保目錄的藥品,由物價部門依據社會平均成本、市場供求狀況等來制定和調整價格,但物價部門限於條件,難以獲取準確的定價信息,最終還是被藥械行業的既得利益者牽著鼻子走。比如我們查辦的中藥回扣案,個別品種的中藥物價定價偏高,藥商得以大大方方地給醫生10%的回扣。而目前尚不健全的藥械集中採購制度,亦未能有效堵住回扣漏洞。為了保證藥品與器 械的質量,預防腐敗現象的發生,國家規定醫院與行政機關一樣實行集中採購招投標制度。醫院在購進大宗藥品、器械上,只有申報權和付款權,而決定權在政府專門採購部 門。據醫院領導介紹,政府採購比以前醫院自主採購價位更高,集中採購的藥品價格甚至高出原來自主採購的10%至30%。醫藥代表拿著政府集中採購價目表,與醫生二次談判時更為從容——我可以給你極其豐厚的回扣!
以藥養醫,迎合醫療回扣
醫院一位管理人員無奈地直言:你們檢察院一查案件,醫生開藥就縮手縮腳,全院藥品銷售額銳減,導致整個醫院都在虧本經營。以前,國有醫院由國家投入保持運轉。現在,國有醫院被推入市場,國家投入很少,醫院基本上以藥養醫,靠賣藥生存和發展。醫院銷售藥品的利潤進項,維持著整個醫院的運轉。那些高回扣的藥械,一定程度給醫院帶來高利潤。因此,以藥養醫體制,在某個利益層面上迎合了醫療回扣。
監督乏力,回扣之風日盛
在行政領域,衛生行政部門、藥品監管部門對醫療回扣自上而下的“線狀監督”難以見效。衛生、藥監部門開展聲勢頗大的反商業賄賂活動,衛生部門要求各醫院開展自查自糾,許多醫院為落實反商業賄賂工作,不惜大動干戈,採取“人人過關”的辦法,敦促每位醫生填表自報收回扣問題。即便如此,直到目前,還沒有一位醫生自覺說明收受哪位代表、何種藥品的回扣的實質性問題。某衛生局一位負責人坦言:沒抓到的,都說沒有收回扣,做再多的思想工作也無濟於事,只有檢察院查處了,才承認收回扣。在司法領域,刑法修正案(六)的施行,為打擊醫療回扣賄賂犯罪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武器。但是,我國刑法對賄賂犯罪的規定不夠完善,特別是犯罪主體界定過窄,賄賂內容僅限於財物,以謀取不正當利益為行賄犯罪構成要件等,不利於打擊醫療回扣等賄賂 犯罪。而且,和許多賄賂案件一樣,醫療回扣一送一收,雙方得利,查處難度大。再者,司法的事後監督,並不能從源頭上根本解決醫療回扣問題。
貪慾,導致醫生收受回扣
一些被查處的醫生埋怨自己倒霉,說很多行業都有回扣,醫療行業大多數人拿回扣,醫藥代表送來的回扣不收白不收,不收也不會送給醫院、送給患者,只是自己運氣不好才被查處。從中反映出一些醫生主觀認識的嚴重錯誤:一是心存僥倖。我多開處方多回扣,你多銷售多利潤,雙方都獲利,拿回扣時又是一對一,我不坦白、你不檢舉,就查不了;二是心安理得。我替你藥商賣藥,收取你給我的提成、回扣,這是天經地義,再者,藥品和器械的價格已經核定,賣出去就是這個價,我不收回扣,你也不會降價,好處不能讓你藥商獨得;三是法不責眾。大家都在收回扣,這是醫療行業乃至全社會的通用規則,一個人收回扣是錯誤的,大家都在收回扣就是錯誤也要變正確,至少,司法機關不會抓光所有醫生的;四是罪不在己。他們這些醫藥代表四處無孔不入,天天拉攏腐蝕,不是我要變壞,是國家沒有管住這些醫藥代表,硬是令我被他們拖下水的,我也是被害者。其實,“蒼蠅不挑無縫的蛋”,收回扣首先應歸咎於個人貪慾。衛生局和醫院管理層為了治理回扣問題,制定了一系列管理監督制度,仍然管不住醫務人員暗中與醫藥代表勾搭,甚至視制度如無物,放肆收受藥品回扣。因此,那些被查處的醫務人員,需要深刻反思的是自身無休止的貪慾的禍害。

治理對策

一、加強醫德建設,築起抗拒回扣誘惑的心理防線。
道德是人格的根本,道德培養是預防犯罪的基本手段。道德因其教化功能,一直在預防犯罪的實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道德培養,是一種健全人格的社會培養和自我修養活動,同時也能削弱或者排除形成犯罪的內在動因,能抑制、消除正在形成過程中的犯罪動機。從這個意義上說,加強醫德建設,提高醫務人員的道德質量,是預防犯罪最初和最終的手段。醫生貪慾心理不是與生俱來和一成不變的,它既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犯罪行為,也可以在良好的教育下得以轉化和消除。而決定醫生貪慾心理變化方向的,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如果用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支配人的心理,人的行為就會朝著健康、有益的方向發展;反之,如果用不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支配人的心理發展,人的行為就會朝著犯罪的方向發展。當前的社會環境和醫風狀況給人們造成一些錯覺:有的認為醫德退化是改革中不可避免的現象,醫德建設阻卻不了退化趨勢;有的認為只要醫療技術上去了,能治好病救活人,就是大德大賢,一好可以遮百醜,醫德建設的其他虛功可有可無。所以,醫院和醫生都致力於提高專業技能,都致力於提高經濟效益。況且,醫德建設本身僵化的模式難以適應社會發展形勢要求,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久而久之,醫德建設被束之高閣。現在,回扣之風愈演愈烈,醫務人員屢屢被查處,醫院和醫生形象在社會公眾眼中一落千丈,一些醫院才發現狼來了。不過,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醫院應該抓住檢察機關查處案件,許多醫務人員深受震動的時機,全面加強醫德建設,切實提高醫務人員的醫德修養,築起抗拒回扣誘惑的心理防線。同時,要認識到醫德建設是一個複雜、系統的工程,應春風化雨,堅持不懈。
二、淨化市場環境,清除送回扣的黑心藥業。
藥械市場無序競爭的根本原因,在於生產、銷售企業過多過濫。相當多數的藥械公司之所以要通過送回扣的手段獲取交易機會,往往是因為自身天生不足、實力不濟,在正常的市場競爭中難以生存。因此,對將要進入藥械市場的企業,實行高門檻的市場準入制度;對已經進入藥械市場的企業,要引導其誠信經營,限制有行賄記錄的藥業活動空間;對劣跡斑斑的企業,要堅決清除。在市場準入制度上,關鍵是要建立嚴格而明確的市場準入條件,儘快修訂我國藥品生產和經營質量管理規範,進一步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從源頭上控制低水平重複建設問題。藥品生產環節又是藥品流通鏈的源頭,對藥品的質量和價格有很大的決定作用。因
此,嚴格準入制度的根本在於嚴格控制新開辦企業數量,從嚴掌握新開辦製藥企業的條件,嚴格新藥審批,建立完備的新藥上市前端審核程式和標準,禁止通過改頭換面贏取暴利的假新藥,提高市場準入的技術門檻。今年2月,中辦、國辦聯合下發《關於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衛生和醫藥行政管理部門建立行賄企業的“黑名單”制度,凡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兩年內取消其參加藥品和醫用設備等招標投標的資格,醫療機構不得採購其產品。“黑名單”制度是從源頭治理商業賄賂的有效措施,對治理醫藥回扣必將產生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我認為有關部門還要大力引導藥業誠信經營,可以考慮建立藥業誠信檔案,科學評價藥業誠信度,並以誠信度為參考,在採購招標投標中付予高誠信度藥業優先中標權。另外,那些根本不具備生產、經營基本條件的,制假售假、污染嚴重、扭虧無望的,或者慣於行賄,屢屢進入“黑名單”的,要依法終結其市場主體資格,堅決清除出藥業市場。
三、改革定價制度,打壓虛高藥價留下的回扣空間。
建立企業生產成本監控系統,對生產企業實行成本管理信息化流程的全程監控,解決定價部門與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以社會平均先進成本水平作為定價的基礎,規範藥品價格的成本構成。建立藥械定價聽證制,通過聽證會的方式實現藥品定價的透明度和科學性,確定最後批准的價格。充分利用市場價格信息,不斷校正政府定價。建立職能完備的藥品價格監督管理機構,實現藥品定價部門與新藥審批部門的一體化管理,將藥品價格管理部門、質量成本監控部門與負責新藥審批、市場準入、運行規程制訂的管理機構聯合成立藥品定價的審計機構,對藥品的價格進行審計,建立完善的藥品定價監督管理體制。
四、實行醫藥分離,以社會藥房充分競爭替代醫院藥房定向回扣。
醫藥分離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核心和難點,但是再難也要往這個方向努力推進,儘快實行醫藥分離,從源頭上切斷醫院、醫生與藥品經營之間的經濟利益聯繫,保證醫生因病施治、對症開藥,這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必然選擇。實施醫藥分離,變醫院藥房為社會藥房,由於社會藥房競爭比較充分,尤其是大量的平價藥店的出現對降低藥品價格起到很大的推進作用。事實證明,社會藥房的藥品價格確實比醫院藥房低出很多。醫藥不分的現狀下,因為醫院的壟斷性,導致很多生產、銷售企業為了保住醫院大市場,而不惜重金巴結醫院、醫生,甚至只將藥品賣給醫院藥房,寧願放棄社會藥房市場。如果醫藥分離,醫院藥品大市場自然終結,患者購藥有充分的自由選擇權,可以貨比三家選擇價格較低藥房購買,這樣,醫藥代表、醫院藥房、醫生三者間回扣鏈條將被截斷。
五、構建大監督網,全面遏制醫療回扣。
地方衛生部門既是醫院的行政主管部門,又是行政監督部門,地方衛生部門與所屬醫院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利益關係。顯然,在對待醫療回扣問題上,衛生部門處在尷尬的位置,既想打擊整治,又擔心過多醫療回扣事件影響衛生部門的政績。而且,僅靠衛生部門自上而下的線狀監督,僅靠衛生行政執法權,難免失之於疏、失之於軟,不足以應對醫療回扣猖獗之勢。我們應該在強化衛生行政監督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全社會的大監督網,強化社會組織、人大機關、紀檢監察、司法機構、新聞媒體的監督,同時增強社會市場制衡、約束醫藥行業的能力,不僅對醫院、醫生、藥業,也對衛生行政部門、藥品監管部門同樣加強監督,才能從根本上遏制醫療回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