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麵食

寧夏麵食

寧夏麵食是指寧夏地區人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麵食,包括刀削麵饊子長壽麵,餃子,餛饃油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麵食
  • 主要食材:麵粉
  • 分類:麵食
饊子,由來,饊子簡介,長壽麵,由來,長壽麵簡介,餃子,餛饃,傳說,餛饃簡介,油香,由來,油香簡介,

饊子

由來

早喝茶麵配糰子,酥脆麻花饊子。年年如此代代傳,破舊立新樣不變。隨著時代的變遷,吃餃子、大肉麵習以為常,並不稀罕,惟有茶麵、饊子,平素不常吃喝,在正月里才吃。
饊子”是我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各族人民皆有的一種古老傳統食品,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晉國,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古代稱“寒具”,《楚辭》中為“米巨米女”,還有叫“細環餅”和“捻頭”的。北魏高陽太守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卷八十二篇載:“細環餅一名‘寒具’,以蜜調水溲麵,若無蜜,煮棗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餅美脆,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寧夏麵食

饊子簡介

“細環餅”,即“饊子”,而“寒具”則是饊子的古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饊子,即寒具,冬春可留數月,及寒食禁菸用之,故名寒具。”饊子的確是古人的絕妙食品,它對後世創製可供冷吃的小食品及點心的發展,起了承先啟後的推動作用。
饊子”確實好吃,香醇爽口,冷脆熱軟,易於消化,老幼皆宜。《本草綱目》曰:“饊子味甘、鹹、無毒。利大小便,潤腸,溫中益氣。”南北朝被列為珍品,唐代成為官方宴席上不可缺少的名貴細點。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曾作《饊子》詩云:縴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
饊子”是一種精緻的食品,製作難度大,如果沒有較高的技術,炸出的“饊子”不香、不脆、不鬆散。要炸好饊子必須配好料,和好面,晃好條,纏好股,炸好色,才能達到形如柵木,條細心空,焦脆香酥,入口即碎的程度。

長壽麵

由來

民間有生日吃壽麵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於西漢年間。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
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

長壽麵簡介

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麵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麵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麵”。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餃子

傳說
相傳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後辭官回鄉。正值數九隆冬,他看見南洋的老百姓饑寒交迫,兩隻耳朵凍傷,病死的人很多。便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他把羊肉、辣椒和去寒的藥材放在鍋里,熬到火候時再把羊肉和藥材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後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里人與後人就模仿製作,稱之為“餃耳”。
從此以後,每到冬至,人們就模仿張大夫做餃耳的辦法,做起了食品。因叫著別嘴,後來人們就叫它“餃子”了,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麵餃”。天長日久,形成了習俗,每到冬至這天,家家都吃餃子。1400多年的歷史讓餃子在老百姓心目中紮下了根。餃子漸漸成為中國飲食的代言詞。

餛饃

傳說

寧夏麵食
餛饃,是寧夏回族獨特風味麵食。相傳在北宋末年至西夏建國時,餛饃就開始在回族先民當中製作,元朝民間已經盛行。關於餛饃的來源,在回族民間有好幾種傳說,大同小異,但都與回族歷史上的野外牧羊生活有關。
傳說很早以前,回族牧羊人每次出去都要幾天乃至十幾天才回來一次。常常在野外生活,且帶鍋碗。背上米麵,還要找水,非常辛苦,時間長了,回回牧羊人為此發愁。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回族老人在別人家發現了兩個銅罐,一大一小,能套在一起,既可做飯、又能背水,就花錢買下了。在一次做完後,將剩面放到銅罐里,下午做飯時面已發,當時想做饃饃沒蒸籠,也沒有鍋,就拾了一堆柴準備燒,火大了會燒糊,生怕不熟,後來待虛火著完之後,在草木灰中燒,結果燒成功了。

餛饃簡介

從此,餛饃就一直流傳到今天。如今回族民間的餛饃鍋有銅的、有鐵的,還有鋁的。形似當今飯盒,有長方形的,有圓形的。過去回族做餛饃時,將發酵的面加適量的鹼和乾麵粉,揉成麵團,扮成張,捲成棒,然後制上花紋圖案,置於抹上香油的餛鍋里,放進坑洞裡的草木灰里燒,並掌握好火候。餛饃燒出後看上去黃燦燦,吃起來外脆里軟,香甜可口。後來餛饃的製作發展到有專門的模具,不用人工做花紋。城市裡用餛饃模具在烤箱、燒爐里烤,效果更佳。有的清真飯館也開始生產,頗受歡迎。

油香

由來

寧夏麵食
俗稱油餅,是回族人民的傳統食品,每逢開齋節、 古爾邦節、聖紀節,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除了自己食用以外,還要相互贈送,有的家裡過節紀念亡人,有了紅白喜事,也要炸油香以表示尊祖繼俗。
油香有普通油香、糖油香、肉油香三種,有的地方把油香叫"香氣"、"香香鍋"。說起油香來,還有一段傳說:早先伊斯蘭教聖人穆罕默德,從麥加到麥地那。麥地那城裡的穆斯林早聞穆聖的到來欣喜若狂。家家都準備了豐盛的飯菜迎接穆聖。穆聖看到請的甚多,究竟到誰家裡去呢?難以決定。最後穆聖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妙法。他就讓自己騎用的駱駝走在前面,自己跟在後面。駱駝停在哪家門口,他就到哪家吃飯,走著走著,那匹駱駝終於停在一戶人家的門口,穆聖就走進了這家吃飯。
這是一戶貧苦的人家,家裡只有老兩口.男的銀須飄灑叫阿龍布, 見了風

油香簡介

塵僕僕的穆聖來到自己家中異常高興,連忙端出熱騰騰的"油香"款待尊敬的穆聖,穆聖吃過後非常高興,連連誇讚老兩口的鍋灶手藝。從此穆聖在阿龍布家吃"油香"的事就在阿拉伯國家傳為佳話。後來阿拉伯人到中國傳教、經商,又把這種作油油香的習俗傳給中國穆斯林。如今回族穆斯林把油香做為禮品,饋贈給親友或阿訇。"油香"現已成為團結、友誼、幸福的象徵,成了回族穆斯林傳統的聖潔食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