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路街道

寧國路街道街道位於區境南部。東界臨青路、寧武路、隆昌路與隆昌路街道為鄰;西至楊樹浦港與龍江、江浦路兩街道為界。南至平涼路與眉州路街道接壤,北至周家嘴路、趙家橋與控江、鳳城新村兩街道相連。面積2.23平方公里,居民13600戶,50100人。辦事處寧國路472號,下轄19個居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寧國路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上海楊浦區 
  • 地理位置:楊浦區南部 
  • 面積:2.23平方公里 
  • 人口:50870人 
歷史發展,地區發展,

歷史發展

1954年地境為楊浦區第七辦事處。1955年,以寧國路命名,幾經調整,1965年稱寧國路街道至今。
地境原為農村。周塘浜橫貫中部。引翔港縱貫南北。境內共有13條河流和奚家浜、王家宅、天落溝、嚴家木橋及方子橋等18個自然村。東部的引翔港鎮位於引翔港、周塘浜交會處。形成於明萬曆年間,是上海東北部古老而繁榮的集鎮。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引翔港以南及西街劃入租界。地境即向城市化發展。宣統元年(1909年),興建科發藥廠(今第四製藥廠),為上海第一家西藥廠。民國2年(1913年),華德路延伸至引翔港。1914年後,穆藕初先後開辦了德大和厚生紗廠。之後,相繼開設國光印染廠、久華染線廠、中共鐵工廠和大華氧化廠等廠,在高郎橋之東,形成一片工業區。民國9年前後,引翔鎮西又開辦了三友實業社、隆茂紗廠和東華紗廠,形成一個工業小區。孟買路(今河間路)建成後,沿線創辦三星白鐵皮廠、華鋁鋼精廠、益豐化工廠、上光鑄造廠等8個工廠,形成一條工業帶。
宣統三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來華,在引翔鎮西南興建教堂(滬東堂)和教會總部,並建造神職人員住宅17幢。民國10~20年,興建厚生里、德興里、晉城裡、河間裡等6條里弄。大純與同興紗廠建造職員住宅200多幢,形成一片住宅小區。
抗戰爆發,抗日軍隊與侵華日軍,在引翔鎮北激戰,全鎮悉遭兵燹。戰線西移,居民返里,搭棚建屋。引翔鎮成為一片棚戶區。
抗戰勝利,敵產被接收,工廠逐步恢復生產。日本第五機械製作所改為中國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今中國紡織機械廠)。民國37年醫療器械廠遷入。居民日增,在廢墟上搭建大量棚戶。平涼路北、眉州路西、引翔鎮、馬玉山路兩側和西方子橋一帶,成為棚戶集中地區。
解放後,經過改造、整頓、撤併,申新五廠、六廠等組建成上棉三十一廠,改仁德紗廠為上棉三十廠,美華印染廠改為第五印染廠,包福記鋼鐵建築廠改為華東建築機械廠,科發藥房改為第四製藥廠,華鋁鋼精廠改為上海鋁材廠,亞細亞鋼鐵廠改為上海冶金機械設備總廠等。同時,擴建五一電機廠、中國紡織機械廠、上鋼二廠。新建上海矽鋼片廠、燎原燈具廠、潤滑設備廠、輕工微電機廠、彈簧墊圈廠等10餘家工廠。街道成為大中型工廠集中地區,共有工廠80餘家,工業用地1.62平方公里,占街道面積的72.2%。
1958年,臨青路地段建造市百三店、楊浦酒家、大慶食品商店、紅霞時裝店及新華書店,形成了鬧市。
改革開放,街道起了新的變化。首先出現了合資企業上海合眾——開利空調股份有限公司。街道工業迅速發展,廠小、量多、面廣,達80餘家,對活躍經濟起到了補充作用。1990年,產值1139.85萬元,利潤129.40萬元,上繳稅金63.37萬元。
1985年,引翔鎮棚戶改造。南北兩段先後完成多層住宅15幢,高層建築7幢。雙陽路西段正在施工,全部完成後面積可達18萬平方米。長陽路南造了3排高層建築及長陽大樓。眉州路口建造了海運大廈,臨青路口建造了白樓。境內高層達10幢之多。全境住房面積45.95萬平方米。其中私房簡屋有26.81萬平方米。

地區發展

境內共有商店150多家,除3家菜場外,又增闢了集市貿易,活躍了經濟,方便了居民。境內現有中學3所、特殊教育學校2所,國小6所,幼稚園8所。此外新建了區少年宮、街道文化站和兒童樂園等。醫院有紡織二院、東海中醫院。基督教滬東堂設在寧國路北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