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爐

宣德爐

宣德爐,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參與設計監造的銅香爐,簡稱“宣爐”。宣德爐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風磨銅鑄成的銅器。

為了製作出精品的銅爐,在朱瞻基的親自督促下,整個製作過程,包括煉銅、造型必須自《宣和博古圖》《考古圖》等典籍及內府密藏的數百件宋元名窯中,精選出符合適用對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將之繪成圖樣,再呈給其親覽,並說明圖款的來源和典故的出處,經過篩選確定後,再鑄成實物樣品讓其過目,滿意後方準開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宣德爐
  • 製造時間:宣德三年
  • 參與製造朱瞻基
  • 簡稱:宣爐
成色特質,鑄造歷史,歷史價值,歷史考證,文化背景,品鑑辨識,包漿色澤,鑄工造型,磨損款識,內腔特徵,仿品鑑別,收藏注意,成交記錄,

成色特質

宣德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銅器。為製作精品的銅爐,明朝宣德皇帝曾親自督促,這在歷史上實屬少見。宣德爐以色澤為亮點,其色內融。此件宣德爐以黃銅製成,底書“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帶底座。其爐身形制規整,敦厚之中不失靈巧精緻,作為書房陳設頗為雅致。焚香其內,數百年歷史的厚重感隨香外溢。它通體光素,盡顯銅爐精純美質,銅質精良,入手沉甸。此“宣德爐”來源於紐約佳士得2012年9月紐約洛克菲勒中心拍賣會,流失海外多年,如今漂洋過海重歸祖國懷抱,且品相完好,相當珍貴。
大明宣德爐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圓唇,頸矮而細,扁鼓腹,三鈍錐形實足或分襠空足,口沿上置橋形耳或了形耳或獸形耳,銘文年款多於爐外底,與宣德瓷器款近似。
除銅之外,還有金、銀等貴重材料加入,所以爐質特別細膩,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一般爐料要經四煉,而宣德爐要經十二煉,因此爐質會更加純細,如嬰兒膚。鎏金嵌金片的宣德爐金光閃閃,能夠給人—種不同凡器的感覺。
宣德爐最妙在色,其色內融,從黯淡中發奇光。史料記載有四十多種色澤,為世人鐘愛,其色的名稱很多。例如,紫帶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黃象藏經紙的,叫藏經色;黑白帶紅淡黃色的,叫褐色;如舊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黃帶紅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還有黃紅色的地、套上五彩斑點的,叫仿宋燒斑色;比珠砂還鮮紅的斑,叫朱紅斑;輕及豬肝色、棗紅色、琥珀色、茶葉末、蟹殼青等等……明朝萬曆年間大鑑賞家、收藏家、畫家項元汴(子京)說:“宣爐之妙,在寶色內涵珠光,外現澹澹穆穆。”
宣德爐放在火上燒久了,色彩燦爛多變,如果長時間放在火上即使扔在污泥中,拭去泥污,也與從前—樣。
明末清初文人騷客冒襄董小宛的丈夫),愛好品玩宣德爐,他寫有《宣銅爐歌》及《宣爐歌注》,及《宣銅爐歌為方坦庵先生賦》,“有爐光怪真異絕,肌膩肉好神清和。窄邊蚰耳藏經色,黃雲隱躍窮雕磨。”這是冒襄對宣德爐的描述。
正如《宣銅爐歌》里所歌:“撫今追昔再三嘆,憐汝不異諸銅駝。一爐非小関一代,列聖徳沢相漸摩”,宣銅爐可說是紀錄了明王朝全盛期的歷史見證。另外,從冒襄的《影梅庵憶語》中可以得知,宣銅爐同時也寄託了冒襄對愛妾董小宛的思念之情。對冒襄來說,一個宣銅爐,既勾起了他對明王朝的故國之思,也勾起了他對董小宛的思念之情。

鑄造歷史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特下令從暹邏國進口一批紅銅,責成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製香爐
宣德爐宣德爐
為保證香爐的質量,呂震戰戰兢兢地稟告皇上,欲製造出好香爐,銅還得精煉六遍。煉一遍,少一些,六遍下來,原料只會剩下一半。宣德皇帝財大氣粗,精品意識超強,他當即下旨精煉的次數不僅不減,還要翻番(煉十二次),並加入金銀等貴金屬。於是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經過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極品銅香爐終於製作成功。
這批紅銅共鑄造出3000座香爐,以後再也沒有出品,宣德帝見到這批自己親自過問的香爐,每隻均大氣異常,寶光四射,很有成就感。這些香爐,把其絕大部分陳設在宮廷的各個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賞賜和分發給了皇親國戚,功名顯赫的近臣和各個有規模香火旺盛的廟宇。 這些宣德爐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見其形。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極為罕見。

歷史價值

大明宣德爐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
為了牟取暴利,從明代宣德年間到民國時期,古玩商仿製宣德爐活動從未間斷。就在宣德爐停止製造後,部分主管“司鑄之事”的官員,召集原來鑄爐工匠,依照宣德爐的圖紙和工藝程式進行仿造。這些經過精心鑄造的仿品可與真品媲美,專家權威也無法辨別,至今國內各大博物館內收藏的許許多多宣德爐,沒有一件能被眾多鑑定家公認為是真正的宣德爐。鑑別真假宣德爐已成為中國考古學中的“懸案”之一。
上述原因,使刻有宣德款識的銅香爐,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價格極低廉,遠遠比不上其它造型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價格。

歷史考證

宣德爐宣德三年的銅器沒有標準器,回顧一下歷史文獻,宣德三年曾批量鑄爐這一說並沒有被可靠的歷史文獻所記載。宣德三年的銅爐,有兩種傳說:一是官內佛殿失火,金銀銅像都被熔成液體,於是皇帝命令將其鑄成銅爐;二是宣德皇帝收到進貢銅39000斤,於是責成呂震和吳邦佐,參照宋代瓷器款式及《考古圖》和《博古圖錄》,鑄造出3000件(一說為5000件)香爐。
宣德爐
說法一普遍被認為是明末文人杜撰,說法二卻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然而說法二的最初出典為何處是《宣德彝器圖譜》。儘管此書帶有1428年的序,它的真實性卻有待商議。早在1936年,Paul Pelliot便詳細論證了《宣德彝器圖譜》是後世的偽作。根據Pelliot的考證,最早提及此書的是清乾隆時期的杭世駿,他在1776年發表的一系列短文中提到了《宣德彝器譜》一書。同時期,《四庫全書》的編委也見到了和杭世駿所述書名略不同的《宣德鼎彝譜》的文稿。該書分為八章,帶有1428年的序。到了19世紀該書被擴充到20章。在1928年,該書最終定名為《宣德彝器圖譜》,應也就是我們如今所看到的版本。儘管該書聲稱宣器器形仿自宋代的《考古圖》和《博古圖錄》,然而從傳世的實物看,很少器物類似《考古圖》和《博古圖錄》所載。
而且,明史中從未提及宣德三年鑄爐這一說。種種跡象表明,《宣德彝器圖譜》可能是晚明的偽作。但同樣不能肯定宣德三年曾批量鑄爐。

文化背景

焚香習俗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通常人們為了禮儀將衣服薰香,更多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歡在讀書、寫字的書房內,焚上一柱香,營造“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意境。因此,早在漢代以前就出現陶、、銅、、瓦為材料製成的香爐元末明初隨著銅器鑄造業的迅速發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爐,逐漸被銅香爐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間是銅香爐製作的巔峰階段。

品鑑辨識

不同時期的宣德爐在精度和質量上都有不同側重點。明爐重韻味,不管是整體或者細部的設計,都耐人尋味。明末清初的爐有拙樸的厚重感。雍正時期的爐線條柔和,而乾隆時的精爐工藝水平達到歷史最高點。值得注意的是,宣德爐底款的“德”字心上沒有一橫,當時有“省一德”之稱,經多方查證,也有不省一橫的。

包漿色澤

真品包漿溫潤,寶氣內蘊,長時間不變。偽品包漿枯槁,有的象油漆,越放久越耐看。舊說有五色,分別為佛經紙,栗殼,茄皮,棠梨,褐色,其中以佛經紙色為第一。上海朵雲軒95年拍品中有一銅爐(高19.2厘米),其色澤就能達到佛經紙色。此外,一些使用了特種工藝製造的灑金錯金銅爐,其價值要比一般的銅爐高數倍。

鑄工造型

真品鑄工質量平均,精品鑄工相當精。偽品鑄工不平均,有地方好有地方差,或者鑄工粗糙。造型以古雅渾厚為上,有耳足的比無耳足的要好,鑄工越精越好。以大小而言,徑8-12厘米的爐最常見,屬於小號;徑15厘米左右的爐是中號,數量比小號少,但價值比小號高;而徑大於20厘米的爐是大號,工藝精者稀見,價值也很高。在同樣尺寸的情況下,爐越重價值也越高。如友所藏的明末清初的宣爐,徑只有15.8厘米,而重量可達7斤,是該尺寸銅爐中的超重量級選手,價值要比普通的重3斤的高數倍
宣德爐宣德爐

磨損款識

真品有自然均勻的磨損,特別是在足底。偽品無磨損或人為打磨。
鑄得越精越奇就越能幫助斷代,而銅爐的價值也越高。宣德爐在明、清以及民國均有鑄造,但如何判定年代的早晚呢?從整體造型上來說,明代銅爐的整體風格是雅致、渾厚。
宣德爐宣德爐
發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銅爐依然渾厚,但不及早先的雅致。時至18世紀,風格開始趨向纖弱,在造型和裝飾上力求變化,有的也雅致,但總體上渾厚不足。下兩圖是筆者藏品,原倫敦佳士得拍品,31.8厘米高,乾隆款和乾隆時期,紋飾較繁複,珊瑚鑲嵌完整無缺漏。
19世紀及以後,銅爐鑄造的質量每況愈下,無論是包漿紋飾造型都比前期的差。值得一提的是帶有“石叟銅爐。對這類銅器的考證專家有不同意見:英銅器專家Rose Kerr在她的《中國晚期銅器》書中提出“石叟”是始於明代後期的一江南作坊的“商標”(Rose Kerr, Later Chinese Bronzes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London, 1990]);另一專家Paul Moss不同意,他在《第二青銅時代》一書中認為明後期的專鑄“石叟”款銅器的作坊不存在,“石叟”是傳說中擅長作銀鑲嵌銅器的一僧侶的別號。他認為帶“石叟”款的銅器是19世紀的作品。下圖帶“石叟”款的銀線鑲嵌的銅爐,一說是17世紀,一說是19世紀。

內腔特徵

宣德爐的造型只是它的外形,其內腔亦有欣賞和斷代價值,反映了匠心和時代的審美情趣。感覺明匠更注重內腔的造型設計,尤其想表達爐腔的縱深感(橫向的和豎向的)。橫向的縱深感以弧線大來體現,豎向的縱深感以爐腔深來表達: 爐壁不等厚,上下厚,中間薄; 爐口壁直,向內腔過度有稜角;內腔底低; 內腔底面徑小; 內腔的最凸處低於外形的最凸處。

仿品鑑別

1、當代仿。宣德三年宮廷封爐不鑄之後,當時的監造者將原來的工匠再集中起來,另行鑄造。由於原料不足,風磨銅已經用完而不復出,鑄工只能以黃雜銅代之,雖做工與以前一般極盡精緻。形態更為多變,但銅質終於不及。同時底款有了變化。字數增多,為“大明宣德五年監工部官吳邦佐造”和“工部員外臣李澄德監造”等,楷款、篆款均有。
2、明代中期仿。明代中期的正德年間,朝野亦需用銅香爐,因宣德爐已經深入人心,遂沿用宣德爐的造型和款式或稍加變化。此時爐的特色是銅色泛黃,器身鑄有伊斯蘭文。明代中期伊斯蘭文化大量傳入中國,致使正德皇帝亦信奉起伊斯蘭教,所以當時製作的工藝品如銅器、瓷器、景泰藍及許多的物品之上多有伊斯蘭文(回文)的出現,至明末鑄造的宣德爐上亦沿此風,並且楷書、篆書並用。
3、明末和清初仿造。該時的工藝美術器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所以宣德爐仿品製作亦美,並沿用明代的失蠟鑄造法,但在造型上與明代相比,惟顯靈巧而已。其胎亦厚重,色有暗紅、橙黃等。款式上除了仿大明宣德款之外,還有署“袖雲居”、“水雲居”、“風月侶”等的篆書方款。
4、清晚期至民國時期仿。其銅質粗,砂眼多,爐壁薄,分量輕,有的以翻砂法澆鑄,工藝更加粗糙。在北京前門大

收藏注意

不少收藏者認為宣德爐中含金。有些人認為有些銅爐表面的“雪花金”斑點就是銅質中含金的體現。有些人認為宣德爐若比重超過銅,就一定有金的成分。“雪花金”是一種色斑,不是銅質中含金,因為就算銅中加入金,煉出的成品也不可能呈金和銅分離的狀態。有些宣德爐比重是比銅大,但這並不足以說明爐中含金,有多種金屬的比重都大於銅,這些爐的鑄造中有可能是加入了其他比重大的金屬。
宣德爐宣德爐

成交記錄

139萬成交,銅象耳宣德爐
宣德爐
款識:“宣德五年吳邦佐造”楷書款
此件香爐樣式來源於明宣德爐,以金銅製成,爐身形制規整。直口,兩側置雙象耳,象首粗眉杏目,長鼻直豎,表情自然細膩,循“太平有象”之吉意裝飾,包漿沉穩,色澤典雅,敦厚之中不失靈巧精緻,是為書房陳設雅器。焚香其內,歷史的厚重之感隨香外溢,仿若置身其中,隨香而止,悵然若失。底書“宣德五年吳邦佐造”楷書款。帶底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