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

基本資料

拼音:cí

部首:瓦/次 部外筆畫:6/4 總筆畫:10

五筆86:UQWN 五筆98:UQWY 倉頡:IOMVN

筆順編號:4135341554 四角號碼:3771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4F7

基本字義

1. 用高嶺土燒成的一種質料,所做器物比陶器細緻而堅硬:陶~。~瓶。~壺。~碗。~器。~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瓷
  • 外文名:china
  • 拼音:cí
  • 部首:瓦/次
  • 部外筆畫:6/4
詳細字義,常用詞組,瓷器原料,瓷器簡介,古籍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瓦,從次,次亦聲。“瓦”指“陶”;“次”意為“(工藝的)下一階段”。“瓦”與“次”聯合起來表示“陶的下一階段”。本義:陶的下一階段、陶的後續形態、陶的質變形態。說明:在制陶的溫度基礎上再添火加溫,陶就變成了瓷。陶與瓷的區別在於原料土的不同和溫度的不同。陶器的燒制溫度在800-1000度,瓷器則是用高嶺土在1300-1400度的溫度下燒制而成。) 同本義 [china;porcelain]
餚止於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司馬光《訓儉示康》
2. 又如:瓷碗;細瓷;瓷枕;瓷仙(瓷器的人物造像);瓷注(陶瓷茶壺)
〈動〉
1. 〈方〉∶眼珠不動 [stare]
嚴志和彎下腰,瓷著眼珠盯著地上老半天。—— 梁斌《紅旗譜》
2. <方> :北京方言
“瓷!今兒個咱跟哪兒玩兒去啊?”指對特別要好朋友的稱呼

常用詞組

1. 瓷雕 cídiāo
[porcelain carving] 在瓷製品上雕刻圖案或人物
2. 瓷瓶 cípíng
(1) [china bottle]∶瓷質的瓶子
(2) [insulator]∶見“絕緣子”
3. 瓷器 cíqì
[porcelain;chinaware] 細密的陶瓷器皿,質硬,半透明,白色,發聲清脆,且無孔,以高嶺土、石英和長石為常用的基本原料,經一次灼燒而成,主要用作餐具、假牙、電絕緣體和化學器皿
4. 瓷土 cítǔ
[porcelain clay] 燒制瓷器用的純淨粘土
5. 瓷窯 cíyáo
[a chinaware kiln] 燒瓷器的窯
6. 瓷磚 cízhuān
[ceramic tile] 表面帶釉飾的瓷土燒製成的磚塊
7.青花瓷 qínhuācí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青色花紋的一種瓷器
8.陶瓷 taoci
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品寶庫,在近百萬件藏品中,陶瓷器占約三十五萬件。另外,還收藏有數千件實物資料和自1949年以來故宮博物院研究人員從全國各地150多個重要窯口採集的3萬多片瓷片標本。

瓷器原料

瓷石:是南方窯口最主要的制瓷原料,它是由花崗岩長期受熱液作用和風化作用而形成的,主要含石英和絹雲母。由於它是石質,必須用水碓粉碎。瓷石是天然配好的制瓷原料,在1200-1250℃的溫度下可以單獨燒成瓷器,這就是所謂的“一元配方”。元代,景德鎮發現了高嶺土,並將其摻入瓷石中,即所謂的“二元配方”,它提高了原料中鋁的含量,使瓷胎可以耐受1280-1300℃的高溫,這是燒成大器,提高瓷胎堅緻性的必要條件。高嶺土因最早發現於江西省浮梁縣的高嶺村而得名,是國際上通用的瓷土礦名稱。
生活上瓷品無處不見,酒店用品、家居用品、有價值的收藏品、作為陳設配飾的擺件品。一件造型獨特的瓷擺件,既有裝飾作用,更是一件藝術品。
陰三歌裡面的瓷:是北京話 又叫“瓷器”形容兩個人關係很鐵 意思和“兄弟”“哥們兒”差不多

瓷器簡介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個重要的創造。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因為其無論在胎體上,還是在釉層的燒制工藝上都尚顯粗糙,燒制溫度也較低,表現出原始性和過渡性,所以一般稱其為“原始瓷”。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疾資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資切,𠀤音慈。《說文》瓦器也。《類篇》陶器堅緻者。《潘岳·笙賦》傾縹瓷以酌醽醁。《集韻》或作𦈱。俗作甆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