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

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是指在贛州市轄區內設立的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對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存續狀態良好、具有重要價值和鮮明特色的客家文化形態進行整體性保護設立的特定區域。

2013年1月6日,文化部正式發文,同意在贛州市設立國家級“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

基本介紹

保護區簡介,保護範圍,保護對象,建設工作,

保護區簡介

2013年1月6日,文化部正式發文,同意在江西贛州市設立國家級“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
贛南客家誕生地和大本營之一,是客家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和傳承地,同時又是全國最大的客家聚居地,生活在這裡的客家人總數超過800萬。贛南的客家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風格獨特,截止2013年,贛州已有贛南採茶戲興國山歌於都嗩吶公婆吹石城燈會、古陂“席獅”“犁獅”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7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32項,在客家文化領域影響極大。在贛州設立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對於增強贛南客家文化的影響力、輻射力、傳承力,推動地域文化傳承繁榮,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近年來,贛州市在加快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進程中,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作為實施文化強市戰略的重要內容擺到了重要位置,納入了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對客家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擴大了客家文化(贛南)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全市廣大人民民眾對贛南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和願望非常強烈,具備比較成熟的建設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的人文社會條件。
贛閩粵相交三角地帶既是客家民系的誕生地,客家文化的發展、成熟地以及外遷的故地,又是當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約占全球客家人總數的一半,被稱為“客家大本營”。其中,江西贛州、福建汀州(長汀)、廣東梅州作為客家聚居地的三個中心城市,均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全球客家人普遍認同贛州為“客家搖籃”。
贛南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在當地政府的直接領導下,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指導方針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實效”的工作原則,採取五個方面的基本保護方式:一、搶救性保護;二、傳承性保護;三、生產性保護;四、整體性保護;五、展示性和數位化保護。
贛南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點區域是以贛南圍屋、古村落、客家山歌贛南採茶戲、民俗節慶活動等比較集中的地方為取向的區域,是贛南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最重要的文化空間。
古村落以寧都東龍古村,興國三僚古村,贛縣白鷺古村、田村鎮田村、湖江鄉夏湖村,於都寬田鄉楊公壩村、橋頭鄉上堡村,南康唐江盧屋古村,瑞金密溪古村,尋烏周田古村等為重點區域。
贛南圍屋以龍南定南全南安遠尋烏縣等地區為重點區域。
客家山歌以興國縣、龍南縣、會昌縣大余縣等為重點區域。
贛南採茶戲以章貢區贛縣南康市、大余縣、崇義縣上猶縣于都縣信豐縣、安遠縣等為重點區域。
民俗節慶活動以石城燈會,龍南縣楊村太平龍舟賽,信豐縣古陂鎮“席獅”“犁獅”、大阿鎮龍燈會,于都縣葛坳鄉黃屋乾廟會、銀坑鎮甑笊舞,上猶縣營前鎮九獅拜象,寧都縣石上鄉漢帝廟祭祀、洛口鎮祭祀火龍神、石上鄉石上割雞擔燈,章貢區水東鎮七里仙娘廟會等活動舉辦地為重點區域。
建設好贛南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對於促進客家文化的整體性保護,提高人民民眾的文化自覺,增進文化認同,激發文化活力,促進贛南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保護範圍

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的保護範圍為贛州市行政區域內客家文化產生、發展、傳承的地域範圍,面積約3.94萬平方公里,人口918萬。

保護對象

(一)保護區範圍內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是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完善名錄體系的建立工作,是保障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和文化生態保護區文化基因葆有生命力的堅實基礎,也是本《綱要》的核心保護對象。
(二)保護區範圍內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在開展傳承人保護的工作中,對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活動給予重點支持,同時兼顧群體性傳承人的保護。贛南現有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3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17人。此外,還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群體性傳承人。本著“堅持以人為本、活態傳承”的原則,保護區範圍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是保護區的重點保護對象。
(三)保護區範圍內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密切相關的文物古蹟。相關的遺址、遺蹟、文物和珍貴的實物資料,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傳承活動的空間場所和載體。贛南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64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4處(60個點),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17處,贛南客家圍屋500餘處,古村落143個。
(四)保護區範圍內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依存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生態環境。良好的自然人文生態環境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賴以生存和展示的文化空間,是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建設中保護的重要內容。要保護好贛南現有國家、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村)和歷史文化街區;加強對國家級、省級、市級自然保護區以及國家、省級森林公園的保護;保護好古村落、古祠堂、古寺廟、古戲台、古塔、古橋和風水林等。

建設工作

2013年2月,市政府成立了“贛州市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工作全面啟動。
《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組織編制,編制單位於2013年9月3日至18日,組成專家調研組進駐贛州市中心城區及18個縣(市、區)進行專題調研。
2013年12月10日,為了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央財政補助一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獲得300萬元資金補助,這也是贛州市執行西部大開發政策所享受到的一項實惠。
2014年贛州市完成了《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編制並報文化部審批,規劃期限為2016—2030年。
2016年9月26日至28日,由文化部非遺司副司長王福州帶隊的專家組一行在贛州開展《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專家論證工作,經過實地考察、召開論證會後,專家組一致同意《總體規劃》通過論證。
2017年1月《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獲文化部批准實施。
2017年4月,成立獨立的“贛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下稱非遺中心),為贛州市非遺保護、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建設專門工作機構。
2018年5月29日上午,江西省客家文化創作基地在贛州市信豐縣掛牌成立,揭牌儀式在信豐縣文化藝術中心舉行。
從規劃編制到項目實施,近5年來共爭取國家資金2700萬元。其中規劃編制專項經費300萬元,2016年、2017年、2018年保護經費分別為410萬元、860萬元、1200萬元,逐年提高。
2013年以來共篩選挖掘了2207個“非遺”項目,重點調查了601個。遴選申報成功國家級“非遺”項目5個、省級41個,新增市級33個、縣級102個。截止2018年8月,全市“非遺”項目國家級10項、省級108項、市級165項、縣級556項。全市276個傳習所(點)建成或在建;建成1個省級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1個省級校園研究基地,5個省級研究、傳承、傳播基地,9個市級研究、傳承、傳播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