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雲霧茶

官司雲霧茶

綠茶一種,屬不發酵茶,因產於福建省周寧縣浦源鎮官司村而得名。"官司雲霧茶"始種於明代萬曆年間,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作為福建省海拔最高的縣城,周寧縣憑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孕育出品質極佳的高山雲霧茶。“茶學界泰斗”張天福在品飲"官司雲霧茶"後,讚不絕口,為之寫下“高山明珠,茶中珍品”八字讚詞。2010年6月14日,"官司雲霧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申注成功,成為寧德市繼“坦洋工夫”之後,第二個以村級地名命名的地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官司雲霧茶
  • 分類:綠茶
  • 產地:福建周寧
  • 始於:明代萬曆年間
  • 類別不發酵茶
歷史,明清時期,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後,產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奇異的地形地貌,優越的氣候條件,肥沃的土壤土質,品質特點,加工工藝,獲得榮譽,品牌行銷,

歷史

明清時期

周寧民風淳樸、人民熱情好客,茶是敬客、聚會的重要物品。同時,茶也是治病的良方妙藥。周寧茶文化歷史悠久,可追溯至400多年前,明代萬曆年間就開山種茶。其上乘的茶質,遐邇聞名,可與“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相媲美。據《周寧縣誌》等史料記載,明朝萬曆八年(1580年),距官司村15里的浦源村民,遷往綠林蒼翠的官司村,開始種植茶樹。茶樹品種屬有性原生群種,形呈灌木狀,具有樹姿半披張、葉面隆起、葉厚、質脆、濃綠等特點。
清光緒年間,周寧商人攜帶"官司雲霧茶"前往福州,恰遇外國茶商,品飲之後,對其優異品質讚嘆不已,"官司雲霧茶"從此飲譽四方。隨後,在周寧東洋溪20里的範圍內開設“廣源泰號”等20多家茶行,專門生產加工“"官司雲霧茶"”。當時盛產“"官司雲霧茶"”的名村有“金渡頭、銀進登、銅桃嶺、鐵那坑”,稱茶山為“金山銀世界”,稱茶樹是“搖錢樹”。採茶季節,茶山熱鬧非凡,傳來陣陣悅耳的山歌:“清明時節茶吐茅,大男小女上茶山,株株采來片片香,精製名茶換龍番。”

民國時期

民國4年(1915年),國際茶市日趨興旺,歐美各國茶商爭購周寧精製綠茶,各家茶行爭與洋人做茶葉生意,獲益甚豐,茶行均成為富戶。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港口封鎖,茶葉出口受阻,生產遭遇挫折。
盎然春意采頡時盎然春意采頡時
民國27年(1938年),福建省政府為恢復發展茶葉生產,福建省建設廳籌建茶葉管理局,統一管理茶葉產銷。茶商收購“"官司雲霧茶"”加工、拼配精製茶轉運香港銷售,獲利頗巨。
民國28年(1939年),福州廈門淪陷,海上交通被封鎖,茶葉銷售陷入萎縮的境地,茶園荒蕪、茶業衰敗。
民國34年(1945)抗戰勝利後,名茶行又紛紛籌資制茶,福建省農業銀行也發放精製茶貸款。各茶莊為外出購茶方便,通過周墩特種區政府批准,自行印製“某某茶莊銀票”,面額1元,與銀元1元同值,待茶葉外銷,茶莊與茶農兌換銀票,既誠實守信,又攜帶安全。
民國36年(1947年),香港茶市好轉,紅茶市場轉旺,“官司雲霧茶"價格猛漲,升至稻穀價格的10倍以上,茶商茶農均獲厚利。當年,福建省省長劉建緒為表彰茶莊之善舉,給七步村茶莊主人陳宗勛授匾,上書“一鄉善事”四個燙金大字,此匾現懸掛於陳氏宗祠。
民國35年至38年(1946—1949年),周寧茶商林端惜為了獨攬“"官司雲霧茶"”的經銷大權,春節前即預付定金,每到來年春季就派人到產地,每擔茶葉以高於其他茶葉4元大洋的價格收購茶青,這大概是“訂單農業”最早的雛形。生產加工的“官司雨霧茶”,運售福州協和、裕亨等茶莊,再銷往海外,每擔價值黃金1兩4錢,高於臨縣茶價2至4成。

新中國成立後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重視發展茶葉生產,歷年均撥專項資金扶持墾復改造舊茶園,開闢高標準新茶園,推廣茶樹栽培新技術,改革開放後,在茶葉界同仁的努力下,新創製了聞名全省的"官司雲霧茶”,茶園面積大幅度的增長,商品茶逐年增加。
改革開放後,我縣組織茶葉科技人員對本地野生茶樹、菜茶品種開展了提純和復壯、選育工作,從中培育和推廣了幾個菜茶當家品種,所製成的"官司雲霧茶"品質優異,成為福建省特有的茶類精品。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鄰縣的民眾,曾來我縣引種購買茶苗回去種植,同樣聘請我縣茶技師傅制茶,但其所制的茶葉品質和風味表現不盡人意,不能達到我縣同品種茶葉的特有品質特徵,為了提高品質,增加售價,鄰縣的茶商都要採購"官司雲霧茶"運回拼配當地茶葉,說明我縣所選育的茶樹品種是我縣特有的,是形成"官司雲霧茶"獨特品質的基礎和前提。
近年來,周寧大力發展高山生態茶產業,2008年至今,全縣已建成現代標準化生態茶園13000畝。同年10月,“官司茶”已被列入省茶樹優異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對象。
刊石立表護好茶刊石立表護好茶
2010年以"官司雲霧茶"為名的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正式啟動申報程式。在全縣廣大茶農熱切的期待中,2011年6月14日終於申注成功,實現了周寧縣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零的突破。同時,也成為寧德市繼“坦洋工夫”之後,第二個以村級地名命名的地標。
2014年2月8日,周寧縣舉辦迎新春高山茶鑑賞暨茶產業懇談會,來自省內外茶企代表、專家及茶界精英們共聚一堂,共同謀劃周寧高山生態茶產業轉型升級之路,聯手做大做強茶葉品牌。通過這次產業懇談會,周寧茶企們受益匪淺,紛紛表示,有信心、有決心做大做強“官司雲霧茶”品牌,把高山生態茶產業做出優勢、做出效益。

產地

獨特的地理位置

周寧縣位於福建省東北山區,地處洞宮山脈南端,鷲峰山脈東麓,東徑119°7′--119°29′,北緯26°53′-27°29′,東西寬約33公里,南北長約46公理,土地總面積1046平方公里,全縣轄6鎮3鄉,141個行政村、7個社區,總人口20.8萬人。302省道和正在建設的寧德武夷山高速公路橫貫縣境,是閩東通往閩北的咽喉,交通較為便利。
山城霧海神仙所山城霧海神仙所
宋元祐年間(公元1086~1094)芹溪銀礦封坑後轉此地開礦練銀,朝廷命中官、御史各一員督練,駐地設”官司“,因而得名。明朝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浦原村民鄭增八公居家遷居此地種茶建村。 官司村位於周寧縣西部,距縣城17公里,海拔1000米,村落面積0.5平方公里,現隸屬於浦源鎮官司行政村。

奇異的地形地貌

境內山巒起伏,溪谷縱橫,地勢陡峭、地形複雜,地貌有中山、低山、丘陵三大類型,其中,海拔500~1510米的中、低山占全縣陸地總面積的87.7%,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占總面積的12.3%。海撥千米以上大山26座,主峰龍崗山海拔1510米,屹立在縣境中部。西中部高,東南面傾斜度大,南部低而陡,中部雖高但較開闊。主要溪流有18條,最大的龍亭溪境內流長56公里。由於山脈走向複雜,盆地與山峽谷相間,構成周寧地貌異常複雜多樣,原生植被種類繁多,森林茂密(森林覆蓋率72.5%,居全省前列),環境優美(1998年被福建省省人大環境委員會授予“環境優美獎”,),時而群峰迭翠,時而溪河縱橫、雲霧繚繞,古樹參天,遮光避日。
崗高鎖霧釀佳茗崗高鎖霧釀佳茗

優越的氣候條件

周寧縣地處為中亞熱帶農業氣候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海拔落差大,立體氣候 明顯,四季分明、冬長夏短、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劃分比天文季節 遲1-2個月,這決定並構成了"官司雲霧茶"生產的基本特點。年平均氣溫 13.5℃-16.8℃,夏無酷暑,盛夏日平均氣溫24℃,冬季氣溫較低;年平均 日照時數1757.9小時,大於10℃的活動積溫5158.6℃;晝夜溫差大,年平均為7.30C,有利於茶葉內含物的積累,所產茶葉香高味純品質優異。年降雨量1600-2200毫米,平均空氣相對濕度83%左右,雲霧繚繞,形成的漫射、散射光多;年平均霧日為80~100天,屬全省多霧縣;無霜期214 天-272天。
香味欲全須小雪香味欲全須小雪

肥沃的土壤土質

全縣宜茶荒山面積2800公頃,透水性好的紅、黃壤土質,土層深厚,土壤呈微酸性(PH4.5-6.5),有機質含量高(4.5%以上)肥力較高(65%為Ⅰ級,33%為Ⅱ級),全N含量平均0.188%,鹼解N含量平均156.5×10-6,非常適合茶樹生長,對形成“"官司雲霧茶"”優異品質極為有利。

品質特點

曾有茶書記載:高山茶茶葉肥厚、節間長,顏色綠,製成的茶葉條索緊結肥碩、香氣馥郁、滋味深厚。經過小城山水滋養的高山綠茶不僅擁有了普通?>高山茶的特點,而且色澤更加鮮活翠綠,味道愈加甘醇、滑軟,香氣悠遠持久。"官司雲霧茶"有別於其它綠茶的主要特徵:外形條索緊細、渾圓光滑呈銀灰綠,內質香氣高銳持久、顯栗香,滋味甘醇鮮爽,湯色嫩綠、清澈明亮,葉底翠綠、勻稱柔軟。

加工工藝

1、鮮葉採摘 在清明前後,選擇晴天採摘鮮葉,以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為標準,並做到鮮葉不損傷、不發熱、紅變,保持鮮葉完整勻淨。
2、涼青 涼青場地要求,清潔衛生,空氣通暢,避免陽光直射。鮮葉回廠後,及時攤涼,厚度15cm,時間6—8h,攤涼過程每小時翻動一次。鮮葉攤放至葉面萎縮,葉質由硬變軟,葉色由鮮綠轉暗綠,青氣消失,清香顯露,攤涼葉含水率70%為宜。
手工技藝古風存手工技藝古風存
3、殺青 採用6CST—30型滾筒殺青機進行殺青,當滾筒進口溫度1500C,出葉口溫度1200C時開始投葉,投葉量約為50kg/h。殺青時間1—2min,殺青葉色暗綠,青氣消失,顯清香,梗折不斷,手握柔軟成團,鬆手不散,含水率以55—60%為宜,殺青葉下機後應注意及時攤涼。
4、揉捻 用6CR40型揉捻機,每桶投入殺青葉10 kg,揉捻20min,壓力掌握,輕壓3 min、中壓5 min、重壓5 min、中壓5 min、輕壓2 min,至揉捻葉捲曲成條,有茶汁外溢,下機解散團塊。
5、乾燥 分為炒二青、三青、輝乾三個程式,炒二青現改為烘二青,以烘代炒,即在烘青綠茶的乾燥機上烘焙,技術上採取高溫、快烘的原則,掌握溫度1300C,當茶葉含水力達4成半左右時即下機攤涼30 min。炒三青,用6CSP—60型瓶炒機,每次投葉量12kg,以溫度900C為宜,炒至7成乾後下鍋攤涼20 min。最後輝乾,是繼續整形造色、失水、增進香氣的過程,即將兩鍋三青葉並為一鍋,控制溫度在800C進行長炒,至乾茶成條緊細、渾圓、光滑,色澤銀灰綠,水分含量6%下機,待茶葉溫度降至常溫時,風車去朴片和篩未,然後裝袋貯存於冷庫或乾燥、涼爽、避光的倉庫或瓷罐中,以保持茶葉品質。
歲月竹簍盛春風歲月竹簍盛春風

獲得榮譽

據《馮夢龍在壽寧》(壽寧文史資料)第二輯(1986年10月編)記載,1634年—1637年明朝的大文學家在福建省的壽寧縣任知縣,對"官司雲霧茶"讚不絕口,在審案、作文章中缺其不可。
1915年5月,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由當年福建省實業廳選送的福建周鼎興茶與福安“坦洋工夫”茶同獲金牌獎章,福建周鼎興茶就是用"官司雲霧茶"的嫩葉製作的。
1946年“"官司雲霧茶"”獲得巴拿馬博覽會銀獎,在世界嶄露頭角。 新中國成立後,周寧茶產業取得了新的發展,屢獲佳績。特別是改革開放後,新創製了"官司雲霧茶",以其獨特的品質聞名全省。
高山霧濃出好茶高山霧濃出好茶
1982年4月,在寧德地區名茶審評會上被評為優秀獎;
1988年9月,在輕工部組織的5省15個國營茶廠生產的38個產品茶樣評比中獲銅質獎;
2000年,在中國茶文化國際研討會上,“官司一級花茶”被評為優質獎;在中國國際茶葉博覽交易會上,“官司毛尖”獲金獎、"官司雲霧茶"獲銀獎。北京市茶葉質檢中心專家給予“"官司雲霧茶"”很高的讚譽,認為該茶是當年所有送檢茶葉中含茶多酚最多的茶葉。
2002年1月,獲韓國茶人聯合會、國際名茶評審委員會國際名茶金獎;
2003年,"官司雲霧茶"一個基地和產品獲得“有機茶”標誌認證;
2003年一個茶葉基地獲得3000畝無公害茶園認證;
2007年7月,在福建省農業廳名優茶鑒評會上獲名茶獎,同年,周寧縣被列入福建省烏龍茶地理標誌保護區域;
2008年,“官司菜茶”被列入福建省茶樹優異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程;
2010年6月,在寧德市第4屆茶王賽上獲綠茶類、紅茶類金獎,累計獲得各種省、市級以上獎勵達30多項,可謂春華秋實、碩果纍纍。
精緻包裝從頭越精緻包裝從頭越

品牌行銷

同樣是歷史名茶的福安“坦洋工夫”、“福鼎白茶”等都已成為閩東茶葉的公共大品牌,在國內外獲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而作為早在1946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獎的傳統名茶,“官司茶”卻依然靜默,這是為什麼呢?
誠然,周寧縣在打造茶品牌的進程中,並非一帆風順,而是經歷了曲折的歷程。長期以來,由於"官司雲霧茶"基本上靠手工製作,規模小、產量低,對外無法躋身名茶的行列。對內由於“官司”、“官思”等各種品牌繁多,無法實行統一規範,從而影響了茶品牌的打造,更無法躋身名茶行列的尷尬處境。為實現茶葉品牌的整合,加強行業管理,更好地為廣大茶農造福,周寧縣委、縣政府統一認識,下定決心打造"官司雲霧茶"這塊傳統的著名品牌。
官司雲霧始萬曆官司雲霧始萬曆
於是,以"官司雲霧茶"為名的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申報工作在緊鑼密鼓中開始了,2010年正式啟動申報程式。在全縣廣大茶農熱切的期待中,2011年6月14日終於申注成功,實現了周寧縣地理標誌
證明商標零的突破。同時,也成為寧德市繼坦洋工夫之後,第二個以村級地名命名的地標。周寧縣茶業協會授權相爺府、歸來客、官思、華興、綠立、沁園春等6家茶葉龍頭企業使用“官司雲霧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扶持企業抱團打造"官司雲霧茶"茶葉公共品牌。 而今,歷史上與坦洋工夫、白琳工夫齊名的周寧"官司雲霧茶"再度崛起,閩東茶業也將形成紅、白、綠茶齊頭並進的良性布局。
地標申注再崛起地標申注再崛起
目前,周寧全縣茶葉面積已達7000多公頃,產量7120噸以上,商品茶總值達2.85億元,主要有炒綠茶、螺形茶、功夫紅茶等系列產品,遠銷日本、新加波、歐盟等國際市場和北京上海山東杭州南京廣州深圳廈門等國內市場,成為福建省茶類中的一大精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